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含光

    李含光(682~769)为唐代著名道士。本姓宏,后改姓李氏。广陵江都人(今江苏
扬州)。其生平事迹主要载于颜真卿《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并序》、柳识《唐茅
山紫阳观玄静先生碑》等。其父孝感,博学好古,雅修彭聃之道,与天台司马承祯为方
外之交,谥正隐先生。母琊王氏,亦出于信道之家。含光少好读异经,诵习坟典,喜静
处。年十八,志求妙道,师事同邑李先生。神龙(705~707)初,以清行度为道士,居
龙兴观,尤精老、庄、周易之旨趣。开元十七年(729)从司马承祯于王屋山,传受大法。
    开元(713~741)中,唐玄宗从茅山得杨羲、许谧众真及陶弘景所写上清诸经真迹,
但缺经文十三纸,令王旻赍玺书信币诣紫阳观请李含光补书。玄宗得知含光得司马承祯
之道,诏居王屋山阳台观以继承其道业。开元末,玄宗召含光问理化天下事,答称:
“《道德》,君王师也。昔汉文行其言,仁寿天下。”又问及金鼎,复答:“《道德》,
公也;轻举,公中私也。时见其私,圣人存教。若求生徇欲,乃似系风耳。”
    越年,他求居茅山,纂修经法。玄宗有《命李含光建茅山坛宇敕》,称“炼师李含
光,道高紫府,学总黄庭,赍然来思,式敷至妙。既而属念茅岭,言访真经。近出咸泰,
远游方外。
    朕载怀仙境,延伫勤修,将使九有之人,同归玄教,三清之众,俯鉴遵行”,①对
李含光整理“真经”表示赞同。后累征不出。玄宗仍敕曰:“朕每重清真,亲乎有道,
而览兹诚请,义在难违,俾遂乃怀,以就医药。亦既痊损,当早来旋。”②天宝四载
(745),又命中官赍玺书征之:“尊师道德之重,仙真所钦,足以修斋,必有精感。”
含光一到,即延入禁中,每欲谘询,必先斋沐。后含光以茅山灵迹将坠,真经秘箓亦多
散落,请归修葺。于是特诏于杨羲、许谧旧居紫阳观以宅之,并赐绢及法物。
    天宝六载(747)含光回到茅山,当年诏书三至,资奉相续,渥泽频繁,及公卿祈请,
往来无虚月。山中原有上清真人许谧、扬羲、陶弘景自写经书,历代传宝,时遭丧乱,
散佚无遗,含光捧诏搜求,悉备其迹而献上。到天宝七载春,玄宗又欲受三洞真经,乃
拜李含光为师,尊为玄静先生,“以昭懿德彰高行”,③并诏刻石于华阳洞宫。同年夏,
又诏以紫阳观侧近两百户,太平、崇玄两观各一百户,并蠲官徭以供香火。
    秋七月,含光又被征至京,居道观以养病。天宝九载春,辞归茅山。同年冬,又征
含光于紫阳别院馆之。十载秋,含光恳辞告老,御制序诗以饯之。次年,含光奉诏与门
人韦景昭等于紫阳东面郁冈山别建斋院,立“心诚斋”。
    肃宗李亨也多次褒奖李含光。称他“深通道妙,久著名闻”,“久契真要,深通元
微,游逍遥之境,得朝彻之道。”并谓“加意坛场,洁清香火,广上皇之福寿,俾六合
之康宁,静正道门,当在师也”,④以肯定他精修愿力以助李唐的宗教活动。正由于此,
遂使茅山宗盛传于李唐时期。
    大历四年(769)冬十一月,李含光卒于茅山紫阳别院。
    颜真卿作碑铭曰:“先生识思真淳,业行高古,道穷情性之本,学冠天人之际……
又博览群言,长于著撰。尝以本草之书,精明药物,事关性命,难用因循,著《音义》
两卷。又以老、庄、《周易》为洁净之书,著《学记义略》各三篇,《内学记》二篇,
以续仙家之遗事。皆名实无违,词旨该博。”⑤《新唐书·艺文志》也著录:“李含光
《本草音义》二卷”,“道士李含光《老子庄子周易学记》三卷”。《真系》称含光撰
《仙学传》及《论三玄异同》,又著《真经》并《本草音义》,都备载阙遗,穷颐精义。
上述著作今已佚,仅存《表奏十三通》及《太上慈悲道场消灾九幽忏序》,收入《全唐
文》。
    李含光的《太上慈悲道场消灾九幽忏》是融汇三洞而又汲取佛教思想的产物,主要
思想是导人趋善去恶,拯救群生,反映了茅山宗对各派宗教思想的汲取与贯通。颜真卿
称含光“能于阴阳术数之道,而不以艺业为能;极于转炼服食之事,而不以寿养为极。
但冥怀素朴,妙味玄津。非夫博大之至人,孰能尽于此”?⑥显然,李含光是位注重玄
学义理的道士,保持了茅山宗宗师的传统作风,被尊为茅山宗十三代宗师。总之,李含
光整理上清经法,注重教理发展,又充当“帝师”,比其师司马承祯更为唐统治者所优
宠,从而在统治集团中进一步扩大了茅山宗的影响。    
  注:
    ①②③ 《全唐文》卷三十六
    ④ 《全唐文》卷四十四
    ⑤⑥ 《颜鲁公集·茅山玄静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并序》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上一页    下一页

www.520yuwen.com 部编版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