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的历史时代 上次讨论了张良,现在自《战国策》上,摘录有关苏泰的一段问题来研究。苏 秦与张仪,是中国史上的两个名人,过去称他们为说士或说客,所谓游说之士,意 思是说他专门玩嘴巴的。我们今天提出这一篇来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像现在美 国的基辛格(美国国务卿,以“穿梭外交”,游说国际间),我们中国人就称他为 游说之士,是苏秦、张仪之流。一个书生用他的嘴巴,凭他的脑筋,摆布整个世界 的局势,在我们过去的历史卜,最知名的就有苏秦、张仪两同学,这是我们都知道 的故事。现在我们回转来再研究苏秦、张仪的传记资料,对我们这个时代有很深的 启发,许多道理,都可以在这里看出来。 这里就牵涉到历史哲学问题。讲历史哲学,有两个重要观点,一个观点认为人 类历史是重演的;一个观点认为人类历史是进化的,不会反复重演的。但这两个观 点是可以融会贯通的。历史的现象,事物的变化,并不一定重演。譬如我们现在穿 的西装,同古代衣服的式样就不同了;但是大原则,人要穿衣服,则是一样的。我 们知道了历史的原则是一样的,所以看到苏秦这一篇,就可以找出很多很多的重点 来。 我们如果是作学术的研究,当然,只靠这一篇是不够的。《战国策》是汉代刘 向编的,根据历史的资料,集中起来,编辑成书,名为《战国策》。古代所指的 “策士”就是专讲谋略学的人。譬如现在我们因为某一事件,向上面提出一个建议, 这建议就是“策”。专门以这种计策起家的,就叫“策士”。另外,像宋代因时势 的需要,改变了考试制度,应考的文章中,必须增加写一篇策论。这就是看应考人 对政治和时事的见解,对国家大事的认识。到清朝末年,提倡废除“八股”的时候, 一度又主张考试策论。我们知道宋代苏东坡考中科名的那篇著名的文章,《刑赏忠 厚之至论》,讨论司法上判罪的问题,也即是与政治有关的司法问题。现在我们要 看的这篇文章摘自《战国策》,就是属于策论这一类的——也可说明《战国策》一 书的完成,是刘向当时把战国时代的许多谋略问题,集中起来,编为一书。 从前读书人对于这本书,有两种主张:一种是限制年轻人,不许读这本书。古 代的观念,认为读了这本书,容易学坏。所以要先读四书、五经,等读好了以后再 读,由正经而懂得如何权变。但是另一个观点,每逢时代乱的时候,便有许多人主 张应该多读《战国策》,因为时代乱的时候,需要有头脑的人才,所以读了《战国 策》,对事物的观点会不同。但是,研究谋略这一类东西,仅仅是读《战国策》还 是不够的,譬如研究苏秦,就得再读司马迁所著《史记》中苏秦等人的传记。但那 样还是不够,最好再能了解战国时候,苏秦当时所有的历史情势。 现在,我们仅就《战国策》中“苏秦始将连横”这一篇来研究。所谓“合纵” 等于组织一个联合国。当时泰国是一个新兴起来,有强大力量的国家,苏秦就把弱 小的国家,联合起来抗秦,用历史的观点来看,苏秦的“合纵”计,也就是这个组 织的建议,是很不错的,应该的。但是有一点,我们看了全篇以后,首先要认识一 个人的动机,因为苏秦当时的用心,并不是为了天下国家,而是为了个人出风头, 这是首先我们必须了解的。 第二点,根据历史的记载研究,苏秦当时是一个读书的年轻人,后世人称他是 鬼谷子的学生。关于鬼谷子,又是一个可以用来作专题研究的题材了。历史上究竟 有没有鬼谷子这个人,另外待考,如在河南有“鬼谷”这样一个地方,不过古代又 称“归谷”,意思是归隐在这个山谷。据说这是道家的人物,有如张良所遇到的黄 石公一样,是不是确实有这个人;不知道。就是真有这样一个人,无疑的,学问一 定非常好,据说苏秦便是他的学生。今天讲谋略学,所谓拨乱反正的这一套学问, 乃至于用在坏的这一方面,捣乱造反的学问,都是出于他——鬼谷子。苏秦当时出 来,拿鬼谷子的这套学问,游说诸侯晋见每个国家的领袖,希望取得功名富贵,实 行他自己的思想。 第三点要注意的,游说在当时是一种普遍的风气,那个时候还没有建立考试制 度,知识分子都靠游说出来做事的。譬如盂子,一天到晚见这个诸侯,见那个诸侯, 也是游说。各个诸侯虽然尊重他的学问,可是却不用他。同样的,后来苏秦第一次 出来游说,也是完全失败了,没有人听他的。我们看他游说的内容对不对?完全讲 的是正道,但是正道当中有歪道。以现代的观念来说,苏泰是偏重在军国主义的思 想,主张富国强兵,他举出历史上的实例,只有战争才有办法,才能够强盛,才能 够安定。可是秦国并没有接受,这又是什么原因?这就是我们读书要注意的地方。 当时的秦国,是秦始皇的祖父辈,天天想统一,想消灭其他大国,可是苏泰主张用 兵,又为什么不听从他的意见?这同我们今天的情形一样,为什么基辛格提倡以和 谈代替战争,大家都明知道是毒药而还是吃下去?为什么不肯言战?我们读历史, 就要懂得这些。懂得历史就懂得现在,懂得现代也就懂得古代。历史并不一定重演, 但原则是一样。 第四点,再讲到苏秦个人,第一个游说失败,弄到回家的路费都没有,穿双破 囗鞋,拿只破箱子,回到家里来,嫂嫂不给他饭吃,家里的人都看不起他,那种难 受,是到了万分。因此苏泰重新发愤读书。所谓悬梁刺股,把头发用绳子捆起来, 挂在梁上,身旁放一把锥子,等到夜晚读书打瞌睡时,头一低,头发一扯,醒了。 再不行就自己用锥子刺自己的肉,如此鞭策自己用功。据说读的是《太公兵法》, 把太公兵法读通了,于是再度出来游说诸侯。这次不再跑到秦国去主张打仗,反而 跑到弱小的国家,等于今日世局中,受人侵略、受人宰割的国家,由燕国、赵国开 始,组织联合阵线抗秦,不主张打仗,主要目的在使秦国不敢出兵。他把天下大事、 人的心理、政治的心理,战争的心理,都摸透了,果然成功了。这一下身佩六国相 印,同时当起六个国家的行政院长,印都挂在身上走,随时拿来盖就行了。当时这 位联合国的秘书长,还不比现在的联合国秘书长,他是有实权的,只要他说一句话 就行了,国与国局势就受这样一个书生的摆布,安定了二十多年,这又是一个什么 道理?为什么他后来主张合纵,大家会团结?这是矛盾的团结,利害关系的团结, 不是道义的团结。为什么会这样,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这和现代的情形又是一样。 第五点,到了他个人成功以后,就看出这一班人是只讲手段的,只求如何达到 目的。所以中国文化中讲正统文化的,素来对于这些人不大重视,因为他们只以个 人为出发点,而孔孟思想是不以个人为出发点。苏秦成功以后,自己知道这套手法 只是玩弄玩弄而已,各国君王的头脑不一定都是豆腐渣做的,不会一直听他的摆布, 只不过是所拿出来的办法,正投合了时代的需要,都只是手段。他也知道这个手段 不会长久,他的另外一招就很厉害了。当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存在,大家需要团结起 来与它抗衡,这时是做得到。但对秦国封锁了以后,秦国的军国主义不能扩张了, 结果苏秦的戏就不能唱了。没有了敌人,怎么还能够玩? 于是他利用机会培养和他学问差不多的好同学张仪,他这培养方法就很高明了。 他怎样培养张仪的?他和张仪的感情原来好得很,而且两人约定在先,谁先有办法, 谁就帮忙另一人站起来。这时苏秦佩了六国的相印,张仪还穷得很,去找苏秦,心 想求取一个秘书、科长的位置,还会有什么问题?苏秦正在办公室接见各国大使, 忙碌得很,知道张仪来了,教他在外面小工友的小房子里等候,自己威风得很。到 了吃饭的时候,也留张仪吃饭,可是随便打发他在一个角落里吃,自己却和各国贵 宾周旋。故意使张仪看见,使张仪难受,用种种方法刺激他,最后告诉张仪目前没 有机会,嘱到旅馆等候,也不送点钱去,使他受尽冷落凄凉之苦,然后教一个人对 张仪说:你是找苏秦的?同学有什么用?他已经功成名就,不理你了,你的学问也 很好,又何必求他呢?用种种方法挑拨,使张仪恨死了苏秦,决心非打倒苏秦不可。 到秦国去,你苏秦搞合纵,我就弄一个专门破合纵的计划。实际上,苏秦正需要像 张仪这样的人到秦国去,但是他为什么不告诉张仪合作唱对台戏?因为他知道张仪 如果不受这样大的刺激,就发不起狠来,如果说明了,反而搞不好,必须要培养出 他如此怨恨的气愤,硬是要立志做破坏的计划,两人才有戏唱。