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2年第6期

环球笔记4则

作者:佚名

字体: 【


  (萧斌)
  
  
  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
  重新认识
  
  学者陈方竞、刘中树最近就“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发生及源流发表文章,提出独到的见解。
  文章指出:一般的理解与描述是:“五四”新文学运动滥觞于“五四”思想革命与“五四”文学革命——陈独秀1915年9月创办《新青年》,是“五四”思想革命的发轫;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要求变文言为白话,标志着“五四”文学革命的开始,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则进一步从思想革命出发提倡文学革命、由此划开了新、旧文学之界限。
  文章认为:虽然,我们不能否认陈独秀和胡适在文学变革临界点上的“点爆”之功,但这种理解与描述的主要问题是,它忽略了文学自身变革与发展的内在根源,忽视了“五四”新文学是中国几千年文学的符合逻辑的变革性承续与发展的事实;同时,以往的判断基于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理解与描述,如果从“过程”看“结果”,显然可以深化我们对“五四”新文学发生的认识。
  文章分析说:从“结果”转向“过程”,首先应该着眼的是辛亥革命中孙中山与章太炎各自侧重点的不同:前者重在革命的政治与军事的解决方式,后者重在对思想文化变革的倡导与实践。尽管孙中山也有自己明确的思想文化纲领,但是他们二人变革主张的根本性差异在于:孙重在思想文化的政治内涵,而章则重在思想文化的学术内涵。在我们这个学术渊源如此深厚的千年古国,任何深刻的思想文化变革都不能不带有学术性。而且,思想文化可以适时而生,转瞬即逝,纷繁多变;学术却要求自身在变革中的承续性与稳定性,并在深处制约着思想文化的发展;离开学术性的思想文化变革是肤浅的、短暂的,只有学术的发展才能带来思想文化的根本性变革。因此,“五四”时期从思想革命的需要出发要求文学革命,是通过学术这一中介环节实现的。这正是鲁迅“五四”时期的基本思路,他多次提到应重视“学术思想”的变革。进一步看民初主要是二次革命失败后的中国现实,辛亥革命中孙中山与章太炎各自的侧重点开始分流。孙的政治军事革命历经挫折坠入低谷,而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变革却显得非常活跃,抵制袁、张复辟,驳斥康、梁保皇,终于酿成新文化与新文学大潮,主导这一潮流的正是章太炎学术思想的继承者。
  文章认为:直接促成“五四”新文学发生的主要有三种成分。其中,承续并发展章太炎学术思想并较早进入北京大学的章门弟子的文学观构成新文学发生的“内源性”成分;相对于此,陈独秀和胡适的文学观作为两种不同因素,构成新文学发生的“外源性介入”成分;此外,最早进入北京大学的严复(包括林纾)的思想及文学观,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成分,从正与反两个方面作用于新文学。这三种成分,最终促成了“五四”新文学运动。
  (刘义)
  
  转型时期我们的根在哪里
  
  学者曹锦清先生日前发表演讲,回顾与展望了改革二十年,其中谈到社会转型时期的根在哪里的问题。
  曹先生说:我们中华民族原有的体制,在近百年间不断修改,但是,基本框架不变,基本的对社会的管理发展不变,突然面临这样一个如此大的变化多端的市场经济社会,就遭遇到了空前的问题。在转型当中出现了很多的社会心理方面的问题,表现为对这一转型的强烈的不适应。人活着到底干什么,这样一个最形而上学的问题,又是时代的迫切的话题。
  从前的社会,我们有三个根。一个根在家庭。家庭是常常积累过去、继往开来的。现在变成好离好散、一个以爱情为基础的现代婚姻制,这是造成现在婚姻不稳的根本原因。从前的婚姻是以两个家族为界,繁衍后代为基础,有这基础你离什么婚?有孩子就不能离婚。什么爱情?爱情最不稳定,谁说的清,千百年来那么多人说不清,你说的清?
  从前安身立命的另一个根在家族。现在社会当中的家庭个人的婚前地位和婚后经常会变动,一变动,尤其是女的上升,男的不上,这个家庭必然破裂。
  还有一个根就是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国并不完全代表一个君主,是一个更大的共同体。如果家破国亡了,我们还有关怀,关怀什么?天下。天下,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所以“国事兴旺,肉食者而谋之;天下兴亡,匹夫于有则焉”,这是顾炎武讲话的原文。不知谁把它篡改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恰恰违背了顾炎武的原义。
  近代以来,在救国救民的口号下,把一代人一代知识分子凝聚起来,现代市场经济又把已经凝聚起来的那个共同体给肢解了。现在的个人要找到国、社会之间的精神的联系纽带,已经不太可能了。
  人的无家可归化,孤独化。这样的个人,他只能够凭竞争、财富、地位,来自我证明。除此以外,他失去任何的证明能力。而这种以财富为中心的自我证明完全有可能倒向享乐主义。而享乐主义有可能倒向纵欲主义,就是说你感觉你是唯你的,那就是你的感觉,人感觉化了,成为一束感觉。而感觉只有通过不断的刺激才能感觉到的,比如我自己感觉自己的手放到这里一分钟就感觉不到了,我摩擦一下就感觉到了,就这样。感觉存在于不断的强化刺激当中。至于现代消费文化在不断制造感官刺激的文化,也推动整个经济的不断的增长,比如搞什么流行服装,淘汰旧的搞新的。
  这种情况下我们中华民族十三亿人口,在资源有限这样的一个条件下,能不能选择走这条道路,也甚可怀疑。这是我对这个时代的困惑的问题。
  (张明)
  

[1]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