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太行山区的人工天河

作者:孟庆宇

字体: 【


  
   太行山区有两条人工天河,一条是位于河南省林州市举世闻名的红旗渠,一条是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部驰名的跃峰渠。红旗渠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间,被国际友人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跃峰渠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没有被誉为什么奇迹。
   曾经作为我国水利建设上一面旗帜的红旗渠是新中国的骄傲,上世纪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由此可见,红旗渠当时在国内外产生的影响有多么巨大。
   在太行山区修建人工天河谈何容易,有史记载以来,历朝历代都只是梦想,甚至连想也不敢想,然而在新中国却变成了现实,而且是修成了两条人工天河。
  
  望眼欲穿盼水切
  
   太行山区的豫北和冀南一带由于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土壤贫瘠,水源奇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山区人民不得不靠挖水窖、池塘储存雨水艰难度日。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为了改变生存条件,急切盼望能把新的水源引到这里。横贯在这一区域、发源于山西省、自西向东奔流的漳河,连接着两岸三省的山区。西部是山西省,南部是河南省,北部则是河北省。
   漳河是由浊漳河、清漳河两条河流在河北涉县合漳汇合而形成的河流。漳河在历史上是一条季节性害河,雨季常因山洪暴发,祸及下游;旱季则河道断流,使两岸人民遭受旱灾。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政府在磁县岳城镇修建了岳城水库,这才驯服了漳河。漳河的驯服并没有改善位于岳城水库上游漳河两岸山区人民少水、缺水的窘境,山区人民从没有中断过把漳河水引到自己身边的想法。
   1959年10月10日,河南省林县县委召开会议,专门研究了修建引漳入林水利工程,决定兴建引漳入林渠,并以林县县委的名义报请新乡地委、河南省委批准。在上报请示中,林县方面将拟建渠的规模、需用的材料数量、沿渠修建的建筑物、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以及待该渠修成后发挥的作用等详细列举。同年12月23日,新乡地委以新乡专区水利建设指挥部的名义对林县方面给予答复,同意兴建,但需根据本县的财力、物力、人力情况分期进行;如力量不足,确有困难,不好克服,应量力而行。
   1960年1月16日,林县方面以林县人民委员会的名义向新乡专署和河南省人委提请兴建引漳入林工程报告。报告称,该渠拟从山西省平顺县辛安村开渠引水,但需征得山西方面的同意。1月27日,河南省委给山西省委去信,在信中阐述了兴建引漳入林渠的重要意义,并对开渠引水渠首的具体方位进行了协商。2月3日,山西方面给河南方面回信,同意林县兴建引漳入林工程,并建议:“林县引漳入林工程从平顺县侯壁断下引水,按此设计。”2月7日,林县召开引漳入林工程筹备会议,对引漳入林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了敲定。2月10日,林县引漳入林总指挥部发出引漳入林动员令,决定引漳入林工程于2月11日正式开工。1960年3月6日,林县引漳入林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对施工中的细节及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部署,并建议把引漳入林这条渠命名为“红旗渠”,其意为高举红旗前进。
  
   “跃峰渠”的名称是以自然地理现象为特征取得的。河北省邯郸市西南部的太行山区是平均海拔170米的高空区,让水渠从这一区域穿过,其寓意是该渠绕山越峰,奔流不息,造福百姓。
   1965年河北省邯郸地委、专员公署为解决邯郸地区严重缺水,特别是西部边远山区、老区人畜饮水问题,组织有关人员对“引漳”的可行性进行了11个月的勘测,提出《邯郸地区跃峰渠引水任务书》和《邯郸灌区规划重点》。1966年完成了干支渠定线地形图、大比例局部地形图、横断面设计、物探、土壤试验、建筑物设计、工程预算等。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邯郸地区跃峰渠总体规划》,河北省有关部门审查批准了这一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跃峰渠的建设停顿了下来,没有及时得到修建,直到1974年,邯郸地委才作出“兴建跃峰渠”的决定,并组成“山区建设指挥部”。1975年1月7日,邯郸地委召开跃峰渠施工动员大会,并把原“山区建设指挥部”改组为“邯郸地区跃峰渠指挥部”。此次会议标志着跃峰渠建设正式开始。
   其实红旗渠与跃峰渠这两条人工天河的修建背景极为相似,环境相似,决策相似。只是红旗渠的修建早于跃峰渠的修建,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对跃峰渠的建设起到了借鉴作用。
  
