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6期
王保平的“哥德,巴赫猜想”
作者:朱 零
字体: 【大 中 小】
人都感到不堪重负,人与自然已严重失衡。所以,各国科学家一致认为:“21世纪应当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平衡及可持续发展和追求整体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的世纪。”
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宣言中也有一段经典名句:“人类要想在21世纪养活好自己,必须回到2500年前的孔夫子那里去寻求智慧。”
当世界在各种疾病面前显得迷茫而惶恐的时候,他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古老的中国,投向了中华古老而神奇的医药宝库,投向了孔孟的养生之道。而王保平所追求的中和、中庸、尚中贵和、天人合一,正是孔孟养生之道的精髓与延续,他的血液平衡疗法,找到了现代医学、现代科技与古老文化的结合点,是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挖掘与弘扬,他为健康和谐的生命科学找出了适应于现代人类的、适应于科技发展潮流的一种崭新的医学模式。
为了让更多的患者能够通过血液平衡疗法找回健康,重现青春活力,王保平从1985年起,就开始走科技成果产业化之路,先后与黑龙江牡丹江市劳动医院、内蒙古南木林业局医院、广西桂林市卫生局等200多家中小医疗机构成功实现医疗科技成果合作,成为国内实现医疗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第一人。
他在五年前提出国内首创的“医院品牌连锁经营战略”理念,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晶牌医院集团,实行医院品牌连锁经营的新思路,并成立BBM品牌医院集团。近年来,他的BBM医院集团先后创办了陕西省红十字会第三医院、浙江省温州市友好医院、河南省信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大庆石油局炼油厂医院等20多家品牌连锁合作医院。2004年4月,在山东省老龄委、山东省卫生厅的支持下,王保平又在济南投资兴办了现代化大型“山东心脑血管病医院”。对于这一切,王保平只有一个愿望,就是造福患者,回报社会。王保平是一位儒医,在他的血管里,流动的是孔孟之乡的中华医药文化精髓。自从他研制的攻克心脑血管病的“血液平衡疗法”问世以来,他得到了许多的荣誉,获得了患者的尊重,但王保平的心里牵挂最多的还是那些患病的低收入者、下岗工人、农民,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要让穷人也能在我这里看得起病。”事实上,王保平也是这么做的,济宁老年血管病医院的扶贫病房,具备干部病房的条件,一张床位每天的最低收费才五块钱。
生命是可贵的,更可贵的是,王保平有一颗善待生命的心。
现在,王保平的“血液平衡疗法”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群,都能享受到这一中华古老大地上神奇而科学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