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传记  科幻小说  添入收藏夹  部编版语文网
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武侠小说诗词歌赋网络小说
  小逻辑

      小逻辑(黑格尔)
      第二版序言
        
            敬爱的读者,在本书的这一新版里可以看出有许多部分曾经重新改写,并且曾经以
      较细密的规定予以发挥。我尽力想要和缓并减轻讲演的形式,并附加详尽而较通俗的
      “说明”,使得抽象的概念更接近通常的了解和具体的表象。本书既是一本纲要,就须
      将本来很艰深晦涩的材料,弄得紧凑短简,这第二版仍与第一版相同。作为讲义,尚须
      由口头的讲述予以必要的说明。单就《哲学全书》这书名看来,科学方法在开始的时候
      似乎本可以不必太谨严,也可以有容许外在编排的余地;但本书的内容实质使得我们必
      须以逻辑的联系作为基础。
          也许有不少的机缘和激励似乎使我必须说明我的哲学思想对时代文化精神工作和
      “无精神工作”的外在态度。这只是写通俗方式的序言所须作的事。因为这种工作,虽
      说与哲学有一定的关系,总不容许科学地引进哲学,因此一般地也不容许进入哲学,而
      是从外面引进的,并且是对外行人说的一些话。真正讲来,一个著者走入这种与科学疏
      远的土地上是不好的,也是不对的。因为这样的说明和讨论并不需要为求真知所不可少
      的理解力。不过谈论一些现象也许不无用处,不无需要。
          我的哲学的劳作一般地所曾趋赴和所欲趋赴的目的就是关于真理的科学知识。这是
      一条极艰难的道路,但是唯有这条道路才能够对精神有价值、有兴趣。当精神一走上思
      想的道路,不陷入虚浮,而能保持着追求真理的意志和勇气时,它可以立即发现,只有
      〔正确的〕方法才能够规范思想,指导思想去把握实质,并保持于实质中。这样的进展
      过程表明其自身不是为了别的,而是要恢复绝对的内容,我们的思想最初向外离开并超
      出这内容,正是为了恢复精神最特有的最自由的素质。
          有一种自然的、表面上看来好象很幸运的状况,恰好才过去不久。在这状况中哲学
      与别的科学和文化携手同行,一种温和的理智启蒙,同时可以满足理智的需要和宗教的
      信仰。
          同样,天赋人权说与现存的国家和政治相安无事,而经验的物理学采取了自然哲学
      的名称。但这种和平实在是表面极了,特别是理智与宗教,正如天赋人权与国家事实上
      都有内在矛盾。由于分离的结果,矛盾便发展了。但在哲学里,精神却恬然自安于这种
      矛盾。所以这种哲学不过是与上述这些矛盾本身相矛盾,并矛盾地粉饰这些矛盾而已。
      以为哲学好象与感官经验知识,与法律的合理的现实性,与纯朴的宗教和虔诚,皆处于
      对立的地位,这乃是一种很坏的成见。哲学不仅要承认这些形态,而且甚至要说明它们
      的道理。心灵深入于这些内容,借它们而得到教训,增进力量,正如思想在自然、历史
      和艺术的伟大直观中得到教训,增进力量一样,因为这些丰富的内容,只要为思想所把
      握,便是思辩理念的自身。它们与哲学的冲突仅在于哲学这片土地脱离了它固有的性格,
      它的内容在范畴中被认识,因而成为依赖于范畴,而不把这些范畴引导到概念,并上升
      到理念。
          一般科学教育的理智导至一种重要的消极结果,即认为采取有限概念的道路就没有
      中介可能达到真理。但这结果常会引起另一正相反对的后果,即误以为真理是包含于直
      接的情感或信仰里。这就是说,那种理智的信念毋宁取消了研究范畴的兴趣,因而不注
      意、不留心去应用范畴,反而使得有限的关系和认识有了距离,而范畴的运用,如象在
      绝望的状况下那样,便成为愈无顾忌,愈不自觉,愈无批判了。误解有限范畴不足以达
      到真理,就会否认客观知识的可能性。结果当然是依据情感和主观意见来作肯定或否定。
      而且在本来应该加以科学证明的地方,便提出一些主观的论断和事实的叙述来代替。而
      这些事实,在意识前面越是未经过批判,便越是被认作纯粹的事实。对于一个这样空泛
      的范畴,如直接性,不加以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就想在它上面寄托精神上的最高需要,