所以后来张仪连横 的计划成功了,苏秦派去挑拨张仪到秦国去,始终“卧底”的人,这时才把真相说 出来。实际上张仪到秦国的路费还是苏秦奉送的,一切都是苏泰安排的。所以张仪 说,我还是没有跳出这位老同学的手心。并且决定苏秦还在的一天,秦国就一天不 出兵,等苏秦死了再打。战国末期,就被这样两个书生摆来摆去,摆布了相当长一 个时期。现在我们用人才,除了有才具,有学问,有思想,还非要有道德做基础不 可,没有真正的道德做基础,则好头脑是很可怕的。这是第五个重点。 第六个重点,附带谈到有名的故事,当苏秦第一度游说失败,穷了回家的时候, 嫂嫂都不给他吃饭,冷饭都不剩一点,父母兄弟都看不起他。到后来身佩六国相印, 要到楚国去的时候,经过自己家乡,他的嫂嫂以及全家人都跪下来迎接,那种恭维 真是不得了的,这时苏秦问他的嫂嫂:“何前倔而后卑也?”这个话也只有苏秦才 说得出口。老实说,在中国讲究道德修养的人,不会讲这样的话,他却会爽直痛快 当面问他嫂嫂。人性本来也就是这样,可说他问得很直爽,还不算顶坏的,还没有 故意整她。而嫂嫂答复的话也很简单明了,她说:“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也。”这 是人情之常。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就是这么一回事。那个时代,哪个时代不讲现 实?从这里又可认识人情世故。 第七点,苏泰是怎样死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不得好死,最后到了齐国 的时候,有人行刺,把他杀死了。他所以到齐国去,是因为在燕国出了私生活方面 的绯色故事,和燕王的皇太后发生了关系,被燕王知道了,苏秦知道靠不住了,很 危险。于是说动燕王,要到齐国去才对燕国有利,燕王明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也 只有这个办法送他走最妥当,就让他去了。结果,齐国的大臣找人行刺他,苏秦身 负重伤,没有立即死去。而齐王赏识他,大为震怒,下令全国抓凶手,可是抓不到。 苏秦在临死以前,告诉齐王,只要宣布一下苏秦是个坏蛋,是为燕国来做间谍的, 被杀死以后,齐国可以安定,这样宣布就可抓到凶手。苏泰说完这些话就死了。齐 王果然照苏秦的话宣布,而行刺的凶手出来了,于是齐王把凶手抓来杀了。苏泰临 死了,还会动脑筋,借人家的手替自己报仇,这就是搞谋略的人头脑的厉害。 这是随便举出来的七个重点,事实上我们要看的第一篇当中,并不止这七点, 还有很多重点,仔细去研究起来,对于古代战争地理的观念、社会发展的观念、经 济问题的观念、军事问题的观念等等,都足以发人深省。这就是读书不要被书骗去 了,仅了解文字,就不是真读书,我们读书是要吸收历史所告诉我们的经验,由这 经验了解很多很多的事,尤其对于今日我们国家所处的这个世界局面,会有更深人 的了解。所以我上几次都建议大家,多读《战国策》、《国语》,不要以为这些是 老东西没有用,实际上这些书非常有用。 远见抵不住现实的短视 下面就原文文字,作一下重点解说: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三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 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 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 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 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苏秦说秦惠王,一开始,就指出秦国西、北、南、东四边的疆界,边防的形势。 不要以为这是古代的地理,大家还是要注意。虽然交通情形古今不同,但地理形势 是不会变的。他继续又说到地理与经济的关系,一直到“天下之雄国也”。这是说 明当时秦国的首都,在现代的陕西西安一带。我们要注意,那时的陕西又不比现代, 经济的条件、地理的条件、政治的条件,都非常重要。最奇怪的是,我们研究中国 战史,历史上的大战争,几乎每次都是从秦晋这边向东南打下来的,所谓建领而下, 中国的地势就是这样,如同屋顶上倒水,一直倾下来,几乎任何一次大的战争都是 如此,如果从这一方面去研究,牵涉到的战史就太多了。比较特殊一点的,只有元 朝稍稍有所不同,蒙古也是由西北高原,但不一直东下,先进康藏的边境,囊括巴 蜀、汉中,另由康、藏,席卷云南,而经岭南、两广,北上会师湖南、湖北。同时 再另由北方出兵,两边向中原一抱,钳形的夹持,就把中原抱去了。只有这一次用 的战略,与历代的战略不同。这是一大重点。 自“以大王之贤”到“愿大王少留意”这一段,要注意的是,战国时的秦国, 想并吞各国,统一天下,并不是秦始皇开始的,秦始皇的祖先早就有这个企图,尤 其是苏秦对秦惠王说的这段话,就是要他统一天下,并且把泰国的地理条件、经济 条件、人才、军备等等优越的地方都说出来了。 苏秦受到反教育 我们现在注意秦惠王答复苏秦: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 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巨。今先生伊然不远千里而庭 教之,愿以异日!” 他没有接受苏秦的意见。但不接受有他的几点理由:一、如同鸟一样,羽毛还 没有长丰满,是不可以学飞的。个人作人如此,国家大事也如此,没有准备好,飞 不起来的。二、“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这个“文章”不是现代在报纸、刊 物上写的文章,这里的意思是政治文明,包括社会的安定,政治的清明,在古人说 是“大文章”。用现代话说,是政治文化的基础还没有稳固,不能随便诛代别人, 征伐别人。三、“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秦惠王所讲的这个“道德”,并不 是四书五经上所讲的道德。在古代,道德是一个政治名称,意思是声望、威望。国 家在一般人民,还不能信服的时候,就无法指挥人。四、“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 大臣。”内政还没有做到很平顺、很安定时,就不可以因出兵而劳烦大臣,劳烦国 家的重要干部。 秦惠王举出了这四点。以现代的观念看,他是说,据我所知,准备不够,不能 轻举妄动。自己在国际政治上的声望不够,无法去征伐别个国家。国内的威望不够, 就不能支使老百姓。内政上还没有达到最高的修明境界,也不能加重大臣们的职责。 所以秦惠王对苏泰很客气地说,承蒙你看得起我,那么远跑来看我,而“庭教之”。 (苏秦不是秦国人,他是当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的东周洛阳人,因此说“庭教之”— —到我这里来指导我,假如有朋友来家里看自己,我们写信也可写“蒙枉顾而庭教 之”。)接着说:“愿以异日”,以后再讲,轻轻四个字,把苏秦赶跑了。 药不对症的言论 可是苏秦并不死心,还是提出他的见解来,这是他最初的思想,然这时的苏秦 还不成熟,可是已经很会说话。 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昔者神农代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 尧代囗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代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代纣,齐桓任战而伯 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 他一开始就说“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我早想到你不会采用我的意思。 