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7年第3期

《世贸中心》:一部伪真实的通俗剧

作者:王 炎

字体: 【


  
  五
  
  其实,世贸只离他看着的电视机十几个街区远,如果当时他走出大楼,也许会直接目睹这场改变了世界的悲剧。但像在美国其它地方或在中国的观众一样,我的朋友也是通过电视屏幕经历了“9·11”。世贸倒塌的视觉形象在所有人的心目中早就固定下来了:五年来反复播放的一组CNN新闻镜头、几个从不同角度捕捉到撞机的业余摄像,被公认为这段历史的最“真实”记录,任何企图再现袭击世贸的影像作品只能是虚妄。斯通这个久经沙场的顶级导演,当然知道拍摄这一题材不能僭越的底线,所以他不去碰人们广泛接受的历史影像,不给观众以口实来指责《世贸中心》不真实。他的策略是:一方面热炒片中情节均根据当事人的回忆,影片如实再现当时的历史;另一方面,又着意把一个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演绎成浅薄的伦理通俗剧,把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家庭价值、宗教伦理等通俗剧元素,通通塞入电影叙事之中,却有意回避一个根本性问题:“9·11”为什么会发生。这部讨巧的作品,既触及影响了美国千家万户的重大题材,又以表达美国深层文化的价值观来满足观众的自恋,所以获得高额票房收入。但牺牲的是对沉重历史的严肃思考和揭示历史真实的勇气。那么,什么是历史的真实呢?斯通在他的史诗性作品《尼克松》(1995年)中,有一句精辟的论述:历史是我们疾病的症候(片中尼克松与毛泽东历史性会晤的一场戏)。在《尼克松》中,斯通以犀利的批判性的透视,用影像再现美国1960—1970年代的历史时,深刻揭露了美国政治体制深层的疾病和溃烂。而《世贸中心》的历史叙述,本身就是当代美国政治、文化疾病的症候。这种症候随着美国新保守主义的蔓延,正在侵蚀着美国价值和社会肌体。还有另一种历史叙述的真实观,即上面提到的曼德尔松的观点,他认为艺术家应该有能力把支离破碎的历史材料,转化成超越具体历史的普遍性,而不是斯通所采用的政治意识形态叙事策略——从狭隘的政治立场出发宣泄对敌人的仇恨。曼德尔松认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叙事应该带有悲剧意识,也就是古希腊悲剧《波斯人》(公元前472年)那种超越自己局限的历史经验,展开涵盖敌我,乃至整个世界的广阔视野。曼德尔松得出结论,《世贸中心》是一部伪真实的通俗剧。
  在星巴克咖啡厅里,我和朋友慢慢地品着咖啡,抬头看着电视屏幕上正在重播的美国总统布什上午的“9·11”五周年纪念讲话:“在‘9·11’那一天,我们的国家看到了邪恶的面孔。也还在那可怕的一天,我们见证了普通的美国公民以超凡的勇气面对生死关头。美国正在进行一场文明之战,这场战争不仅是军事冲突,更是二十一世纪决定性的意识形态斗争,它召唤着我们这一代人……”
  
  王炎,学者,现居北京。主要著作有《奥斯维辛之后:犹太大屠杀记忆的影像生产》、《小说的时间性与现代性——欧洲成长教育小说叙事的时间性研究》等。
  

[1] [2]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