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7年第2期

酒店、高度美学或者现代性

作者:蔡 翔

字体: 【


  波德莱尔,或者西美尔,再或者本雅明,他们循着街道,进入欧洲的城市,街道成为认知城市的一种主要的方式,于是有了行走者,有了游荡者,有了窥视者或者漫游者,这些行走者、游荡者、窥视者或者漫游者,陆续地成为城市研究的经典视角,也有了陌生化或者匿名性的城市学说。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对于这个世界的许多地区的人来说,他们还有着其它的进入城市的路线图,有着其它的认知城市的方式。
  高晓声天才地叙述了一个中国农民——随着当代文学史的普及,现在我们知道这个农民的名字叫陈奂生——在1970年代末,如何因为一个偶然的因素,而进入城市。但是,他并没有循着波德莱尔、西美尔或者本雅明划定的路线图,行走、游荡或者窥视。陈奂生对城市的认知,仅仅因为招待所的一张软床,并经由这张软床,进入了城市的腹地,或者我们换一个概念,进入了中国的现代性的内涵。正是这张软床,使陈奂生感知到了一种异己的力量,一种未来的生活方式,中国一切可能的变化,都经由七十年代末的这张软床而经典地表现出来。软床在这里,成为类似阿尔都塞意义上的“召唤结构”,我们可以感知到的,正是现代性在1970年代末的那种强大的“召唤”力量。
  也许,高晓声笔下的“城市”很难符合我们当下对城市的定义,它或许只是一座小城,这种小城在中国的内地比比皆是。三十多年前,我常常沿着乡村小径,进入这样的小城。小城真的很小,一条东西大道,就把整座城市串联起来。但是,对于我来说,它就是城市。踩在坚硬的柏油马路上的感觉,竟然是一种非常熟悉的城市记忆。正是在这样的小城中,有着形形色色的旅社,当然,就像陈奂生所遭遇的,那时候,有许多已经更名为“招待所”。我常常幻想着在这样的“招待所”住上一宿,招待所意味着的,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种地位,或者更简单地说,是一个城市户口,一种生活方式。
  在许多时候,物常常超越了它的使用意义,而具有了这样或者那样的象征功能,甚至意识形态的涵义。三十多年前,我们几乎没有“酒店”这样的概念,甚至很少使用“宾馆”、“旅馆”类似的名称,而常常以“招待所”名之。招待所蕴含着的,似乎正是社会主义某种实质性的东西。一方面,它昭示着一种命名的平等性,另一方面,在实际的语境中,又处处炫耀着差异性——身份、地位、职业甚至等级。在我们居住的这座城市里,当年,同样有着形形色色的各类招待所,而招待所与招待所之间,通常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一一对应着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社会地位。
  正是在城市,我们可以感知到建筑的某种强大的力量,它以一种直观的方式,构成某种隐蔽的“召唤结构”。当陈奂生在他家乡的那座小城的招待所的软床上,被某种异己的生活想象所召唤,数年后,建筑所具有的这种强大的象征功能开始被城市感知。我们实际进入的正是一个“酒店”时代,而“招待所”显然已经无法涵盖这一建筑物的更加复杂的意识形态涵义。
  
  高度或者离地美学
  
  今天,酒店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我们这个城市的标识物,坐上出租车,我们只要报出波特曼、喜来登或者任何一座四星级以上的酒店名称,司机都会准确无误地把我们送到目的地,酒店正在或者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酒店还在引领着这个城市的时尚,甚至引领着一种建筑美学——摩天大厦正是这种美学的建筑载体。
  在对上海,尤其是对陆家嘴的建筑分析中,德里克给予了最尖锐的批评,并且提出了“离地美学”这个概念。在这个概念中,包含着德里克后殖民主义的批评理路,也就是说,离地美学的建筑体现,正是全球化过程中的殖民议题,其突出标记甚至是一种扩大了的权力的殖民性,随之而来的,则是对地方的遗忘和抹杀。而在所谓的“离地美学”中,高度正是其突出的美学标记。
  因此,德里克激烈地批评说,“陆家嘴的摩天大楼似乎已考量着,替代原本那些象征‘东西交汇’的建筑物,这些摩天大楼合法化了上海作为全球都会的候选资格。这个‘龙头’不单带领扬子江地区,更会带领全中国,迈向全球性的长征。而事实上,上海滩的建筑(这些上海历史和身份的象征受到历史文物法保护)也渐渐改变成商业和娱乐的中心,好使它们能跟全球性的愿景相一致,也为了符合那批空降上海这个‘高度发展’的新区域的外国企业家不知餍足的大胃口。”
  这一全球化的过程,当然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正是在那一时代,现代性的想象开始急剧地膨胀,可是,我们仍然需要讨论的是,为什么,在那个时代,“高度”开始成为一种美学象征或者一种美学炫耀,而另一个问题则是,在那个时代,我们还有没有其它的美学选择?
  