      并且通过直接性来决定这种最高需要。特别在讨论宗教对象时,我们可以看见许多人很
      明显地将哲学搁在一边,好象这样一来,便祛除了一切的邪恶,获得了抵制错误和欺骗
      的保证似的。于是真理的探讨便可从任何一个假定的前提开始,并用支离抽象的理论予
      以证明。这就是说,应用通常的思想范畴,如本质与现象,根据与后果,原因与结果等,
      从这一有限关系到另一有限关系,予以通常的推论。
          “他们丢掉了诸恶,那恶仍旧保持着”。但这恶比原先的更要坏十倍,因为它〔指
      后一种恶〕毫不怀疑毫不批判地受到了信任。哲学就象那被认为祛除了的恶似的,可以
      是任何别的东西,独不是真理的探讨,不过这种真理探讨是意识到那连结着、规定着一
      切内容的思维关系的本性和价值罢了。
          这样一来,于是哲学在这些人手里遭遇了最恶劣的命运,当他们装模做样要研究哲
      学,一方面要理解它,一方面要批判它时,许多物质方面,精神方面,特别宗教方面活
      生生的事实,由于这些反思式的抽象思想不能把捉它们,因而遭受歪曲了。这种认识方
      式本身也有它的意义,即首先把事实提到意识前面,但它的困难在于从事情到知识的过
      渡,这过渡是透过反思造成的。这个困难在科学里面却不存在。因为哲学的事实已经是
      一种现成的知识,而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是一种反思,——意指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
      考。首先,批判即需要一种普通意义的反思。但那无批判的知性证实它自身既不忠实于
      对特定的已说出的理念的赤裸裸的认识,而且它对于它所包含的固定的前提也缺乏怀疑
      能力,所以它更不能重述哲学理念的单纯事实。这种知性很奇异地联合两方面于它自身,
      一方面,知性显得不能充分而不歪曲地把握理念,甚至它应用它的范畴去把握理念即会
      陷于明显的矛盾;但另一方面,它同时又毫未揣想到尚存在着别的较高的思想方式,可
      以应用得更妥当有效,因此它还应采取一种异于原有的思想态度去对待它。在这种方式
      下,思辩哲学的理念自将固执在抽象的定义里。人们总以为一个定义必然是自身明白的、
      固定的,并且是只有根据它的前提才可以规定和证明的。至少也由于没有人知道,一个
      定义的意义和它的必然证明只在于它的发展里,这就是说,定义只是从发展过程里产生
      出来的结果。我们既已见到,理念一般的是具体的精神的统一体。但知性的特点仅在于
      认识到范畴或概念的抽象性,亦即片面性和有限性。因此知性便将具体的精神的统一性
      当作一抽象的无精神性的同一性,在这同一性里,一切是一,没有区别,在别的范围内
      即使善与恶也是一样的东西。所以在思辩哲学里同一体系、同一哲学的名称已经成为一
      个大家共同接受的名词了。假如一个人自述他的宗教信仰说:“我相信天父上帝,这天
      与地的创造主”,而另外一个人把他这句话的第一部分,孤立地抽出来加以推论,因而
      说这自述者只相信上帝为天的创造主,所以他相信地不是上帝创造的,物质是永恒的,
      那么我们一定会感得很奇怪。那人在他的自述里所说他相信上帝是天的创造主,事实是
      不错的。但这一事实如另一个人所了解的那样,便完全错了。这个例子也许会被认作不
      可信,琐屑不足道。但对于哲学理念的看法,情形确是如此。许多人对于这种勉强的二
      截化(为的是不要引起误会),以及对同一性被确认为思辩哲学的原则〔相反中的联系〕,
      便不能了解。
          他们会了解为主体与对象是有区别的,同样,有限与无限也是有区别的,好象那具
      体的精神的统一体本身是无规定的,并且没有包括区别于自身之内,又好象谁都不知道
      主体与对象,有限与无限是有区别似的,换句话说,充满了学院知慧的哲学应该深入到
      能够记着:在学院以外,尚有知慧,在它看来,那些区别乃是熟知的东西。
          由于哲学在它所不应当熟悉的区别方面,受到相当确定的诋毁,甚至说哲学因此便
      抹煞了善恶的区别。于是有人自告奋勇,以宽大而富于正义感的态度,出来代为排解说:
      “哲学家在他们的阐述里并没有常常发挥出与他们的原则结合在一起的危险结论”,
