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8期

大闸蟹

作者:陈昌平

字体: 【


  从苏州出差回来,刘爱国回到东北,先在沈阳下车,再转乘大巴,颠簸小半天回到辽北。一路上,爱国始终小心地护着一个小纸盒。
  纸盒里是三只螃蟹,三只大闸蟹,而且是三只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
  大闸蟹两公一母,最大的是只公的,竟有半斤大小,沉甸甸的,压手,这在产地也是不多见的。蟹爪用稻草绳捆绑着,显得体态更加丰腴饱满,像三个脑满肠肥的南方大地主。大闸蟹活着,嘴巴不断吱吱地吐着泡沫。让人新奇的是,蟹壳上竟有激光防伪的标志,还有经销公司的名称和电话……这既说明了南方人出色的商品意识,更说明了大闸蟹高贵的身价。
  土豆和地瓜还用防伪吗?
  爱国住在一楼,两室一厅。像辽北的许多人家一样,阳台改做了厨房,外面加了一道防盗栏,沿着窗台搭建了一圈操作台。阳台本来就背阴,加之上秋了,阴凉的阳台正适合保存大闸蟹。爱国把大闸蟹放在一个塑料脸盆里,再盖上一个锅盖。
  爱国不知道怎么侍弄这几个蟹子。但他有办法,他家里有一台电脑——二手电脑。他打开了电脑,然后拨号上网。因为没装宽带,有点慢,但是键入“阳澄湖大闸蟹”六个字以后,屏幕上陆续跳出了一大片相关资料。爱国很快了解到,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具有四个显著特征:青壳、白肚、黄毛和金爪。
  爱国赶紧跑到阳台上,把塑料盆拿到电脑旁边,就着网上所说的大闸蟹的体态特征,跟盆里的几个家伙一一对照并验明正身。爱国欣慰地发现,自己的这三只大闸蟹确实根红苗正。
  但是,就在他把大闸蟹押解回阳台时,为了让大闸蟹没有包袱放开手脚地生活,爱国做出了一个他后悔不已的举动——他把大闸蟹身上的稻草绳解了下来。
  大闸蟹呼啦一下活泼起来了,兴奋得手舞足蹈,尤其是那只最大最肥的大闸蟹,生猛得张牙舞爪,几乎在塑料盆里站立起来了。
  蟹子解放了,锋利的螯爪划着塑料盆内壁,发出哗啦哗啦的有力声响……爱国不放心,又在锅盖上面扣上一个沉甸甸的小铁锅。怕大闸蟹闷着,爱国有意在盆口和锅盖之间错了一道小缝儿,而且把塑料盆放在操作台上面,以便让这三个南方宝贝儿能呼吸一下北方的清新空气。
  爱国想不到,这道缝儿在明天早晨会成为一道伤口。
  爱国一回家,第一件事儿就是给儿子打电话。儿子在省重点中学——市实验中学读高一,住校,半个月回家一趟。
  爸爸回来啦。爱国向儿子报到。
  嗯。儿子的声音像领导一样稳重和漠然。
  周末回家有好东西吃了。爱国抛出了主题。
  什么东西?儿子声音一下子升高了。
  你猜。爱国说。
  嗯——炸鸡翅。这是儿子喜欢吃的东西。
  不是。
  是……螃蟹。这是儿子更喜欢吃的东西。
  爱国笑了。儿子马上明白了,大声问,是赤甲红还是梭子?馋儿子最喜欢吃的就是蟹子里的赤甲红了。
  都不是。爱国笑吟吟地回答,顿了一下,又一字一句地说,这可不是一般的螃蟹啊,这是阳澄湖的大、闸、蟹!
  什么是阳澄湖大闸蟹啊?
  爱国思考片刻。他知道阳澄湖就是著名的沙家浜,就是阿庆嫂跟胡传魁、刁德一“智斗”的地方。但是,爱国知道儿子不懂这些,他还知道自己得用儿子的语言来说话,于是他干脆地说,赤甲红是桑塔纳,大闸蟹就是奔驰!
  那大闸蟹是啥滋味儿呢?儿子问。儿子坐过桑塔纳,但没坐过奔驰。
  周末回来就知道了。爱国说罢,又照例叮嘱一句,好好学习啊。
  儿子是家里绝对的中心。“中心”自小就喜欢轿车和螃蟹。开学那天,爱国借了一台桑塔纳送儿子上学,来到学校一看,门口停满了小车——几乎全市的好车都来了,尾号都是8或三个5四个6什么的,稍微差一点的,也是政府的小号车……从那时开始,爱国就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让儿子亏着。轿车离爱国远,螃蟹离爱国近。所以儿子每次回家,爱国都买上一只螃蟹,犒劳犒劳。
  爱国在苏州买大闸蟹时就计划好了,回家那天是周一晚上,养几天,等儿子周末回来,全家一齐吃。
  事儿办得怎么样啊?吃饭时,媳妇桂英问。
   还行吧。爱国说。
  苏州好吗?桂英好奇地问。桂英去的最远的地方才是沈阳。
