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8年第5期

持久承负作为公民的责任

作者:刘铁芳

字体: 【

情景:八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楼。他的学生,十一岁到十五岁的娃娃们,都挨得紧紧地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四周是教学楼。他最为担心的那栋他主持修理了多年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塌。那座楼上的教室里,地震时坐着七百多名学生和他们的老师。老师们迎着他报告:学生没事,老师们都没事。那一刻,他浑身都软了。五十五岁的他,哭了。通信恢复后,老师们接到家长的电话,都会大声地、骄傲地告诉家长:我们学校,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说话时眼中噙着泪。这一刻,正是社会正义和个人正义最充分的实现。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动物”,在他看来,政治性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人之为人的卓越正在于个人在城邦中的合理位序的实现,离开了城邦,人就不复为人,而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城邦乃是人显现为人的存在的空间。阿伦特试图承续亚里士多德的古典政治传统,以个人置身社会中的行动,超越于个体生存层面的劳动和工作,来彰显个体存在的卓越。公民身份是个体存在基本的社会身份,是我们走向政治民族的基础。政治即对正义的追求,或者说求得正义。这种正义乃是双重的,既指向民族国家,这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同时又指向个人,即对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合理位序的认同与实践,也就是个人正义的实现。正义意味着理性地认识自我在公共生活中的合理位置,承负自我作为公民的责任。
  正是基于个人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以及对个人置身社会中的合理位序的认同与实践,叶志平校长实现了古典政治的理念,也实现了现代公民的责任。当我们凭借对社会正义与个人正义的追求而成为政治的动物,也就是成为实实在在的国家的公民,我们就是在走向政治民族。身虽卑微的叶校长,乃是在进行着一场高贵的个人福祉与公共福祉相统一的公民实践。
  
  以人性之光弥补制度的缺失
  
  从二十世纪初开始,中国社会就在努力谋求现代转向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社会现代化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无疑是人与制度,鲁迅改造国民性和胡适再造文明、谋求现代民主政治的尝试乃是两者之间不同选择的典型代表。直到今天,现代化诉求依然是我们社会内在的基本精神祈向。我们经常生活在抱怨之中,抱怨制度的不健全带来的诸多问题,我们更多地冀望于社会制度的完善。但制度的完善是一个过程,现代化也绝不是一劳永逸地行动,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被动等待、消极抱怨,抑或空洞呐喊,还是积极地行动?显然,抱怨或者呐喊,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更重要的,在我们的社会公共空间中最缺少的,就是行动,是建立在个人优良人性之上的行动。
  制度不是一切,一是任何制度下个人都有作为的空间,一是制度的改良依赖于优良的人性,优良制度本身就是优良人性实践的结晶。制度的改良和人性的卓越是互为表里、互动发展的过程,我们不可能一夜之间达到制度的改良,在口号之上,我们更需要实实在在的改良行动。叶志平校长的意义正在于其默默而持久的行动所折射出来的公民品质的可贵。
  事前,他完全可以把自己的责任却之不顾,即使是事故之后,他也满可以理直气壮地把自己推得一干二净,并转而把责任归于以前的或者上面的主事者,但他根本性的在意点并不是谁来担当事故的责任,而是实实在在地对学生负责,对每个真实的生命负责,对社会负责,而不是给自己的不作为寻找借口。平凡的叶志平校长以他的不平凡提示我们:以自我人性的力量来弥补制度的缺失,并以个人的行动,为制度的完善提供可能的路径,这才是真正的行动。
  
  以朴实的行动实践对公共空间的启明
  
  人之为人,就在于实现人之本性,实现人作为理性的存在,实现人作为政治动物的存在,并以此来实现个体人性的卓越。人是凭借对正义的追求而成为正义的人,人在求得社会正义的同时实现个人正义,公共福祉和个人福祉就在行动之中达到统一,行动的根本意义就在于此。我们太习惯于说,领导趾高气扬地说如何如何重要,专家趾高气扬地说应该如何如何,愤青趾高气扬地说为什么不如何如何;问题没有显现出来时,大家高谈阔论;问题一旦出来,彼此又忙于推诿。正如叶公好龙,许多时候其实我们好的是假龙。只有他,是在真做。一个普通的中学校长告诉我们,作为负责任的公民,最重要的是行动。叶志平校长的实践深刻地阐释了公民的要义:理性、责任、行动和韧性的坚持。他是在举个人之力来对抗我们软弱的时代,言不由衷的时代,只说不做的时代,平庸与堕落的时代。 一个人的高贵与否,与他的职业、地位、身份,没有必然的联系。在我看来,叶老师是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十分少见的真正高贵的人。叶老师以他持久而智慧的努力,成就了学校七百多个生命的安全,也成就了个人的卓越与灵魂的高贵。叶校长的价值之所以要远远大于洪战辉等道德人物的价值,乃是因为他们的价值仅仅是基于个人自我的,而叶老师则是坚定地、持久地走向社会,走向未来,他的价值是基于社会正义的。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叶志平校长就其身份、事迹、成就而言,都微不足道,但在我看来,叶志平校长的价值正在于其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和行动,构成对当下中国社会公共空间的真正的启明。公民实践乃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行动,叶志平校长是在倾个人卑微之力,理性地担负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责任,凭借理性、责任和踏实、稳健的行动,自觉地抵抗个人之上的周遭世界的不义,他是在进行一种真正的公民实践。他的实践深刻触及了当下中国社会民族国家的建立最重要的基础,也就是公民人格的基础,对于当下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建设性的价值所在。可以不无夸张的说,他代表着中华民族在当代精神发展的方向,优良的心智,理性的担当,持久而深度的努力,积极面向未来的态度,敞开我们社会通往理想未来的根本性路径。
  刘铁芳,学者,现居长沙。主要著作有《生命与教化》、《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等。

[1]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