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不凡的工作 有为的人生
作者:赵宗宪
字体: 【大 中 小】
头雾水。当时河南经济发展势头风起云涌,各县(市)也暴露出一些企业亏损严重,财政长期吃补贴现象。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企业扭亏,财政扭转吃补贴和创亿元财政收入县(市),创企业利税大户”即“两扭两创”的举措。东森领会了上级的精神,根据登封的情况,结合他自己的思考,撰写了一篇《九五期间如何开展两扭两创的工作意见》的文章,首先在郑州市财政系统的刊物上发表,后又以市政府的文件下发全市。作为主持“两扭两创”办公室全面工作的他,是干不出成绩夜里就睡不着觉的人。市政府要财政局去省里争取发展资金,财政局派出了王东森。要钱是个难事,特别是名不见经传的他,谁心里都没个底。东森却成竹在胸,这是他施展才华的时机到了。凭着他的决心和恒心,凭着他的心智和心诚,也凭着他的人缘和人品,他很快争取回来能注入登封企业的发展资金2000多万元,一个让全市人民心动的大数目啊!这笔资金对正搞技术改造的两个国有企业立即解了燃眉之急。从1997年到2002年他被任命为市“两扭两创”办公室主任的六年间,全市的国有企业都得到过他的支持。他对每一家国企底子都一清二楚。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掌控下,由于王东森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主动性,几家亏损企业全部扭亏为盈,市财政也很快改变了长期吃补贴的局面。到2005年,全市已创出五家纳税超亿元的企业大户,全市财政收入达到7亿多元,创下历史最高。
王东森担任市财政局的副局长,分管企业商业财务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在他对全市的国有企业调查摸底时,发现市化肥厂已停产数年,国有资产的长期闲置,让他十分痛心,这情况很多人都也看在眼里,却都无动于衷,也许是司空见惯了。王东森却像一块石头搁在心里。他知道市里对此类企业还没有人力物力给予料理,但他却想到了朝气蓬勃的卢店镇。经过反复思考,又和有关同志充分协商,他拿出了一个“下放一级管理使其产生效益”的方案,这个方案很快由市政府批复实施。市化肥厂转交给卢店镇政府后,经过改制改产,很快出现生机,仅创建的金刚沙厂年产值就超过5000多万元,包袱变成了效益。
王东森经常被抽调出去搞中心工作,有些人对抽调自己很反感,东森却乐意接受,他认为是组织上重视自己,中心工作需要自己。2004年他率工作队去君召乡解决积案问题,在君召乡扑下身子一住就是半年。积案都是长期解决不了且比较复杂的,东森既不急于求成,也不消极应付。对由他负责的13起积案,一起起地逐个追根寻源,理清头绪,再分清主次,先易后难,找准突破口,给予解决。他一方面和当地党委政府搞好协调,共同努力:一方面又敢于大胆拍板,承担责任,促其积案顺利解决,让相关群众,从心底满意政府,还达到了社会稳定的目的,维护了党的形象。如庞爻水库的淹地问题,是个连续越级上访10多年的老大难了。王东森就住在庞爻村里,分别接访了三十多位干部和群众,摸清问题症结的根底,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法子,让淹地受损失的群众和浇地得实惠者坐在一起商量,处理得合理合情又合法,皆大欢喜。谁也没想到这个积案让王东森处理得这么容易。为此郑州市委、市政府又授予王东森一个“处理突发性案件和积案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这种嘉奖在王东森的工作中是有很多的,而他很少提及。他总说,荣誉只代表过去。东森爱动脑子,善于学习,看问题尖锐。无论在什么场合处理什么工作,探究矛盾总能由表及里,解决问题总能想出善策。2006年3月,在华润集团提出参与大型企业改制的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几个具体问题一时拿不出解决意见,参加会议的领导和同志一时沉默不语。王东森皱着眉头思索一阵,适时地提出了三条建议。大家听了都觉得可行,经过研究就形成了决议。这样的会议王东森经常参加,心直口快的他也经常发言,而且一发言总能说出一些有价值的独到的意见。东森感觉很正常,认为参加会议就得起到:参加会议的作用,不能当聋子耳朵。给领导当参谋也好,给与会者做个启迪也可,说出大家都满意的建议更妙。但也有朋友提醒他注意这个“毛病”:你这样发言,是否有点“功高盖主”呀?有些人并不光明磊落呀!而王东森却从来没从这方面想过,他也根本想不到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建议或看法会成为“毛病”。他整天一门心思考虑的就是配合领导做好工作,从不去猜度别人的想法和看法。当然东森不是糊涂人,他完全知道自己敢于承担责任会惹出一些麻烦:他完全知道自己的出色工作会惹出一些麻烦:他完全知道自己的出色工作会遭人妒嫉或嫉恨。但他是无所畏惧的。他对朋友淡淡一笑:“我不怕别人说三道四,我是凭党性和良心干工作。”东森不是个爱讲大话的人,他是实实在在地站在党的立场上,满心满意一点一滴地为人民工作着。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市委选拔他就是要他努力工作的,他应该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王东森对我说过他掏心窝子的悄悄话:如果在T作中想不出有效的办法,遇到困难没有解决的能力,就是个庸才,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就不配当一名科级领导。
从我相识王东森到现在已有20年了,我看出东森是个能人也是个称职的人民公仆。他在工作岗位上做了许多好事,干了很多对普通老百姓有益的工作,但他从没有把自己当作什么正确的标志,正派的代表,真理的化身。他总是那样忙忙碌碌平平常常。他从不去苛责别人,对谁都没有敌意,从不打击同志以抬高自己。能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我站在远处观察王东森,真的能够看到他的一些巍峨和峥嵘,就像我们的中岳嵩山。嵩山不高,和天山、昆仑山、喜玛拉雅山是没法比的,但嵩山确确实实是我们登封地区的一座名山,
[责任编辑 吉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