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他手记
作者:侯 马
字体: 【大 中 小】
1、作为观念艺术家,她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观念”感:从童年起,她就一直认为年近六十岁的父亲是她的爷爷。
2、做被迫的事情也保持积极的态度:他体会到了一个囚犯的体面。
3.这一次,他听到了自己的鼾声,在午后,在冬日的阳光下。被自己的呼噜吵醒,被自己的体温灼伤,被自己的平庸惹恼,被自己的思想逼惊。
4.海啸。死亡数万人……可能还要翻一倍。但没有发现一具动物的尸体,大象没有,兔子也没有,它们同自然之间有一种为人类所不知的联系。
5.死亡成为攀升的人数,救援成为声明的款数,连眼泪也成为被统计的滴数。
6.未曾醉酒的人能否领略这样一种谦卑,你什么也战胜不了,更别说三尺微躯。对,把灵魂与智慧的较量拉到肉搏之中,是倾诉,是表达,是感恩的方式,也是对屈辱心甘情愿的领受。是的,醉酒也是一种资格。他在赴宴途中自问,你也配喝醉?
7.有人反对赌博合法化,他谨慎地附和。同时,他高调地表明,能不能不打击卖淫,开设红灯区,至少,政府还有税收。这是一个人性问题还是一个法律问题呢?他在心里默念,这种事留给男人内心对女性的尊重,或者爱情与欲念之间的战争吧。
8.专车通过收费站,收费员毫无顾忌地与司机交谈,完全无视他的存在,仿佛他是襁褓中不晓人言的婴儿,或干脆是运载的货物。这似乎也是一种抗议,对隔阂的混淆,对平等与尊重的颠覆。
9.性别关系的研究就是对女性的研究:男人怎样看女人,女人怎样看自己。对性别关系的表现是评价文学艺术作品高下的隐秘。平庸的保守作品对此毫无意识,把社会常态当作前提。有追求的作品对这种关系进行有意识的判断。这一令人困惑与不解的矛盾关系揭示得越深刻,作品唤起的共鸣也越隐秘、深邃。
10.从儿子身上感到了孩童寻找快乐的执着。他意识到曾经自怜的童年,其中的孤独恐怕未必真实。
11.“这一年没有爱情,只有情爱,因为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
“没有爱情,也没情爱,只有一个婚姻。”风月场中,谈话变为机锋,耗费着游戏人生的机会。
12.与死人同居一室,悄悄地生活,悄悄地腐朽,偶尔传来肖邦的音乐。他生性追求尘世的宁静与精神的不朽。
13.海。海博大精深,但表面上了无生机。终于碰到了恨海的人了:她那么大,却无法行走。
14.国家的宿命,海啸预警机制难以建立的一个原因竟然是印度洋太小了。
15.猫来到人类身边九千多年了,狗还要早几千年。很明显,狗把什么都交出来了,而猫仍保留了一个内在的自我。
猫的神秘正源于此。虽然它的自足是建立在依赖基础之上的,但这种依赖却不指向特定对象。猫被认为没良心,仍有许多人爱它,这种爱触及不到撒娇外表之内的猫。
16.禅师游历尘世,对当代艺术亦有所闻,说搞DV的前卫。假若,上山拍一下烧香的贪官众生相,就是一部好作品。艺术家的思绪却飞了,禅师去后,他想起了三个问题:佛如何看贪官?佛会保佑他吗?靠供奉养活的佛家弟子,又如何看贪官?广袤的夜色,霓虹灯显现着不同时代的有限智慧。
17.对追求者的品味是她心底的隐秘:忘却猎艳者、理解倾诉者,对那一言不发的单独者,也只能井水不犯河水。这样,她像那只惠然向前的天鹅,愈发高贵、愈发孤独。她看到,对拥有追求者所有的炫耀都制造了污辱,或者是对爱自己的人,或者是对自己。
