首页 -> 1999年第11期

书生乐园

作者:张艺声

字体: 【


  B
  
  小会议室里,沉闷得有点儿出奇呢。椒江区教育局的高层决策者都低头看着红头文件、会议通知和信息汇编。每个人越看眉头锁得越紧,心头压得越沉重。1996-1998,椒江初中升高中的比率,从50%猛增到62%。如果按常规速度,高中招生数增加12个百分点,需要投资1个亿,耗时20年。可是台州市教委的红头文件是5年之内就要实现这个规划。这个困难比愚公移山还大呢!徐正福抬起头来,严肃地说:问题明摆着,尖锐得够呛。我们不妨来个异想天开吧!徐正福这句话像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会议沸腾了。
  徐正福喝了口开水,清了清嗓门说,台州的市场经济是从城乡小集镇股份合作制开始的。我们教育也是一种产业,可移植股份制。他这话一出口,一位副局长如数家珍,历诉台州民办学校的历史渊源、投资类型,可以归纳为个人股合伙型、法人股组合型、个人股与法人股混合型。他最后询问道:"我们应该办何种类型的股份制学校呢!"徐正福直人快语:"我们不吃别人嚼过的馍,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开辟自己办学的路子!"一位副局长接过话茬,以提问方式说:"我们能否搞民结合股份制?"徐正福听了之后一震,像打开天窗,阳光直射室内:"这个方案好,大家可以展开讨论。我先去向区委、区政府领导汇报汇报吧!"区领导听了汇报以后,说搞教育股份制是条新路子。可是,教育是不讲盈利的,股份是要讲盈利的。这个关系怎么处理好?要仔细研究。在没有弄清楚前,政府不能入股。徐正福说政府入股是树形象建威信,可以吸引其他股东入股。区政府认为在政策没有明朗化背景下,政府不宜入股。徐正福回到教育局把这层意思传达了。几位副局长听了感到犯难。七思八忖,想出了一个变通办法:椒江七所中小学每股30万元,合计210万元。教育局从局长到职工每股5万元,鼓励大伙踊跃入股。这100万元作为启动股金,表面上是"政府股",目的是让自然人股与法人股可以放心罢了。可是,社会上放出烟幕说:"教育局入股,是要赚大钱嘛!"为了减轻"舆论"的压力,徐正福就将自己一股退了出来。但是,他四处动员企业家以法人身份入股。
  椒江五建公司前所分公司经理尹学生听说以股份制形式创办书生中学,第一次就投资60万元,以后又投资40万元。大家看他这么慷慨解囊,问他为什么,他说自己1948年出生。1949年他才一岁,父亲被拉到台湾当兵,他因此成为"台属",尽管资质好、成绩高,连初中都不能读,只得在家种田做泥水匠。三中全会以后,1985年他承包了建筑业,做了经理。两个儿子也都大学毕业。两代人一对比,就更加热心办教育事业。大儿子尹贵虎回到家里就说:"爸爸,你投资教育,很有眼光。"他笑着说:"爸爸尝够了没有读书的苦,没有教育,个人没有出路,国家也不会富强。"椒江区像尹学生这样热爱教育、踊跃投资的企业家为数不少。龙翔信用社经理金兆林、台州石油公司经理冯新、宏大塑胶厂经理林智敏等都是书生教育实业有限公司董事,三建公司经理陈方春当选为董事长(法人代表)。
  书生公司与书生中学的成立,区委是支持的。新任区委书记叶阿东1998年初所作的年度报告(讨论稿)就亮出了鲜明的旗帜。但是,区委班子的意见就难以统一。到1999年,股份制办学已由"星星之火"燃烧成"燎原之势"。区委、区政府以文件的形式擎起了教育股份制的大旗:"教育股份制"作为公有制有效的实现形式,要努力加以培植。不断加以研究和探索,以充分发挥其运行机制的优势,使其成为我区高中段教育社会力量办学的主要模式。区委、区政府还确定2000年为椒江教育年,掀起社会助学高潮,继续完善"教育股份制"模式,创省教育强区。
  书生公司在不断探索中步步高。牟振彬,这位曾任一中校长、教科所所长,与陶仙法同时在杭州大学教育管理研究生班学习。两人在课余漫步校园,经常讨论书生公司的运作问题,步调一致,思维合拍。陶仙法发现牟振彬有经济意识和管理能力,在一次董事会上,提议他为书生公司经理。牟振彬一走马上任,风风火火,以银行融资、财政贴息、提前投入、分期偿还的办法,建立了一整套筹资运作机制,吸纳了更多的社会资金。一年的实际操作把他推上了董事会的参谋总长、公司的大管家宝座,营造了现代新型的办学模式: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校"分开、科学管理。这是实践运行所取得的成绩吧!
  书生公司对在实践运行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都要进行调查研究,作出理论回答。碰巧得很,国家教委办公厅调研处处长王卫国副教授与中央教育研究所实验研究室中心主任田慧生博士来椒江继续实施实验小学办学模式的课题研究。徐正福设宴欢送他们当天晚上乘飞机回北京。席间徐正福把以教育股份制方式创办书生中学的事儿告诉了他们。王卫国一听,立即站起来端过酒杯:"徐局长,敬你一杯。你是全国首先推出教育股份制办学的先锋啊!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业承包制生产打响了农村改革的第一炮。浙江台州书生中学的教育股份制办学打响了教育改革的第一炮。"徐正福与田慧生站起来一饮而尽。田慧生立即说:"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科学研究课题呢!"王卫国、田慧生当即决定把机票退掉,继续留下来进一步了解情况,组织专题小组,定出研究课题。徐正福乐开了花,当即派车到杭州,将杭大教育系副主任刘力、杭大教育战略与决策研究中心主任吴华接到凤凰山庄。
