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6期

大湖净魂

作者:陈 源 张锡震

字体: 【

照。这里远离城市,热闹、繁华的生活和他们无缘。九监区教导员杜传阔道出了干警们的酸甜苦辣。管教工作是一种特殊而危险的职业,有的犯人思想不稳,容易出现反复和过激行为,干警必须时刻绷紧弦,发现蛛丝马迹,立即靠上去,稍有疏忽就会发生危险。所以很多干警30多岁头发却有不少已变白。
  某日上午,一辆警车驶出济宁监狱蔡园监区,车上载着6名犯人,他们要到菏泽监狱去探望正在服刑的妻子。在济宁监狱有少数罪犯是夫妻共同犯罪,判刑后分别送地方改造,长期见不到面。为了提高犯人的改造积极性,特地与菏泽监狱联系后安排了这特殊接见。原副监狱长陆振本亲自带队,驱车三百里终使他们夫妻得以相见。这件事被许多罪犯及其家人传为佳话。
  20年来济宁监狱干警行程上百万公里,跑遍犯人所住的各个县区,为罪犯解决实际困难144件,使很多对夫妻破镜重圆,帮助协议签定面达85%以上,花费近百万为400多名罪犯治疗疾病。20年来济宁监狱成功地改造了各类犯罪分子10000多人,改好率达98%以上,重新犯罪率稳定在4%左右,许多犯人因学有所成,成为社会建设有用之才。在教育成果展览室看到的一幅幅照片,一个个前后反差很大的人物,就是众多新生者中的典型代表o
  2000年大年三十,济宁监狱迎来了一男一女两位特殊客人,男的因高位瘫痪坐在轮椅上,女的因长途跋涉而面容憔悴。原来,他们是犯人刘某的哥哥和嫂子,是专程从数千里外的北国冰城哈尔滨赶来探监的。面对20多年没有见过面的哥哥和嫂子,曾经3次被判刑,蹲过4所监狱,多次想脱逃的刘某,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从脸上落下。
  一提起罪犯刘某,济宁监狱的干警无不熟悉。当年这个顽固不化的“刺头”,监狱领导多次找他个别谈话,他是一句也听不进去。一个偶然的事件,给了他很大的震动,有一次在劳动中,刘某不慎被石头砸了脚。时任该监区教导员师来群得知此事后,,及时给予看护治疗,生活上给予照顾,使其尽快康复。干警们知道,此时的他十分想念家中亲人,所以多次写信与其家人联系,介绍刘某的现实表现及对/也<,,1的思念,干警们的赤诚之Jb终于感动了刘某的家人,刘某年迈的父亲辗转来到济宁监狱,可刘某不敢直面父亲,死活也不去接见,老人未能见到儿子,悲痛欲绝,在监区领导的再三劝慰下,Jb情才渐渐平复。当得知老人已没有回家的路费时,监区还拿出150元钱送给老人,老人满含热泪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刘某得知此事后,也感激得痛哭流涕……
  知耻而后勇,在劳动中,他光着膀子抢重活,总是第一个干完;在平时,他甘于奉献,乐于助人。刘某自觉地走上了积极改造的道路。
  在座的监狱领导觉察气氛过于沉闷,及时打住“故事”,道:“我们一年外出家访行程近万里,干警职工及罪犯自愿捐款3万余元,帮助了几十名失学儿童,救助了20余个家乡遭自然灾害的特困罪犯家庭。也正是在一次次的爱心救助中,济宁监狱领导认识到,家庭困难、家庭变故是影响罪犯改造的重要因素,但光靠干警捐助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建立一个专门机构,来负责对罪犯实施救助。1998年,济宁监狱爰Jb救助基金会正式挂牌成立,通过监狱出一部分资金、干警捐一部分、社会募集一部分,很快筹集资金5万多元,为及时救助困难罪犯家庭提供了资金保证。这种做法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首肯,不久就在全省监狱系统推广,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之后,罪犯可以和家人通话的亲情电话、和家人共同用餐的亲情就餐,和家属24小时会见的亲隋会见等“三亲工程”,邀请罪犯家属、家乡党政部门及社会知名人士来狱帮教、规劝罪犯积极改造的社会帮教,罪犯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矫治等辅导手段相继推广。
  在一次座谈采访中,负责导航热线(监狱专门为犯人开设的热线电话)的女干警用脆甜的声音说,我们热线的宗旨是:倾听您的诉说,排解您的烦恼,与您的改造同行,使您走向新生。我的眼睛为之一亮。
