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胡椒八百石
作者:李国文
字体: 【大 中 小】
的绝对现实主义;这也是农民出身的贪污犯,守着那堆赃物,所能得到的囤满、仓满、锅满、碗满的大满足;大愉悦。
记得亡友叶楠在世时,我们偶尔谈到,为什么那些押送到被告席上的贪污犯,总能在其家中不费事地就抄出绝非一瓶两瓶,而是一箱两箱,绝非二锅头,老白干,而是人民币四位数、五位数的进口名酒,甚至还有价值连城的陈酿佳醪。既然是贪污来的,别人行贿来的,一伙乌龟王八蛋孝敬的,为啥不喝?按说,不喝白不喝呀!叶楠说,谬矣谬矣,他认为,一,别忘了他们都是农民,不懂喝,不会喝,也舍不得喝;二,别忘了他们都是官员,一日三顿,有人供着他喝,即使家中藏得再多,也顾不上喝。
这当然言之成理,也许,一个贪污犯,贪多了,贪久了,贪惯了,贪上瘾了,贪得刹不住车了,整个贪污机器在加速运转的时候,人被异化,也就由不得自己了,想不贪也不行。这时的他,已经不是他,而是完全物化了的吃角子老虎,只追求吞吃钱币时那种占有的快乐,无暇顾及其他。
小占有,小快乐,大占有,大快乐,疯狂的占有,则是疯狂的快乐。
元载得势之时,可不再是捧着一碗岐山臊子面,吸溜吸溜,连吃带喝的一介贫士了,可不是见了谁低头侍立,努力讨好的公务员了,偌大的长安城,几乎都装不下这个无限膨胀的大人物。因为他自负除恶之功,觉得连皇帝也要感激他干掉鱼朝恩,谦让三分,那么还有谁,他会放在眼中。
“志气骄溢,每众中大言,自谓有文武才略,古今莫及,弄权舞智,政以贿成,僭侈无度。”凡求官者,无不贿赂其子弟和他的主书,才得以如愿。“又以政事委群吏,士之求进者,不结其子弟及主书卓英倩等,无由自达。”主书相当于秘书,凡与首长沆瀣一气的秘书,串通作奸犯科更是贻患一方。
元载纵容其老婆,其子弟,聚财敛货,卖官鬻爵,凡江淮方面的地方要职,以及京师行政机构的重要官员,必安排他的党羽。满朝文武,慑于他的引用亲信,排斥异己,皆帖服求安,俯首听命。于是,代宗对这前门驱虎,后门进狼的局面,既懊悔,又害怕,既寝食不安,又无计可施,看着他尾大不掉,任其为非作歹下去。
据史说,这个元载,家本寒微。但越是贫苦出身的官员,一旦获得权力,其贪赃枉法的可能性越大。“膏腴别业,轸域相望”,“名殊异乐,内廷不及”,就冲他家中抄出赃物胡椒八百石,钟乳五百两,就略可知其奢糜腐败的程度了。
元载更有一种癖好,热衷于大兴土木,建房盖屋,这也是所有贪污犯金钱、房子、女人三部曲少不了的一环。他所建的屋宅,竟占了长安城里的大宁、安仁两坊,其规模之大,难以想象。他倒台后,这两座宅舍,足够分配给数百户有品级的官员居住使用,便知道连接数条街的大宅子,是怎样的巍巍然了。他在东都洛阳建造的一座园林式私宅,没收充公之后,竟能改成一座皇家花园,想象原来该是何等的堂皇奢华了。
这一切,带给他多大的占有快乐呀!
元载,是公元六世纪的一台开足马力的贪污机器,能与他相比拟的,也就是公元十世纪的蔡京,公元十五世纪的严嵩,公元十余世纪的和珅,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一跺脚,整个朝廷都会颤动的巨无霸。但是,到底还是唐朝厉害,连出个权奸也了不起。数来数去,还是数唐朝的元载,无与伦比,他创造出这个胡椒八百石的—贪污史上的吉尼斯纪录,谁也休想打破。
这位权奸终于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用“臭袜终须来塞口,枉收八百斛胡椒”两句诗,给这位跋扈大臣做了总结。元载,这个自以为精明,自以为干练,却是天底下最傻帽儿,最弱智的贪污犯,其所贪的六十四吨胡椒,就成了千秋万代,没完没了的话柄。只要中国有贪污犯和贪污现象,就得把他从胡椒瓶里拎出来示众。
如果他活着,这傻瓢会连肠子都悔青了的。
(责任编辑 李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