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4年第3期

答案在风中飘

作者:沙 蕙

字体: 【


  
  “1978年8月26日,在我们人类社会里,民主德国公民幸拉姆·亚恩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德国人,而我自己的家就在这一天被分裂。”
  “从此我们谁也没有再提起过父亲,我母亲从那时起就把自己嫁给了社会主义祖国。”
  “我的梦想是怎样带着全人类的幸福探索星球,母亲总在那儿,微笑着陪伴着我。”
  “1989年10月17日,民主德国四十岁了,我从PGH电视修理社暂时休假,觉得自己正在壮年。”
  “母亲一直沉睡,沉睡在无知觉中,像卫星那样围绕着人类的活动旋转,在我们的小行星上,在我们的母亲般的共和国中。”
  “母亲的沉睡使埃里希·昂纳克同志的离开变得灰暗。”
  “母亲在沉睡中错过了在斯伦堡市政府前的一场经典的音乐会,和宏大的惟一的一次旧物清理。到处是游行,母亲依然沉睡安稳,她错过了我第一次前往西方的,当然她也错过了我第一次对这片土地的文化发现。”
  “她在沉睡中不知道我们已经失业了,PGH电视修理社解散了,我最后走,也是我关的灯。随后经济蓬勃发展,在东西方联盟实施重新统一。卫星站让我们的地区欣欣向荣。”
  “动荡的风一直吹着,直至我们的共和国垮台,夏天来了,柏林是世上最美丽的广场。我们有一种感觉,觉得站在世界的中心,那里经常有事发生,我们也为之躁动。”
  “我们信仰的一切都随风飘散了。”
  “未来在我们手中,不确定,但还有希望。”
  
  银幕背后画面外那个嗓音沙哑却还有些稚嫩,故作镇定却又略显忧伤的德国男孩儿在讲述着他的三口之家在短短数月间经历的巨大变动,在他的讲述中,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就如挂在墙壁上的老照片,生动而咄咄逼人地注视着你,让你陷入沉思。
  谁都可以读得懂看似平凡背后的独具匠心,谁也都能品得出每样细节里蕴藏的个中三味。无奈。忧伤。还有深深的,深深的怀恋。
  或者你还可以更大胆地设想,一切的人物,母亲或者航天英雄,其实都不过是一个巧妙的譬喻,创作者苦心孤诣地表达着他们对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无限真诚和深沉的爱慕和眷恋——对政治的无限缩小,对平凡生活的无限放大,将政治投射于平凡人物日常生活的背面,尽管你没有看到振臂高呼的标语口号,你却可以清楚地听见人物内心涌动的澎湃激情,那是大时代底下小人物的激情,它或者会被你忽视,却绝不会被人声鼎沸的时代潮水湮没。
  
  一个人的战争开始了。需要做的事太多了。需要给家里新貌换旧颜,扔在储藏室的旧家具全都要捡回来,包括切·格瓦拉的画像在内的装饰物也悉数摆上。大砖头一样黑沉笨重的收录机也要摆上,但天线必须拔下来,与世隔绝的七十九平米里绝对不能钻进那些没有了民主德国和昂纳克的新闻;还有妈妈要的施普雷森林牌的黄瓜,该死的黄瓜,超市里琳琅满目,来自欧洲各国的黄瓜都有,可是天晓得,老施普雷森林黄瓜却已经停产了,跟老民主德国一起销声匿迹了,只有到垃圾桶里去找两个人家吃完了的空瓶子,消了毒,再塞上超市里买的荷兰货,只好这样了,巧克力还有咖啡什么的,都必须如法炮制;还有最关键的,电视新闻,妈妈爱看新闻,她是个关心政治的共产党员,幸好有西德的朋友丹尼斯帮忙,他一心梦想着当电视导演,正好可以满足他的爱好,让他来做假新闻,让他来解释为什么对面的楼上飘荡着彩旗一样象征着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可口可乐,为什么大街上汽车越来越多,为什么电梯里会有纳粹德国的标志,为什么姐姐的新男友做派那么古怪。对了,必须叮嘱姐姐的西德男友,他在这个家里新的身份是,民主德国的共青团员。还要告诉妈妈,柏林墙拆除了,大批的西德人向往着社会主义制度蜂拥而至,昂纳克退休了,宇航员幸拉姆被选为总统,他作出了一个英明的决定,统一德国。当然是东德统一西德。
  一个人的战争艰苦卓绝,一个人的战争却乐此不疲。
  
