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血色苍茫
作者:刘汉俊
字体: 【大 中 小】
能拖在地上。旁边跟着的,是儿子的母亲。他们行进的方向,是家。
父母丧子,万千伤痛无以排解,自知即将告别人世的孩子对父母何尝不是万千眷恋和牵挂。一名中学生命殒废墟,人们发现孩子手里捏着一张纸,是一封用木棍画在白纸上的遗书:“……爸爸妈妈对不起,儿先走了,愿你们一定保重。”可以想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孩子割舍不下的,是生他养他恩重如山的父母。
我读过这样一封信,是孩子写给远去天堂的母亲的。地震发生后一直没有妈妈的任何消息,读大学的儿子思母心切,悲痛难忍,在当志愿者的间隙给妈妈写信,一封又一封。回忆儿时起母爱的点点滴滴,字字泣血,行行淌泪,全都是伤痛的心、揉碎的爱,“妈妈,去天堂的人好多……如果有来生,我们一家人还要在一起……”
生离死别,阴阳两隔,灾难考验爱情亲情,也考验着超越个人情感的大爱。
还有什么比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逝去更悲伤的呢?一位警察带领师生奋力施救,挖出了三十多名孩子,他突然听到了儿子在废墟里痛苦地呼救,泪汗满面的父亲拼命地刨挖瓦砾,甚至已经看到了被卡在两块预制板之间的儿子,但身边的孩子都需要救援,一个比一个危急,一个,两个,三个……等到他腾出手时,命若游丝的儿子向警察爸爸只留下最后一句话:“……爸爸,救我……”
在教室垮塌下沉的刹那间,许多老师俯身张臂死死护住学生,有的孩子因此而获救——这是一个让人感动的姿势,是他们向这个世界道别的姿势,是职业的姿势,更是大义大爱的姿势。谭千秋、向丽、瞿万容、张米亚……他们以同一个姿势倒下,如天使之翼,护佑着孩子们,在另一个天空翱翔。
老师们舍生忘死救学生,孩子们也勇敢无畏救老师。一名中学生在冲出教室门口的一刹那停住了——他猛然间看到他的身后,是已有六个月身孕的班主任。男孩子毅然挺立在门口,用他那还稚嫩的臂膀撑开已经严重变形变窄的门框,让老师从自己腋下钻过去!
从四川回来,我一直情绪不扬,闷闷地不想说话,灾区的那一幕幕总是挥之不去。几天后,正逢六一儿童节,那天早起上班,打开车里收音机,听到童声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忽然感觉连日来积蓄的情感找到了一个奔泻的闸口,灾区罹难和受伤的孩子们与北京城里幸福生活的孩子们的画面在我脑海里迅速交替、切换、对比,眼泪竟一涌而出……
我得写点什么,但工作极度繁忙,迟迟难以成稿。当我整理这些文字的时候,北京奥运会已经辉煌落幕,残奥会正激情上演。
二○○八年的中秋月,不甚明朗,不像往年。北方白天的热,没能完全消散,下半夜才转凉。
我独自站在北京城南高楼的夜风中,翘首遥望祖国的西南方向,那里有我的千千心结。不知道那里的月亮,今夜是否华光如昔?
走向天堂的老人啊,那里有没有天伦之乐、闲逸的生活,有没有花儿如云如簇、如缎如锦,有没有晨练的阳光照着你须眉全白的童颜和树枝般弯曲的老腰……
走向天堂的男人啊,那里有没有另一个天要你去扛,是不是每天总有忙不完的苦活累活、连搓麻将的时间都没有,有没有你满心欢喜的女人……
走向天堂的女人啊,那里有没有总也洗不完的衣服菜蔬,是不是家长里短张三李四总有摆不完的龙门阵,有没有齐全的柴米油盐和牵挂不尽的人情世故……
走向天堂的孩子啊,那里有没有你爱吃的零食和不爱吃的月饼,有没有新奇的玩具和文具……有没有人教你歌唱、说给你关于月亮的诗,有没有人检查你的作业本,有没有人给你爸爸妈妈一样温暖的怀抱……
走到一起吧,远去的你们,没有痛苦、伤悲和孤独;组成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吧,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有爸爸妈妈兄弟姐妹,有同学老师邻里乡亲,有心仪已久的梦中情人和相濡以沫的知心爱人……
[责任编辑 那 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