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1期
一座泰山般的丰碑
作者:李从林
字体: 【大 中 小】
一碗稀饭要喝,矿上来电话说又有一个匝头出现透水危险,他把碗一放就回矿下井了。年复一年,总是这样,很少在家吃顿安稳饭,很少在家睡囫囵觉。他幸亏有一个贤淑的妻子,把伺候老人、孩子等全部家务一人扛而无怨无悔。
一个在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基础上实现效益冒尖的煤矿的矿长,其荣誉和地位有目共睹,其精力和体力的严重透支,只有同样出色的矿长才有体验。
刘宜坤率先垂范,他麾下的“一班人”也都全力奉献,充分发扬了“团队精神”。党委书记董凤兰,是位三十出头的女同志,在“男人的吐界”里,她也泼泼辣辣抢着干,并把思想工作做得入情入理,经常一席谈心就把怒气冲冲的小伙子谈得春风满面。副矿长郑世民(现为矿长)每月下井20多个,哪里关键他在哪里出现,哪里危险他在哪里指挥,所有的春节都在井下和矿工一起度过。副矿长徐加生,老母有病,正巧井下出现了安全隐患,他安排亲友照顾老母,自己卜井连干两大两夜,直到排除隐患才上井。副矿长课上春,为开拓煤炭市场,长年在外奔波,不住高档宾馆,不进高档饭店,驾驭着销售的龙头带动起矿的快速运转。副矿长尹延周为提前安装好机电设备,三天三夜不上井,直到运转正常才离开现场。副矿长耿常新,为了缩短工作面搬家时间,100多斤的液压支柱,两人抬一棵,他揽下两棵,一个腋下夹一棵,快步如飞。
领导带头拼,工人更是拼命干。一个北风刺骨的腊月,矿上在矸石山头突击安装翻车器,规定8小时轮班干,老工人李玉朋下班不下山,上班干了下班干,一直干了18个小时,直到试车成功才收工,身体冻僵了,昏倒在山上,工友们把他架回矿里,用热姜汤一口口灌过来。他被大家推举为“建矿功勋”。
干群戮力奋斗,使投产后的“王家寨”在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同时,产量效益扶摇直上。1998年产煤24万吨,1999年产煤36万吨,2000年产煤48万吨,2001年改扩建,生产能力提高到60万吨,此后至今,年产量都保持在60万吨以上。1999午实现盈利,2001年盈利4700万元,居泰安市所布地方企业暨所有驻地国有大企业盈利之首。职工人均收入也居当地企业之首。随着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土家寨”的各种荣誉接踵而至,荣获国家及省市各级政府表彰命名的有全国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山东省十佳煤矿、山东省煤炭工业先进单位、省环保达标单位、泰安市管理创新优秀企业、新泰市发展非煤产业先进单位、新泰市科技进步先进单位、新泰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新泰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新泰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新泰市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和花园式单位等等,“大倾角多变坡吊挂式皮带机”等十几项科研成果分别获省市一、二、三等奖。刘宜坤本人也荣获中国首届煤炭工业企业现代化管理优秀成果奖、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并被评为山东省煤炭系统劳动模范。
人们都说:王家寨“火”起来!
泰丰集团正是在王家寨“火”起来的基础上扩张而成的。
让“双丰”“牛”起来
“双丰”是双丰化肥有限公司的简称,原是1966年建立的济南军区“五七”化肥厂,位于距新泰市40公里的徂徕山南麓楼德镇内,主要产品是尿素、甲醇、浓硝酸、硫酸氢胺、三聚氰胺等,1980年以后出现亏损,由军办转为泰安市直又转为新泰市直,改制为“双丰”公司以后仍然一蹶不振,至2001年,800人的厂子新旧债务累计2亿多元。职工拿不到工资,缴不上养老保险金,怨声载道;
2001年10月,—个未经证实的消息传到王家寨矿:上级要把“双丰”并给“王家寨”。犹如滚油锅里放了一把盐,矿内顿时“炸”了。
有的说:“这不是转嫁危机么!”
有的说:“这不是叫咱当冤大头么!”
有的说:“咱要接了,可是黑瞎子爬到望诲石上——傻到绝顶了!”