      (也许他们之所以没有发挥出来,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这些结论)。(注一)哲学
      对于人们愿意恩赐于它的怜悯必须加以蔑视,因为哲学既缺乏对它的原则的实际后果的
      识见,又同样缺乏显明的后果,所以它更不需要怜悯作它的道德辩护了。我愿意对将善
      恶的区别仅当作一种假象的那种看法的后果加以简略的说明。为的是对那种哲学看法的
      空洞举一个例子,并不是要替它辩护。为了适应这个目的,我们愿意提出斯宾诺莎哲学
      来作例子。在他的哲学里,神仅被规定为实体,而不是主体或精神。这一区别牵涉到统
      一性的定义。不过斯宾诺莎的学说并不同于那常称哲学为“同一体系”的学说,而且也
      未采用“同一哲学”的名称,根据这个哲学,一切是一、一切同一,即善与恶也是等同
      的——
          这可以说是最坏方式的“统一”,这种同一完全够不上称为思辩哲学,惟有粗糙的
      思维才会应用这类观念。就这种说法而论,在那种哲学里善恶的区别自在地或真正讲来
      是没有效用的。但我们必须问:所谓真正讲来是什么意思?如果说是指神的本性而言,
      但神的本性又是无法达到的。而且恶在神性里又是已经转化了的,由此足见实体性的统
      一即是善的本身,恶是一种分裂为二(Entzweiung)。因此实体性的统一不外是善与恶
      被融化为一,而恶已经被排除了。所以在神的本身内并没有善恶的区别,因为这种区别
      只是分裂为二,而恶的本身就在分裂为二的东西之内。
          再则,斯宾诺莎主义还作出一种区别,即人区别于神。他的体系从这方面看来,理
      论上也是不令人满足的。因为人及一般的有限事物尽管后来被降低为一个样式,在他的
      学说里仍然处于与实体接近的地位。在这里,人与神的区别存在的时候,本质上亦即是
      善与恶的区别存在的时候。因为人本来就是这样,有善恶的区别,就是人所特有的命运。
      假如我们仅着眼于斯宾诺莎主义里的实体,我们在里面就找不出善与恶的区别。因为恶
      也如同有限事物和一般的世界那样(参看§50的说明),从他的观点看来简直是空无。
      但假如我们更注意他的体系中论及人、和人与实体的关系,即论到恶及恶与善的区别的
      地方,我们还须细心研读他的《伦理学》中讨论到善恶、情感、人的奴役和人的自由各
      部分,才能够说出他的体系的道德后果。无疑地,我们会钦敬他的以纯粹对神的爱为原
      则的高尚纯洁的道德观,而且会深信高尚纯洁的道德就是他的体系的后果。莱辛当时曾
      说过,“人们对待斯宾诺莎好象对待一条死狗”,即在现代我们也很难说,人们对于斯
      宾诺莎主义及一般的思辩哲学有了较好的待遇,当我们看见一些人提到或批评到它们时,
      并不想多费点力气去正确地认识事实,并予以正确的阐述。可以说,对得起斯宾诺莎哲
      学和思辩哲学,这是我们所能要求的最低限度的“公正”。
          哲学的历史就是发现关于“绝对”的思想的历史。绝对就是哲学研究的对象。譬如,
      苏格拉底,我们可以说,曾经发现目的这一范畴,这一范畴后来由柏拉图特别是由亚里
      士多德予以发挥而得到确定的认识,布鲁克尔(J.J.Brucker)著的哲学史其所以太缺
      乏批评能力,不仅是从外在的史实看来,太缺乏批评精神,即从他对于思想的陈述看来,
      也失之武断。我们发现他从古代希腊哲学家们那里抽出了二十、三十或更多一些命题作
      为他们的哲学思想,但这些命题却没有任何一个是真正属于他们的。有许多结论是布鲁
      克尔依据他当时坏的形而上学的方式做出的,而硬把它们当作某些希腊哲学家的论断。
      结论有两种,一部分仅是对一个原则更详细的发挥,一部分却是返回到一个更深的原则。
      一个象样的哲学史即在于指出某些个别哲学家对于某些思想有了更深的发展,并将这些
      更深的发展过程揭示出来。但这种方法也有其不适宜之处,不仅是因为那些哲学家自己
      对于应该包含在他们的原则内的结论没有推演出来,因而只是没有明白畅说出来,而不
      是因为在哲学史家的这些推论或发挥里,他们总是武断地揣想,以为古代哲学家所应用
      的并认为有效用的,是有限的思想方式,而有限方式的推论乃是直接违反有思辩精神的
      哲学家的意思的,也可说是玷污和歪曲了哲学的理念。象布鲁克尔这样对古代哲学只告
      诉我们一些孤立的命题,如果有人用古代哲学中一些揣想的正确结论来替这种歪曲辩护,