  那还用说。爱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
  早晨,爱国来到阳台,想看看这三个宝贝儿。他突然发现,塑料盆上的小铁锅歪斜着,盆口和锅盖之间敞着大大的缝隙……他心里咯噔一下——盆里的大闸蟹没啦!
  爱国急眼了,马上开始寻找大闸蟹,以阳台为中心,厕所、饭厅、卧室……随着搜索范围不断扩大,爱国的心情逐渐沉重起来了。怎么说没就没了呢?晚上跟桂英亲热了一番,睡得挺沉,没听见什么动静啊。
  桂英也跟着忙活了,于是搜索不断深化和细化。碗柜,抽屉,鞋盒,甚至连抽水马桶的盖儿都打开了,大闸蟹还是没找到。蟹子没影儿,却找到了其他久违的东西——失踪已久的结婚证、爱国的中专毕业证、儿子一年级时“最有意义的一天”的作文,洗衣机的保修单,甚至还找到了爱国二十多年前的日记本。日记本是红色的塑料皮,发硬了,上面印着烫金的“为人民服务”,洇着蓝钢笔水的扉页上,中学生刘爱国歪扭而又工整地抄录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一段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你回首往事时,你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死的时候,你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以下的字被墨水淹没了。
  应该找的没有找到,这时爱国已经确认这三只大闸蟹不在家里了,也就是说,顺着半开的窗户,它们跑到屋子外面去了。
  爱国一米七多点,个头不高,长得精瘦,脖颈细长,尤其生气的时候,脖梗子充血,有点愤怒声讨的意思。只是今天,爱国不知该声讨谁。
  大闸蟹能踪到哪儿去呢?爱国在楼前楼后转了几圈,连个蟹子腿儿也没看见。
  爱国住的是桃源小区。桃源小区是政府的安居工程,二三十栋板楼,统一的白色外墙涂料,一样的铝合金窗户和一水的盼盼牌防撬门,豆腐一样整齐地排列,像一队听话的小学生。爱国在这里住了七八年了,跟邻居也没有什么来往,连同一楼层的两户人家也没有什么来往,住了这么多年,见面也就是点个头。
  丢了也就丢了,爱国一边在楼前楼后转悠,一边劝慰自己,不就是三只蟹子嘛,也不是三只元宝。
  因为寻找蟹子,爱国上班晚了一个多小时。一进办公室,对桌的大李子就迫不及待地问,嗨,怎么样?
  爱国是跟大李子一道出差的,大李子也是三口之家,他也买了三只大闸蟹。
  什么怎么样?
  大闸蟹呀。大李子说,我昨晚就煮着吃了。
  味道怎么样?爱国问,心里有点别扭。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嗨,这一比,丹东的蟹子差远了。大李子无限感慨地咂巴咂巴嘴,继续感慨道,庸蛮子真他妈有口福。
  大李子这一咂巴嘴,爱国心里更别扭了,别扭得难受,而且这种难受一直延续到中午。中午,儿子来了个电话——平时儿子很少打电话的,问了一句奔驰怎么样了。
  什么奔驰啊?爱国没反应过来。
  阳澄湖大闸蟹啊!儿子大声说。这小子记单词可没这记性。
  挺好啊。爱国说,而且进一步说,就等着你回来吃了。
  大闸蟹是什么滋味儿呢?儿子问。爱国能想像到儿子的一脸馋相。
  反正比赤甲红好多了。爱国马马虎虎地说,其实他也不知大闸蟹是什么滋味。
  真的有比赤甲红还好的蟹子吗?儿子的怀疑里带着向往。
  回来就知道了。爱国挂断了电话,心里已经不是滋味了。
  放下电话,爱国有了主意。他翻出这几天的日报和晚报,在美食天地和饮食大观之类的栏目里,搜寻到两家上海菜馆:一个是上海滩大酒店,一个是浦江春。
  午饭也没吃,爱国就溜达到了新开张的上海滩大酒店。
  说是大酒店,就是一个门脸不大的饭店。在爱国的印象里,这里去年还是东北风味杀猪菜什么的。
  正在饭口上,餐厅里却冷冷清清。门口张贴着两则广告,一则是招聘服务员,一则是用夸张的彩笔写着“正宗上海大闸蟹,不吃一生真遗憾”。爱国心里一动,来到收银台旁边的鱼缸,伸着细长的脖子,瞅里面的正宗上海大闸蟹。
  爱国只瞅了一眼,脖子便倏地缩了回来。鱼缸里,十几个小螃蟹蜷缩在一起,既迷迷糊糊,又相依为命……嘁!
  一个女领班凑了过来,用一口地道的本地话说,咱们这疙瘩的大闸蟹是最正宗的了。
  