他被拒了,还赖在那里,接着他就举出历史上许多的故事来。为了充实自己理论的 内容,他引用了许多上占史,而这些历史,都证明天下是打来的。由黄帝开始,一 次战争胜利,就成功了,乃至最后由王道谈到霸道,例引“齐桓公任战而伯天下”, 靠战争称霸,领导了天下。然后说,有历史的证据在这里,没有一个国家不是靠战 争而统一天下的,这就是苏秦的主张,以现代的另一角度来看,这就是黩武精神、 侵略主义或好战思想,没有实力的强权就不会成功的。苏秦继续又说: “古者使车毅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文士并饬, 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上 下相愁,民无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 不治,舌弊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于是乃康文任武,厚养死士, 缀甲厉兵,效胜与战场。” 这一段文字,四个字一句,后来就演变成中国一种文体——骄体文——四六句, 几千年来一直都用这种文体,简单明了,而包括的内容又很多。每句里都有很多的 东西。试从这段中随便抽出一句来看,例如“舌弊耳聋,不见成功。”这八个字, 就是今天美国基辛格这一套的政策,嘴里叫和平,你基辛格叫死了都没得用。所以 我们多看自己的历史,现代的这些事情在过去的历史都有过了,道理很清楚,所以 苏泰说,到了后来“废文任武”,光靠文化的政治,在国际间做不到,没有办法, 只好靠战争来解决问题,于是“厚养死士”,培养敢死的人。 接着这几句话要注意。 “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王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 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我相撞,然后可建大功。是 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事于下。” 他说只是讲理论没得用,非战争不可,为什么?任何人都想坐在家里利益就来 了,不打仗而领土越来越扩充,乃至古代的三皇、五帝、五伯以及所有的明主贤君, 都希望能够做到这样,不经打仗,只要内政修明,就有人来投降。但这只是理想, 用道德的政治来感化人,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后不得已,都是用战争。 下面是苏秦所提的重点。这个重点对不对呢?说句老实话,任何一个时代,任 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历史,都是如此,只是表面上不讲出兵而已。任何一个和平, 没有一个坚强的武力在后面支持,都站不住的。所以讲军事哲学思想,苏秦的话就 是:和平只有在强有力的情形下才能谈的,否则谈不到。这就是他的“宽则两军相 攻”到“民服于下”一段话中的“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八个字。一个国家,对外 有强有力的武力支持,对内再讲求内政的修明,这时你讲道德,人家就都听你的了; 如果对外的兵力不强,再讲道德也没有用。 “今欲并天不,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今之 嗣主,忽于至道,皆忄昏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以此 论之,王固不能行也。” 最后,苏泰在这里刺激秦惠王,等于在骂他。苏秦说,根据这些历史的经验, 任何国家,想统一天下都非兵不可。苏秦当然不好意思直接骂秦惠王,他说现在一 般国家的嗣主们,都不懂这些大道理,都在那里忄昏、乱、迷、惑,沉溺在言语辩 论上,空谈理论,所以推论起来,我看你秦惠王也是做不到的。意思说是说秦惠王 也和他们一样的草包。 苏秦开始出来,游说秦惠王十次,骂也好,捧也好,终归此路不通。结果都失 败了,老实说,这个时候苏秦的主张对不对?没有一点是错的,但是高明不高明? 很笨!因为秦惠王智覆他的话已经讲到底了。意思是说,你这些道理我秦惠王全知 道,但时机还没有成熟,还不到时候就不能打。所以苏秦这时到底还是一个书生。 从这里我们又想到汉文帝时候的贾谊,他的一篇文章《过秦论》,大家应该都念过 的,内容是讲汉初中国的地理环境,与政治、军事都有关系。他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那时正是汉文帝时代政治最安定的时候,贾谊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学问很好, 很有眼光,他已经看到天下将要乱了,汉文帝拟的几个政策有问题。他的看法并没 有错,很对的,所以他向汉文帝提出这个建议,汉文帝也很服他。但后来贾谊还是 不得志,死于湖南的长沙,所以后人又称他为贾长沙。历代的文人知识分子不得意, 都用贾谊来比拟,尤其李商隐咏他的诗:“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 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是贾谊提出建议以后,文帝夜半起来忽然想到 贾谊,就召见他,还特别在前面摆好一个位置等他来,表示看重他。可是当两人面 对面谈话时,汉文帝却只问他人死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问题,所以后来历代的文人 都为贾谊叫屈,这首诗最后两名就是对汉文帝不满的,对一个这样大的才人,“可 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半夜里把他找来,这样尊重他,却不问天下国 家大事,反而讨论宗教哲学的问题了。多可怜!其实这首诗也是书呆子的话,汉文 帝不跟他谈鬼神又能谈什么?贾谊的这些意见汉文帝早就知道了。汉文帝的心里是 认为你这个年轻的书生,意见完全对,可是时机还没有到!贾谊的智慧到底不行, 眼光还不够。所以李商隐替他抱冤屈,还是书生之见。我的看法,汉文帝对他不问 鬼神又能问什么?汉文帝不能对他说时机还没有成熟啊! 人情千古重多金 上面所提出来当时的时代趋势,有许多大原则,是和今日的国际局势差不多, 甚至可以说完全相同。只是社会的形态、政治的型态,以及其结构不同而已。现在 说到苏秦本人。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 滕履囗,负书担囊,形容枯搞,面目革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纟壬,嫂不 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 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 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 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在“书十上而说不行”,路子走不通的时候,就很可怜了,原来特制的最名贵 黑貂皮的衣服穿破了,钱也用光了,行李袋子破了,鞋子也买不起,只好穿草鞋, 自己挑了担子,脸色脸看得很,又黑又瘦,营养不良所致,只好回家了。回到家里 的时候,太太看见他这副样子,不理他,正在织布做工,也不放下来,照样做她的 工,嫂嫂不给他做饭,父母也不和他讲话。这里就看到了人情。由这里我们也看到 千古以来一般人情,苏秦遭遇到这种情形,只有感叹自己错了。 于是这一下发愤读书,漏夜把所有的书拿出来。