      而这些结论又只有少数是我们所认可的命题,那么这些辩护的理论便会陷入某一种哲学
      的窠臼,这种哲学一方面在一定的思想中认识了它自身的理念,另一方面明白地研究并
      规定范畴的价值。但哲学理念如果仅得到片面的认识,那么在阐述里便仅能揭示出一个
      片段,并将这片段或部分当作全体(如将同一性当作全体性那样)。并且在这样情形下,
      这些范畴如果很直率地按照比较最方便最接近的方式去贯串起来(如象贯串日常意识那
      样),便会被引到片面性和虚妄性的地步。对于思想方式的更进一步认识,乃是正确地
      把握哲学事实的第一条件。但直接知识的原则不仅对这种粗疏的思想明白地予以保证,
      并且把它看成定律。思想的认识以及主观思维的教养绝少是直接的知识,正如任何一种
      科学或艺术和技能不是直接的知识一样。
          宗教是意识的一种形态,正如真理是为了所有的人,各种不同教化的人的。但对于
      真理的科学认识乃是这种意识的一特殊形态,寻求这种知识的工作不是所有的人,而只
      是少数的人所能胜任的。但两者的内容实质却是一样的,有如荷马所说,有一些星辰具
      有两个名字,一个在神灵的语言里,另一个在世间人的日常语言里。所以真理的内容实
      质也可说是表现在两种语言里,一为感情的、表象的、理智的,基于有限范畴和片面抽
      象思维的流行语言,另一为具体概念的语言。假如我们从宗教出发要想讨论和批评哲学,
      那么就还有比仅仅具有日常意识所习惯的语言更为需要的东西。科学知识的基础是内在
      的内容、内蕴〔于万物〕的理念,和它们激动精神的生命力,正如宗教是一种有教养的
      心灵,一种唤醒了觉性的精神,一种经过发展教导的内容。在最近时期,宗教不断地愈
      益收缩了它广阔的教化内容,而且常将一个内容显得贫乏枯躁的情感引回到深厚的虔敬
      或情感。但只要宗教有一个信仰、一个教义、一个信条,那么它便具有哲学所从事寻求
      的东西——真理——在这里面,哲学和宗教便可结合起来。但这也并不是按照那支配近
      代宗教观念的、分离的、坏的理智来说,因为照这种理智看来,宗教与哲学两者是彼此
      互相排斥的,或者两者一般地是那样分离开了的,以致只可以从外面予以联合。而且就
      刚才所提及的看法而论,也包含有这样的意思:即宗教很可以不要哲学,而哲学却不可
      没有宗教,其实毋宁应该说,哲学即包含有宗教在内。真正的宗教,精神的宗教,必须
      具有一种信仰,一种内容。因为精神本质上即是意识,而意识是为对象所形成的内容。
      精神作为情感还是一个没有对象的内容〔或用J.波麦(J.BoBhme)的话来说,仅有某
      种“痛苦”或“情调”(Qualiert)〕只是意识的一个最低阶段,甚至可以说是在一种
      与禽兽有共同形式的灵魂里。思维使灵魂(禽兽也是赋有灵魂的)首先成为精神。
          哲学只是对于这种内容、精神和精神的真理的意识,不过是意识到精神在使人异于
      禽兽并使宗教可能的本质性的形态里。那消沉的令人心情严重的宗教情绪,必须扬其它
      的悲观苦闷、颓丧绝望之情,使之转变为构成它的新生的主要成分。
          但宗教情绪同时必须谨记着:它是与精神内的“心情”(Herz)打交道的,精神是
      足以制裁“心情”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只有依赖精神自身的新生才能发生。精神之所以
      能达到这种从自然的无知状态和自然的迷失错误里解放出来而得新生,是由于教育,并
      由于以客观真理为内容的信仰,而这信仰又是经过精神的验证而产生的结果。这种精神
      的新生也是心情从片面的抽象理智的虚妄里解脱出来的新生,——这种抽象的理智每自
      夸它知道有限如何与无限有区别,哲学如何不陷于多神论必(在理智较锐敏的人那里)
      陷于泛神论等等,——亦即是从一些可怜的见解里解脱出来的新生。这些见解,虔诚谦
      卑的人多误据以出发来反对哲学,正如锐敏的人反对神学知识一样。如果宗教虔敬老滞
      留在这样内容狭隘因而缺乏精神性的广度和深度里,那么它实际上将会只知道这种最狭
      隘的或愈益狭隘化的宗教与真正的宗教教义和哲学学说精神的扩大是对立的。(注二)
      但是思维着的精神不仅不会以这种纯粹素朴的宗教虔敬为满足,反之,这种纯粹素朴的
      宗教观点,从精神看来,本身就是由反思和抽象的理论产生的结果。借助于肤浅的理智,
