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
出生后第一年过去看成在教育范围之外。至少到婴儿会说话这一段不太长的时间里,婴儿是完全由母亲和保姆护理的,她们确信自己本能地清楚什么对宝宝好,但事实并非如此。婴儿出生头一年的死亡率相当大,幸存者中多数婴儿的健康也受到损害,由于护理不当,使之成为婴儿的恶劣的思维习惯的根源。而这一切最近才认识到。科学“侵犯”婴儿室常常使人不满,因为它影响母亲和孩子间的柔情蜜意。但是情和爱不能同时存在,热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定会希望他(她)生活得好,为此当然就有必要借助于科学智慧了。因而我们发现,这种情感在无儿无女或像卢梭那样要把孩子送进育婴堂的人们身上表现得最为强烈,许多受过教育的父母都渴望懂得科学育儿,未受过教育的父母也求教于孕妇学校。结果表明婴儿死亡明显减少。原因在于,只要护理得好,并有足够的技巧,婴儿期死广的孩子就一定很少。不仅死亡少,而且生存下来的孩子身心都更为健康。 严格地说,身体健康的问题不在本书讨论范围之内,应由医务人员探讨。我应只涉及其中有关心理的重要内容。但是,婴儿一周岁里肉体和精神很难区分。而且,护理婴儿犯下纯生理性的错误会影响数年后的教育工作。因此,我们就避免不了要涉及本不属我们的讨论范围。 新生儿有反射和本能,但无习惯。不管新生儿在子宫里有什么习惯,在新的环境中毫无用处,甚至有时连呼吸也得教,有的新生儿因为没有很快学会呼吸而死亡。他们发展得很完备的本能是吮吸本能,孩子吮吸时就能适应新的环境。新生儿一天二十四小时大都在睡觉,其它醒着的时候也是在恍炼迷惑中度过。两星期后,这一切就改变了,婴儿在定期重视的经历中学会了期待,他们已经学会了保守——可能比以后的任何时候更为保守,任何新奇的东西都遭致他们的不满。假如能说话,他们会说:“你以为我会改变我这一生的习惯吗?”令人惊奇的是婴儿养成习惯的速度非常之快。每个坏习惯总是影响以后好习惯的培养。因此,婴儿期首先养成的习惯非常重要。如果开始养成的是个好习惯,以后就可以免除无穷的麻烦。而且,首先养成的习惯以后会有本能之感,并且和本能一样牢固。后来养成的与之相反的新习惯就没有这样的力量了。因此,早期习惯的培养应得到极大重视。 探讨婴儿期的习惯培养时,有两点我们要考虑;首要的一点是健康;第二点是品格。我们希望孩子将来成为受人们热爱、能成功地对待生活的人。幸运的是,健康和品格是同一方向发展:一方有利对另一方也有益。本书特别探讨的是品格,但健康也需要相同的实践。因此,我们不至于有这种困难的选择:要么是健康的流氓,要么是病弱的圣人。 现在,每个受过教育的母亲都明白,喂饱婴儿的关键在于定时,而不是一哭就喂。这样更有利于婴儿的消化,而且从道德教育的角度出发,这也是可取的。婴儿的机灵狡猾已远出成人意料之外(并非在美国人的观念里);如果发现哭能产生愉快的结果,他们就会哭。长大后,当埋怨的习惯使他们招人厌恶,而不是把人宠爱时,他们会感到惊讶和木满,继而认为世界冷酷无情。如果长成迷人的姑娘,她们发牢骚时仍受到宠爱,则儿时养成的坏习惯必定有增无减了。富人的情形也是如此。除非婴儿期采用正确的培养方式,否则长大后他们将视自己能力的大小,要么怨气冲天,要么巧取豪夺。必要的道义教育应从婴儿出生时就开始。因为那时方可避免令人沮丧的期望。在以后的任何时候,道德教育都会与相反的习惯发生冲突,结果引起极大的不满。 因此,对待婴儿,需要在冷淡和娇惯中求得微妙的平衡。所有健康需要的事都该做,孩子应保持干燥而温暖,受风时,我们就要把他轻轻抱起。但是,如若木是重要的物质上的原因,他要哭就让他哭。要不然他就会成为一个蛮横的暴君。护理孩子时,不要太婆婆妈妈:该做的必须去做,没有过多的同情可言。任何时候都别把孩子看成比叭儿狗更有趣的宠物。很早开始就应把孩子当作潜在的大人认真对待。在成人身上不可容忍的习惯在孩子身上也许很好玩。当然,孩子不会真的具有成人的这些坏习惯,但我们应该尽量设法避免他们养成坏习惯。首要一点是,我们不能让孩子产生自负的感觉,这种感觉会与以后的经历相冲突,而且无论怎样也与事实不符。 教育婴儿的难处主要在于父母获得一种巧妙的平衡。不断观察并投入大量劳动,才能保证婴儿的健康。如果父母没有强烈的爱心,这两项指标就难以达到所需的程度,而且可能导致将来孩子不够聪明。