  在那些发黄的旧报纸中间,我们仍能偶尔触及历史的余温,历史在一些蛛丝马迹的缝隙中悄悄复活,同时进入我们对历史的想象。
  1983年1月1日的《文汇报》报道了当时正在破土兴建的上海宾馆:“本市目前最高的大楼——上海宾馆,昨天全部完成土建施工……这幢坐落在华山路乌鲁木齐路附近的宾馆,总建筑面积四万四千五百平方米。主楼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九层,总高度为九十一米。四至二十二层是客房层,设有客房六百套,每间客房有十件中国式家具、冷暖空调设施及呼唤装置。二十三层是宴会厅,设有中国式、欧美式、日本式三个餐厅,旅客用餐时可俯瞰市容……上海宾馆内外装饰十分讲究。大楼外墙面全部用优质材料饰面,楼内除乳胶漆平顶、墙布、墙纸、腊克木门、彩色水磨石地坪、硬木地板外,宴会厅及餐厅内还有大量的仿古木雕、沥粉贴金画面和各种精致灯具……”4月22日这一报道继续深化,高度被精确到“九十一点五米”,关键是比“上海国际饭店高五点五米”,因此这一后续报道很自然地以《黄浦江畔第一高楼》为其标题。而原来“每件客房有十件中国家具”这一中国元素则被放大:“进入主楼门厅,就是一个有三百五十平方米的大厅,抬头首先看到的是以古代车马行旅游猎为题材的长卷漆雕组画——车马行旅图。门厅墙壁镶有六个仿青铜器的古代鸟凤图案。门厅向东,是一个回马廊式的中庭。庭内香花绿叶、吊兰鸟笼、喷泉游鱼,别有情趣……”然而,更为详尽的是它的现代化设施的描写:“主楼内共有十部电梯……从底层到顶层只要半分钟就够了。宾馆大楼采用双路并联式供水、双路电源供电,每层楼面都嵌装热锡电池的事故照明灯、自动报警系统,主楼屋顶平台上铺设着淡绿色缸砖,素雅美观,必要时可供直升飞机停落。……装在房门上的电子蜂鸣器替代了传统的敲门声。……宾馆大楼实行总体空调,房内空气采用对流式,新风是经通风设备加热或冷却、过滤后直接送到房内,所以房间内四季如春,干湿适度,空气新鲜。”而“俯瞰”的功能也被再次强调,“我们到设在二十三层楼的中西餐厅‘望海楼’、‘观云阁’和日本式餐厅‘樱花厅’观看,通过外凸形折线窗,放眼望去,上海全城鳞次栉比的楼房,纵横交错的街道,全在视野之中。在晴朗的天气,客人在‘望海楼’用餐,还可以远眺浩瀚的东海呢”。有意思的是,在文章的结尾,上海宾馆还被赋予了某种深刻的意识形态涵义:“望海楼餐厅挂有明朝徐文长的对联:‘八百里山河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读着这幅对联,使人联想到上海从七世纪的渔村和盐场,发展到今日现代化的大都市所经历的巨大变迁,而宾馆的建成不正显示着祖国的强盛和我国人民的智慧与力量吗?”
  1983年,上海宾馆似乎成为我们这个城市一件很重要的事,从一月到八月,报纸给予了多次报道,也许,它蕴涵了一个时代的某种政治无意识,或者,它本身就已经成为一个现代性的深刻隐喻。
  

[2] [3] [4] [5]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