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到甘肃去
作者:春 树
字体: 【大 中 小】
米长的深沟,14日下午l点钟村支部书记和文书以及镇长一起赶到山上去看裂缝的情况,2点钟他们做了决定,到6点钟的时候村民就全部疏散到安全地带,给每家发了帐篷,做了临时性安置,当时有的人不愿意转移,他们就上门动员。当时交通和水电全部中断,他们是靠走路来一家家通知的,又立刻去邻村了解情况。这次全村404户人家,1666人全部安全,没有发生一人伤亡。
当天,5月25日下午4点20分,我们正在文县的干沟坪进行采访,突然发生了6.4级的地震,至少持续了20秒钟,这是5·12地震后最严重的一次,震中在四川青川,文县距离很近。大地开始摇动,狗竭力狂吠,村民们匆忙奔跑,其中几位妇女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我则愣在原地,根本无处躲避,这里都是山,平地很少,还都盖了房子。同行的镇长高喊:大家镇静!大家互相搂抱着安慰彼此。这时我们这些来自北京的作家们才真正了解到灾区人民内心的痛苦和恐慌,他们都被地震吓怕了。有个老婆婆哭得很伤心,原来她的孙子在上次地震中已经受了伤,她担心她的孙子还会被地震伤害。
离开村子时,大家惊魂未定,回到招待所后,又发生了一次余震,这次没有那么严重,大家都不敢在屋内停留了,我们准备在城关一小的操场上睡觉,这次连睡帐篷的条件都没了。由于下了一天的雨,晚上不能睡在地上了。大家忙着搬课桌拼床,有很多素昧平生的人都来帮助我们搬课桌和被褥,对我们非常热情,大家深受感动。路边的—家商店还挂出牌子:解放军、志愿者免费喝饮料、吃冷饮。有位老奶奶抱着一位小男孩,看到了陌生的我,对着小男孩说:“快叫姐姐,姐姐好,姐姐是来帮助我们的。”小男孩刚学会说话,清脆地说:“姐姐好。”还给我做了个飞吻,这么淳朴的语言和表情,让我眼眶都湿了,上哪去找这么好的人?自己还身处危险,却无私地关怀着我们这些刚到的陌生人,这是什么样的精神啊!这些平凡普通的人给了我们太多感动,我们唯有用笔来记住他们,用心来记住他们。
六、可爱的“80后”
罗丽,1983年出生,曾是兰州军区的通讯兵,2006年12月退伍。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就要求参加民兵应急连。民兵应急连本来都是男成员,因为女性的体力稍微弱一点,任务又很多,比如疏通公路、帮倒塌的村庄抢救财产、参加巡逻(每晚8:30-10:30,中间只休息五分钟)、在有可能发生山体滑坡的路上设置瞭望哨瞭望,有险情时随时通知过往车辆和行人,队长希望都是男人来承担这样的重任,但她强烈要求,并且非常坚持,她说自,已是退伍军人,又是共产党员,国家遭难,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来帮助。队长最终同意了她的请求。她本来不愿接受采访,说自己“只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感谢部队,是他们培养了我”。她总是提到部队和在部队的那段日子,看得出她对曾经的军旅生活恋恋不舍。接受采访时她穿着整洁的迷彩装,袖标上写着“民兵”。“咱们穿上这身军装,就要用军人的作风来要求自己,代表的就不仅仅是自己了。我这次接受采访,代表的是所有志愿者、所有退伍军人”。她也确实如是做的,连里发的鞋是40号,她就在里面垫了三只鞋垫。很多战友脚都磨出了血泡,但没有人掉队,更没有人临时退出。他们是无偿地奉献,每天管的午饭就是一瓶水、一只鸡蛋和几块饼,没有任何报酬。她是个很文弱的女孩,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能看出,她有力量,因为她有爱,用她说的话就是“退伍不褪色,我的军人本质仍然存在”。还有很多可爱的志愿者,很多可爱的战士,罗丽是个缩影,让我们看到了温暖的存在,也看到了年轻一代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责任感。
结语:
在甘肃采访了一周后;我们返回了北京,陇南的一切却还尽在心底。就在我们离开的时候,那里还余震不断。我们回到了安全地带,那些灾民却还要在那里硬挺,挺到一两个月后余震结束的时候。我说硬挺是说无论是谁,老有余震都会感觉到不安,有时甚至比较神经质,比如老问别人“你觉得刚才震了吗?”最后一夜,躺在帐篷里好几次都惊醒,只觉得睡在船上,波浪起伏,恰好半夜下起了雨,更觉得是边下雨边余震,好在很困,琢磨一会儿又睡着了。早上我们都被身下的雨水凉醒,被褥都湿透了,头顶的彩条布可以暂时挡雨却承受不了雨水的堆积,于是都漏了下来,离开时大家把帐篷都捐了出去,还有所有随身的药品雨衣香烟什么的,走时看到路边简陋的帐篷和许多白塑料布搭成的“屋子”,不禁心酸难过起来。他们的临时住所也湿透了吧?甘肃的灾后重建任务不是一般的重。本来就穷,地震一来更是雪上加霜。大家约好一年半载后再来,看看当地的重建情况,这片土地已经在我们心里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刻上了太多抹不去的情感。这里没有地震前山清水秀,有了地震后穷山恶水,地震前人们刚刚迈开致富奔小康的脚步,地震后却一无所有,成了赤贫状态。不变的是他们的淳朴、热情、敦厚、良善。真的,在这里看到的人是我走过所有地方看到的人里面最可爱的人,最让人心动的人,最想给他们拥抱和安慰的人。平时我住在北京,根本感觉不到什么危险,也根本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贫困的角落,还住着这么多我们的同胞,他们都是怎么过来的呀?他们以后的家在哪里?这都是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采访虽然结束了,但感受不会忘记,感动不会忘记,给我带来的冲击不会变淡,这次灾区之行改变了我,它让我变得更独立、坚强、善于思索,在连大地都会崩塌的时候,连大地都靠不住的时候,我们更该乐观坚强,相信善良,相信国家和解放军,相信自己。我多想作为一名体力劳动者帮他们收麦子、插秧、修路,可我太没有体力和能力做这些,但我会尽自己所能,去关注他们,关心他们。这是长时间的事情,爱像潮水一样涌来,爱会坚持下去,不会像潮水一样退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