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6期
王保平的“哥德,巴赫猜想”
作者:朱 零
字体: 【大 中 小】
一 、鬼才 思想者
创新者
我喜欢读书与思考,我喜欢反向思维。
——王保平
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类几千年来的追求,根据科学预测,人的预期寿命应在120—150岁以上,而现在,人类的平均寿命还不到70岁,是什么原因阻止了人类长寿的步伐呢?早在19世纪,西方一位著名的医学家就提出:“人与动脉同寿命。”现代科学一致证实:是血液变坏引发的各种动脉血管疾病使得人类的正常寿命大大缩短了。血液被称为人体的生命之河,鲜红的血液在血管中欢快地流淌,带给人类青春与活力,但是当血液变暗、变稠,流动迟缓时,它带给人们的是一系列与血液相关的血管性疾病:冠心病、脑栓塞、脑出血、脉管炎、四高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血黏滞)……世界卫生组织曾在1996年向全世界发出警告:21世纪,心脑血管病将是人类最可怕的疾病。
目前的医学把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重点放在血管上,对堵塞、坏死、损伤的血管,实施穿孔、搭桥、介入、内支架等手术和药物疗法,虽然可以救急,但往往会出现血管再狭窄、再闭塞、再损伤,引起出血并发症。而且,溶血栓、抗血凝、扩血管等西药的使用,还可导致胃、肝、肾等器官的损害,引起全身免疫力的急速下降。这种治疗,价格也相当昂贵,国人及一般家庭难以承受,就连世界最富裕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医学家、金融家、企业家对高昂的医疗费及高发病趋势也感到了压力巨大。那么,有没有一种既简单安全、疗效显著、价格又能使普通老百姓接受的新疗法呢?
山东济宁老年血管病医院的王保平院长肯定地说:有,那就是血液平衡疗法。王保平出生在孔孟故乡济宁,在医学界,他有鬼才之称。五千年经久不衰的中华传统文化,历经二千五百年历史沧桑仍放射出熠熠光辉的孔盂养生之道,滋养和哺育了这位医学奇才。王保平利用自己反向思维的特长,经过25年的研究与探索,终于在血液与血管的因果关系上,建立了一整套全新的疗法。他认为,各类心脑血管病的病根是血液而不是血管,一旦人的血液成分、血液功能、血液流动等发生病理性改变,就会导致血管堵塞、损伤、出血、坏死,从而引发各类心脑血管疾病。他说:治疗应先改善血液,再修复血管。王保平从“改善血液质量,改善微循环”人手,从而达到“血液平衡”,创造了中国式的血液健康疗法,为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病开创了一条全新的希望之路。
王保平的新理论和新疗法来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那时的王保平是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那几年,王保平的父亲、岳父等多位老人身患心脑血管疾病,其中三位老人在痛苦中卧床十多年后相继去世。由于职业关系,他还目睹了许多熟悉面孔的消失和健壮身体的垮掉,而原因都是因为心脑血管病。这给了他很大的冲击。从那时起,他就开始关注并研究心脑血管病,当时他还承担着自身输血、三用超低温治疗机和心脏手术的血液稀释等科研课题,王保平从外科医生看待内科疾病的特殊角度,敏感地意识到,把病人自身衰老浑浊的病态血液经处理后变为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健康血液岂不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人体的细胞潜能,调动起免疫能力、自愈能力、代偿能力,从而在根本上治愈心脑血管病吗?
王保平的“血液平衡”理论是相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液失衡”来确立的。患者血液中或者血脂高了,或者血糖高了,或者血黏度高了,或者血压高了,这时血液的成分、血液的状态失去了正常的平衡,即出现各种失衡性疾病。王保平通过血液平衡疗法,使血液重新获得平衡和正常,他的做法科学而简捷:首先查血以找出病因,查明后再补液抽血,将抽出的一部分血液置人他自己研制的获国家专利的血液生物平衡仪中做医学处理,在绝对无菌的条件下,净化3-5分钟,再安全地回输到患者体内。其间给予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特制的中药提纯物来多方净化血液、改善血液、升华血液。当平衡仪中的血液由原来的暗红变为鲜红,血氧分压提高十二倍,各种大中小分子的血液废物迅速分解,排出体外,动脉粥样物消散,事实上也就完成了一次血液的“健康化”。这些健康的血液回流体内后,配合平衡药物,可迅速发挥软化中小血管、溶解微血栓等作用,使“生命之河”重现往昔的流畅和朝气。 二、儒者 医者奇思妙论者 我有幸生在孔孟之乡,在这块传统医药文化的土地上,我是最虔诚的学生。
——王保平
自古以来,儒和医就是相通的。二十多年来,王保平从研究孔孟故乡传统医学文化开始,创立了一整套先进而完整的血液平衡医学理论,他的这一套理论,带有明显的孔孟地域特点,闪耀着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的灿烂光辉,这要得益于王保平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对儒家文化的耳闻目染,使得王保平身上透着一股浓厚的儒家气息。他熟读《论语》、《孟子》、《黄帝内经》,他把先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较好地融人到了自己的医学体系中,他所创立的“血液平衡疗法”,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所提倡的哲理,包括精神疗法、体育疗法、针灸疗法,及音乐、药物疗法等,形成了一个颇具孔盂之乡地域特色的综合治疗方法。王保平通过对儒家提倡的医学文化的精髓的继承,结合现代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病因病理基础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发扬了儒家医学的哲理,开创了以儒家医学文化为基础的现代医学应用的先河。