  问题是,爱国已经知道什么是正宗的大闸蟹了,并且在自己家的大闸蟹身上得到了印证。两下对比,鱼缸里的东西除了跟蟹子沾点亲,与大闸蟹相比,几乎没有共同的特征,精神气质差得就更远啦……指鹿为马的领班却继续说,浦江春的大闸蟹都是盘锦的河蟹,还不如咱们家的大呢。
  这时爱国有了新主意。他回到办公室,找来一张信纸,在上面工工整整写了两行字,然后下班回家的时候,张贴在离自家不远的公告栏里。公告栏不大,贴了几张居委会的通告、物业催缴管理费通知和计生常识什么的。爱国找了一块相对干净的地方,把信纸张贴了上去。
  
  
  启 示
  
  
  一本人子昨天丢失三支蟹子,有拾到者请速送八号楼刘爱国处,谢谢。
  
   爱国回到家里;先削了两个土豆,然后择了一把豆角。儿手不在家,两口子吃饭挺简单的。这时传来了,笃笃笃的敲门声?……不该是桂英啊,媳妇是一家超市的收银员,下班挺晚。
  爱国从猫眼往外一看,只见门外站着笑吟吟的孙老师。孙老师是个退休老师,是爱国楼上的邻居——四楼或是五楼的,也可能是六楼的。他应该是爱国最熟悉的邻居了,热心肠,经常代催个水费电费什么的。每次见面,爱国都跟他打个回来了吃啦之类的招呼。
  爱国见是孙老师,一愣——大闸蟹竟能爬那么高?
  但是爱国打开门,却见孙老师两手空空。孙老师伸出干瘦的两根手指,微笑里带着严肃说,你的广告里有两处错误哦。第一,启示的“示”错了,应该是事情的“事”才对;第二,几只蟹子的“只”不是“支”,是上面带个口的……孙老师用食指在爱国眼前虚写了一下,同时进一步指出,再说了,你这属于应用文写作,应该在启事的后面,写上详细的地址,最好写上联络电话什么的……我以前是语文老师,相信我说的。
  爱国的脸已经红了好几层了。
  几只蟹子……孙老师摇摇头,慢悠悠地走了。
  几只蟹子?你知道这是什么蟹子吗?爱国心下不悦,但嘴上却说着谢谢孙老师慢走啊。毕竟,孙老师没有送来失物,却送来了语文知识。再说了,二三十字的广告,就出现了两个错别字,这也让爱国灰头土脸。
  爱国几乎可以肯定人们一定不认识这三只蟹子。他们去过苏州吗?他们知道这是大闸蟹吗?他们知道阳澄湖大闸蟹的价值和滋味吗?让孙老师这么一说,爱国顿生紧迫感。他马上重新制作了一张启事。为了郑重,也为了给前叫张平反,这一次,爱国把启事打印出来丁。
  
  
  启 事
  
   本人于前天从南方出差回来,带回三只苏州大闸蟹。前天晚上或昨天早上,三只大闸蟹不幸走失,至今未归。有发现者,请通知八号楼三单元1—2刘爱国处,也可电话通知。
  宅电:4827656。
  单位电话:2650088转415
  小灵通:6546318。

[2]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