  凤凰山庄小会议厅的乳白色灯光明明亮亮,课题组筹备会的氛围热热烈烈。他们先是确定课题组的成员,推选出正副组长,聘请专家教授做顾问。王卫国又向大家推荐吴华为主要执笔者:"他是秀才一支笔,以前在瑞安一起搞过调查报告,发表在1996年第9期的《教育研究》上,反响很好,有社会效应呢!"接着又拟订了主报告的题目为《台州市书生中学教育股份制的实践与理论的研究报告》,吴华这位武汉大学研究生习惯于把调查研究的课题置于市场经济大背景上。他一向主张教育市场化。但是,如何市场化呢?苦于找不到现实的典型个案。书生中学股份制办学模式真是他求之不得的个案"实验室"。为了进行横向比较,他先后到过广东惠州、上海浦东、山东德州、北京市、武汉市等几所非公立的名牌中学。了解他们的办学模式,认为书生中学推出政府股、法人股与自然人股三种股份制的办学模式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最富有现实意义的。但是,他在调查过程中碰到了市场经济发展与教育立法宗旨的关系问题,以及由此派生出资本寻利性与教育公益性的矛盾问题。这个二律背反问题,始终困扰着他,使他食不甘味,眠不安寝。有一次,他与夫人一起到山东双月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双月园学校考察,子夜回到宾馆,辗转反侧,搞得他夫人也睡不好,干脆说:"登泰山吧,看日出奇景。"他们从南天门攀岱顶登天街,心胸豁然开朗,那轮朝阳血红血红地滚出海面,照亮了大脑黑箱,灵感骤然跳跃出来。他双手一拍,大声说:"对,首先应对教育宗旨进行修改。(宪法这根本大法不也修改吗?)在没有修改以前,可以用市场经济的宏观性和江泽民在十五大的政府报告的开放性,作出新的解释,资本寻利性问题应该把握寻利方式与寻利度量的限制性问题。"他夫人知道他思有所得,不禁大吃一惊。他自己却乐有所得,赶紧打道回府,坐在电脑前面嘀嘀嗒嗒地打着字,像在弹奏一曲《春之声》。经过几个昼夜的操作,一篇洋洋洒洒万余言的《开发民间教育投资潜力的新探索---椒江"教育股份制研究报告"》出台了。吴华揉了揉眼皮,朝阳射进了窗棂。他顾不得休息,来到刘力主任家里,把打字稿交给他。刘力接过来,对他的"高速公路"行驶倍加称赞,不过还是说了一句:"理论上提出的原理,在初期往往被认为是谬论的呢!"吴华愣得有棱有角,说:"我坚信自己的理念是正确的。"说罢,打了个呵欠,显得舒坦、宽松、自信。他等待着专家的课题鉴定与社会的各种反响。
  这个课题是省教委副主任黄新茂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浙江社会力量办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一个子课题。专家们一致认为:"选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后来,又发表在1999年第3期《教育研究》。上海华东师大教授唐安国看了之后,要他的研究生反复阅读,借鉴书生中学和书生教育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宝贵经验,移植到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办学模式呢!其他每位课题成员所分别承领的若干子报告---理论思考、实践案例、办学机制、资本运作、办学模式、内部管理、投资动机以及董事会、公司与学校的职能关系等等,都分别完成任务,汇编成册,作为教育股份制的历史文献,保存在书生乐园的图书馆。
  书生公司与书生中学这对孪生姐妹一降生人世,从牙牙学语到慢慢学步再到健步如飞。公司运作正常、办学质量提高,赢得了赞誉。
  台州市委书记孙忠焕说:"书生中学聘任当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为校长,他不计报酬,风格高尚,产生名人效应,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台州市副市长王中苏说:"我们台州社会力量办学有很多形态。但是书生中学的类型在全国是首家推出。椒江区委、区政府特别是区教育局勇于创新,披荆斩棘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发扬了台州人的硬骨头精神!"台州市教委主任朱李益说:"书生中学打破了政府一手包揽公办学校一统天下的格局。这对公办学校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台州市教委副主任陈及人分管教科所,撰写了不少股份制办学模式的调查研究,并向省教委推荐并转报《椒江教育股份制的实践与理论的研究成果》,作为全国教育优秀成果。
  椒江区委、区政府领导对书生中学的支持赞誉,都凝结在给书生中学的题词"无论国办民办、共育四有新人"这12个大字里。
  
