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去流浪,独自一个人背着行囊踏进那个不可知的命运。
已经,彻底的想背离况前的生活,追寻属于自己的物质与精神。
20岁,人生的新起点,开始了一种穿梭在感性之情下的理智思考。反想,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世俗的激化,有时候,让自己无懈可击的放手随性,忠于了世俗,却,无视了自己的良心。
当然,某种程度上的背叛良心只是叛逆了自我,可是,人生中还有多少时光可以让我们去释放,所以,我想失落心灵里的沉重包裹。
大概,真正的幸福是懂得放手开始的,也许是这样子。
一个人,蜷缩在寂寞的角落,不想言语过多的东西,想把自己从容的伪装在一种宁和的安全感下,躲避孤独。
曾经,我骨子里渴望孤独,在,现实里,却,耻憎孤独。
所以,我不敢去易常,而我,不甘。其实,这种本身是懦弱,我知道。
路,永远没有止境的延伸,风,依然让我们有所思考。不至于把自己淹噬在矛盾的挣扎中。看的清自己。
与安妮的默契似乎是早有安排。缘于一场沉默的约定。是的,我们喜欢脆弱的容易被伤害的心灵,因为有温度,因为都是部编版语文网同行人。
大家都在自己的轨迹上寻求生命的支撑点,血液中流着同是叛逆的红色跳跃。我们在自己的身躯上插翅着不同颜色的臂膀,渴望更远的流离。
我知道,安妮已经开始独立的去飞行,并且没有任何束缚,心随愿。在孤独的情境中体味着不孤独。
而我,还不能明白寂寞与身边包围的喧嚣无关。我仅仅是出于想逃脱什么,所以我想可我不能。
所以,一直没有形成自我。
安妮的灵魂驰游驽耘在我的思想中,像,一读没有弦的琴,震撼出欢愉在平和中的激奋。是的,我们要寻求心里真正想要的东西。包括,你想要孤独,就要勇敢的去面对或者抵抗孤独。
人是应该没有惭愧的,即使可以有痛苦。安妮把人生看淡,是的。我同意。
所求并不复杂,我们所以不停的挣脱是因为一直认为他并非简单。相信宿命其实就是对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否定,当然,这并不矛盾。
还是会流露感动,还是会为自己可值的东西付出代价,不会认为会受到伤害。能够伤害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投进每一次情缘交错,从不冷漠。安妮说,这有点残酷。可我有觉,并不如此。我们孤独,并没有麻木我们的神经。
依然,有痛感。只是,我们淡漠了痛苦。我们,不愿意在去侵害什么。
我,已决然去流浪,生命的空洞需要我们用孤独去填补。安妮已经在她的〈八月末央〉中开始了另一个新的起点,而我的八月也要除解曾尘封了我脚步的时空。
< 全文完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