有人间刘宜坤是怎么回事。刘宜坤轻描淡写地说:“小道消息。听它呢。”
不料,过了几天,当时的市长(现为市委书记)辛显明来了。
辛显明,四十来岁,大学学历,干过煤矿井下测量员和技术员,从基层一步步摔打上来;中等偏高的标准个头,长中见方的清秀面庞;朝气蓬勃不失深邃,雷厉风行不失沉稳,一丝不苟不失幽默。
刘宜坤有点惴惴不安,但也想好了对策:批评什么也吃,就是给“双丰”不吃;矿长不为矿着想,不如回山去放羊。他不时偷看市长的表情。
市长一脸轻松,和蔼地说:“我来没别的事。全国地方煤矿接二连三出事。咱到井下看看吧。”
刘宜坤松了半口气。
市长对井下已不生疏。他俩从皮带机道、电机车道、溜子道一直走遍采面和匝头。市长不时“敲梆问顶”。看来确实是来抓安全的。
上井洗澡以后,他们坐进休息室里小憩。附近几个千部和认识市长的矿工也凑过来喝水。大家要求市长作指示。
市长还真的作了一段关于安全生产的指示。从中央总书记的视察、国务院领导的讲话、省里的红头文件、大市的电话会议,一直谈到市委市府的有关规定。讲得很严肃,没有一点余地。讲完看了看表,改变口气说:“还有点时间,随便聊聊吧。”
大家一时没从安全生产的严肃中缓过劲来。
市长以徐缓的口气说了个似乎与主题无关的故事。他前几天到通天街走了走,看到一个小伙子,佩戴王家寨矿的胸卡,到人家摊上指了堆下货就要,人家称了称说19元5毛,他扔下两张拾元的票子就走了。卖主说:“最愿卖给‘王家寨’的矿工了,一个个都是‘小寡妇剃了光头当尼姑——不讲价(嫁)’!”
顿时引起满堂笑声。
有的插言说:“手里有钱,谁不会大方。”
有的自豪地说:“咱矿人均收入在全市冒尖嘛。”
市长幽默地说:“咱可别‘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哟。”接着他讲见过“双丰”一家工人,夫妻二人都七个月没开工资了,无钱供孩子上学,无钱给老母看病,两口子在他面前大哭不止。说着,眼中泪花闪烁。
市长感叹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让亏损企业破产吧,市里得拿出几个亿的破产费;把亏损企业救活吧,一时又没有灵丹妙药。我这个市长不好当哇。我真想和您换换位。”
“联欢会?”一个刚上井的小伙子显然听讹了。
市长解释说:“就是‘换位思考’的换位。”又看了看表,“时间到了,我还有事。”起身走了。
市长走后,刘宜坤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转念又觉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刘宜坤也和那些悟性很高的人一样,除了正常人具有的眼之视觉、耳之听觉、口之味觉、鼻之嗅觉、皮之触觉之外,还有意识性的第六感官,常常发生于目光之一闪、神色之—现、语气之一转、电光之一曳。第六感官忽然告诉自己:
市长是来“吹风”的。—个决断就要下了!
