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海南建省初期人才大潮实录(2003)
作者:佚名
字体: 【大 中 小】
建省筹备组的主要领导这样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人才工作,对我们来讲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大家都表示,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以不辜负领导对我们的期望。
根据许士杰同志的指示,我正考虑如何引入计算机管理人才信息的问题。这时华中理工大学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愿意和我们合作。华中理工大学在建省前就和海南有合作伙伴的关系,该学校从1984年起,在科技开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为海南的有关部门做了不少工作。并成立了“琼华技术开发联合公司”。他们表示愿意无偿提供设备和技术,并派技术人员马上研制。华中理工大学是国家教委直属重点大学之一,有研制各种标准化、规范化数据库系统的经验和一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科研队伍。他们是可以信赖的。于是我便从我们工作实际,提出了总体设想、技术标准和要求。于1988年1月12日正式委托华中理工大学研制海南网络人才交流信息系统(简称“计算机人才库”)。这套管理系统,包括三个信息子系统。一是“人才交流库”系统,存储全国要求来海南工作的科技人员交流登记表;二是“人才需求库”系统,定期输入全省各单位的人员需求情况;三是“人才管理库”系统,存储全省现有科技人员基本情况。该系统初步设计库容量为10万份记录,每份记录平均200个汉字,编码达到标准化、规范化要求。系统具有先进性、通用性、保密性和可扩充性,并有联网及通信功能,有分类、统计、分析、打印制表等功能。这次合作华中理工大学不仅提供了价值15万元的硬软件,还给我们进行人员培训,计划在3个月内完成微机系统的研制、安装和调试工作。到了4月12日,华中理工大学按时交付使用并开始运行。这缓解了海南当时人才交流信息管理靠手工作业的困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为海南人才交流管理实现科学化和市场化创造了条件。这也是当时全国第一个用计算机管理人才信息的省份。1990年,海南省网络人才信息系统还被海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专家进行鉴定评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不和谐的声音
1987年12月,十万人才过海峡,达到了高潮。海口的大街小巷的人流中,夹杂着许多戴着眼镜,背着旅行袋,手上捏一张海南旅游地图,气质与本岛人迥异的青年男女们。海府路的招待所、旅店人满为患。到了晚上全都挂出了客满的牌子。截至12月19日到岛上求职的人才已达11900余人,来函求职的约有7万人,总计8万余人。当时人才中心每天接待的人数聚(骤)然飙升到300人以上,最高时达500多人。这股滚滚的人才大潮,一点也不亚于十九世纪美国开发阿拉斯加的淘金热。
由于海南当时尚未正式建省,省直机构也未建立。开发建设的规划正在制定之中,大项目的引进也在洽淡之中。大量的作为经济实体的公司、企业、机构还在筹组,外资、合资企业还在酝酿、谈判之中。原有的机构、企事业接收人才的容量也很有限。这就造成了僧多粥少,能给来的人提供的工作岗位极少,供求矛盾相当紧张。于是乎,海口的街头巷尾出现了独特的景象。许多求职的人才,在他们的盘缠花光之后,为了坚持到海南开发建设高潮的到来,他们便有的合伙开小排档,自称为“人才饭”、“人才面条”、“人才饺子”。一来解决吃饭问题,二来解决点盘缠。有的干脆擦起皮鞋,卖报纸,卖烤羊肉串。有的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就到建筑工地去干苦力活。开始时,他们觉得挺新鲜的,感觉很好。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先生的儿子,也曾去饭馆洗过碟子,里根总统的儿子,曾去排队找工作。我们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为什么不能去体验一下。说归说,可是时间一长,怨气就来了。他们认为今天走到这个地步,海南政府应有一定责任,你海南不是在媒体上宣传,要敞开胸怀引进人才吗?可是我们来了却找不到工作。这种怨气到了1987年12月17日达到了沸点,终于爆发出来了。这天晚上7点40分,上岛求职的人才,大概有300多人,以“志在宝岛联谊会”的名誉,在港口售票大厅(三角池东湖宾馆对面)集聚。一个小伙子站出来说,我们要选出代表和当局对话。第一,希望能为大家提供食宿,如不能免费,每人每宿、每餐各收五毛钱;第二,有病的享受公费治疗;第三,为辞去工作的,丢了包的,没有返回路费的,解决经费困难;第四,对三月份是否封岛、人才引进的方法、手续是什么,给予解释。请大家讨论,有没有不同意见或补充意见?这时群情激奋,有人喊到政府去!人们就渐渐地往外走,出来后就径直往行政区政府的方向走去,队伍松散,拉得很长,后面的不知要干什么,便跟着走,到了政府大门口,三三两两坐下来,求职的人们说要见许士杰、梁湘。