“陈筐数十”,他的藏书还是 很多的,不比现代,古代还有那么多书,可见平常很用功。那时的书是很难得到的, “箧”就是书箱,古代的书装在竹制的箱子里,就叫书筐。他在很多的书里,找到 “太公阴符之谋”,就是古代的《阴符经》,是不是现代的这本《阴符经》,或另 有原本,就很难说,据说他读的是阴符兵法。他“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这 两句话是重点,这个“伏”并不是说他跪下来读,是呆在家里不出去,正如上海话 “孵豆芽”的意思,就是躲在家里,连人都不敢见,专门研究学问。“简练”二字, “简”就是选,选书中的重点,“练”是熟练,再把选出来的重点搞熟。“揣摩” 就是思想、研究等等的综合,揣是用手比算,摩是摸摸看。思想上的揣摩就是研究 人家的心理,研究当时各国间的形势,研究每一国领导人心理上需要的是什么。他 在这段用功的期间,连睡都没有好好睡,打瞌睡的时候,用锥子刺痛自己,刺到血 都流出来,一直由大腿流到脚上。他这样足足用了一年的功,自己有了信心以后, 于是他说:“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这两句话是很重 要的一个重点,我们要特别注意,他有了信心了,并没有为国家、天下、人类、社 会着想,只求他个人的成功。他说只要找到一个老板,一定可以把这老板口袋里的 宝贝、黄金、美钞都装到自己的口袋里来,不但可以拿到钱,还有当宰相的绝对把 握。他自认为一定可以做当政的人,成为政治上的权要,所以他又出门了。 期年,揣摩成,曰:“止匕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乃摩燕鸟集阙,见 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锈 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 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 不费斗粮,来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 雏燕初飞 这次苏秦不再到秦国去了,而先到北方,这些都是弱小的国家。他先到燕国, 说动了燕国的诸侯,认为他的办法好,给了他资本,要他去组织“联合国”。他就 来到赵国了,在赵王建筑得非常漂亮的大办公室里,和赵玉拉着手讲悄悄话,讲的 一些什么内容,须看《战国策》的《赵策》,不过读中国古书要了解,他所讲的虽 然记载下来给后人学习,也不一定是光明正大的好主意,都是讲利害关系,属于当 时的阴谋,所以悄悄的。赵王听了以后,大为高兴,马上封他为武安君,等于现在 的上将军、特任官。这个时候,他一下子阔起来了。受了相印,后面带着从人,等 于一个特别办公室的机构,“联合国”的秘书长还没有当上,派头先有了。他出去 时,后面跟着的车于有一百辆。至于锦绣千纯,并不是穿的衣服,在那个时代,布 匹和钱币同样是钱,都当作货币用。他后面带了很多钱,还有白璧百双和黄金万镒, 都跟在他的后面。这时他有了政治资本,才开始组织“联合国”,提倡抗秦。 下面“苏秦相于赵”到“贤于兄弟”一段:就是说苏秦这时做到赵国的首相而 兼办外交,就马上与秦国断绝了外交关系,和那么强的秦国,不但外交上断绝关系, 经济上工商业都不通往来了。这是他与赵王“抵掌而谈”时,不晓得出了些什么主 意,后世的人无法知道。后来他的“联合国”一组成,苏秦威风之大,大到除了秦 国之外,六国诸侯所辖那么大的天下,那么多的群众,每个国家的诸侯,以及“参 谋长”、“秘书长”什么文官武将等谋臣勇士,全部都听命于他一个人,靠他一句 话作决定。那种权势,威风之大,不可想象,如拿今天的基辛格来比,基辛格还不 及他万分之一呢!而且这个时候,国际上没有办法停止战争,可是苏秦做到了连一 根箭都没有用过,而国际上诸侯之间,就能互相合作,贤于兄弟,大家互相团结, 这是苏泰的成功。 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 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火黄)于道, 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于是写这篇文章的人结论说,由这一段历史,就看出人才的重要,有才干的贤 者得其位,天下就服了。只要这一人施展所长,天下的人不问思想、观念各方面, 都跟他走,所以古话说:“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 这个“式”就是标准,也就是中心。一个中心在于政治——包括内政、外交、经济、 军事、社会、教育等广义的政治。光靠武力没有用,要好的政治策略,“式于廊庙 之内”——廊庙过去指君主上朝的朝廷,比之现代,是中央最高决策的所在。只要 有好的政策、好的人才,就能转危为安,就像苏秦威风的时候,六国的经济都由他 支配,各国之间的关系如此密切,不但外交上如此,还有工商上的往来,在秦晋山 脉以东的各个国家的诸侯,听到消息就跟着来归服了,使赵国在当时国际上,立即 变成最有声望,最有地位的盟主国。 反覆波澜的人世 下面讲到苏秦个人,这也是大家要研究的,关于个人的人生与国家社会的关系。 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卷枢之士耳,伏轼樽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 杜左右之口,天下英之能伉。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 宴,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 “嫂何前倔而后率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 则父母不子,富责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人,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战国策》 这里说苏秦这个人,不过是贫民窟里出身的,家里穷得很,小门小户,好比贫 民窟里违章建筑穷家的子弟而已,结果坐那么豪华的车子,威风凛凛,各国间随意 走动,同每个国家的元首见面,在各个朝廷中,高谈阔论,使各国元首身边最受器 重、最得宠的人,在他面前都闭着嘴不敢乱讲话,只有听命的分,天下人没有办法 和他对抗。他就是靠头脑,靠嘴巴干出来的。这里就要注意了,推开军事哲学来说, 任何历史,任何时代,战争的背后还是思想;权力的背后也是思想,政治的背后仍 然是思想,不过许多思想家,虽然影响了整个时代,乃至影响后世千秋万载,在他 本人当时是很可怜的。比如孔子、孟子以及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是如此,这些人都是 走正路的大思想家。而苏秦、张仪这类搞思想的人,就讲现实,他们对国家、民族、 人类、社会这些大经大节都不考虑,完全个人英雄主义,自我主义,做到“天下英 之能伉”就是他们的目的。 后来苏秦要到南方一个新兴的国家楚国去,经过他的故乡洛阳,家里人这时对 他的待遇,和他第一次游说秦王失败回来,连父母都不理他的情形,成了一个强烈 的对比。这时父母听到他来了,赶紧雇人来粉刷房子,路都打扫干净,准备了音乐、 宴席,而且到三十里以外去郊迎。太太不敢正眼看他,只有低下头,侧过脸,偷偷 地瞄他一眼,苏秦讲的话,还要凑过耳朵仔细听,就怕听错了。嫂嫂更严重了,跪 在地上爬过去,自己先跪下来道歉。岂止苏秦?汉高祖也是如此,当亭长的时候, 又喝酒,又乱来。回家时嫂嫂也不给他做饭,要他吃冷饭去。这就是人生。 所以有的人读了这些书,觉得自己要奋斗,要争气,这是一种看法。