      精神获得这种从一切学说,优越地解放出来的自由,于是精神便应用它所染有的思维方
      式,热烈地反对哲学,并强烈地保持其自身于一抽象的情感状态的淡薄而无内容的顶点。
      ——说到这里,我不禁要从巴德尔先生《知识的酵素》(Eermentis Cognitionis)一
      书第五卷(1823)序言(第Ⅸ页以下)里选引一段关于这一形态的虔诚性的恰当批评。
          他说:“只要宗教和它的教义,没有从科学方面获得基于自由研究从而达到的真正
      信念的尊重,则不论虔诚与不虔诚,无论怎样加上你的一切命令与禁令,你的一切言论
      与行为,你皆无法使宗教避免邪恶,而且这种不受尊敬的宗教也就不会成为受人爱的宗
      教,因为我们只能衷心地正当地爱我们所看见的真诚地曾受人尊重、并明白无疑地确知
      为值得尊重的东西。所以只有值得享受这样一种‘普遍的爱’(amor genero sus)的宗
      教,才会受到人们的尊重。换言之,你要想宗教的实践再行兴盛的话,你必须留心使我
      们重新对宗教获得一理性的理论,切不要用一些无理性的和亵渎神明的论断,替你的反
      对者(无神论者)多留地位,如说:建立理性的宗教理论乃不可能的事情、不可思议的
      事情。又如说,宗教仅只是心情方面的事情,对于这方面我们的脑子最好不要去过问,
      甚至必不可去过问。”(注三)
          就宗教缺乏内容看来,还有一点必须注意的,即只能就宗教在某一时期的外在情况
      和现象可以如此说。如果有这样的需要的话,我们也许可以责难象现在这样一个时期,
      仅只提出了对上帝的单纯信仰,如高贵的耶科比(Jacobi)所急切需要的那样,此外只
      是还唤醒了一种集中的基督徒情绪;同时我们却不要错认了即在单纯信仰和集中情绪里
      面也透露出较高的原则(参看《小逻辑》导言§64说明)。但在科学以前即有百年千年
      的认识活动所提供的丰富的内容,而且这些丰富的内容在科学以前并不仅是一些历史的
      陈述,仅为别人所拥有,而在我们已成过去,或仅为记诵之学所从事,只能对头脑锐敏
      的人提供考证批评的书本古董知识,好象不能提供精神的真知和求真的兴趣似的。那最
      崇高、最深邃和最内在的东西已经透露在各式各样的宗教、哲学和艺术品里,采取纯粹
      的或不纯粹的,清楚的或模糊的,甚全常常是吓人的形态透露出来。我们必须认为那是
      弗兰兹.冯.巴德尔先生的特殊功绩,即他能继续指出,这些形态不仅是在回忆里,而且
      能以深刻思辩的精神,将它们的内容明白提高到科学的尊荣,因为他能够根据这些形态
      来发挥并证实哲学的理念。波麦的深邃的精神经验特别足以为此种工作提供机会和样式。
          他这强有力的精神理应享受“条顿民族的哲学家”(PhilosoA phus teutonicus)
      的荣名。一方面,他曾经把宗教的内容本身扩充为普遍的理念,在宗教内容里他设想到
      理性的最高问题,并力求在其中认识到精神和自然的更确定的范围和形态。
          因为他的基本出发点即在于认上帝按照他的模型(实际上没有别的,除了三位一体
      的模型),创造了人的精神以及一切事物,唯有在现世的生活里那失掉了上帝原型的缺
      陷才可以得到恢复或补偿。反之,另一方面,他又竭力将自然事物的形式(如硫黄、盐
      硝等质,苦酸等味),归结到精神的和思想的形式。巴德尔先生的重知主义,认为每一
      个宗教形态都有知识成分和它相联结,这乃是激励并促进哲学兴趣的一个奇特方式。他
      的重知主义既然强烈地反对启蒙主义那种自安于毫无内容的空疏理智,又反对那仅仅停
      留在单纯浓深的虔诚里的宗教热忱。巴德尔先生在他所有的著作里表明,他与这种认宗
      教上的重知主义为唯一的知识方式的说法,有很远的距离。这种重知主义本身诚有其困
      难,它的形而上学迫使它不能去考察范畴本身,并且不能进而去给予宗教的内容以有方
      法的发展。它的困难在于认为理智的概念不适合于把握那样狂放的或富于精神内容的形
      式或形态。一般讲来,也可以说它的困难在于它以它的绝对内容作为前提,并根据这前
      提来解释、论证和辩驳。(注四)
          关于纯粹的模糊的种种形态的真理,我们可以说,我们已经有了够多,甚至有了多
      余,——在古代和近代的宗教和神话里、重知的和神秘的哲学里,我们可以感到愉快,
