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风光无限橘州路

作者:黎燕雄

字体: 【

支柱产业迅猛发展,渐入佳景。但是经过“四桥三路三堤”建设大会战后,化州市区交通状况已发生了根本变化,但全市上等级的公路依然不多,当时。全市县道共226公里,仅有18公里是沥青路;全市乡道1142公里,也仅有58公里是硬底化的。市区通各镇的公路大部分还是沙土路,镇通村委会、自然村的公路几乎都是沙土路和等外公路,等级低、路况差、弯多路窄,晴通雨不通,难以通行。路,成了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了化州人的心头之痛。
  建设完善优良的交通公路网,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发展之需。经过一番通盘论证,化州市领导班子和交通公路部门领导重新修订了交通建设蓝图:启动“群体工程”,多方集资、大举建桥修路。“九五”、“十五”期间,把化州辖区内的国道、省道和县通镇公路全部改造完毕,消灭沙土路;把全市镇通村委会的公路全部铺成水泥路,实现城乡公路一体化。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化州市委、市政府的直接指挥下。一场大办交通的攻坚战又打响了。1998年,化州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还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的议案,公路建设的热浪在橘州大地迅速从城市席卷农村。全市纳入省计划通镇公路建设项目8个,总里程163公里,其中省养公路3条57公里,地养公路5条106公里,全部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为了打好这场“攻坚战”,市成立了“二级公路工程改造工程指挥部”,由市委书记、人大主任任总指挥,市四套班子成员各率领一路人马,在各路摆下战场,亲临一线参战督战。市委书记、人大主任成济荣经常带领分管交通工作的市委常委、副市长及交通公路部门的领导深入各镇督促检查,协调作战,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化州人民对县通镇公路建设积极支持,2002年10月,全长18公里,总投资1800万元的石新线公路硬底化扩改工程动工后,沿线群众欢欣鼓舞,踊跃捐资捐物,特别是新安镇石场老板陈伟强,为该项建设工程无偿提供钩机、推土机、铲车等机械130台次,工时费十多万元;石粉3万多立方米,价值30多万元。播扬镇粮所主任王海泉得知省道284线播扬路段扩改要砍掉自己的竹木时,二话没说,带上全家大小,挥刀砍掉2亩多竹木,半分赔偿也不提。该镇七十多岁的王四带上六十多岁的老婆和几个儿子、子孙直奔自己的竹木地,挥刀砍伐,自行清理,并对前来看热闹的群众说:“路通才能财通,为了播扬的发展,我王四第一个支持!谁出来阻挠公路扩改,谁就是播扬的罪人!”半年内,该镇成功搬迁公路扩改两旁的8个机关事业单位、搬迁20多户居民户,拆迁房屋面积13500多平方米,使省道284线播扬路段建设工程顺利开展。
  良光镇位于化州市西部,县道木塘线是该镇的交通要道,全长14公里,镇受益人口4.7万人。为了完成这14公里路基工程,镇政府带头筹资,将准备建镇政府办公楼的资金100多万投入到公路建设上。至2005年底,化州县通镇公路8个项目全部改造完成,经省交通厅质检队抽样检查,质量全部达到优良。化州交通公路的“筋”强了,“骨”壮了,拉动地方发展的能力大大提高。
  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是一项“疏通脉络”的巨大工程,对完善全市公路网络、提高公路技术等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农民群众渴望已久的事情。但要对全市的农村公路实现硬底化并非易事。化州市有334个村委会,全市农村公路1442公里,其中镇通村委会公路683公里。化州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早在1998年已把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纳入人大议案,要求用10年时间把全市镇通村委会公路路面全部硬底化。把农村“泥水路”变成“水泥路”成为该市农村群众的强烈愿望,农民的建路热情空前高涨,各镇和村委会纷纷发扬主人翁精神,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争取早上项目。同庆镇认真贯彻“一事一议”制度,走“人民公路人民建”、“谁受益谁出资”的路子筹集配套资金;宝圩镇通过大力发展香蕉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又通过蕉农捐资修路明显提高种蕉收益,实现了“以财生路、以路生财”的良性循环。一些镇村还积极探索社会帮扶、道路冠名、市场化运作、以资代劳、村民预借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筹资。林尘镇下朗村委会的王卫国出资30多万元铺设乡道水泥路1.5公里,当地群众把该路冠名“王卫国路”。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陈华伟、广东省第十届政协委员黄康景同为杨梅镇外出成功人士,他们为家乡乡道建设捐款均超过200万元。副厅级离休干部宁雄同志,获悉老家笪桥良埇村要修路的情况后,立即召开家庭会议,动员在商界大获成功的儿子宁一海捐资,父子捐资100多万元建设笪桥圩至横岭公路长达7公里;丽岗镇朱亚红除个人捐资50万元,自己还组织施工队带资建设公路7.4公里。全市外出能人为家乡捐资修路达3000多万元。
  经过化州人民近10年的群策群力,大干苦干,全市农村公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累计投资资金2亿多元,已完成硬底化乡道1020公里,其中镇通村委会公路615公里,占镇通村委会公路硬底化任务的90%,余下的项目已全部安排并正在组织实施,2008年底前全市镇通村委会公路将全部实现硬底化。
  
  蓄势的腾龙 众志成城路路通
  
  化州交通公路建设跨越式发展,但也并非一帆风顺。省道284线宝圩镇与广西交界的一段不到三公里的路,1993年立项,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正常施工,从而引发了公路管理部门、投资方、被征地、拆迁、农户及施工单位的激烈矛盾与冲突。
  2007年3月初,刚任化州市交通局党组书记、局长6个月的黎良文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民心工程”指示精神,深入到宝圩镇耐心倾听民情,用心化解矛盾。他把所有的错综复杂问题梳理归结成四大难题:一是被征地农户的土地补偿和拆迁标准问题;二是前期按收费公路建设投资人股的四名股东80多万元的投入资金偿还问题;三是复工由原承建商还是重新投标施工的问题;四是如何争取上级交通公路管理部门支持问题。他找准问题症结后,对症下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以人为本的精神逐一做好当事人和有关单位的工作。经过几个月艰苦细致的工作,黎良文理顺了影响该路段施工的各方矛盾,工程于2007年9月6日举行了开工仪式,茂名市和化州市的有关领导亲自到场祝贺,万名群众为工程开工助兴,鞭炮声、锣鼓声响成一片。2008年春节,该工程竣工通车。曾为该路段前期建设投资入股的四名股东和20多户拆迁户联名给黎良文和化州市交通局领导班子送来了一块牌匾,上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广湛高速公路途经化州南部同庆、长歧、杨梅、良光四镇,化州境内里程19.2公里,2002年开通,结束了化州境内无高速公路的历史。但连接境内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只有一条80年代修建的三级公路,路面狭窄并且穿过闹市区,远远不能适应日益繁忙的交通需要,严重制约了化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化

[1] [2] [4]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