对于充满爱心的父母,孩子是最为重要的,稍不经意,孩子就会感受到这点,认为自己确如父母所感觉的那么重要。以后的生活中,他的社会环境如果没有这么宠爱他,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就会使他大失所望。因此,不仅在出生头一年,而且以后也一样:父母对于孩子的一般小病,有必要采取更加实在的轻松坦然的态度。过去,婴儿既受约束又受娇惯,四肢不能自由,穿得过于暖和,妨碍了他们的自由活动,而且极受溺爱,给他唱唱、摇摇、晃晃,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会把他变成无能的娇养的寄生虫。正确的做法是:鼓励自由活动,限制依赖他人。不要让孩子看出你为他做了多少事承受了多少麻烦。只要可能,就让他享受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乐趣,而不是霸道地向父母索取。现代教育的目标是把外在约束减少到最低限度,这需要内在的自制力,这种自制力在出生一周岁里较其他时候更易获得。例如:你想让孩子入睡时,不要摇去摇来,或抱在怀里,或呆在他能看见你的地方。一旦你做了一次,孩子就会要求下次再这么做。这样在不可置信的短短的时间里,哄孩子入睡成为一件极困难的事。让孩子暖暖地、干干地、舒舒服服,然后很坚决地放下孩子,轻声哄他几句,让他单独入睡。孩子可能会哭上几分钟,但除非生病,他很快就会停止哭。然后你再去看,他一定已经进入梦乡。比起抚摸与娇惯,这种方法使孩子睡得更沉。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新生儿没有习惯,只有反射和本能。因而他的世界不是由“物体”组成的,认识需要重复的经历,而只有认识,才会产生“物体”的概念。床的感觉、母乳(或奶瓶)的触觉、气味及母亲或保姆的声音婴儿不久就熟悉起来。母亲或床的的外观以后才能看清,因为新生儿不知道怎样集中视力,以便看清形状。只有逐渐通过接触形成习惯,触。看、闻、听才会一起结合,形成对物体的一般概念,这种概念显现一次就会导致下一次的期待。甚至那段时间,婴儿难以感觉人与物之间的差异,部分母亲哺乳同时奶瓶哺乳的婴儿一度对母亲和奶瓶有相似的感觉。这一段时间内的教育,应用纯物质上的方式。婴儿的愉悦是物质上的——主要是食物和温暖,他的痛苦也是物质上的。通过寻求与愉悦有关的东西,避开与痛苦有关的东西,行为习惯使产生了。孩子的哭有时是痛苦的反应,有时却是寻求愉快的表演性动作。当然,一开始是前者。但是只要有可能,孩子受的真实的痛苦都会得到解除,因此,孩子的哭木可避免地与愉快的结果相联系。不久孩子会因为要得到快乐而非感到痛苦而哭啼。这是孩子智力的最初胜利之一。但是不管他怎么努力,也不能哭得像真的痛苦一样。细心的母亲一听便知其中差别,如果她明智点,就该不去理会这并非表达身体痛苦的哭啼。抱着孩子摇晃或唱歌来哄孩子既简单又开心,但是孩子以惊人的速度学会了要求越来越多的这种娱乐,木久这种方式干扰了必要的睡眠——除了进食,孩子应当全天睡觉。这种教规似乎有些苛刻,但实验表明这有利于孩子的健康与幸福。 成人给予的娱乐应保持一定限度,而婴儿自娱活动应尽量鼓励。从一开始,婴儿应有机会踢踢腿,活动活动肌肉。我们的祖先怎么可以长期使用束缚婴儿的涟褓,这简直不可思议。它表明,甚至父母的爱心都难以克服懒怠,因为四肢自由的婴儿需要倾注更多的注意力。一旦婴儿能够集中视力,他看见活动着的物体就会开心,尤其是看见东西在风中摆动。但是,直到婴儿学会抓所看见的东西,他的娱乐活动才会多起来。此后,开心的事随即剧增。一段时间里,抓握练习足可以保证醒着的时光充满欢乐。对拨浪鼓类响声的乐趣也在此时发生。征服脚趾和手指要略早一些。首先脚趾运动纯粹是反射性的,随后婴儿发现脚趾可以随意活动。这使婴儿感到了帝国主义征服殖民地的全部快乐外:脚趾不再是异邦,而成了自我的一部分。从这往后,只要在婴儿够得着的地方有合适玩的东西,他就能找到许多娱乐。大部分婴儿的娱乐刚好是他教育所需要的——当然,不能让他摔着,或吞下针,或者其他伤害自己的行为。 总的来说,婴儿除了进食有些快乐,他出生的头三个月里的生活还是有些沉闷。舒服的时候,他就睡觉,醒着的时候,常常有些不舒服。