      因为在这些形态里可以发现理念;我们也可以从中赢得一种满意,即见到哲学的真理并
      不仅仅是某种孤寂的东西,它的效力至少可以出现在沸腾的热情里。但假如这类的热情
      是被一种不成熟的虚骄自大之气鼓舞起来的,那么由于他的惰性和没有作科学思考的能
      力,他会把热情中所包含的这种感悟提高为唯一的认识方式。因为陷于这类的幻想里并
      附会一些武断的哲学意见在上面,较之将概念发展成系统的工作,并将思想和精神依逻
      辑的必然性予以发挥,实在太不费力气了。再则,一个人如果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
      算作自己的发现,这也很接近于虚骄,他愈是容易相信从他人学来的东西,他愈要反对
      或贬斥那些东西。或者宁可说,他是被刺激起来反对它们的,因为他的见解是从别人的
      见解里创造出来的。
          思想的冲力无论怎样表现其自身(虽然不免歪曲)于时代意识形态中,如我们在这
      篇序言里所讨论的那样,但它总是自在自为地向着精神所形成的思想本身的至高处而迈
      进,并为着时代需要的满足,因此只有我们的科学才配得上处理这种思想。凡从前当作
      是启示出来的神秘(在纯粹的和更多的模糊形态下启示出来的,虽对形式思想说来仍然
      是神奇奥妙的),都是启示出来作为思维的材料或内容的,而思维依据它的自由的绝对
      权利去坚持其顽强性,目的只在于与它的丰富的内容相和解。在这样的情形下,内容采
      取最能配得上它自己本身的形式,概念的形式,必然性的形式,这形式结合一切内容与
      思想,正解放内容与思想。如果一个旧的思想——
          这是指旧的形式而言,因为内容实质本身是万古长新的,——想要更新的话,那么
      理念这一形式的思想,如柏拉图或较深一点如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那样,无限地值得我
      们回忆。又因为对理念的揭示,通过吸收进入我们自己的思想教养里,这不仅是直接地
      对于理念的理解,而且是哲学这门科学本身的进步。但同样,要想了解理念的这些形式,
      并不在于从表面上去了解,如耶稣教的重知主义者和犹太教中神秘主义者的幻想和臆说
      那样,而且要发挥理念更不只是提到或暗示理念的一些声响,就可完事。
          关于真理,有人曾经很正确地说过:“真理是它自身的标准,又是辩别错误的标准
      (index sui et ealsi)。”
          但从错误的观点出发,就不知道什么是真理。所以,我们可以说,概念了解它自己
      本身又了解无概念的形式,但后者从它自以为真的立场却不能了解前者。科学能了解情
      感和信仰,但科学仅能从它所依据的概念予以判断。因为科学是概念的自身发展,所以
      从概念的观点去判断科学,便不仅是对于科学的判断,而且是一种共同的进展。这类的
      判断就是我在本书里试图要提出来的,也只有这类的判断才是我要注意和重视的。
          柏林,1827年5月25日。
          (注一)这是托鲁克先生的话,见于《东方神秘主义选集》〔柏林,1825〕,第13
      页。这位感情深刻的托鲁克也被世俗大众对哲学的看法所误引。他说:“知性仅能在下
      列两种方式下进行推论:或者有一个制约一切的原始根据,而我自己的最后本源也包含
      在内,因之我的存在和自由行为都不过是幻象;或者我是一个真实地不同于这原始根个
      原始根据便不是绝对的制约一切的本质,因此便没有无限的上帝,而仅有一群神灵等等。
      前一句话所有的哲学家应当承认其较为深刻,较为锐敏。
          (我真不知道为什么第一句片面的话比第二句更为深刻锐敏!)次一句话尚没有依
      上面提及的方式予以发挥,意思是说:“人的伦理标准也就没有绝对的真,真正讲来
      (著者自己划的重点号),善与恶是同等的,只有依照现象看来才是不同的。”一个人
      最好是完全不谈哲学,如果他有了下面的情形:即他在一切情感的深处仍陷于抽象理智
      的片面性,只知道对原始根据的“非此即彼”的看法,依这看法不是个人的存在和他的
      自由仅是一幻象,就是个人有了绝对的独立性,而且对这各偏一面,如托鲁克所叫做危
      险的两难的“非此非彼”的看法,他又毫无所知。虽说托鲁克先生在该书第14页提到一
