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莲花山,你是圣山
作者:李鸿忠
字体: 【大 中 小】
中的圣山。天天月月年年,鹏城的人们络绎不绝登上莲花山,向他们心中的“圣贤”,投出敬仰的目光,送上感恩的心情,默诵着无尽的思念。从那天起,凡是来鹏城的人,都要登临莲花山,长久驻足,瞻仰伟人。莲花山已是全国人民的圣山。
每年几百万登上莲花山的人们,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善男信女。他们也是为祈福而来。他们是为这个民族,为神州的命运祈福。他们感到幸运,赶上了春光明媚的好时光。他们盼望,这莲花山的新绿与春光,一季叠一季,一年胜一年。他们又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自信。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他们所祈福的这个伟大事业中的一员,他们这样想着,感觉着,渐渐地,由自信自豪转而生成了一种神圣,一种自我的神圣感。
莲花山与其他名山圣景相比,没有神秘,没有幽深,没有迷幻,没有香火缭绕,神气弥漫,处处平平凡凡。去其他名山圣地,善男信女们只有顶礼膜拜,虔诚敬献。天地两界,神俗之分,圣凡之别。神灵留给他们的印象是高高在上,空空渺渺,虚虚幻幻,隐现不定的。在莲花山,平凡与伟大,普通人与伟人,人民与圣贤融于一山。在莲花山,敬仰与被敬仰者,感恩与被感恩的人,总设计师与亿万施工者同属人民的一员。
站在世纪伟人的铜像前,人们很自然地想起他的一句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浑厚简朴的话语,透着慈祥、可敬,更可亲可爱;伟人是领路人,更是长者亲人。人们感觉到,他在与我们聊天、攀谈。人们更清楚,他和我们同属于这个伟大而神圣事业的实践者,同属于这个伟大而雄壮队伍中的一员。在这种感觉的领悟中,人们对圣的内涵有了新的顿悟:圣地就是汇聚众人的脚印,吸引众人的眼神,驻留众人的心灵,实现众人的心愿,给众人带来幸福的地方,而这幸福一定是具体的、实在的、惠美的,如清泉可掬可捧,像佳肴可咀可嚼。
莲花山从早些年开始就是向市民完全开放的公园了。人们在这里尽情尽兴地欢乐。朝晖里,晚霞中,姑娘小伙儿休闲健身的身影;耄耋妪翁温稳的仪态;情侣恋人轻语柔言,红翠依偎的甜蜜;幼儿孩童花间草地上稚声嫩气,天真无邪的撒欢儿;自由自在,傲然过路的野鹤家鸟。还有那蓝天碧空中,如鹤燕满天,似练飞绫舞的风筝。人们放飞着憧憬希望,放飞着理想梦幻,放飞着辽远的情怀。这难道不是一幅和谐祥瑞的民乐图吗?!这不更是一幅圣景圣画吗!
人们装了一壶莲花山的泉水下山了。他们说这是圣泉。莲花山的泉水甘冽,清甜爽口,沁心冶神,妙不可言。据说,用这泉水煲粥,能把米的香,菜的甜,油盐的滋味儿挥发到极致。这是鹏城人的享受。远道而来的,把这壶莲花山的泉水带回去,留作滋润心田。
人们满怀着一腔豪情,带着一身力量下山了。他们在这春风新绿发源地的莲花山上,一边思品、感受、体悟着,一边用空灵的山气水雾,浓郁的草味花香,悦耳的泉声鸟语,把心脑脾脏痛快地洗涤一番,顿觉脑清神爽,骨壮筋柔,他们将继续在那辉煌灿烂又漫长多险的旅程中跋涉前行。
人们回首仰望主峰灯旗岭,从心底发出鸣声,莲花山,你是圣山,你是时代的圣山,你是人民的圣山。
[责任编辑 李 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