面对这种局面,如果不及时地做好说服和解释工作,它将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甚至危及社会稳定。于是,时任行政区委组织部部长的谢百泉,便紧急召集我们人才中心的同志们,与求职者们进行对话谈心。大家到了行政区政府(现省政府)大门后,便分头到求职者中去交谈,形成了许多小圈。给他们讲当前的形势,讲人才政策,讲海南的发展规划,希望他们到人才中心去登记,海南将有计划有步骤分轻重缓急引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到了凌晨一点钟,人渐渐散去,两点钟后,人就走完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件事刚平息下来,过了几天,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有两个求职者突然找到我家对我说,有人到组织部招待所、军区二所和省农垦局三所与住在那里的求职者串连,拟定明天(星期天)早上,上街游行并到行政区政府请愿,要求安排工作。我马上意识到事态的严重。连夜便给时任行政区党委副书记(分管党群)的董范园同志汇报。董范园同志非常果断,她马上布置,由组织人事部门的同志们组成三个组。由她带一个组,另外两个组分别由组织部和人事局的主要领导带领,明天一大早,在求职人才未出门之前,分别进入三个招待所,与求职者对话沟通,做说服解释工作。由于及时制止和说服最后事态平息了。再后来有几次有的人想闹事,甚至有的跑到海口公园去聚会请愿,但都被及时发现制止了。为了此事,1988年2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还向全国各省市专门发出通知,主要是说,目前海南正处于建省筹备阶段,可安排的人员极为有限。如确有建设海南之志,可用书信联系。海南将根据建设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引进所需人才。要求各地做好到海南求职人员的劝阻工作。这以后人才大潮才逐渐地回落,趋于正常。
抓住机遇引进人才
经人才大潮的这么一冲击,建省筹备组的主要负责人也意识到, 尽管我们安排人才仍很困难,但从长远考虑应该抓住机遇引进海南开发建设急需人才。于是便召集有关方面负责人进行研究,最后便决定,海口、三亚和省直企事业单位应抓住这次机会,克服困难,想方设法,采取措施,引进急需人才,以改变干部人才队伍结构,提高素质。
海口市委、市政府首先做出了反应。市人事局发出了通知,凡有大专以上学历,并服从组织安排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到人事局登记。拟从其中选一些素质比较高,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街道、乡镇企业和一些亏损的落后工厂及新建企业中去。当时就有300多人报了名。最后选定了137名专业技术人才,并给这些人才的所在单位发去了商调函。另外还选中了13名层次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暂时安排在市人事局经济技术开发公司搞咨询工作,为海口将来要发展的电子、电力、化学、微生物、城市规划、设计等做好人才储备。
省直企事业单位也引进了一些急需的人才。海南大学、海南人民医院、海南广播电视局、海南纺织工业总公司、海南汽车制造厂以及原海南外贸系统的一些企业,也从这批人员中选调了一些人才。
到了1988年年初,根据建省筹备组的指示,拟定4月份由组织和人事部门组成四个招聘工作组,分赴北京、西安、武汉、重庆,引进海南急需人才。3月份,招聘工作组出发之前,由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谢百泉和省人事劳动厅副厅长谢冠洲带着林明江同志和我到北京,向中组部和人事部汇报海南的干部和人才工作,争取两部对我省赴全国各地招聘人才予以支持。后来两部还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组织人事部门配合和支持海南的人才招聘工作。招聘组到了招聘地之后,招聘组立即开展工作,同要求来海南参加开发建设的各类人员直接见面,就地进行考核,审查档案,当场拍扳确定调入,大大地提高了效率,也为当地要求到海南开发建设的人才提供了方便,免去了长途跋涉乘坐车船之苦。
然而,当时引进人才的成功率并不高,只有35.2%。内地人才单位所有的观念,人才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很严重。特别是一些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才,他们宁可让他们闲着养着也不放人。人才难以流动,仍是一潭死水。我想照此下去,我们海南将招不到急需人才,特别是高中级人才,并错失大好良机。于是我便给时任海南省人事劳动厅厅长罗席珍同志汇报,并提出创新制度和政策的设想,只要海南急需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如果单位不放人,本人可辞去公职。然后我们可以重新吸收录用,恢复原身份享受原待遇。罗厅长听后非常赞成,嘱我们赶快起草文件,经厅长办公会研究后与有关部门联合下发。在罗厅长的重视和指导下,于1988年11月9日省人劳厅与省公安厅、省财政税务厅、省粮食局共同下发了《关于吸收录用省外辞去公职的科技人员的暂行规定》。这一举措,打破了人才单位所有、部门所有,人才难以流动的壁垒,在全国引起了轰动,许多大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条消息,在海南的引进人才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大大提高了引进人才的成功率。
1987年8月至1990年初,海南共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3000人,其中高级职称近200人,中级职称近700人。这些引进的科技人才为企业注入了活力,促进了海南新的专业学科的形成,改变了一些单位的文化、知识结构,为填补海南科研项目的空白,为新产品的开发和企业的技术改造做出了贡献。引进人才成为了海南经济特区开发建设的骨干力量。
资料写作者:林志向,公务员,1988年任海南人才交流中心负责人,现居海口。以上资料由作者本人提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