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百折心无悔 正道是光明

作者:石 舟 钟瑞彩 郭达欣

字体: 【

绪和疾病,以优异的成绩摘取了河源市高考“状元”的桂冠,被清华大学录取。陈集珍为此欣然做诗:
  
  阳光雨露育葱茏,喜见花妍果硕丰。
  学子欣圆清华梦,鲲鹏展翅奋长空。
  1999年,为解决新丰江库区环保问题、帮助库区人民脱贫,政府政策性安置800余户移民进城,但一时又没有建设移民学校,300多名学生上学没有着落,市政府、移民办、教育局等有关部门找到了陈集珍,希望陈集珍帮助解决。他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调整课室、补充教材、招聘教师,9月1日,全体移民子弟如期入学。
  13年来,陈集珍创办的光明学校累计解决1.3万余学生的就读困难,累计为贫困学生、优秀学生减免、奖学共350余万元。初中自1999年首届升中考试后,连续8年居市区学校的领先位置;2002年,首届高考“一炮打响”,88名考生82人上线,名列城区学校榜首;2003年第二届高考“二炮更辉煌”,不仅巩固了在城区高考的领先地位,还摘取了全市高考“状元”的桂冠、培养出清华学子;五届高考在城区实现了“五连冠”;450余名学生获得“剑桥英语”等级证书;300余名学生在国家、省、市、区举办的各类竞赛中获奖;一大批“问题学生”在“光明”的阳光雨露哺育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串串数据,一个个荣誉,是陈集珍和他的“光明”教育事业这串项链上的一颗颗闪亮的珠宝,学生们一张张笑脸,是“光明”这篇民办教育动人篇章上跳动着的音符!
  
  壮心不已 珍赏夕阳谱新篇
  
  陈集珍是个认真的人,说要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好。他又是一个乐观向上、兴趣广泛的人,虽然他没有上过几天学,但他从不间断学习,有时还会在办公室里情不自禁赋诗、作书。他先后担任了广东省民办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市老年书画协会副会长、市诗词协会顾问。一首《珍赏夕阳》的诗是他对自己退休后的人生写照:
  
  步入古稀夜难眠,万千思绪忆当年。
  感悟人生你我他,岁月流逝一纸烟。
  踏遍青山人未老,珍赏夕阳谱新篇。
  世纪钟声催人奋,光明路上再加鞭。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陈集珍的“字典”里,只有逗号,没有句号!他强调:“光明人坚持风雨创业的光明之路;珍惜初显成就的光明形象;开拓鹏飞万里的光明前程。”
  深秋,南国河源依然暖气蒸腾,陈集珍和他的“光明人”心潮涌动着新的希望,在一片正待开发的山冈上,他们指点着青山绿水,谋划着新的蓝图。陈集珍说:“这里将是河源开发的新亮点,孕育着无限的希望!我们可以在这里办初中、高中,还要有更高的目标,就是办大学!”一幅“开拓鹏飞万里的光明前程”的蓝图正在他们胸中酝酿。
  初冬,陈集珍检阅着师生整齐的队列,凝视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浏览着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校舍,倾听着一间间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面对一群群鲜花似的笑靥,他心潮澎湃,思绪仿佛又飞回到童年时代,飞回到“敦德堂”,伫立堂前,重读两侧门联:
  敦伦有序 德教无穷
  咀嚼着前辈的教诲,品味着自己披荆斩棘拓出的“光明教育”之艰辛,展望“光明教育”的前景,陈集珍情不自禁地写下:
  光明永存 教育千秋
  透过陈集珍的人生烟云,目睹他面前的鲜花与彩虹,我们更多地感受到的是他成功背后的荆棘和风雨——眼前这位发如银丝而又精神抖擞的75岁的老人,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或者说,这位人物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陈集珍最令人钦敬之处,就是他不论在任何风浪面前,都能勇敢地高喊一声:“开足马力冲过去!”从初出茅庐到桑榆晚年。时时呼喊,事事躬身!
  陈集珍说:“我过去说了我要活到80岁,我现在说要力争活到100岁,因为我要与光明教育事业一同继续前进!”
  我们深信,如果能活到100岁,他绝不会99岁放弃冲浪的!
  [责任编辑 吉 云]

[1] [2] [3] [4]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