  艰难创业路
  
   红旗渠施工开始于1960年2月,时值“三年困难”时期,人们尚不能摆脱饥饿的困扰,很多人出现了严重的浮肿。面对困难,红旗渠人没有惧怕,没有退缩,更没有气馁,而是积极投身到伟大而艰苦的建设之中。参加修渠的干部民工每天每人在只有0.5公斤原粮、1.5公斤蔬菜的条件下,艰难施工,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没有物料自己筹,不会技术干中学,逢山凿洞,遇沟架桥。苦干了10个春秋,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座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建成了长1525.6公里的“人工天河”。如果把施工中挖砌的土石垒筑成宽2米、高3米的墙,可以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和哈尔滨连起来。
   红旗渠工程无疑是史无前例的一项巨大工程。在修建过程中不得不采用人海战术,数万民工、最多时达十万民工被组织在一起,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他们分别被编入各分指挥部、营、连、班等工作单位。建渠之初,由于没有经验,战线拉得太长,人员分散,指挥不便,有的渠线开得高,有的开得低,致使工程进展缓慢。红旗渠人及时总结经验,提出了集中优势力量逐段施工的办法,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加快了工程速度。
  
   受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生产工具奇缺,施工大都采用“土法上马”,民工们仅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集体的智慧,一锤一镐地砸,一铲一钎地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了许许多多难以想像的困难。他们很形象地提出:“既要吃烂肉,又要省柴火”。没有工具,就从民工中挑选一部分铁匠、木匠,就地组织铁匠炉、木工组,自己修制工具;没有炸药,就用硝酸铵、干牛粪、锯末、煤面等制造炸药;没有石灰,就自己烧;水泥不足,就自办水泥厂,自己造水泥时没有抬筐,就上山割荆条,自己编。同时,在整个红旗渠工地,他们大兴节约之风、大兴修旧利废之风,不能用的破筐子还要用水泡一泡,把长条抽下来再编一次,真正不能用了才当柴烧石灰。用过的炸药箱子,还要制成车箱、水桶、灰斗等各种用具。从1960年2月到1966年4月这6年多的时间里,红旗渠人共自造水泥1034万斤,炸药243万斤,烧石灰29000万斤,编抬筐3万多个,做水桶18900多副,修配制造各种工具117万件,加上技术革新等,节省了大量资金。为早日修好红旗渠,不少社队还自带小车,自带工具,上山修渠。据不完全统计,群众自带小车、手锤、铁绳、抬筐等各种工具就有31万多件。
   在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涌现出了众多的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甚至为施工而献出生命的英雄。
   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之一,负责凿洞的300名青年突击队员在缺粮少菜、忍饥挨饿的情况下,把“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为了后辈不受苦,我们就得先受苦”等豪言壮语写在太行石壁上相互鼓励。宁愿苦战,不愿苦熬。结果仅用17个月就将洞凿通。为纪念青年突击队艰苦奋斗的业绩,197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此洞亲笔题名“青年洞”。
   除险队长任羊成带领民工,常年腰系保险绳吊在悬崖峭壁上排除险石,背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数次从半崖上摔下来,从没叫苦。每掉进荆窝一次,浑身就扎满枣刺,一次房东大娘从他背上挑出了70多根枣刺,3颗门牙也被落下的石头砸掉了。工友开玩笑说:“排险队长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
  

[2]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