如果讲修 养的,如孔、孟的道德观念,就觉得苏秦的嫂嫂、太太这一类型的人太多太多,只 是很值得怜悯,但一点也不会动气,而觉得人原来是如此可怜的一种动物,于是去 感化这种人,教他们以后不要这样想,不要这样做,这就是道德的思想。相反的, 就是不道德的思想,也是苏秦他们这一条路,不过苏秦还算好,他并没有报复,只 是幽默一下,讽刺他嫂嫂一句而已。历史上报复的人很多,如宋朝第一位宰相赵普, 胸襟就非常狭隘,度量不够大,他当了宰相,对以前对不起他的人都要报复,还是 宋太祖劝他说:“风尘中能识天子、宰相,则人皆可物色矣。”所以宋太祖还是了 不起。赵普也还算好的,历史上有很多报复得很惨的例子。所以说苏秦算是好的, 不过问他嫂嫂,上次我回来,你高高在上,现在你又跪下来干什么?如果以儒家的 道理来说,苏秦就不讲这句话,儒家的做法,是不和这样的人计较。像苏秦这样做 法,也是为儒家所不齿的。如历史上三国时有名的管宁与华歆的故事,他们原来是 很要好的同学,有一次两人同在一起挖地,管宁挖到一块黄金,看都不看一眼,华 歆拿起来看看,想了一下,还是把黄金丢掉了,从此管宁就看不起华歆,断定他将 来一定有问题,而不相往来。后来华歆当了曹丕的大臣,也等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 上,那么大的权贵,而管宁就盖了一个楼房,搬到楼上去住,因为他不愿意立脚在 华歆所管的土地上,而一辈子不下楼。这就是儒家的另一种作法。假使苏泰讲这句 话时,有一个管宁在旁边听了,就马上走开,不理他了,不必说六国宰相,即使当 万国宰相,他也不会理的。可是苏秦的嫂嫂答道:你现在地位高了,又有钱,当然 不比从前了。那么苏秦听了,不免有所感慨:人在这个世界上,势力、地位、金钱、 富贵,这些都不能马虎的啊!不过,要知道一个人,在某一时期,财富名位权势, 一点也没有有。真看通这点,才知道如何是人。 这是不能效法的,我曾再三说过,这是属于谋略之学,所以中国古代读书人, 对这种书的看法是“不足为训”四个字的评语,不能拿来效法的,不过要懂得。如 孔子、孟子何尝不懂这些,当然懂得,但是讲道德,则如孔子赞赏颜回的,宁可抱 道穷死,绝对不走偏路;再如子贡,像苏秦这一套本领他都有,而且他也做了,游 说过列国,也成功,可是子贡走的是正路,在列国上摆布了那么大的局面,而自己 什么都不要,只是为了救自己的父母之邦,才不得不如此一用而已。 这里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关于个人的也好,关于国家的大事也好,应该多方面 比较,才能有深刻的见识,和正大的抉择。 人才与时代历史 我们现在姑且以人作中心来讲,上次讲了苏泰,这次说到张仪。 为什么要说这两个人?要了解自己国家历史文化的演变,尤其是在一个世界变 乱的动荡时代,对于权谋之术,不能不有所了解。过去大家都念过这一类的书,也 许因为各人生活的经验不同,而体认的程度也有深浅不同。这几十年来,大家都有 许多经历,以这许多不同的经历,来看历史上的事迹,再看世界的大势,观点就不 同,因此读历史的观点也不同了。 我们都知道苏秦、张仪是战国时期的人。不过以他们个人做中心,而研究整个 历史,特别要注意的是:中国文化,由周朝开始行礼乐道德的政治制度,礼乐道德 的政治哲学思想,到了春秋以后,非变不可。这并不一定是由于某一个人或几个人 的败坏而演变,而是时势所趋,非变不可。就像我们常说的一句最幽默的,也是最 有意义的话:“无可奈何,只好如此。”有些人对于环境和事务是这样,时代的趋 势也是这样。任何一个时代潮流,趋势来了的时候,就“无可奈何,只好如此。” 由春秋到战国,就是这样一个情形,这是第一点我们要了解的。 其次,周朝礼乐道德的政治制度与政治思想,是所谓王道政治。到了春秋时代, 就成了霸道政治,所谓“霸道”一辞,并不是现代“不讲理就是霸道”的意思,当 时的霸道并不是不讲理,仍旧非常讲理。以现代观念而言,列国之间的领导权,以 武国或财力而称尊的,称之为霸或伯。不走礼乐道德政治的路线,走的是利害关系 的路线。当然在利害关系当中,仍然还有他的道德标准,这就是霸道政治的时代。 到了战国时代,也称霸道,但已经是霸道的末流了。这时的霸道,到达了并吞,也 就是侵略的阶段。这个时候,一个国家所需要的是强。到了这个阶段,天下所需要 的,就不是分封诸侯的封建制度,而需要统一天下为一个国家,过去宗法社会的封 建是要改变了。当时各国之间,可能统一天下的,最有优势的是秦国,另外还有南 方一个新兴的楚国,但楚国始终无法与秦国抗衡。至于太行山以东,黄河南北的这 些国家,太老大了,内政也太衰败了,始终处于听人宰割的状态。 牵涉到商鞅 研究历史,战国时的齐国、楚国,乃至韩、魏,并不是不可为,但又为什么弄 到如此,只能听秦国的摆布?归结下来,不外是人才的问题。 好了,到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不但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即使世界的历史 文化也是如此:决定仍是在人才。就是现代的历史,我们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秘史》 这部纪录片以后,也深深感到人才是决定性的关键。任何思想,任何精良的制度, 都要靠人才的创造和人才的推行。当时秦国所以能够在一百年内兴盛起来,就决定 在几个人身上。苏秦、张仪以前,秦国在政治基础上,有一次很好的改革,就是用 了法家商鞅的决策,提倡法治,即所谓商鞅变法。商鞅这一次在政治上所做的改变, 不上是影响了秦国后代的秦始皇,甚至影响了后世三千年来的中国,这又是一个大 问题。 商鞅当时改变政治的“法治”主张,第一项是针对周代的公产制度。(有人说 周代这个制度,就是社会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这种做法,是硬作比方,似是而 非的。)商鞅在秦国的变法,首先是经济思想改变,主张财产私有。由商鞅变法, 建立了私有财产制度以后,秦国一下子就富强起来了。但商鞅开始变法的时候,遭 遇打击很大,关键就在四个字:“民日不便”,这一点大家千万注意,这就讲到群 众心理、政治心理与社会心理。大家更要了解,人类的社会非常奇怪,习惯很难改, 当商鞅改变政治制度,在经济上变成私有财产,社会的形态,变成相似于我们现在 用的邻里保甲的管理,社会组织非常严密,可是这个划时代的改变,开始的时候, “民日不便”,老百姓统统反对,理由是不习惯。可是商鞅毕竟把泰国富强起来了。 他自己失败了,是因为他个人的学问修养、道德确有间题,以致后来被五马分尸。 这等到有机会研究到他的时候再说。可是他的变法真正成功了,中国后世的政治路 线,一直没有脱离他的范围。 由商鞅一直到西汉末年,这中间经过四百年左右,到了王莽,他想恢复郡县制 度,把私有财产制度恢复到周朝的公有财产。王莽的失败,又是在“民日不便”。 王莽下来,再经过七八百年,到了宋朝王安石变法,尽管我们后世如何捧他,在他 当时,并没有成功。王安石本人无可批评,道德、学问样样都好,他的政治思想精 神,后世永远流传下来,而当时失败,也是因为“民日不便”。我们读历史,这四 个字很容易一下读过去了,所以我们看书碰到这种地方,要把书本摆下来,宁静地 多想想,加以研究。这“不便”两个字,往往毁了一个时代。毁了一个国家,也毁 了个人。以一件小事来比喻,这是旧的事实,新的名词,所谓“代沟”,就是年轻 一代新的思想来了,“老人日不便”。就是不习惯,实在便不了。这往往是牵涉政 治、社会型态很大的。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对于这种心理完全懂,于是就产生了 “突变”与“渐变”的选择问题。渐变是温和的,突变是急进的。对于一个社会环 境,或者团体,用哪一个方式来改变比较方便而容易接受,慢慢改变他的“不便” 而为”便”的,就要靠自己的智慧。这也是讲苏秦、张仅这两个人的事迹,所应注 意到的。 外才与内用 说到张仪、苏秦两个人,游说的目标,开始都是对秦国。秦国在秦始皇以前, 历史政治的基础之所以打好,都借重于外来的人才。商鞅,卫国人,外来的;百里 奚,虞国人,外来的;张仪这些外来的人物,还是后期的。为什么这些人,不能为 自己的国家所用,反而都去替秦国效力呢?