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1年第7期

邱虹云:把智慧卖个天价

作者:周兴全 雷文彬

字体: 【

奖。
  据了解,仅中学阶段,邱虹云的科技发明成果获国家、省、市级奖十余次,而日还在《电子报》、《电脑报》等专业报刊上发表多篇文章。当记者走进虹云家,看到的不仅仅是他卧室里摆放的各种科技制作作品,更引人注目的是他书桌上堆码整齐的十几本日记,据他的父亲介绍,中学六年,邱虹云写日记一千多则,每一则都是写科技实验、科技制作,而且字迹上整,一点也不潦草,这是一个中学生六年来的心血和结晶。可以这样说,邱虹云所做的这一切,对于一名中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在科研上,他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洒下了多少汗水,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才清楚。
  在1996年虹云离高考仅有40天的日子里,省里举办了一次中学生科技大赛,学校老师都劝邱虹云不要参加这次大赛,以免耽误时间,影响高考成绩,虹云谢绝了学校老师、朋友的好意劝告后,毅然参加了那次大赛,前后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结果,邱虹云的发明作品获得了该大赛的一等奖。邱虹云会心地笑了。但让他笑得更灿烂的足,此后不久(1996年8月中旬的一天),虹云以威远县第——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一次又一次成功,使邱虹云清醒地意识到:使用知识的过程其实是进一步探索知识、创新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搞科技,实际上与课堂学习相互促进。
  
  金灿奖杯:定格辉煌瞬间
  
  送邱虹云去清华大学前,父亲告诉虹云,清华园中高手如云,你要尽快找准自己的位置。在父亲的话里,邱虹云已深刻地领略到,父亲不足让他整天去背死书拿高分,而是要他在搞好学习之余,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面对父亲的特别教诲,虹云十分感动,把父亲的话牢牢地记在了心底。
  进入清华大学,邱虹云在科学的殿堂里更是迈开了搞发明创造的步子,4年下来,他不负众望,创造发明连续四年在清华大学第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挑战杯科技大赛”中获大奖:一年级的“超长焦距变焦镜头”获一等奖;二年级的“新概念天文望远镜”获特等奖;三年级的“新型投影电视”获一等奖,同年获精密仪器机械设计大赛特等奖、清华大学第二届“创业大赛”银奖,“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四年级的“实时数字视频处理系统’获“挑战杯”一等奖,这在清华大学历史上是罕见的。此时,邱虹云在清华大学名声大震,被誉为“发明天才”、“清华爱迪生”,与此同时,他的专业课程学习由进校时的倒数几名升为全年级前几名,这是科技制作发明促进了课堂学习带来的结果。
  因此,大一结束时,邱虹云便进入了材料系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相关研究,大三时,被清华大学确定毕业后能直接攻读硕士学位,在大三成立公司后,又带领二十多名博士、硕士等研究人员一起搞科学实验,进行产品开发,这在清华大学的本科生历史上尚属首次。
  邱虹云的科研成果不仅引起了中国科技界的注意,而且还引来了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广泛关注。1997年3月9日,他用自制的“超长焦距变焦镜头”在学校拍摄了日食的全过程,并拍摄了海尔—波普慧星,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旅”栏目得知后,专程前来采访报道。1998年11月他和学校天文学会的同学一起,用自制的“新概念天文望远镜”,CCD广角摄像装置。短波无线电接收系统做狮子座流星雨的光学一无线电联测,为此,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节日组专程同邱虹云的观测小组同赴北京昌平郊区进行观测,并在节目中对此次观测进行了详尽报道。同年,作为中国第一大报的《人民日报》,也刊登了他的新概念天文望远镜的照片。
  不过,让人更称奇的是,虹云用了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就搞出了我国很多科研单位中几年研究未果的那种“新型投影仪”。1998年寒假,虹云去拜访高中时的班主任老师孙义彬,孙老师提到家乡不少学校由于资金困难,连普通的电视机都没有,许多最起码最基本的实验因此无法进行,邱虹云当时眉头一皱。随后,他找到孙老师,请他给自己借到了一台投影仪,父亲邱名丹也四处为他找来一些必备工具。在家里,邱虹云将投影仪拆卸、改装、试验,反反复复,忙碌了一个假期。回校后,他继续实验,结果不到4个月时间,一台新的投影仪问世了,邱虹云给它取名为“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电视”:一尺见方的铁盒子,观众可以从50到150英寸可以调节大小的大投影屏幕上看VCD、录像带等,还可播放计算机图像等。如果与音响相结合,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家庭影院,其清晰度高达800乘以600线,分辨率比目前最先进的数字电视还高出一倍,它总重只有5kg左右,国内目前没有同类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其造价只有同样屏幕大小的l/3。
  1999年5月底,邱虹云征得父亲的同意,在校方的支持下,以研制的“投影仪”为技术,与自动化系的同学王科和既是校友又是老乡的经管学院MBA的徐中率先在全国成立了“视美乐”股份公司,虹云任总工程师。 公司成立之初,仅有50万元作为流动资金,实在有些捉襟见肘,于是,虹云和伙伴们商定选择清华大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自己的投资财务顾问,帮助策划、融资,最后,作为中国著名的“上海—百”慧眼相中了“视美乐”,担起了“视美乐”的投资商,风险投资5250万元。这—消息经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披露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震荡,北京市一位领导闻讯后埋怨有关部门:“这么先进的东西,竟然被远远的上海给买去了?”
  1999年7月4日,“视美乐”与“上海一百”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邱虹云的父母也应邀参加,邱虹云当场演示,会场的专家、投资商们观看后无不拍手叫好。专业人士认为:其设计超越了现有电视技术,跨电子、光子、机械等领域,广泛应用于家庭、教育、商业等领域;还有一些专家称其简直不可思议:不少专家殚精竭虑地搞了几十载都未成功,却想不到竟被一个年仅22岁的在校本科生仅花了 4个月时间就搞出来了,真是后生可畏,了不起,了不起……
  邱虹云出名了,不少国外的著名企业欲高薪聘请他去工作,但邱虹云谢绝了,他在给父亲的回电中说道:“……是我的父母养育了我,我的祖国养育了我,我要以最大的努力来报效我的祖国……”
  据邱名丹介绍,2001年初,虹云研制的“投影仪”已在其基地青岛批量生产,各地订货单位纷至沓来,他的智慧转化为经济资本,有可能促使其成为中国的第一批大学生富翁和实业家,但邱名丹不稀罕虹云个人成为富翁,他希望儿子再接再厉,发明出更先进的东西,来推动中国科学技术革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牛银朋摘自《青春岁月》2001年第5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