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情系水电

作者:张晓明

字体: 【


  赤壁电站始建于1984年7月,竣工于1990年5月,共有固定资产2130万元,是总装机3x2500KW水力发电站,到1993年4月经过1万余小时的试运行通过验收,全面合格达标后投入正常运行生产。 1995年总发电量为1076万千瓦时,产值138.8万元,连同附属的电石厂当年收入实现利税35万元。
  由于赤壁电站原站长病逝,侯福勤于4月2日正式到任赤壁电站任站长。当县委组织部送侯福勤的干部走后,于当日晚上召开了第一次全站工作会议。会上侯福勤讲,全站无论公事、私事一概既往不咎,干部职工原工作各就各位,努力干好各自原岗位工作,这一决策基本稳定了全站当时的工作生产秩序,避免了许多往事纠缠。紧接着,福勤通过走访职工发现虽建站四五年了但管理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致使前任站长在工作上出现诸多问题,人心涣散。找到症结后,福勤便扑下身子,用半个月时间制订并于当月24日出台了全站《考勤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工资分配制度》、《生产责任制度》、《材料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医疗保健制度》、《车辆管理制度》、《事务管理制度》等10章53条自本年度5月1日施行。还重新制订施行了本站《内部财务管理制度》13章38条。及时的建章立制,认事不认人,从严执行规章制度,团结全站干部职工,一切从实际出发,照章循制,不循私情,不咎既往,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全站员工的工作和生产积极性。局面得到了控制,工作生产效益明显提高,员工们为水电事业的奉献精神重新得到了焕发,企业逐步迈人正常的生产秩序。他倡导的“站兴我兴,站亏我亏”的口号,使工人们自觉地将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相联系,由过去对站里的事漠不关心变为积极参与,主动献计献策,使全站面貌焕发出勃勃生机。
  生产秩序迈入正轨后,福勤把注意力放在瘫痪日久的560KV矿热炉电石车间和改建1000KVA电石矿热炉为硅铁矿热炉上。县委书记杜保和嘱咐他,一定想法把水电附属企业搞好,千万别错失良机。面对这些闲置的设备,福勤夜不能寐,如何能使他们为企业增加点收入,为国家创造些税收呢?他思来想去,还是缺少资金,便找杜书记,因为企业属他分管。经他们多方集资24万元使两炉分别于5月27日和10月5日点火试生产,并很快投入正常生产。1996年他到任8个月使赤壁电站年发电量突破2000万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53.8%。电石车间生产电石1600吨,销售收人首次突破23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全员生产率达到55402元从,创建站以来最好的成绩。
  侯福勤抓好全站工作和生产的同时,还十分关心职工的生活待遇问题。他是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迈上领导岗位的,深知工人白天黑夜加班工作的劳累,他对加班的工人严格按规定发给加班补贴,对因病、工伤的工人除严格执行劳保规定外,还适当增加他们的生活补贴。他关心每一个干部职工,把工人的事看作自己的事来抓来办。这里有一组他在赤壁电站几年来关心职工的小故事:
  故事之一:运行工贾小刚1999年与妻子离异,思想郁闷,酒后睡觉在宿舍抽烟引燃被子和枕头,是侯福勤安排后勤人员为其购买新的被褥和枕头并亲自送到他手上,并嘱其振作精神安,232作……
  故事之二:老职工赵国珍住单身宿舍,冬季煤气中毒,昏迷不醒,未去食堂吃饭,侯福勤发现后,破门而入将赵师傅救出,并亲自随车送往石城医院。待赵师傅苏醒后,才离开医院……
  故事之三:耿志斌的儿子考上华北机电学院,老耿就是筹不齐学费,是侯福勤带头捐款并安排财务给老耿预借一年工资先交孩子的学费,解决了耿师傅的燃眉之急……
  故事之四:年仅37岁的李志军因患尿毒症没钱住院,长期生病在家,侯福勤上任后,除按规定照发了几年的病号工资外,还为其安排住院治疗,站里花了2万多元也未能挽救回他的生命,临终李志军留下遗言感谢共产党、感谢电站、感谢侯站长……
  
  4
  
  叶侯福勤是2003年5月接任水电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共平顺县水电集团公司党总支副书记、机关党支部书记的。他接任后便向组织上请示挽留秦书勤同志协助他工作一年,组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给老秦挂了个机关支部负责人的职务,请老领导负责太行水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作,主抓太行水乡风景区建设项目。这个项目是由张富梅县长包片指导的县三大特色旅游调产项目的支柱产业,规划总投资5880万元,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其中2004年完成景区建设投资300万元,目前重要景点天鹅湖大酒店的装修布置已全面完成,恐龙谷香福宾馆及设施增购宣告完成,购置漂流舰艇30艘……已初步形成了集吃住购、娱乐、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服务格局。
  当我的采访即将结束之时,我参加了2004年度水电集团公司的总结大会,这里有一组数字足可证实侯福勤的工作业绩:发电量2500万千瓦时,生产电石1.5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5192.4万元,纳税419.6万元。公司党办主任刘和奇还告诉我,由于历史的原因,全公司职工今年仅补发工人往年调资一项,企业就拿出近百万元,并将过去拖欠失业保险所的养老保险金划出,并形成制度绝不拖欠,仅此一项又是66万元,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工人们的后顾之忧……
  可以预见,在以人为本的方针指导下,平顺县水电集团公司的未来将更加灿烂!

[1]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