这中间的问题也很大,这里暂不分析, 大家自己去研究它的原因吧!还有一个观念要很注意的,读古书固然要吸收历史的 经验,但是不要被古人牵着鼻子走,尤其今天求学问,对今天的时事要格外留意, 千万要把握住今古无分别的原则。当年的秦国,可以把它比作现在的美国,也可以 比作苏联。但是不要忘记,秦国的坏处可比敌人,但秦国的好处也可以比作我们自 己,这是没有固定的,我们怎样去运用这个法则,是在于人的智慧。 张仪之所以在秦国一说就通了,原因是秦国在当时所需要的,并不是什么文化 思想。谁有办法使秦国强大,永远的强大,而巨盖世的强大,就请谁。这是在当时 的必然趋势,并不是说秦始皇的祖先们,毫无道德礼乐政治的思想,而是时代的趋 势,需要如此。 张仪的故事 再看张仪的个人,要看《史记》张仪列传,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张仪、苏 秦这些人,是把战国时的资料,将时间、年代、地点,编起来写成传记。而在每个 人的传记后面,都有评语,所以司马迁的《史记》,也等于是历史哲学,等于是一 个评论。 研究苏秦时我们说过,张仪是苏秦培养出来的,不过在这以前还有一段:张仪 是魏国人,小的时候和苏秦是同学,《史记》上写他们跟鬼谷子“学术”。要注意 这“学术”两个字,他们并不是真搞什么学问,学的是如何拿到功名,很讲现实的 一套东西,就是权变之术。在读书的时候,苏秦自己认为不及张仪,《史记》上只 记了这样一笔,没有说为什么不及张仪。后来看了张仪传,找出一个答案,张仪的 出身,比苏秦好一点,所以有点太保脾气,比较豪放,是耍得开的人。苏秦后来得 志以后,张仪并没有得志,环境比较好一点的人,进取心就差一点,所以读历史读 多了,对于一个人的成功,会感到很奇怪的,有许多人的成功,连他自己本来都没 有这样的想法,但却硬是有机会逼得他走上成功的路线。正如隋炀帝吹的牛:“我 本无心求富贵,谁知富贵逼人来。”这就看出一个人如果没有环境的刺激,反而容 易堕落。以张仪、苏秦两人比较,张仪就是如此,等苏秦得志了,张仪还在悠哉游 哉。在一个当楚国宰相的好朋友家里,作第一等宾客,手面也很大,随便花钱,蛮 不在乎,一般人看他吊儿郎当,好像品行不很高。有一天这位宰相家里掉了白璧, 宰相家里的人怀疑是张仪拿的,把张仪捆起来打个半死。回到家里。太太就说他, 这冤屈都是读书读来的,如果不读书,就没有这种事。张仪当然受伤很重,他看见 太太这样难过,就问自己的舌头有没有坏,太太告诉他舌头当然在,张仪就安慰太 太不要紧,只要舌头还在,就没有关系,我们曾经看了《张良传》中说的:“以三 寸舌为王者师”。这句话也等于说:只有吹牛不犯法。但据我们的经验,只有吹牛 的成本最大,其次吹牛的对象更难找,因为能听吹牛的人,比吹牛的人还要高,诸 葛亮会吹,刘备会听;张良会吹,汉高祖会听。没有对象,再吹也没有用。“三寸 舌为王者师”,所以张仪说只要舌头在就不怕。等到伤好了,听朋友的劝,才去找 苏秦。 刺激的教育 这时苏秦已经了不起,可是苏秦自己心里有数,知道所玩的一套不是真的道德, 也不是真的政治,为了个人的功名富贵而把齐、秦等国玩弄成这个样子。这个我们 要注意,今日的基辛格内心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动机,值得研究。不过有两种看法, 基辛格以前的确有著作,曾经有一个留美的同学,回来跟我说,基辛格这一套当然 会失败,可是他著作中的理论可能不会失败。另外也有人说,基辛格大概准备把美 国搞垮,因为他是犹太人。这都是推测的话,不去管它。话说回来,苏秦知道自己 的西洋镜要拆穿的,如果被拆穿就不得了,必须要制造出一个敌人来,他当时的敌 人是秦国,不需要另外创造,可是又有谁能去秦国说动,来和自己的计划对抗?他 心里想到只有张仪,而刚好这时张仪来了,于是我们上次讲过的,苏泰就想办法刺 激他。由此我们看到,一个环境好的青年,有本事,可是懒,不肯动,非要刺激他 到没有办法的时候,他才去干。 山梁雌雉时哉!时哉! 再说张仪到了秦国以后,所说的一套,就是《战国策》里这篇张仪说秦王。 我们看这一篇文章,除了了解这些历史经验以外,其中记录的许多观点、思想, 对于我们现在的时代、国家、世界,乃至于个人,有很多值得参考的地方,须要注 意。其次张仪去看的秦王,也就是苏秦所去看的秦惠王。苏秦去看他,两个人谈不 拢,再读书以后,就不再去看他,想个办法,使太行山以东的国家,联合起来抗秦, 把泰国孤立起来,没有办法左右当时的列国局势。现在张仪来看秦惠玉,列国的情 势变了,和苏秦来的时候不同,这时惠王正需要这样一个人的时候。刚好张仪到了。 张仪说秦王曰:“臣闻之: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为人臣不忠当 死;言不审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大王裁其罪!” 这一段,有一点我们要注意,即使不研究法家的韩非子,至少要看《史记》上 韩非子的传记。韩非子再三提到一个重点——“说难”,人与人之间说话最难,尤 其借言语沟通政治上的思想,就更为困难。这一段里,也就反映了这一个重点,在 文字的表面上没有什么了不起,实际上是一个重点。第二点从这一段里,我们看到 要学习说话的艺术,像张仪这开头的三句话。首先提出实际上不知道而乱讲的,这 是不聪明。第二是知道了不讲的,就是不忠,对你不忠的人应当死。第三是知道了, 又讲了,但讲得不详细、不清楚,也该死。实际上他的意思是,我要详详细细说给 你听,你不要不耐烦,一会儿看表,一会儿又说要开会,但是他不便也不能这样直 说,所以说反面话,如讲得不详细不清楚当死。最后还加上一句,我虽然据我所知 道的,利害得失全部说给你听,但是如果错了,甘愿领罪。他这么一说,如真说错 了,秦王也不好意思责怪他了。他短短几句话,什么都讲到了。这就是说话的艺术。 而后言归正传。 “臣闻:天下阴燕阳魏,连荆团齐,收余韩成从,将西南以与秦为难,臣窃笑 之。世有三亡,而天下得之,其此之谓乎!臣闻之曰:‘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 者亡,以逆攻顺者亡。’今天下之府库不盈,屯仓空虚,悉其士民,张军数千百万, 白刃在前,斧质在后,而皆去走,不能死。罪其百姓不能死也,其上不能杀也。言 赏则不与,言罚则不行。赏罚不行,故民不死也。” 首先把列国局势分析下来,所谓“天下阴燕阳魏”到“将西南以与秦为难”。 这一段的列国局势,都是苏秦的玩意儿,可是他绝不攻击苏秦,因为这时他已经知 道是苏泰培养了他,这个时代,就在苏秦、张仪这两个同学的手里玩。 张仪说,他们这种合纵的形势,“臣窃笑之”,我觉得好笑,你秦王放心,没 有什么可怕。“世有三亡”,世界上有三个大原则,谁违反了这三原则之一的,就 非亡不可,在个人非失败不可。“而天下得之,其此之谓乎!”现在他们这个联合 国的组织——合纵的国家,已经犯了这三样必定败亡的原则。“臣问之曰:以乱攻 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就是这三个条件。“以乱攻治者亡”是 内在的,内政第一要清明。“以乱攻治者亡”是同样的道理,内部先求修明,张仪 当时是指燕、魏、荆、齐、韩、赵这一边,每个国家的内政当时都在乱,真正修明 的政治还是在秦国,所以后来秦始皇能统一天下,并不是偶然的。有上代替他打好 了政治基础,由商鞅变法以后,内政一路建设起来的。 “以邪攻正,以逆攻顺”的道理都是一样。 他再分析天下的局势,从“今天下之府库不盈”到“其上不能杀也。”这一节, 原则上同今天东南亚的趋势有点相像了。第一,他们这些国家,经济不能独立,后 勤补给缺乏,经济没有弄好,把所有的有用人力,都放到前方去了,统统备战。所 谓“白刀在前,斧质在后。”这八个字,我们不要只作文学上的欣赏,仔细研究起 来,这就是描述古代兵士在战场上,前进则有敌兵之白刃以相向,若畏惧而退阵, 则后头又有“斧质”相加的死刑要承受,处境可说是进退两难。可是这些国家的军 队,遇到真正发生了战争,会回头就跑,绝没有人冒死打仗。为什么呢?“罪其百 姓不能死也,其上不能杀也。”这要注意的。