血液平衡的理论基础,就是在《黄帝内经》所总结的“活血化瘀”基础上的高层次的净化血液,改善血液,优化血液。很显然,这种疗法的哲学原理就是儒家学说的中庸之道。中庸就是“适度”,也就是“平衡”,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既不能“过”,又不能“不及”,恰到好处,是中庸之道的基本内容和应有之意。王保平不仅是一位医者、儒者,同时也是一位严谨的学者。他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极大地丰富了他的学养,开阔了他的眼界,使他能站在更高的一个高度,对世界和人类的医学难题,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他指出:“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与追求健康的时代,可今天,健康却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是人类自己一手创造了科学与文明,又一手创造出文明病、现代病和富裕病”,“高科技带来了低寿命,医学进入了迷茫的黑胡同”,“由于高科技带给人类高享受、高营养,但同时又产生了高污染、高噪音、高压力、高刺激,使人远离大自然的怀抱,周围大环境与自身小环境的严重污染引发了人类自身的三大失衡:一是心理失衡(竞争与应激产生),二是代谢失衡(营养失调与运动不够),三是生理失衡(内外污染导致疾病),最终缩短人类的健康寿命。据现代医学统计,现代疾病发病的原因,只有百分之十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另外百分之十是遗传性的,百分之三十起源于环境因素,而百分之五十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而更加严重的是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自然的不协调关系,包括人类群体之间的不协调、片面无休止地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这些不断产生的问题都将越来越加重人类的失调与失衡。
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善人体自身内部的关系,已成了当务之急,而改善人体自身内部关系的基点,就是如何保持血液平衡。
,
心脑血管疾病与血液病变有关,在今天已成了共识,但多年来西医传统方法形成的“血管扩张”、“强心”、“利尿”等延袭至今的手段,仍在困惑着我们。这些疗法虽有一定的疗效,但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副作用不可避免,弊端诸多。外科出身的王保平,本着对中医的“整体平衡”、“活血化瘀”、“辩证施治”等理论的深刻理解,在中西医的浩瀚海洋里,潜心钻研,利用自身独特的中医哲学和外科优势,经过上百次动物实验、上万例临床观察、几百万字的科研记录、上千万字的文献研读……终于发现了心脑血管病形成的秘密——
“心脑血管病的病因在血液,病根在斑块……”
“各类心脑血管病的病因在血液而不在血管,治疗血管而不治疗血液乃本末倒置!”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语惊醒梦中人。
随着王保平崭新的血液平衡医学(BBM)的提出,许多历经磨难而对生命失去了信心的老患者重新燃起了希望,他们从世界各地奔向济宁,他们怀着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在他们的心中,济宁就是他们的圣地,他们的新生命将在济宁老年血管病医院获得。 三、谁能驳倒我,奖他一百万 这是我1999年在人民大会堂发言时说的话,算是摆下了擂台,我倒是希望有人把这一百万拿走。
——王保平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王保平形成了一整套与众不同的观点与学说。他的平衡医学思维就和目前的传统医学思维有着八大区别。
首先,病名观就不同,他认为,许多病名沿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今天还仍在使用老病名。他举例说,如高血压病、糖尿病、脑缺血病、脉管炎等名称实属不妥,实际上高血压不是病,是自我调整反应,而糖尿病似乎应当修正为“糖脂病”、“低代谢综合症”,而脑缺血完全可以因为是血液黏稠导致,而非缺血,现多认为属动脉硬化斑块所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1997年全球因病死亡的4500万人中,有三分之一是因药物反应而死亡,另三分之一是因治疗失当而死亡,这与病名不当、误导治疗有相当的关系。此外,病因观不同,疾病分期观不同,治疗方法观不同,医生职责观不同,预防保健观不同,内因长寿观不同,识别真假观不同等与传统医学思维的格格不入,使得王保平在他所研究的领域里,显得是那么的卓尔不群,他那反向思维和反其道而行之的指导思想,曾使一些传统的保守的同行们为之目瞪口呆。
最引起轰动的、被世人所瞩目的,是他提出的治疗方法观,他大胆提出了十大医学反观点:
1.血管病不能单纯治血管——治血液是根本
2.动脉病不能单纯治动脉——治静脉是疏导
3.血栓病不能单纯治血栓——抬出血是关键
4.脑出血不能单纯治出血——治缺血疗效高
5.高血糖不宜单纯用降糖药——降血脂最明显
6.高血脂不宜单纯用降脂药——降血粘最显效
7.高血稠不宜单纯用降粘药——血液年轻效果好
8.高血压最好不用降压药——软化动脉见奇蚊
9.冠心病最好不开刀——修复、代偿、内搭桥1
10.癌症治疗不能靠手术与化疗——提高抗体、平衡血液最重要! 王保平在提出十大医学反观点的同时,又提出了血液平衡医学的五大治疗原则: 一、“保护病人”原则。保护人体复杂而全面的三大平衡调节功能: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排异排毒免疫功能、修复、再生代偿功能,保护有益的酶活性,拒绝或减少使用毒副反应较大或药效反应(配方及副作用)不明的新特药、进口药、保健品及食品等,慎用手术等创伤疗法。
二、“木桶效应”原则。全面补充和提升体内多种有益元素。
三、“整体改善”原则。全面改善多脏器功能。
四、“血液偏碱”原则。调节血酸碱度达到理想值(PH7.45左右)。
五、医学哲理原则。以十大反观点理解十大新观点,辩证思维。坚持克服长期禁锢医生的机械式医学思维。
真是一语既出,四座皆惊。有不服的,有反对的,有说吹牛炒作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王保平的十大医学反观点,却渐渐地被同行们所接受认可了。1999年,王保平带着他的十大医学反观点,在人民大会堂设擂,他向全世界宣称:谁能驳倒我,奖励一百万元人民币。至今,也没有人得到这笔钱。王保平说,我1999年说过的话到现在乃至将来,仍然算数的,欢迎同行切磋。但是反对胡搅蛮缠。王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