18.尸体被抬走,客车也被吊起来了。围观的村民蠢蠢欲动,打算捡拾死者遗物。一个老头率先动手,弯腰抄起一瓶矿泉水。“放下!”他厉声喝道,“退回去,全都退回去。”他的同事一拥而上,把村民从现场劝离。农民的怜悯和同情都哪里去了,难道六个生命的消逝都不能压制住他们白占便宜。他说,真的需要加强社会公德教育。但是,他的眼前始终浮动着那位老人通红、布满皱纹的面庞,那欲言又止的神态。那不情愿放掉塑料瓶的手。他瞬间发怒的原因,是对权威的炫耀,而非对现场秩序的维卫和对道德的坚守。他真正想说的是,对一位劳苦者的欺压是他一生的羞耻。
19.被撞断的水泥电线杆倒在那里,像一根委屈的、被击落缴获的三截棍。桃树的断茬已有春天的湿意,而那一滴一滴堆成一片的血迹,不是桃花,是生命消失的梯子,是冬日陷落的黑洞,是泰陵园路口永远通不向雪世界的断桥。
20.他原谅过许多,真的是原谅……连原谅的是什么都忘却了。
21.一场雪遮盖了足迹,一场雪淹没了血迹。血液在雪花中散尽了热气,雪花被鲜血尽染。这豪华的装饰,残忍,冷漠,荒唐,怜悯中夹着愤恨。
22.他先是待在街上太久了;后来待在屋里太久了。这个杰出的灵魂歌手,适合共鸣,不适合崇拜。这一次,他停泊在家门口。
23.他对女人的爱,始于足部。这个诗歌翻译家初涉小说,留下了这样生动的臆想。像一具木乃伊,越是干枯,足弓就越高。
24.两个大牌的休闲之作,从头到尾没有一个来自生活的细节,没有一句来自心灵的对白。大洋上游泳的美人,只要直直身子就能触到脚腕下黑暗而冰冷的海水。
25.于他而言,小说是高级的自传,而诗歌,有时是心灵史,有时是智性和语言的自足。无论如何,写得再多,他仍然需要滔滔不绝的演说。
26.与社会的关系。他的心似离群的兽。他犀利的眼神里有机智敏捷,也有孤独、不屈。他是最贴身的忠诚卫士,也是杀害主人的凶手。他有不计后果的冒险性格,在极度自信与渴望被擒的钢丝快速奔驰。
27.她的花儿是命,是性,是生、死、枯荣,是长风掠过大地,雨水走遍天涯,剪刀横在脖颈,种子又复尘土,尘土又复尘土,尘土又复尘土……
28.她对自己是否美丽的评价,基于对发式是否满意。她能回忆起从少女至中年每一次的发型改变。一个女人的心灵史,竟是把自己头发留长剪短、烫弯拉直、煽黄染黑的历史。
29.他被时间用完了:再给一秒钟,他就可以点燃一支香烟,在命的烽火台上冒出警示死的青柱。现在,死就一屁股坐在他的体内,紧紧攥着一只塑料打火机,空洞地注视着城市立交桥下往来的车辆,好奇的人群。
30.别针,银色的,坚硬、精巧、尖锐、简洁,在八十年代中期的北京城,22路晃晃荡荡地由南往北,由北往南。别针在他的指尖,一段漫无目的的青春岁月,像暗夜行车,橘色的路灯含着雾样的气息,吞吐着沉静而心潮起伏的乘客。当他的手抚摸着一位陌生姑娘下垂的裙摆,他陷入了痴迷与沉思。他的头在姑娘的腰际,抬眼可望到姑娘那白净的面庞,明亮的双眸。他不知道他对女性有这样无遮拦的痴情,对美有这样无我的依赖。当姑娘意识到裙摆的动静,疑惑地转过头来,一道闪电将他击醒,流氓、挨打、歧视,有口难辩,身败名裂。他瞬间回到现场,猛地站起,用仅有姑娘能听到的声音对她说:“对不起,不小心碰到你了。”售票员狐疑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