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0年第1期
环球笔记(6则)
作者:佚名
字体: 【大 中 小】
自由资本主义的分化
资本主义从来没有统一模式,1999年10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一书,对所谓新美国模式资本主义和莱茵模式资本主义进行了比较。该书作者为法兰西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原法兰西计划总署署长和法国保险总公司董事长、著名经济学家米歇尔·阿尔贝尔。
书中指出:新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兴起于八十年代,是随着里根当选总统后逐渐形成的(里根当选总统之前,从罗斯福到肯尼迪,历届美国总统所搞的资本主义,都非常类似于欧洲推行的社会民主主义)。此种主义的代表人物是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包括以美国为代表的所有讲英语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它的主要特征是讲求个人成功、短期金融利润和金融媒体化,推行最保守的资本主义价值;而莱茵模式资本主义发源于1959年的莱茵河畔,代表人物是赫尔穆特·科尔,代表了沿莱茵河两岸的瑞士、荷兰,在某种程度上还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甚至日本。它的主要特征是讲求集体成本、共同管理和长期利益。两种模式的资本主义都是以私有经济为主,实行自由贸易,自由竞争。但是阿尔贝尔认为,两者有三大方面的本质差别:
第一,宏观经济方面的差别。阿尔贝尔以“赋税”和“社会福利”为例进行说明。在美国,各种赋税(包括国家和各州)占GDP的30%左右,在欧洲,各种赋税则占40%左右。这两种资本主义模式在赋税上的巨大差异,关键原因在于欧洲的社会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水平比美国高,欧洲国家几乎所有的退休金、养老金都要靠赋税承担,几乎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社会保障;而在美国,克林顿入主白宫后尽管意识到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但在1992年有关提案未被国会通过而流产。在1996年6月15日的德国,三十万人走上波恩街头,“反对德国美国化”,将“Ameican way of life”弃之如敝屣。这两件转折性事件,标志了莱茵模式资本主义的优越和巨大吸引力。
第二,中观经济方面的差别。阿尔贝尔认为,中观经济方面的差别首先是金融机构对企业进行投资的方式的差别,美国资本主义模式对企业的投资80%来自金融市场,20%来自银行;在欧洲,来自金融市场的投资占35%—40%,来自银行的投资占60%—65%。第二个差别体现在企业吸纳资金的具体运作上,企业若通过银行进行筹资,他们之间可以建立一种良好的、相互信任的互助关系;而通过股票、国库券、债券来筹资,这种关系就不可能存在,因为金融市场要对企业进行选择。由此可见,美国资本主义模式富有活力,更加刺激,它导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冒险家生存的乐园,而莱茵模式的资本主义则是各种规模、各种层次的企业平稳发育、发展的温床。
第三,微观经济面的差别。阿尔贝尔以“企业追求目标”和“企业管理”为例进行说明。在美国,企业关注的唯一目标就是获取最大利益,而对劳动者本身则关注不多,他们时常被看作如同能源、生产工具一样的物品;而在欧洲,当美国的雇主满腹牢骚地抱怨雇员的不忠时,德国的工人代表正以同等人数与股东平起平坐,对企业的重大决策进行表决。
通过以上对照,阿尔贝尔明显地流露出对莱茵资本主义的赞同倾向。他得出两点结论:莱茵资本主义无时无刻不在注重社会保障,适合稳定性、持续性企业的发展,譬如汽车制造业。新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关注个性发展空间,更适合于灵活、创新的企业,譬如信息产业;在未来的二十一世纪,新美国资本主义在保持九十年代以来持续十多年之久的主导地位之后,将会毫无疑问地朝着莱茵模式资本主义的方向转化,莱茵模式资本主义的最终胜利将成为必然。
(罗 力)
法国作家密西奥的小说
近来出版的法语文学作品,其情绪基调大多低沉悲凄。许多批评家对此颇为不满。显然,法国作家密西奥(Francis Mizio)的作品不属此类。他最近出版的两部长篇小说,运用幽默、嘲弄、奇思异想和妙悟通解,来表现某些极富活力情境中的人类生活。第一部小说,《求职万花筒》(All kinds of jobs Agency),是苦乐参半的现代喜剧。主人公像他在咖啡馆结识的所有朋友一样,在等着寻找工作,所以他不得不定期去国家职业介绍所看看,后来他总算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由此开始了在一个荒谬可笑的工作世界中的冒险历程。在这个世界中,效率是个关键字眼,即使这种逻辑导致人们无所事事。因此,经常发生的事就是,竞争的积极的世界所遵循的是谎言假象当中的荒谬观念,错误价值。具体说,主人公的工作是拜访一些人,游说他们跟一个神秘莫测、卑鄙可耻的公司签定减肥合同,这个公司在一些所谓“大人物”的半军事统治之下。