  看着亚历山大一个人的战争,总是想为他做点儿什么,或者这个时候那首普希金的诗歌最为恰当,他安慰了母亲,这首诗是对他的安慰: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生气,不要悲伤!
  忧郁之日要克制自己:
  要相信欢快之日会临降。
  
  心儿总是憧憬着未来,
  现今却令人感到沮丧:
  一切会过去,转瞬便不在,
  过去了的反令你怀想。
  
  很多人围绕着这部影片究竟是悲剧还是喜剧的问题陷入无休止的争论,聒噪声不绝于耳,然而争论是无意义的。因为尽管影片的戏剧冲突中毫无疑问地具有喜剧的因素——男孩亚历山大为了在七十九平米的家里给母亲重建一个在现实生活中业已消失了的民主德国,的确闹出过令人忍俊不禁的笑话,当他独自一人,疲于奔命地去应付那些层出不穷的问题,一边要小心翼翼地答对陌生的新生活,一边还要费尽心机地构筑旧世界,漏洞百出自然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即便已经考虑得细致周全,难免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那个时候,不苟言笑的日耳曼民族偶尔显露的灵机一动、灵光乍现的幽默感,也同样使人会心一笑——甚至有好事者发现了这个情节的构想和某部著名而通俗的国产情景喜剧的重叠,宋丹丹突然得了失忆症,只记得“文革”而不记得现世,一家人围拢来演出一场“文革”闹剧。但是毫无疑问,让人发笑的未必都是喜剧,情节的相似有时也只缘于一种偶然的巧合,其中没有必然的心领神会的相同。形似神却不似。看那样的情景喜剧,笑过以后人的心里空空荡荡,而看这部电影,笑声过后余音袅袅,有一种忧伤和怀旧会悄悄地不知不觉地爬上你的心头。
  那么,在潜意识里搜寻到了一个熟悉的题目,于是有了一个更为切近和妥帖的比照,电影的源头也许本该在小说,更何况,那题目是如此地接近,具有相同的气质,从气质到灵魂到思想深处的相通,便是法国人都德在《最后一课》之外的另一部短篇名作《柏林之围》。法国和普鲁士开战,普军节节胜利,眼看就要打进法国首都巴黎。为了安慰当过军人的祖父,孩子们隐瞒了真情,把普军围在巴黎附近说成法国围攻普鲁士首都柏林。当普军开进巴黎时,法国老军人要在阳台上观看自己的部队凯旋归来,于是真相大白,老军人猝死在阳台上。原本“巴黎之围”,却定名为“柏林之围”,被认为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它是国民情感的表现,也具有批判性的讽刺意味。此处的雷同显然并非巧合,来自心灵最深处的绝望和困惑,让编剧贝恩德·里希坦伯格堪称都德的异乡知音,柏林墙倒塌了,无数东德人潮水般汹涌地冲进西德,带着他们的希望和憧憬,母亲醒来了,看见陌生的西德人和可乐的广告牌,电视里的新闻却逆流而上,告诉她一个反向的现实。德国人似乎更加温情脉脉,相比于都德给老军人毫不留情地揭开一个血淋淋的残酷真相,里希坦伯格还是选择了让老共产党员在谎言中离去。
  
  于是,对着银幕上亚历山大孤单和忙碌的身影,你会不由得肃然起敬。他的脸上带着一种受伤的野兽般决然和忘我的表情,让你突然醒悟,其实他所做的一切,绝不单纯是为了母亲,他那么心甘情愿,又那么坚定不移,在他的内心深处,是渴望挽留住戴蓝领巾憧憬做宇航员的岁月的,是渴望挽留住DDR那个在地图上消失了的国家的。
  怀旧,像一颗尖利的子弹,它呼啸着,一言不发,击中你内心最柔软的世界,最要害的部位,在猝不及防中,你无处闪躲,应声倒地。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再见,列宁》的成功来自它的忧伤和怀旧,但是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再见,列宁》成功地记录和表达了一种情绪,一种在民间底层真实涌动着的情绪,在普通民众的心中真实流淌着的情绪。一种不仅没有随着时过境迁变得淡漠,反而因着压抑和沉淀蓄积得更加深沉饱满的情绪。一种你在银幕底下热血沸腾和亚历山大遥相呼应的情绪。十三年弹指一挥间,当年跳上柏林墙头的东德愤青们如今应该已经跃入中年迈入不惑了吧,雄纠纠气昂昂跨过了柏林墙,进入了向往已久的充满魅惑的西方,他们是否寻得了当年梦寐以求的新希望?岁月教会了他们什么,他们又将归还给岁月什么?为什么在逝去了那么久以后,还在恋恋不舍地怀念?
  

[1] [3] [4]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