      些精神性的人(Geister),这些人就是真正可算作哲学家的人,这些哲学家接受那第二
      命题(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第一命题),但又提出消融一切对立物的一种无差别的原始
      存在,以扬弃无条件的和有条件的存在的对立。但我们察出托鲁克先生没有说,那无差
      别的足以消融对立的原始存在与那必会扬弃其片面性的无限存在,完全是同一的东西,
      反之,他一口气说出了对于片面性的扬弃,却仍然陷于恰好同样的片面性,于是他不仅
      没有扬弃,反而保持了片面性。当我们说起精神性的人所作的事时,我们必须能够用精
      神去把握事实;否则那事实落到人手里便会成为错误的了。再则,我没几句多余的话,
      凡这里以及别处我所提到的托鲁克先生对哲学的观念,可以说并不是个别地仅仅针对他
      本人,我们可以在成百本的书籍里读到同样的话,特别在神学家的序言里。我之所以引
      用托鲁克的说法,一方面是因为碰巧我最近读了他的书,一方面虽因为他具有深邃的情
      感,这种情感好象把他的著作整个放在理智神学的反面,这确实具有深邃的意义。因为
      深邃意义的基本特性,对立的和解,并不是无条件的原始存在和类似的抽象的东西,而
      是内容实质的本身,这实质就是思辩的理念,而理念就是思维着的实质。——这实质,
      深邃的思想在理念里绝不可以错认的。
          但托鲁克诸种著作在这里和别处又把他的说法叫做通常所谓泛神论。关于泛神论,
      我在《哲学全书》较后一节的几段说明里①曾有较详尽的讨论。在这里我只说一说托鲁
      克先生陷于特有的不适宜和颠倒错误。由于他把原始根据列入他所悬想的哲学的两难之
      一边,他后来于第33页及38页称之为泛神论,于是他复将两难之另一边形容为梭西尼派
      〔Socinianer,否认三位一体及基督是天主舍身赎罪以及原始罪恶诸信条的人〕,裴拉
      几派〔Pelagianer,持性善自救论的人〕和通俗的哲学家。所以依这边的说法“便没有
      无限的上帝,而只有一很大数目的神灵。这数目包含所有不同于所谓原始根据,而有其
      固有的存在和行为的本质,再加上那个所谓原始根据。”事实上这边不仅有一很大数目
      的冲灵,而且一切的一切(一切有限事物皆被认为有其固有的存在)都是神灵了。因此
      只有后面这一边,照他的一切都是神灵的说法,才可以明白说是泛神论,而不是前面那
      一边。因为在前面一边,他既明白认上帝为唯一的原始根据,所以这只能说是一神论。
          (注二)让我们再一次回到托鲁克先生。他可以被认为是宗教上虔诚派最有灵感的
      代表。他的《论罪恶的学说》一书(第二版〔1825〕,我刚好读到这书),最足以表示
      他缺乏学说。最令我注意的是他的著作中讨论三位一体说关于《晚期东方人玄思的三位
      一体说》〔1826〕部分,对于他所辛勤收集来的历史报道,我应表诚挚的谢忱。
          他称这一学说为经院的学说;但无论如何这学说也远比我们叫做经院哲学的为早。
      不过他仅从一个揣想的历史起源的外在方面去观察它,即仅去捉摸这学说如何出于某些
      圣经章节,如何受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方面(第41页)。但从《论罪恶的
      学说》一书看来,我们可以说,他勇敢地讨论这一信条,他说,这信条只可当作一个架
      格把关于信仰的学说(哪一种信仰的学说?)安排进去(第220页)。是的,我们甚至必
      须应用那名词(第219页)来说明这一信条,说它显得似站立在海岸上(是否多少有点象
      站立在精神的沙滩上?)有如一海市蜃楼。但托鲁克在同书第221页,提到三位一体说时,
      便说这一信条绝不复是信仰所须依据的基础。试问:三位一体说,作为最神圣的东西,
      不是自来就构成信仰的主要内容,甚至奉为信条,早已成为主观信仰的基础了吗?(假
      如不是自来如此,请问究有多久不是如此?)如果没有三位一体说,则托鲁克先生在所
      提到的那书中那样卖气力以求动人情感所发挥的“和解说”,如何会具有比道德的或异
      教的较高的基督教意义呢?又关于别的特殊信条此书均没有讨论。托鲁克先生老是引导
      他的读者到基督的受难与死,但没有说到他的复活和升天坐在上帝的右方,也没提到圣
      灵的来降。和解说的主要特点在于罪恶的惩罚。