  C
  
  1999年6月18日,书生乐园播放着一个洪亮的振奋人心的声音---
  "加快教育发展主要靠改革。关键是进一步解放思想。一方面,要通过加快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潜力,增强学校的活力与效率,充分发挥公办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共和国总理这黄钟大吕之声,可谓震动中华大地。
  魏书生、徐正福把自己的命运与书生乐园的成长纽结在一起。徐正福设计了书生中学广告语:书生中学---宏大的世界;他又设计了校标"书",这个象形字"书"字的形象符号象征着书生乐园的书生迈向21世纪,托起明天的太阳。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癿云迎着朝阳一迈进书生乐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现代派的米黄色校舍建筑,显得典雅安详。教学大楼底层前边那斜面大花坛的常绿冬青树组合而成的两幅校训"乐真、乐善、乐学、乐恒"与"苦中求乐、失中求得、闹中求静、忙中求闲",是魏书生教育思想的结晶,充溢着达观意识。一位教授应邀参加书生中学教育股份制讨论会,看到这两句校训,对魏书生说:"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当愉快的心情敲你的心门时,你就该大大地开放你的心门,让愉快与你同在。我们追寻幸福的最高目标就是如何保障和促进这种愉快的心情。"魏书生听了之后,微笑着说:"这是不谋而合,我们这样设计,也是让师生一迈进这所书生乐园时,让乐真、乐善、乐学和乐恒走进自己的心门。"青年学生和学生家长愿意走进书生乐园的大门。
  1999年5月16日下午,魏书生在椒江电影城向1000余位学生家长作了家教报告。有位家长叫王美招,当即追过来说,已经买了后天的机票到台湾,帮丈夫经商。儿子叫王越,想到书生中学读初中一年级。侄女叫王佳佳原来在杭州浙江幼师读书,也想转到书生中学高中英语班。他们在书生乐园就读,她与丈夫在外经商就放心了。
  一辆桑塔纳驶进校园。从车里走下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沿着石阶登步而上,在走廊上朝教室一看,济济一堂,鸦雀无声,看书的发出翻书的声音,写字的发出沙沙的声音。黑板右上角写着名人格言,课桌右上方贴着座右铭。有一个人站起来轻轻问他有何贵干?他摆摆手,摇摇头,不声不响地退了出来。他跑了其他教室,都是如此安谧。后来,他才知道问话者就是班主任。魏书生要求班主任一天到晚坐在教室里听课、改作业和办公,与学生打成一片。这个老人不是别人,就是椒江区人大主任何阿义。他每天晚上坐着车子到近邻几个县市的民办中学"微服私访",印象最好最深的就是这个宏大的世界不是喧嚣的世界,是乐学的世界。所以,他非但消除了一些误解,而且了解了为什么青少年都要涌进这座书生乐园呢!
  1999年5月16日,春风飘洒着雨丝,却又携来了阳光。书生中学在新开辟的400米跑道的运动场,举行了首届运动会。魏书生站起来说:"今天是我们学校首届运动会,我要求大家高呼三遍:"锻炼身体、报效祖国。"预备起---整个书生乐园上空回荡着"锻炼身体、报效祖国"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魏书生身为一校之长,在书生乐园持续不断地推进着体育、德育、智育和美育这四育的长跑运动。他扣动了发令枪,全校师生在四条跑道上,风雨无阻地奔跑着……