  记者征得同意后,随热线的干警,一同参与了导航。
  这时正赶上电话铃响了,显示号码是“813”,“喂,你好?欢迎你拨打热线!”“队长,好!我心里很烦,刚进来她就跟我分手,天下的女人是不是都这样!”“任何事情都要看开一些,她提出分手可能有她的原因,你不要太激愤,如果你非常在乎她,就写封信跟她说明白,看看还有没有挽回的余地。”“队长,你不知道,我都是因为她进来的,我因为看到她原来的男朋友去找她,喝醉酒之后,拿刀子捅了她原来的男朋友,才被判刑入狱,队长,我这可都是为了她呀!”“你可不该这么做,不冷静,冲动,造成的后果,这个教训还不够记——辈子的?所以,任何事情既要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也要从别人的角度考虑,你说你的犯罪都是因为她,要我说这个责任完全是你自己的,你这样做,她不但不会感激你,反而会增加一分对你的怨恨!“队长,以往的情人节,都是我俩一块过,今年,她也不来,也不来信,我的感觉很失落,我就一遍一遍回忆我们的过去,想她对我那么好,我也对她那么好,只是有一个遗憾,曾经,有一次我女朋友问我爱不爱她,我没说,还反问她一句,你感觉爱不爱?我真后悔!我当时怎么没说?”“那么,你现在写信就告诉她,也许那个女孩就等你这句话了。”“是吗?我会写的!队长,我现在的心情好多了,我想把我经常唱给我女朋友的歌,唱给你听好吗?”
  他一连唱了《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浪花一朵朵》、《兄弟》、《窗外》等四五首歌,最后乘兴而归,这个电话打了1小时7分。
  一层层冰雪,一缕缕阳光;一声声忧闷,一句句劝解;一段段教诲,一次次晦悟……春风化雨,旱苗复萌,导航热线,扬起犯人新生风帆!
  4走出狱政办公楼,迎面走来一名警容严整、步伐有力的年轻警官。陪同人员对记者说:这是我们监狱的监狱长助理、罪犯收押中心主任杜芳金同志,协助分管领导抓蔡园监区的监管改造和罪犯收押工作。他是一名老管教了,有什么问题尽管问他。
  简短的寒喧之后,,陕人‘陕语的杜助理好像看透了记者的心思,热情地握手合影,拉着记者的手说:“走,到我办公室坐坐。”走进宽大的会议室,未等落座,一杯清水已递到手中。走访了大半天,还真有点口渴;凭感觉,这次可能会有新的收获。果不其然,杜助理清了清嗓子说:我们蔡园监区分管监管改造的马庆民副监狱长到清华大学学习去了,这边的许多改造创新措施都是他领导开展的,我刚从金桥调过来,情况还不太熟悉,就依靠多年从事狱政管理的经验,说说如何严格执法吧。
  改造罪犯,必先改正其“恶习”。济宁监狱把落实“罪犯改造行为规范”作为有力武器,从起床到就寝,从学习到劳动,都要求罪犯严格按照规范去做,让罪犯养成规则意识、公德意识。同时,严禁管教警察打骂、体罚、虐待罪犯等侵犯服刑罪犯合法权益的现象发生,一经发现,依法对有关人员严厉处罚。
  罪犯改造的好坏,关键看能不能依法获得减刑或假释。这既是罪犯最关心的,也是最担的。依法被剥夺了自由,接受刑罚的罪犯无疑处于了弱者的地位,如何确保严格公正执法,消除罪犯和社会的担心成为监狱干警执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一个新的名词出现了——阳光工程。在一份监狱提供的参考资料上,我们知道了“阳光工程”的具体内容…
  “阳光工程’,是济宁监狱为确保严格公正执法采取的一项有力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实行狱务公开。通过在每个监区设置狱务公开栏,将《监狱法》中规定的罪犯的权利和义务,减刑假释的条件程序,罪犯的改造考核情况等内容全部在公开栏上公布,罪犯通过公开栏,时刻清楚自己的改造情况和权益保障情况。
  为最大限度地确保执法公正性,济宁监狱还在全狱推行了“三级合议制”,就是对符合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的罪犯,由罪犯所在分监狱和监区、集体合议后报监狱,监狱再根据有关规定会同呈报监区合议复核,最后与驻狱检察官依法进行合议,不存在问题后呈报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据统计,实行“三级合议制”后,减刑假释案件呈报核准率达99%以上,保外就医合格率达100%,多次受到市中院和省监狱局的肯定和表扬。