刘宜坤又琢磨市长说的“换位思考”。是啊,自己是市领导一步步培养起来的,理应体谅市里的难处;自己也挨过饿,理应想到“双丰”同胞们的苦处。虽说企业推人市场,独立经营,但是国有和民营不—样。国有企业是国家投资建起来的,还应担负着稳定国家局势的天职。
又过了几天,—位副市长带着经贸委、体改委、国资局、税务局和银行的同志来了,直截了当地说:“我们来不商量兼并不兼并‘双丰’,只商量怎么兼并。”
矿上的同志都叫刘宜坤顶住。
刘宜坤已经习惯于在上下夹缝中游刃有余。他憨笑着对自己的群众说:“顶是顶呀,咱就怕小腿拧不过大腿。”
经过几天“讨价还价”,最后敲定投资控股。
刘宜坤把文韬武略的副矿长白安军派去当董事长,另选四名骨于去配合抓人财物、产供销。
先把“王家寨”的规章制度“克隆”一套搬去,但如“老虎吃天,无处下口”。原因是没有周转资金,各个环节都已停摆。
又投入1000万元周转资金,如“泥牛人海,没有波浪”。原因是资金被债主扣光。
派去的人回来说:“我们是给木乃伊做人工呼吸,白费劲。”
刘宜坤无语。在一个星月皎洁的晚上,他突然神出鬼没地驱车下到“双丰”职工宿舍区,装作访友的陌生人走进了无米之炊的工人之家,掀锅看瓮,问长问短,了解到工人的困境和真实想法。回来后正巧有“双丰”的领导班子成员反映工人已有到京沪高速公路集体静坐的动向,与他了解的情况正巧吻合。他马上召集董事会研究并批拨200万元,给乇个月没开工资的工人群众发工资,立即稳定了局势,群众没有闹事,都积极上班了。“双丰”开始运转了。随后,他们又为“双丰”批借1000吨原煤作为化肥原料,又担保贷款1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换代,结果,产品打开了市场。全厂当年月月超计划,第二年盈利500万元,第三年盈利900万元,第四年也就是今年,各项指标同比增长40%。经国家权威部门评定,该厂已在全国数万家同行中综合实力名列前茅。
“双丰”真的“牛”起来!
让“赛特”“帅”起来
“赛特”在这里是山东赛特电工材料有限公司的简称,原是地方国有新泰市漆包线厂。“双丰”“点击”成功,新泰市领导又把目光转到漆包线厂。该厂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曾是新泰市的明星企业,主要产品是聚胺酯、聚胺酯自粘、聚酯亚胺、复合聚酯亚胺、聚酰亚胺漆包铜圆线及里茨线、丝包线、特磁线等。其中,直径不足头发丝五分之—的特磁线曾成功应用于我国第一颗通讯卫星“东方红一号”,受到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嘉奖。随着企业推人市场,该厂经营出现困难。具有改革精神的厂长李希存本想力挽危局,把漆包线厂改制为“赛特”,不料合作伙伴突然抽头,半拉工程白废,企业资不抵债,随即债主诉于公堂,法院查封厂房,工人被迫放假,纷纷逐级上访。
辛显明征求刘宜坤的意见,刘宜坤没有踌躇,马上和“一班人”于2001年底发动群众集资1000万元控股,将银行存款2500万元连同200万元利息借给该厂,刘宜坤兼董事长,原厂长李希存任经理,从矿上又派两名骨干辅佐经营。该厂被“充电”而迅速恢复活力。刘宜坤目标更大,看好了特磁线的国外市场。而将产品打入国外市场,必须进口一台现代化立车。他和李希存亲自出马,到德、奥、意考察了一圈,优中选廉,进口了一台世界一流“立车”,一次试车成功,产品很快获得欧共体IS09002质量认证、英国UKAS质量认证和美国UL质量认证,从而获得了出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行证。但不能“守株待兔”引来“老外”购货,最艰苦的工作还是开辟市场。
下边是一个“赛特”员工打市场的故事。
已过“而立”之年的杨相华,大学毕业以后任该厂维修技术员。厂里制定了“全员销售,按比例提成”的销售办法以后,他“跳槽”当了推销员,被分派到上海片,重点开辟“外资企业”市场。他在上海租了一间最便宜因而也最简陋的小屋,月租相当三天的旅馆费。他人住小屋啥事不干,天天抱着电话本打电话,所有机电方面的国内外企业他都打了一遍,“毛遂自荐”地介绍自己产品的规格和性能。有一家“外企”的物料部愿意洽谈,他打听好了对方姓名,便进厂见面。门岗不让进,他就说是物料部某某的好朋友,几经周旋进了厂。他先在厂内转了一圈,发现该厂用量很大的“双O”号特磁线恰是自家的盲点,但可以通过改装现有设备来生产。心中有了底数,他便拜见“洋先生”。对方果需“双O”号。小杨满口答应,说好先供100公斤样品,小杨马上回了汇报,得到领导支持,他便日夜加斑改装设备而成功地生产出“双O”号。厂长亲自带着小杨等5人押着货坐火车到了上海。为省钱不坐出租车,各扛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