  体育长跑---书生中学每个学生每天要跑2500米,既是锻炼体力又是锻炼毅力。
  道德长跑---魏校长在《魏书生学生命题日记选序》中说:"能不能有那么一种锻炼方式,倘若常年坚持不懈,就使心灵健康、强壮、开阔呢?我觉得写日记就有这种作用。每一位坚持长年写日记的同学都有多方面的收获,写得越认真的学生进步就越快。愿同学在心灵的原野上,朝着真善美的目标奔跑!"美育长跑---魏书生要求书生乐园里的每一位学生一日点一盏明灯,照耀着美的前程。他们都生活在多彩的人生季节,天性爱美。他们喜爱大自然,以自然美的灵秀、隽永,充实自己的生活;他们热爱书生乐园,沉浸在浓郁的校园文化的氛围里,像凤凰展翅、孔雀开屏一样,展示自己美的风采。他们执着追寻艺术美、读小说、看影视、听音乐、搞展览、写日记、做作业、开晚会,都是审美实践与审美创造。
  智育长跑---魏书生带领学子参加智育长跑,起跑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开发。魏书生的智育长跑教育与美国的一位小学教师墨菲将差生弗雷德教育成世界一流的外科专家相似,也类乎卢梭将爱弥儿教育成为天性全面发展一样。魏书生说:"只有注重发展差生的智力,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才能逐步缩小他们与优等生之间的差距。"常务副校长金仙高对魏书生校长的这一智力长跑非但心领神会,而且付诸行动。书生乐园特地成立了"后进生C·H·班"。"C·H·"是"催化"拼音字的缩写,意为对后进生进行催化工作,像陶行知催化调皮学生的创造力一样。
  魏书生率领书生中学1000多健儿在四条跑道上奔向21世纪。跑着跑着,一位18世纪的德国哲学老人追了上来,拿着他的鸿篇巨著《美学》递给20-21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改革家说:"请你看这里,我有一段关于美的创造及其目的的话呢---人通过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要以自由人的身份,去消除外在世界的那种顽强的疏远性,在事物的形状中他欣赏的只是他自己的外在现实。儿童最早的冲动就有要以这种实践活动去改变外在事物的意味。例如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里,以惊人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这位中年教育改革家看了之后,思考片刻,说这河水不但泛起了涟漪,而且开出了荷花。这花,出淤泥而不染,才是最美的花朵,才是教书育人的美的创造呢!几位教育学博士、专家和教授跑过来插话道:"这河中的涟漪应该汇入大海,涌起教育产业化的大波大浪。那才是雄伟的阳刚美呢!"美的创造者,在南大荒---台州湾,开拓着一片育人的绿原,撒播着真善美的种子,绽放出知识经济的花朵!
  书生中学---宏大的世界,奏响世纪教育的创新主旋律。
  〔责任编辑 商震〕
  

[1]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