  丧失约束的权力容易滋生腐败。为防止某些重要执法环节出现滥用权力的现象,济宁监狱不断采取措施健全执法监督体系,建立社会执法监督员制度,从公检法等执法部门聘清了9名执法监督员,每年对监狱的执法、保障罪犯合法权益等工作实施监督。
  每个监区不显眼处都设有检举监督箱,开通了狱务公开咨询电话,设立了监狱长信箱,而监狱长接待日定期接待来访罪犯,倾听他们的心声……一项项措施,无不体现着对法律尊严的捍卫;一束束正义之光,普照了监狱的每个角落。
  感叹之余,我们被一行标题字吸引了:济宁监狱成立法律援助联络室,对罪犯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原来,自1996年,山东省实行法律援助制度以来,济宁监狱就开始关注罪犯的法律援助问题。开始,在服刑罪犯中开展法律援助是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做法可以借鉴。他们边摸索边总结,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规范的工作体系。按照“为经济困难或者特殊案件当事人施救”原则,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通过邀请律师及司法人员来狱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对在婚姻、子女抚养、财产继承及纠纷、人格权等方面有疑问的罪犯现场予以咨询解答,并登记造册。根据《监狱法》、《山东省法律援助条例》的有关规定,与微山县司法局合作,于2001年4月联合成立了“济宁监狱法律援助联络室”,截至目前已经为160多名罪犯提供了法律咨询,为23名罪犯建立了法律援助档案。
  J打铁还得自身硬,做好监狱工作,首先要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素质高的干警职工队伍。济宁监狱政委刘文祥如是说。
  济宁监狱的干警就是一支敢打恶仗、善打硬仗、争创一流的队伍。
  2003年春夏之交,一场非典的严峻考验再次摆在了济宁监狱广大干警面前。作为收押数千名罪犯的监狱,疫情就是敌情,疫情就是命令,监狱闻警而动,迅速打响了反击“非典”的狙击战。监狱党委决定对监狱封闭管理后,干警职工听从指挥,服从大局,有的干警推迟了婚期,有的干警将年幼的孩子送回老家,短短两天时间内,200多名干警职工进驻狱内监管、生产第一线,关键时刻见精神,再一次表现出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英雄气概,再次表现出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监狱党委成员深感责任重大,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副监狱长孙其美、马庆民、张传胜等同志跟随第一批进驻监狱,既要抓好非典防治,又要抓好干警生活,还要抓好监管改造工作,白天主持会议,深入基层,晚上还要加班,领导带头,使全体人员倍受鼓舞,干劲倍增。两个月的时间里,监狱干警职工以出色的表现和实际行动,切实维护了一方平安。
  采访期间,茶余饭后,常常看到干警在办公室,或在花廊下,捧卷而读,听陪同的贾传伟副监狱长说,这是他们开展学习型监狱、文化型队伍建设的结果。监狱党委以建设高素质队伍为目标,积极开展好学历教育,推行学历补贴制度,鼓励干警提高专业素质,干警职工大专以上学历达到70%以上,41人参加了硕士学历教育学习。
  数字最具说服力。在济宁监狱历年的光荣册上,本刊记者看到,从建狱以来,济宁监狱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五次,连续七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获得上级授予的“全省人民满意政法单位”、“依法治监、从严治警先进单位”等荣誉30多项。全体干警职工中有100多人荣立个人一、二、三

[1] [3]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