          罪恶的惩罚在托鲁克看来(第119页以下)是一种有重负的自我意识,和与之相联结
      的为离开上帝而生活的一切人所难免的灾难。上帝才是幸福和圣洁的唯一泉源。所以罪
      恶,犯罪的意识和灾难,是彼此不能分开来思考的。(说到这里,于是他又考虑到,如
      第120页所昭示的,甚至人的命运也是从上帝的本性流出的。)这种罪恶惩罚的命运,即
      是人们所谓罪恶的自然惩罚,而且这种看法(正如他不理会三位一体说)也就是托鲁克
      先生在别处所很厌恶的理性和启蒙所产生的结果和学说。——前些时候,英国国会的上
      议院否决了一个处罚“单一宗”〔基督教中相信惟一上帝,不信三位一体说的宗派〕的
      法案;这件事情给予英国报纸一个机会揭示出欧洲和美洲单一宗的信徒徒数目之多,并
      附带评论道:“在欧洲大陆上新教和单一宗现在大体上是同义的。”
          神学家们应能决定,托鲁克先生所持的信条是否仅有一两点与通常启蒙的学说有区
      别,或者甚至细看起来,连这一两点的区别也没有。
          (注三)托鲁克先生有几个地方引用安瑟尔谟《神人论》(Traktat cur Deus Hom
      o)的话,并于第127页称赞为:“这个伟大思想家深邃的卑谦。”但何以没有考虑到并
      引用同书另一地方(《哲学全书》§77曾引用过),即:“依我看来,这乃是由于懈怠,
      如果当我们业已承认一个信仰,而不努力去理解我们所信仰的对象。”——如果信条仅
      缩减为一些少数的条款,则须要理解的材料已所余无几,并且很少是从知识里出来的。
          (注四)我很高兴,我看出巴德尔先生新近几种著作的内容,与他书中所提及的许
      多我说过的话,两者间甚相契合。对于他所争辩的大部分甚至全部,我不难予以同情的
      理解,因为我可以指出,事实上我的思想同他的见解并没有什么出入。仅有一点小疵,
      在《论现时一些反宗教的哲学思想》一书(1824,第5页,并比较第56页以下各页)里出
      现,我愿意说几句,在那里面他说到一种哲学,这哲学“是从自然哲学学派里产生出来
      的,它提出一种错误的物质观念,因为它对于这个世界的本质,对于本身含有堕落和无
      常的本质有一种说法,认为这种直接地永恒地从上帝产生和消逝的过程,即是上帝永恒
      的外流(外在化)永远制约着他的永恒的回归(作为精神)”。就这个观念的第一部分,
      就物质之自上帝产生出来(“产生”一般地是一个我不大喜欢应用的范畴,因为它只是
      一个图画式的名词,而不是一哲学的范畴)而论,我以为这一命题没有别的意思,只是
      含有上帝即是世界的创造者之意。但就另一部分而论,即就上帝永恒的外流制约着上帝
      的永恒的回归(作为精神)而论,则巴德尔先生便在这地方提出一个条件,一个在这里
      本身不配合,而且我绝少在这方面应用过的范畴。这就使我记起了我上面所说的关于思
      想范畴的无批判地交换使用了。要讨论物质的直接或间接的产生或起源,只会引起一些
      极其形式的定义。巴德尔先生在第54页以下所提出的物质观念,据我看来,与我的说法
      并无出入,而且恰好相合。所以我实在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完成那绝对的课题,将
      世界的创造作为概念来把握,在概念里即包含有巴德尔先生(第58页)所指出的“物质
      并非统一体的直接产物,而是它的一些原则(它的全权代表),叫做“埃洛希姆(Eloh
      im)的产物。”
          他这话的意思是不是说(因为就文法的构造看来,他的话意思并不很清楚),物质
      是这些原则的产物,或者说,物质是这些埃洛希姆创造的,而埃洛希姆自身又是由这些
      原则产生的,所以那些埃洛希姆(或者上帝→埃洛希姆→物质这一整个圈子)一起都必
      须认作和上帝处在一个关系内,这关系由于插进了埃洛希姆便无法说明了。
          柏林,1827年5月25日。
          ------------------
        部编版语文网 网络在线书库  收集整理
       
      


  部编版语文网 网络在线书库

返回
  
 
 
 
 
 
 
 
 
 

版权所有 © 2003年 部编版语文网 网络在线书库网
本站由部编版语文网整理·技术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