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销签
作者:徐 坤
字体: 【大 中 小】
把柄。
签证官的声音尖利着问:签证的规矩你们知道不知道?如果你们这样违规的话,我们将取消你们旅行社的签证组团资格。
欧盟国家对中国的这种ADS签证,虽说对个人管得松,对旅行社却管得严,报关手续复杂,日程、食宿、交通、负责旅行安排的合作伙伴……细节一经确定,不得有任何改变,否则就是违规。像他们这种登机牌上的航班跟报表上的不一样的做法,明显是犯错误了。
小吕姑娘也有意思,根本一点不害怕,随着签证宫的嗓门的提高。她也加大了音量,就像在家跟哥姐吵架似的,大声道:我们知道。这是一次意外事故。除此而外,其他的,我们都是严格按照规章做的。
见她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凡一丁心里暗生欢喜。心说。这丫头,厉害!好样的!
那回到北京来集合。一见来接团的是这么个大大眼睛、穿牛仔裤、梳披肩发的小丫头,比电话里声音显示得还要小,凡一丁未免有点担心:这孩子,能行吗?又是翻译又是导游的,一路上要领他们走好几个国家呢!
等到法兰克福一误机。他们的担心愈发沉重了。嘴上不说心里在想,这个导游,行不行啊?可别再出什么岔头吧?!
好在每到一地。旅行社都有地陪,当地大量的事情。都由地陪解决,小吕只负责料理一些过关及住宿时的琐碎事情。经过这一路的磨合,他们才感觉出,这孩子,好!不错!一看就是好人家教育出来的孩子,家教好,语言也过关。小姑娘刚从学校毕业,还没沾染上社会上导游的坏习气,没想到要怎么赚钱、拿回扣之类,就是一个心眼儿干工作,腿快,嘴勤,跑前跑后,拖行李搬大件,见活就抢着干。手中还拿了一个专业的长焦相机不断给大家照相,遇到买饮料、上投币厕所之类的小事,抢着替大家付钱。
这就很不得了啊!众人都感叹。试想想,上一次厕所一个欧元。等于人民币十块多,这要是一般人,可能都得算计算计,不是那么痛快掏得出来的。小吕却全不在意,大方,潇洒,克己奉公。跟这个心无城府的大眼睛小姑娘在一起,他们这些腐朽老年人、中年胖子们也都变得身体轻盈,旅程也一路变得愈发愉快起来。就连肖老都止不住夸她:小吕好啊!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看到你,就知道我们的高等学校教育是何等的成功!
把个小吕姑娘乐得哏儿哏儿的,说:呵呵呵,那我不就成了海瑞了吗?
此时,小吕跟签证官打仗,也是小嘴叭叭的就跟她说中国话一样,据理力争,无所畏惧。抢白陈述完换航班的理由,末了,她又很聪明地跟上一句:我们这个团的团员,都是中国级别很高的企业家、总裁、CEO,里边还有我们国家的前副部级领导人,他们回来后都会宣传你们国家,会领更多人到你们国家投资搞贸意。
可能是小吕最后的提醒起了作用,签证官像是想起了什么(也许是想起了她刚才看的人员名单和身份职务一栏),总之是她不再吵了,而是回首看了看凡一丁他们几个。见他们西装革履、油头粉面,人人一身名牌,打扮得都很冠冕堂皇的齐整,跟前边那个散客团的是不一样。签证官也是个聪明人,她就坡下驴,顺势对他们挤出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又对小吕说:下次注意。
然后,一扭身,回到她的门里。接着从窗口叫了他们四个人的名字,在他们的护照后面签字,又很客气地对每个人说了声“谢谢”。整个过程也就几分钟。
待到小吕把他们团的十来本护照都拿好,领着他们一起出来,太阳已经照到头顶了,北京的天空愈发明艳艳地蓝。凡一丁由衷夸赞说:丫头,好样的!刚才我都听到了,真是厉害!你那气势就把她镇住了。
小吕呵呵笑道:是呀?我怎没觉得?本来咱就没做亏心事,有理讲理,谁怕谁!
凡一丁说:好啊好啊!外语学院培养出像你这样出色的人才。值得骄傲!干导游,屈才了。啥时候不想干了,到我那儿去。我高薪聘你。
小吕调皮地努起小嘴,说:好呀!到时候我一定去找凡总!只怕到时候您早已把我忘了。
凡一丁说:哪能呢!这番经历,我可是终生难忘!
走出大门,小吕让他们站一下,分别把自己护照拿着,她用数码相机把有销签纪录那页照下来,回去她自己打印处理。这样一来就不用去复印耽误时间,当时就能把护照还给他们。
凡一丁说:嘿!聪明啊!刚才那个团怎么没想起来?
小吕说:我也是刚想起来用这一招,
几位老总的车,都轻快地滑过来,顺序停到跟前。他们互相道别,又跟小吕告别,坐进各自奥迪车。刚才在使馆里时,感觉可真是气闷,简直三孙子似的,站了差不多两个小时,连口水没喝,连个座位都没人给指派。转眼,也就是个门里门外,一脚跨回祖国的三里屯东街,感觉立刻不一样了。尤其坐进自己的老板车后,往座位上松松一靠,手指往微微凸起的大肚腩上一搭,立马神清气爽,主人翁意识蓦地强大起来。
凡一丁此时就这样微微仰身而坐,浑身放松,双腿岔开,将双手搭在肚腩上,听着底下的奥迪轮子“刷——”地贴着地面滑动,轻捷驶出三里屯东街。司机打开音响,里面放的是叫做郎朗的那小子弹奏的《黄河之子》。听说这家伙也是东北出来的,给中国人争老了气了。凡一丁集中意念,深呼吸,尽量将思绪沉浸到音符里。他要尽快把“销签”这段不愉快的经历迅速忘却、从脑中洗去。以后,他想,但凡出国,一定要拿公务护照,有着明确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代表国家形象。他绝不会再像现在这样,用存单上的几万元人民币给自己的私人护照做抵押,去搞私人身份的出境旅游。
光有钱,没有身份,没有强大的国家在身后做担保、当后盾,是万万不行的。
“祖国”这个平素几乎感觉不到的意念,此时,就像一块通红的烙铁,“刷——”地在他背上走了一趟。他都闻到了自己身上一股皮肉烧焦的煳味。回去,他可得好好养养伤。
2006—8—26
[责任编辑 程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