任何一个时代,任何国家,人民所以 不会打仗,所以不肯尽忠,不肯牺牲,是有他的原因的,主要由于领导的错误。 政治上最重要的就是“赏罚”两个字,赏罚两个字也很难的,历史上很多人在 这两个字上犯错误。甚至当家长的对孩于们的赏罚都要注意,都很难做得好。所以 奖惩之间很难很难。张仪说,现在他们各国里面,“言赏则不与,言罚则不行,赏 罚不行,故民不死也。”就是要赏,可是不给,说的没有用;对于处罚,也没有彻 底去执行。既然赏罚不能行,大家觉得马马虎虎,没有责任感,所以就不肯牺牲打 仗了。 他回过来说泰国: “今秦出号令而行赏罚,不攻无攻,相事也。出其父母怀衽之中,生未尝见寇 也。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煨炭,断死于前者比是也。” 政治修明:命令贯彻,赏罚分明(这是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政治完全走上法治 制度的好处),许多秦国的年轻子弟,因为国家富强、环境舒适,从离开父母的怀 抱起,就没有见过敌人,一到了战场精神就来了,一顿足会脱了衣服,光着膀子, 看见刀子,都不怕,就是烧红的火炭都敢踩上去,死了就死了,愿意牺牲的人多的 是。 秦国的老百姓为什么会做到这样?他说: “夫断死与断生也不同,而民为之者,是贵奋也。” 断死与断生,在人的心理是绝对不同,“断”就是断然,就是决心。断死是决 心牺牲,断生是决心求生投降,这两种决心是绝对不同,而秦国的青年所以会断死 于前,是养成了一种战争责任感,不怕死的精神,能够奋发,非牺牲不可,有个人 的牺牲才有国家的强盛。因此秦国的士兵: “一可以胜十,十可以胜百,百可以胜千,千可以胜万,万可以胜天下矣。” 张仪再说下去: “今秦地形,断长续短,方数千里,名师数百万,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 天下莫如也。以此与天下,天下不足兼而有也。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 所当未尝不破也。开地数千里,此甚大功也。” 从一开始说到这里,一路下来都是高帽子,好听的,而又都是真实的。高帽子 也不能乱送,秦王是一个当领袖的人,笨也不会笨到哪里去,所有的资料,他都清 楚。换句话说,也就是张仪把秦国当时所处的列国情势、政治环境、地理环境、军 事环境、一切准备,都分析清楚。最后,他说出一个秦国当前所应该采取的措施。 实际上也就是张仪自己心理所希望造成的局势。他说: “然而甲兵顿,士民病,蓄积索,田畴荒,廪仓虚,四邻诸侯不服,伯王之名 不成,此无异故,谋臣皆不尽其志也。” 在这里我们就看到张仪处理思想的方法,古代所谓“以说动人主”,就是《张 仪列传》上说的,他问太太舌头坏了没有?他用嘴巴分析利害关系,非要打动对方 的心不可。使他听了这个话,非动情不可,认为有道理,非上这个当不可。历史上 常有一句话“揣摩人主之意”,当然“人主”是指帝王而言,以个人来说,做一个 小单位的主管,也是一样,下面总要慢慢摸你的意思,把你的个性等等都了解,这 当然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现在张仪把秦国的好处先讲了,可是再看下去,我们看到苏泰合纵——来一个 “联合国”以后,秦国是已经没有办法,很吃亏了。他说“甲兵顿”,国防的战线 拉得那么长,国防经费那么大,无法打仗,停在那里,好比今天美国的情形。“士 民病”,大家心理上都很困顿。经济上“蓄积索”,慢慢空虚了,等于现代的美国, 在越南,打不了胜利的仗,钱都打光了。“田畴荒”,国内的农业、工业、生产都 荒废了。“困仓虚”,国库都空虚了,结果弄到四邻的诸侯不服,外面的同盟国家 并不服你的气,你想称霸于天下是不可能的。我们读了这段书,看出就是苏泰这样 一个书生,在七八年之间,把秦国弄成这个窘态。同时我们也可以了解现代,美国 人到今天为止,就是这个情况。当时张仪告诉秦王,秦国所以到这个地步,就是左 右的文臣武将,没有真正尽心贡献意见所致。 引用历史的经验 他话说到这里,就引用过去历史的经验,告诉秦王: “臣敢言往昔:昔者齐南破荆,中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韩、魏之君, 地广而兵强,战胜攻取,诏令夭下,济清河浊,足以为限,长城、距坊,足以为塞。 齐五战之国也,一战不胜而无齐。故由此观之,夫战者,万乘之存亡也。” 张仪在这个时候,要挑起战争。他希望泰国出战,但没有直接教秦王非打不可, 他只拿历史的经验来说,提到齐国。研究这一段历史要注意的,秦是在西边,齐国 是介于现在山西与山东之间,他说历史上齐国称霸的时候,那么了不起,四面攻破 了各国,一个命令下来,列国都听他的。南有济水黄河,北有长城作防线,像这样 一个平原国家,各方面受敌,只要一次大败仗,齐国就完了。他那个国家的命运注 定非打胜仗不可,由此可以看到战争的重要。这段话张仪是挑动秦国非打不可。 “且臣闻之曰:削株掘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 这是普通作人的道理,国事也同个人的事一样,农业社会人人都知道的比喻, 砍去一棵树要挖根才彻底,但不要碰到旁边的树,如把旁边的树根也挖掉,就成问 题,这个祸就闯大了。这是中国农业社会的老话,也是作人的道理,凡事挖根要彻 底,不要留下祸根,但是对于与此事无关的部分,不要轻率地去伤害,伤害了就闯 祸。 张仪接着就指出秦国当时的近代历史: “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邵,取洞庭、五都、江南,荆王亡奔走,东伏于陈。 当是之时,随荆以兵,则荆可举,举荆则其民足贪也,地足利也,东以强齐、燕, 中陵三晋,然则是一举而伯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 退,与荆人和。今荆人收亡国,聚散民,立社主,五宗庙,令帅天下西面以与秦为 难,此固已无伯王之道一也。” 这一段是批评秦国的不对,军事策略上的错误,他说你们一度和荆国作战,破 了荆国,拿下了郢——现在武汉以北一带,取下了洞庭、五都,江南,一直到达现 在安徽这一带了,荆王也逃亡躲到陈国不敢出来了。当这个时候,如果秦国一路追 击下去,则整个荆国可以拿下来,拿到了荆国,则秦民可贪,地可利。进而影响东 面的齐国、燕国都可以控制了。中间可以驾凌赵、魏、韩等三晋地,你秦国就可以 一战下来称霸世界。结果你秦国的决策不这样做,反而引军而退,打有限度的胜仗, 跟荆人谈和了。结果,荆人又慢慢恢复了,强起来了,又变成了你秦国的敌人,所 以第一个错误就犯下去,不能做联合国的盟主——成伯。 研究这一段书,我们就感到,历史虽然已为陈迹,却足以发人深省。我们读这 一段历史,再看看国际的现势,美国在对北朝鲜,对北越的战争,军事策略上犯了 同样的错误。 他讲秦国的第二个错误: “天下有比志而军华下,大王以许破之,兵至梁郭,围梁数旬,则梁可投。拔 梁则魏可举,举魏则荆赵之志绝,荆赵之志绝则赵危;赵危而荆孤;东以强齐燕, 中陵三晋,然则是一举而伯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 退,与魏氏和。令魏氏收亡国,聚散民,立社主,置宗庙,此固已无伯王之道二美。” 我们拿这一段历史的经验,看看今天的越南(时为一九七五年四月),又投降 了。张仪说,你秦国有一次在北方的战争,已经打得很好,你已经打到了梁国,把 梁的城郭包围起来,已经可以把它拿下来了,拿了梁,魏国就站不住了,得到了魏 国,荆、赵就不会有斗志。赵危,荆孤,一直下来,也可以称霸天下。(这要注意, 没有说统一,不像后来秦始皇要消灭人,这里是只想称霸。)结果你秦国的谋臣又 是不准打完全胜利的战争,撤兵回来,和魏国讲和,魏国又壮大起来。 第三点,张仪谈到秦国的内政: “前者穰侯之治秦也,用一国之兵,而欲以成两国之功。是故兵终身暴灵于外, 士民潞病于内,伯王之名不成,此国已无伯王之道三矣。” 张仪说穰侯(秦国的权臣)当政的时候,内政上兵力用得太过分,想用一国的 兵力完成两国的事,于是服兵役的人,终身奔波于外,国内的工商业衰落了,农村 破产,这是第三点的错误。 