人的幸福由精神能力决定,但是三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缺乏经验和肌肉控制,他的精神能力很难得到发挥。幼小动物享受生活要早得多,因为他们更多的靠本能,很少靠经验,但是婴儿依靠本能所做的事太少,无法给予他快乐和兴趣。总之,出生头三个月是很厌烦无聊的,但这对充足的睡眠来说是必要的。如果做许多事来逗孩子玩,那他就睡眠不够了。 大约在两三个月的时候,孩子学会了微笑,有了把人和物区分开的感觉。在这个年龄段,母亲和孩子间的社会关系开始成为可能:孩子一看见母亲就会、并确实表现高兴,且发出并非纯粹动物的反应,很快就有了要人表扬和赞许的愿望。在我的儿子身上,这种愿望首次无误地表现出来是在他五个月的时候,当时他经过数次尝试,成功地从桌上举起了一个有一定份量的铃挡并摇动,同时环顾周围的人,露出自豪的微笑。从这时起,教育者有了新的武器:赞扬与斥责。这个武器在整个儿童期间都非常有力,但一定要非常小心地使用。一周岁期间绝不能斥责孩子,以后也尽量别斥责他。赞扬的危害性很小,但也不能用得太多,否则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也木能以此过分激励孩子。孩子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说出明白的话的时候,没有哪个父母不去赞美他的。一般来说,在孩子经过木断努力战胜困难时,表扬是给予他最恰当的奖励。此外,让孩子感到你在赞美他学习的愿望,也是个好主意。 但是总的来说,婴儿想学会东西的愿望极为强烈。父母只需提供机会就可以了。给孩子一个发展的机会,剩下的事就由他努力去做好了。没有必要教孩子爬、走或学习其他肌肉的运动要素。当然,我们通过和孩子说话来教他说话,但我怀疑费尽心机苦教孩子学话是否有效,孩子们学东西都有自己的进展,强迫他们学是不对的。克服最初困难而获得成功的经历是终身努力奋斗的诱因。困难木能太大,太大会丧失信心;也木能太小,太小会不愿努力。从生到死,这是一条基本规则。我们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去做才能学会东西。成人所做的是演示一下孩子想学的简单动作,如摇拨浪鼓,然后让孩子学会如何去做。他人所做只是激起孩子的热情,决不是教育本身。 正规和常规训练在儿童早期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一岁期间。一开始睡觉、吃饭、排泄都要养成按时的习惯。另外,熟悉环境在智力上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孩子认知、避免过度紧张、产生安全感。我有时觉得,自然统一的信念(有人认为是科学的假设,是完全源于对安全的期望。我们能处理意料之中的事,但如果自然法则突变,我们就会无法生存下去。婴儿因为弱小,需要安全的保证,可以预料,如果所发生的事似乎都按没有变化的法则来进行,孩子会感到更愉快一些。在儿童后期,冒险欲得到开发,但是出生第一年的孩子对每个异常的事都感到恐慌。如果能帮助孩子,就不要让他感到害怕。假如孩子生病了,你又很焦急,你一定要小心地隐瞒好这种焦虑感,否则会经过联想而传给孩子。要避免一切可能产生刺激的事。让孩子看出你担心他是否睡觉吃饭排泄的问题,这会助长他妄自尊大的习惯。这点不仅适用于出生第一年,而且对以后更适用。像吃饭这类应该很愉快的必需做的一般行为,千万别让孩子认为是你渴望他做,而他这样做是使你高兴,如果这样,孩子很快就认为自己得到了一个权力的新来源,本该自觉去做的事也要哄着去做。别以为孩子没有这类行为的智力。他的权力不大,知识也有限,但除这两点以外,他的智力决不在成人之下。孩子在出生头12个月所学的东西比以后相同的时间里所学的东西要多得多,说明他如果没有很活跃的智力,是不可能做到的。 总之,对待最小的婴儿,也要像对待立足世界的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因你目前的便利或你高兴怎么待他就怎么待他而牺牲了他的将来:二者都一样有害。无论在哪里,如果要让孩子走正道,必须把爱心和知识结合起来。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