在这个特殊的训练营中没有人的尊严,人们被教导要追随时尚甚至强制减肥,以便训练得像头野兽;必须要说明,受训者并不反对这种精神:他们认为,既然这个概念从美国传来,就必然有效。有效?实际上,有些人死了,成了这种恐怖操练的牺牲品。唯一一个真正害怕这种非人训练的是求职者本人。但他能干什么?他回到国家职业介绍所时,被告知他是幸运者,介绍所的任务就是给你工作,而不是听你抱怨。沿着这个主要的叙事线索,这部小说也探索了各种小圈子里,咖啡馆朋友们的生活。他们都有极为复杂沉重的经历,但这种经历对个人或社会生活没有任何意义:社会是一片真空,变得无从把握,或者可以说,一边是人,一边是社会,两者不相干。小说的叙述极具法语的活力,把口语和规范语言以及富于韵律节奏的书写风格糅合在了一起。读者喜欢在嘲讽和幽默中被作者导向质疑最基本的主题,诸如工作对于现在社会上完全失业者的意义,商业和资本主义世界对每个人的精神压力,在商品以及观念生产上地区与国际关系的模糊状态……在强烈的讽刺幽默背后,作者成功地揭示了,在一个疯狂的社会中,要找到人的位置是有疑问的,而且非常困难。这部小说,像第二部《植物培育的健康》一样,获得了法国很多读者极好的评价。
在第二部小说中,密西奥运用侦探小说的一些手法,刻画医药工厂中令人烦恼的生活场景。一些商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消化不良的个人小问题,他们竞相研制一种新药,这种产品可以解决他们的个人问题,同时又是一个挣大钱的机会。于是他们游说两个制药企业,去寻找一种远在澳大利亚,几乎消失和被人遗忘的树种。整个小说就是一次经过许多国家、遭遇不同文化的地理探险,从欧洲到亚马逊部落,再经过印度到达澳大利亚。作者刻画了各种人物形象:工厂老板,假装成探险者的狡诈腐败分子,真正的探险者,荒唐愚蠢的殖民主义信徒,有自己习惯和信仰的土著居民……商业逻辑和竞争斗争的结果,对人真正利益的剥夺,都在这个过程中鲜明地展现出来。作者把许多荒谬、哀伤或悲剧性的情境做了喜剧性的转化,这种能力强化了他的探索目标。正像在《求职万花筒》中一样,幽默被用来提供一种令人信服的分析:发生在西方世界的一些现象,可能已经影响到了整个地球。 (安妮·居里安)
保加利亚的十年艰辛
《纽约时报》日前刊登布拉格维斯坦·丹切瓦的文章,介绍了保加利亚的十年艰辛。
文章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功地毁灭了保加利亚的工业。两者坚持要把保加利亚的工矿企业私有化。在很多情形下,保加利亚政府不遗余力地执行它们的旨意,把这些工厂出卖给强大的外国公司。这些公司经常停业拍卖这些工厂资产(一种消除竞争的新方法)。结果如何呢?成群结队的失业工人、乞丐在街头游逛,老人们在垃圾箱里翻掏破烂和发霉的面包,社会结构分崩离析。在1989年之前,保加利亚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每个人能享受免费医疗和教育,母亲和老人还享受其它额外的福利资助和优惠。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童不得不离开公共学校,他们的父母无法供给其鞋子、衣服,更谈不上课本纸张了。老年人的境况同样糟糕,在1989年,我朋友的母亲每月能拿到105列弗,现在只有46列弗,24美元多一点而已。许许多多的人,特别是那些超过三十岁的,无事可做;没人需要他们,没人向他们提供工作。报纸上的招聘广告反反复复地表明只找三十岁以下的求职者。但就是你在三十岁以下,你会得到什么?
文章还说:到了一月份,我们仅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余迹将会消失:对学生、老人和携带孩子的母亲>乘坐火车,政府将不再补贴。这意味着人们将被迫呆在村镇里,对那些积极寻找工作的失业者和救济金领取者大为不利。他们只能偶尔在本地打些零工,聊补家计。或者他们在菜园里种些蔬菜水果以备过冬。从经济角度看,用半价车票鼓励这些人流动是明智之举;但在新的一年中,这一明智将消失。
文章认为:我们经历了被隐瞒的艰难困苦,但乔治·索罗斯,那位金融家却告诉我们:拆除壁垒,开放社会。我们保加利亚人现在总算明白了:这些美妙的口号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摧毁试图求得生存的保加利亚工业。土耳其的进口货物洪水般地席卷市场。保加利亚生产的袜子得卖一个列弗一双。我看到土耳其出的袜子只卖半个列弗一双。所以很快地,我们将只会看到土耳其的袜子,但看不到工作职位。很多劣质食品和其它货物自由地涌进保加利亚,使本地生产者无法抵挡应付。我有一个侄子拥有一个四头牛的小畜场。接连两年,他因无法卖出一头牛崽而破产。据那家收购小牛肉的公司告知,他们宁可经营从希腊进口的、那些很容易被加工成香肠之类的低价冻牛肉。西方为我们的苦难作出了什么贡献?在一个被蹂躏糟蹋的国度里,什么东西最吸引外国公司?这就是廉价劳力和资源!这就是为何要拆除壁垒,这就是为何要开放社会。我个人也生活在艰难之中,但我还能得以幸存。但是那些老人妇女搜寻垃圾桶的情景,使我见了心痛欲碎!从1989年到1993年,我是一个支持民主的积极分子。那时候,我并不懂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跨国公司以及它们的扩张政策。我们的陷落,是因为我们受到了民主和开放的引诱。十年以后的今天,我真希望当初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宪 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