接着指出秦国的谋臣太差劲,如美国的参、众两院,基辛格、费正清这些人, 都是美国现代的策士。 “赵氏,中央之国也,杂民之所居也。其民轻而难用,号令不治,赏罚不信, 地形不便,上非能尽其民力,彼固亡国之形也,而不忧民氓,悉其士民,军于长平 之下,以争韩之上党,大王以诈破之,技武安。当是时,赵氏上下不相亲也,贵贱 不相信,然则是邯郸不守,拔邯郸,完河间,引军而去,西攻修武,逾羊肠,降代、 上党,代三十六县,上党十七县,不用一领甲,不苦一民,皆秦之有也。代,上党 不战而已为秦矣,东阳河外不战而已反为齐矣,中呼池以北战而已为燕矣。然则是 举赵则韩必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橐 魏,挟荆,以东弱齐燕,决白马之。以流魏氏,一举而三晋亡人者败。大王拱手以 须,天下这随而使,伯王之名可成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与赵氏为和。以大 王之明,秦兵之强,伯王之业,地尊不可得。乃取欺于亡国,是谋臣之拙也。且夫 赵当亡不亡,秦当伯不伯,天下固量秦之谋臣一也。” 赵氏是现代河北山西一带靠北面地方,在当时是中央之国,杂民之所居,这问 题很大,讲到历史要特别提出来研究的。 杂民所居的地方,政治上很成问题,如历史上自汉朝以后,有一个魏晋南北朝, 这时都是外来的民族。因为汉朝自高祖以来,三四百年间,对西北的外来民族,始 终没有办法,因此形成了以后南北朝两三百年间汉族与外来民族的纷争。到了唐代 的时候,唐太宗那样了不起的人,对于边疆问题没有办法解决,汉唐两代,对外来 民族,唯一的办法,就是靠通婚来羁糜,都是靠“和番”政策。所以唐末直到后来 五代时候,就是杂民之所居,发生了变乱。 那么是不是杂民所居不可以?不是不可以,血统的交流不是不可以。问题在于 有很重要的一点,古人始终不知道的,在孔子的思想里有这一点,不过表达得不很 具体,就是“文化的同化”这点古人不知道。假使唐代就知道了文化是政治战的一 个最大的力量,那中华民族今天的国势,还不止是这样而已,很可能西面已经到了 欧洲。其次要注意的,近代东西方文化思想沟通以后,大家都知道了这一点,所以 各国之间,在侵略别国以前,先作文化的侵略,最后消灭一个国家,也是靠文化。 像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人知道了这一点,所以他每占领了一个地方,一定要当 地人说日本话。他不像元朝的蒙古人,也不像汉代、唐代的外来民族,进了中国跟 着说中国话。乃至把历史文化都改变。文化虽是看不见的东西,但是力量很大。现 在我们知道战争中包括心理战,也非常重要,文化战还是口号,没有具体的东西拿 出来,尤其现在我们在提倡文化复兴,我个人的观点,我们的文化是在衰落。像我 们手边拿来研究的东西,就是真正中国文化之一,而且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却只有 少数人去看它。 这是由“杂民之所居”一句所引出来的感想,提出来值得大家研究和注意的。 张仪在当时讲到“杂民之所居”的地方,“其民轻而难用”,这句话又引起我 一个感想,希望大家要读一部书——《读史方舆纪要》,里面对每一省、每个地方 的民风习性讲得很清楚。山川形势、风俗产物,都很详尽,现在也没有脱离这个范 围,很值得注意。在政治作战、心理作战、文化作战上,非常值得参考。 张仪这里讲的所谓“轻而难用”,就是豪迈,容易冲动,一句话不合就打起来 了。在这种地方,就要了解他们这种民风习性,这并不是他们的缺点,如果摸清了 他们这种个性,政治上就好办了,像杂民所居的这种地方,有时候专谈法治很难办 的,他们往往讲义气,话说对路了,人作对了,他就听你的,如果全跟他谈法,不 一定好办。 他再分析赵国的地形也不便利,是亡国的地形,可是赵国在这么不利的情形之 下,仍旧出兵打仗(例如后来秦国大将白起与赵国长平之役,坑赵卒四十万的故事)。 张仪所讲这一段都是讲当时秦国的政策,批评秦国当时的这班谋臣没有尽心负责任。 他继续说: “乃复悉卒,以攻邯郸,不能拔也,弃甲兵怒,战栗而却,天下固量秦力二矣。 军乃引退,并于李下,大王又并军而致与战,非能厚胜之也。又交罢却,天下固量 秦力三矣。内者量吾谋臣,外者极吾兵力,由是观之,臣以夭下之从,岂其难矣! 内者吾甲兵顿,士兵病,蓄积索,田畴荒,廪仓虚;外者夭下比志甚固,愿大王有 以虑之也。” 一口气批评下来,结论说到外面的人,看你内在的谋臣,外在的兵力,到底有 多大力量,都看得清清楚楚,现在你国内是这样的情势,而各国又联合起来,你秦 王应该多多考虑了。 然后张仪提出建议,先以武王代纣的历史经验来作比方。说动秦惠王,最后的 结论,竟以自己的头颅来坚定秦惠王的信心,可见他的会说话,也可见他用心之深 和求信之急了。 “且臣闻之,战战栗栗,日慎一日,苟慎其道,天下可有也。何以知其然?昔 者纣为天子,帅天下将甲百万,左饮于淇谷,右饮于洹水,淇水竭而运水不流,以 与周武为难,武王将素甲三千,领战一日,破纣之国,禽其身,据其地而有其民, 天下莫不伤。智伯帅三国之众,以攻赵襄王于晋阳,决水灌之,三年城且拔矣。襄 主错龟数策占兆,以视利害,何国可降?而使张孟谈,于是潜行而出,反智伯之约, 得两国之众,以攻智伯之国,禽其身,以成襄子之功。今秦地断长续短,方数千里, 名师数百万,秦国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以此与天下,天下可兼而有 也。臣昧死,望见大王,言所以举破天下之从,举赵、亡韩,臣荆、魏,亲齐、燕, 以求伯王之名,朝四邻诸侯之道,大王试听其说,一举而天下之从不破,赵不举, 韩不亡,荆、魏不臣,齐、燕不亲,伯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 于国,以主为谋不忠者。” 现在把苏秦、张仪这两篇东西作一个结论。我们重复提出要特别认识清楚的一 个重点:苏秦、张仪当时的动机,是以自己个人的功名富贵为出发点,而把整个的 列国局面,历史的时代,在他们两位同学的手里摆布了约二三十年。他们并没有一 个中心思想,或政治上的主义。同时也可以说,当时一般领导人,并不接受任何中 心思想或主义,对于道德仁义的中心思想都不管了,只认识利害关系。这一点对我 们现在来说,是一个历史的经验,要特别注意。中国几千年历史,一个乱象,到了 像战国的末期,像南北朝的末期,像五代的末期,仁义道德没有办法发挥作用,没 人接受,这是什么原因?当然有它的道理,譬如《孟子》,大家都读过的。孟子不 过比苏秦,张仪早一点点而已,为什么孟子到处讲仁义,到处吃瘪?为什么苏秦、 张仪会那么吃香?这样比较下,就产生两个观点,在个人方面,我们就看到了孔子、 孟子的伟大,他们对于苏秦、张仪的这一套不是不懂,他们全懂,可是始终不愿意 引导人家走上这条路,始终要求人家讲基本的德性,并不在乎自己个人当时的荣耀, 这是孔、孟个人的了不起。第二点,我们看出了,当时的时代为什么需要苏泰、张 仪的这一套,这就讲到我们本身。我们现在两副重担挑在身上,一面要维持自己传 统文化的德业,政治的道德,人伦的道德,承先启后,这是一副担子。另一方面是 要如何配合这个时代的迫切需要,而这个需要是讲利害的,但在利害之中,要灌输 进去我们固有的道德文化思想,这就是我们今日的处境,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处境, 也许在一两百年以后的历史上,会写我们非常了不起的好处,因为我们今日所挑的 担子,比古人挑的还要重,还要困难。所以我们读了苏秦、张仪两人的传记资料, 了解了他们当时的历史,拿来比较今天,就知道今天有如何的困难。因此大家有时 间,不妨多读《史记》、《战国策》这一类书,不要以为这是古书,已经过了时。 如果不变成书呆子,在碰到事情的时候,发挥起来,非常有用处,透过了古书,更 有助于现代情况的了解和进展。 ------------------ 部编版语文网 网络在线书库扫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