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又名按跷、按蹻、扶形、推拿,是用手捏摩皮肤肌肉,促进血液循环,调整神
经功能和人体机制的却病延年术。
按摩术源于战国巫医。最早记载此术的是《黄帝内经·素问》。其《血气形志》篇
有“治之以按摩、醪酒”,《异法方宜论》有“导引按蹻”,《调经论》有“按摩无释”
等语。①《韩诗外传》卷十言扁鹊为虢太子治病时,让弟子“子游按摩,子仪反神,子
越扶形,于是世子复生”。②可见按摩术在先秦时已为医家所采用。《汉书·艺文志》
著录《黄帝岐伯按摩》十卷,是汉前按摩术专著,现已失传。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
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有《按摩医癃病方》,为现存最早的按摩医方。其后,
汉代名医张仲景在救缢死者时,曾用按摩术,云:将缢死者“徐徐抱解,不得截绳”,
“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
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③华佗为人医头眩病,将
病人倒悬,以刀决脉,去其五色血后,“乃下,以膏摩被覆”。④亦兼用按摩术。可见
按摩术已被汉代医家广泛采用。
道教引进此术,和导引、咽津、行气、存思等相辅行,意欲用此达到却病延年以至
长生的目的。葛洪《抱朴子·遐览》著录《按摩经》一卷,已佚(仅《养性延命录》有
节录)。陶弘景《真诰》曾引《太素丹景经》《消魔上灵经》等记有许多按摩法,其
《养性延命录·导引按摩》篇又记有多种按摩法,为现存最早的道教按摩术的具体记录。
其后,历唐、宋至元、明,道书中不断有按摩术的记载,仅收载于《正统道藏》的,有
孙思邈《枕中记·导引法》⑤(多属按摩法),《云笈七签》卷四十八“按天庭法”,
宋人蒲虔贯《保生要录·调肢体门》之“掩目摩面”等法,唐宋著作《三洞枢机杂说·
啄咽按摩法》,南宋托名许旌阳《灵剑子引导子午记》(主要记按摩),元人李鹏飞
《三元延寿参赞书》卷四《导引有法》(实为按摩法)等。此外,明初道士冷谦所著
《修龄要旨·却病八则》中,亦记有“擦涌泉”、“擦肾俞”、“摩耳目”等按摩法。
诸书所记按摩法归纳起来,不外以手按摩两目内眥(四眼角)、熨眼,按摩天庭
(两眉间骨凹处)、华庭(两眉下骨凹处)、山源(鼻下人中左侧)、颧骨,以手提耳
或摩耳轮,以手指梳发或总提发,摩腹,擦肾俞(背部腰中肾俞穴),摩足心涌泉穴,
摩揩全身等。如《道藏》所收《养性延命录·导引按摩》篇、《摄养枕中方》《枕中记
·导引法》等载,有“平旦以两手掌相摩令热,熨眼三过,次又以指搔目四眥,令人目
明”;“次又啄齿漱玉泉,三咽,缩鼻闭气,右手从头上引左耳二七,复以左手从头上
引右耳二七止,令人延年不聋”;“次又引两鬓发举之一七,则总取发,两手向上极势
抬上一七,令人血气通,头不白”;“又法,摩手令热以摩面,从上至下,去邪气,令
人面上有光彩”;“夜欲卧时,常以两手揩摩身体,名曰干浴,辟风邪”;“常以手按
两眉后小穴中,三九过;又以手心及指摩两目、颡上;又以手旋耳,三十过,皆无数时
节也。毕以手逆乘额三九过,从眉中始,乃上行入发际中”,等等。
行以上按摩时,常结合行导引,有的道书署名“导引法”,实多为(或包含)按摩
法,有的道书署名“按摩法”,又多为(或包含)导引法,可见二者联系之密切。又行
按摩时,常与咽津、行气、存思等相结合,已见上述。
按摩与导引等术的作用一样,虽不如道书所云能致长生,但确有除病延年的效果。
因按摩可使毛细血管扩张,使静脉血液回流加快,提高各组织间氧的利用率,促进营养
物质的吸收和废物的排泄,加强肌肉纤维活动能力,帮助淋巴运行,从而使全身经络疏
通,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而达到扶正祛邪、除病延年的目的。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
www.520yuwen.com 部编版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