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世纪之航

作者:徐富敏

字体: 【

清的社会上的个体车,涌向了客运市场,使邢台市公共交通总公司行将报废的老旧车辆难以抗衡。车辆更新是公交企业硬件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证,如不迅速更新车辆,又怎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搏风击浪?更何谈挺立潮头,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如此这般,就必须杀出一条血路,就必须下决心改革。购车难,特别是现时全国交运市场经济一直下滑,且总公司背负债务累累,更是举步维艰。但张建国深知,历史的辩证法就是这样:大改革大发展小困难,小改革小发展大困难,不改革不发展更困难。想到这里,张建国力挽狂澜,斩钉截铁地说:“不敢将航船驶向大海,就永远不能到达彼岸。”
  历经艰难坎坷,邢台市公交总公司总经理会议最后决定:负债购车。一时间,为解决购车难,张建国发疯般地四处奔波,跑市进省,上下求索。酷暑盛夏,他不顾烈日炎炎,也不畏滂沱大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1997年9月,总经理张建国终于以总公司车间做抵押,第一期贷款250万元,购车25部,半年后就见了效益。1997年至1999年,公交总公司筹资近3400万元,购进新车334部,运营线路由16条增至21条,市区每隔500米就有公交车站,候车只需等2—3分钟,邢台市的百姓仿佛在一夜之间流行了乘坐公交车,买月票的人越来越多,每月销售4600多张,年运营收入比1996年底增长了3倍。
  接着,张建国又着手股份制改造。
  张建国想:“企业的发展要靠创新,企业的创新又首先是带头人观念的不断更新。船小好调头已经过时,搏击大风浪必须造大船,公交未来需要企业规模化、集团化,需要相应的股份制。”认清了形势,2000年初张建国即开始筹划对公交公司部分线路进行股份制改造。公司经过研究,决定将市区繁华线路6路作为试点,募集资金240万元,组建大众巴士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7月5日公司正式投入运营。通过改制,公交总公司使职工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结合,巴士公司营运两年多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1年完成行驶201万公里,营业收入500多万元。在6路和16路改制成功的基础上.公交总公司2001年又对1路、2路、4路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众兴巴士有限责任公司,营运收入近500万元。
  改革的成功还一举带动了公交总公司劳动用工制度的突破。线路加密后使得原来双班制运行模式明显不适应,张建国当机立断,决定实行以线定车、以车定人、以岗定员、以效定酬,改双班为单班,将人车比降到4:1,人工总成本过去占总成本56%,如今降到30%。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职工收入也大大增加。现在,邢台市公交总公司驾驶员月平均工资1030元,提高了37.4%,乘务员月平均工资722元,提高了20.6%,平均每人每月增加收入300元。
  邢台市公交总公司更新了车辆,对部分线路实行股份制改造,再不断调整开发线网,开拓创新,做大做强。
  继而,为尽快把邢台市区线网开发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总经理张建国和他的一班人又开始在整个邢台市市区的土地上艰难地跋涉……酷暑盛夏,烈日炎炎。张建国乘坐着蒸笼一样的轿车在邢台至内邱县城沿途每一个站牌下,详细向乘客问询、征求意见、了解客源、客量情况。他详细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一点一滴进行着艰辛的市场调查。
  张建国不辞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刚刚实地勘探完邢台至内邱县城的线路,继而又马不停蹄.开始了邢台至崔路线路的市场调查。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啃口面包。短短半个多月时间,他竟勘探了5条线路。由于过度的劳累,他发起了高烧达39.5度,患了感冒。总公司的干部职工含泪劝他住院。然而我们的张建国总经理啊,嘴角张了张,好像要说这里的工作,一分钟也离不开自己。新的线网亟待开发,最佳线路方案正在制定。一时间,张建国全然把一切困难都置之度外……也不知经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回冥思苦想,多少次的线路实地勘察,科学的决策就这样诞生了:延伸1路到胡家庄、11路到石井、双楼、19路到老电厂,调整4路经过市区,9路到内邱县城……
  一个个方案的拿出,邢台市公共交通总公司都要有经济成本的付出,而换回的却是万千乘客的出行方便,乘客的快捷。邢台市市区2路是多年的环城线路,站多线长,客流不集中,俱是学生、月票、老人乘车,经济效益不明显。许多人都劝总经理张建国做出决策,调整运行路线,以提高票款收入。但张建国却说:“为了保证公交服务群众,方便乘客宗旨的实现,公交付出一些经济利益也值得。”就这样,至今2路不但没有改线,而且还换上了崭新的大公共汽车,正点安全地奔驰在环城线上。2001年12月,公交总公司还在南和县投资160万元,注册成立了南和县兴和城乡客运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到2005年陆续新开了15、20、21、22、23、24、26、27、28、30路等多条线路。与此同时,总经理张建国时刻不忘公交是人民政府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有效载体,在他积极倡导下,邢台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在邢台市市区内主要站点,安放了6块大型不锈钢公交线路示意牌,方便市民乘车;在4路、18路车厢内设置伤残军人专座;且为市区离休干部办理了1526张免费乘车证,当为国家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干部们拿到硬硬的免费乘车卡时,激动、兴奋无以言表,只是不住地点着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公交还想着老同志。”接着,总经理张建国为更大范围地发展邢台市公共交通事业,他还千方百计筹措资金336万元,完成了修理车间建设、大修厂危房改造、变压器增容等基本设施建设,填补了公交30年来的多项空白,使邢台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焕发出勃勃生机。邢台市公交线网已覆盖市区的大部分街巷、社区,形成牛城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市民的一致赞许。
  到2003年,公交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营运收入五年翻两番还多,职工每年人均创造效益25600元,职工人均年收入增长1126元。偿还了自1992年以来的各项欠账,包括养老保险560余万元,失业保险60余万元。同时,还弥补了一部分企业补贴后的挂账亏损。公交社会效益和企业精神面貌也有明显提高和改善。企业运营步入良性循环,企业实力大大增强。许多人认为可以松口气了,然而张建国又把眼光放在了无人售票和IC卡乘车上。
  实行无人售票在张建国的脑海中酝酿已久,作为一个思想超前的领导人,他深知企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公交实行无人售票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有效途径,同时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上,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实施前,首先由公司驾训班提前培训储备了200名驾驶员,随后购进20部新车用来增加运力,又经过了缜密、到位的前期宣传,以及内部职工培训、人员转岗分流,

[1] [3]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