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4期

杨威武:悲欢离合见真情

作者:吴志菲

字体: 【

送你一件生日礼物。”杨成武郑重地接过来,小心地打开信封,摸出里面的礼物一看,不禁惊呆了:那是56年前自己的笔迹,第一封,也是最后一封求爱信!
  杨成武的手颤抖了,他心潮难平,56年啊!辗转流离,几死几生,风雨苍黄,巨变沧桑,即使斧凿刀刻的石碑,也该在岁月的洗刷中斑驳不堪了!可是,赵志珍却把这两页薄纸珍藏至今,这一份刻骨铭心的真情真可天荒地老、枯海烂石! 三、教育好孩子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杨成武、赵志珍共生育了10个孩子,大的6个孩子——易生、冀生、燕生、俊生、珍生、东胜都是生在战争年代,生下来只能托付给地方的老百姓代养。尽管乡亲们把家中最好的食物拿出来喂养孩子,可是恶劣的环境和病魔还是夺去了珍生、冀生和燕生3个幼小的生命。
  1945年的一天,帮助代养珍生的大嫂突然风风火火地找到赵志珍,说珍生发高烧,上吐下泻,像是得了痢疾。赵志珍赶快叫上医生,一路小跑赶到大嫂家进行抢救,但未能控制住病情,第二天凌晨珍生便离开了人世。冀中军区留守处主任发电报给正作战的杨成武,但这是胜利即将到来之际,他强忍着痛楚的心,把电文纸掖进口袋,带领部队又出发了。
  1949年7月,杨成武、赵志珍带着先接回的二女儿俊生来到天津,迎接崭新的生活,并计划着把寄养在老乡家的其他孩子都接回来。几天后,接回了易生、东胜,却没有找到两个女儿冀生和燕生。原来,战乱中,代养孩子的老乡东奔西跑,千方百计地躲避国民党的残害,奔波中两个孩子得了重病,他们躲藏在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山洞里,因无医无药,在病魔的折磨下,在饥寒交迫中夭折了。
  得知噩耗后,赵志珍病倒了,几天不吃不喝也不说话。杨成武白天上班,夜里守护在妻子的床边,偷偷地擦干眼泪,安慰妻子说:“志珍,保重自己的身体要紧,我们还有3个孩子呢!他们都需要你来照顾呀!”
  赵志珍终于挺过了这次沉重的打击。3个孩子都被送进北京的华北军区八一小学(前身是荣致子弟小学)。以后,他们又养育了东明、东荣、东成和杨扬。
  将军在战场是一员视死如归的勇士,但怜子如何不英雄?1946年秋,杨成武率部赴易县开辟平汉线战场,当时临产的赵志珍也随乘缴获日军的卡车,沿崎岖的山路奔行,国民党的飞机还时不时地轰炸扫射。那时的杨成武已经是几个孩子的父亲了,他总觉得自己尽父亲的责任太少。这时,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早产在汽车上或者遭到什么厄运。他紧紧地抱着妻子,以减轻些颠簸,两天后,他们终于平安到达目的地,紧接着,儿子东胜出世了。
  杨成武曾说:“我和志珍对孩子的要求只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好的道德品质;二是必须学有专长,达到大专毕业以上;三是努力工作,多为人民做贡献。”平时不管多忙,他总要抽出时间对子女进行教育,检查和督促他们的学习;经常给孩子们讲长征和战斗故事,使他们懂得人民的江山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每到寒暑假,学校寄来通知书,他都要亲自过目,对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好的进行表扬,鼓励,不足之处进行批评教育,并帮助他们制定假期学习计划。长期以来,杨成武把对孩子们的’爱完全倾注到对孩子们的教育之中。 ’ 杨成武的子女学有所成,大女儿杨易生(后改名杨毅),196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是解放军《空军报》的编辑,因“杨、余、傅事件”受到株连,1972年被折磨致死。“杨、余、傅事件”平反后,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下,杨毅被恢复名誉,定为“革命烈士”。二女儿杨俊生,毕业于解放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先后在第二炮兵司令部、武装警察部队工作,历任参谋、副处长、处长、部长等职,1996年7月被晋升武警少将军衔,是中国武装警察部队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长子杨东胜,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第二炮兵部队某研究所所长。次子杨东明,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和国防大学,先后任山西省军区太原警备区政治部主任、北京卫戍区政治部副主任、河北省军区副政委、总后勤部物资油料部副部长,1994年7月晋升为陆军少将军衔。三女儿杨东荣、三子杨东成、四女儿杨扬,也都分别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或解放军洛阳外语学院,担任医生或研究所、部队机关的领导工作。
  杨成武不但对自己的子女要求严,对祖国年轻的下一代也倾注满怀的希望。他是北京109中学青年党校的名誉校长,经常应邀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他把自己的老年生活概括为六个字:有养、有乐、有为。即养好身体、精神愉快、暮年献余热,为社会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晚年的老将军身体硬朗、步履稳健、声音洪亮,豁达、开朗、乐观,精力充沛,每天坚持挥毫泼墨,打“自如拳”,户外散散步,且读书不倦,笔耕不辍,出版了一系列的革命教育书籍,将余热与爱奉献给了更多的年轻人和社会。
  一代将军走了,但他的精神与特有 的人格魅力永存……

[1]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