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指路谈起

常恕田

    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的,免不了要向当地人问路,这被问的当地人就充当了指路者的角色,而指路的态度也反映了这个地方的文明和道德水准。指路有主动热情的,有被动漫不经心的,还有"有偿服务"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去年出差去上海,在办完公事之余想去浦东看一看,在火车站前转了近半个小时也搞不清该坐哪路车,而众多的拉客者我又信不过,万般无奈,只好动用鼻子下的这张嘴。这时我看到在地铁站有一个中年人在维持乘车秩序,好像是工作人员,应该值得信赖。于是,我走上前去向他问路。他表现得很热情,把我手中的上海市交通图拿过去,在上面画着路线图,耐心地告诉我该坐哪路车,在哪儿等车。我当时十分感动,连声说谢谢,并开始有了上海人真热情的评价。正当我要转身离去的时候,他叫住了我,对我说:"给点报酬吧。"我深感意外,好半天没有反应过来,他又提示我:"我给你指路了,你该给我钱。"至此,我恍然大悟,原来他的"热情"是有偿的,是有价的,真是无利不起早啊。我拿出两元钱交给他,他不无惋惜地说:"太少了!"此时此刻,我方信同事告诉我上海问路要付钱的话是真的,心里有了被"敲竹杠"的感觉。

    离开上海接着去杭州。有了在上海问路的经历,到了杭州,我问路很小心,在去六和塔时,特意找到一个老者问路。这个老者在告诉我乘车路线之后,怕我找不到,又送了我好远,直到看得见公共汽车站桩为止。在欲去虎跑泉候车时,我随意地问一位候车的中年妇女虎跑泉都有什么。当她知道我在杭州只呆一天时,告诉我去虎跑泉很耽误时间,诚恳地建议我不如去看九溪烟树景点,然后再去龙井村品茶、买茶,回来后去岳坟、游西湖,最后去灵隐寺。她的建议听着有道理,我采纳了。看来,杭州人很热情,我原来的戒心小多了。

    去了龙井村,看到了龙井茶乡的富裕,感受到了龙井茶农的真诚好客,接着游览岳坟。从岳坟出来,又有两位中年妇女主动走过来问我还去哪里,听说我要游西湖,她们告诉我从哪儿乘船,可经过那些景点。此时此刻,我真的有些吃惊,杭州人就好像经过特殊教育似的,怎么都这么热情,都这么真诚。这一连串的免费指路,在我的心目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上海--杭州,咫尺之间,却有如两个天地。指路虽是区区小事,然而,一滴水可以透视出太阳的光辉,正是这平平常常的举动,折射出杭州人全新的精神风貌,显示出杭州人包容百川的豁达胸襟。"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管仲《管子戒》)我没花一分钱,却遇到了那么多指路人,杭州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构筑着自己精神文明的大厦。杭州市的决策者门真有眼力,杭州市的市民们真有灵气。

    杭州归来,对杭州的赞誉成了我与亲朋好友经久不衰的谈资。

    同时我也在想,假如我们各地的城市市民都像杭州人一样文明,多一分热情真诚,少一点"有偿服务",也同样会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那这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将会又是一番新景象。


吉林铁路分局宣传部
吉林市中康路5号 132001

---------完---------


关闭窗口
www.520yuwen.com 部编版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