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向死而生
作者:夏 榆
字体: 【大 中 小】
部坍塌。学生公寓楼也陷入地下一层,由四层变成三层。校园里,到处散落着布满尘土的课本,在高高隆起的废墟中,我看见有很多课本和钢笔散落者,还有准备发给学生的奖励证书。前来救援的年轻的解放军战士成排地坐在球场边缘,他们满脸憔悴,神情疲惫。在废墟中捡到一个作文本,里边有钢笔写出来的娟秀的字迹《我的梦想》。
那是一个女孩子对她的未来的憧憬。在返程的车上,雨田用他的绵阳话朗读作文的时候,车上的很多人都流出了泪水。
我家里养了一群鸽子,我只要在家里,每天中午都要把鸽子放出来。
把鸽子门打开,它们就飞出去,但不是全部飞出去,平时它们都要用竹竿赶才出去。
地震那天中午,我把鸽子门一打开,全部都飞出去,我就感觉很奇怪。
大概一百来只鸽子就在天上飞,它们飞起来的速度跟往常不一样,离开鸽子笼,飞得特别快。
我也没管,回屋睡觉。睡觉好像也睡不着。就翻书,翻报纸,花了二十分钟。
睡不着我就坐起来,正准备穿衣服的时候,外面响起一种声音,这种声音是有一点闷,开始还不是很恐怖,声音由远到近,然后慢慢地像浪一拍一拍就过来了。我想怎么回事呢?我开始以为是刮风,就想把窗帘拉开,突然感觉不对,地在摇,有黄沙卷起来。我的第一反应是地震,反应过来的时候,我对面的楼已经开始晃动了,紧接着我楼下也开始晃动。我拎着衣服、裤子赶紧往床下钻,钻了两次床都没钻进去。没钻进床下我就往厕所跑,因为厕所比较小,四方的空间,但是到了厕所感觉四边墙一起向你挤压过来,你跑到这一边,又把你晃到那一边,左右摇晃。
那时候真的很恐慌,就是想找个地方躲一下。我跑到另外一个房间,第一个就想到往床下钻,因为那个床要大一点,是不锈钢的,钢管比较粗,我想这个床下可以躲避,但钻了两下又没钻进去,腿还被碰了。随后我房间那些文件柜、书架就噼哩啪啦全部倒了。紧接着就是台灯、花瓶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噼哩啪啦往下砸。只听到什么东西破碎的声音在响,全是柜子倒地、东西破碎的那种声音。后来晃动小了,我把裤子穿上,鞋穿上,衣服搭在肩上,就往下面跑。我看见有邻居也在往楼下跑,楼下几个退休的也在往下跑,我就让他们先跑。后来一看,很多人都是穿着短裤跑出来的。
我们住的地方受灾相对来讲要小一些。我们办公室有些裂缝,但是主体结构还没损坏。受灾严重的是绵阳县城,我有一个亲戚做志愿者,他15日就在我们绵阳九洲体育馆做志愿者了。他是农村来的,57岁。他做志愿者累了,在救助中心昏倒在现场,被送进绵阳市中心人民医院,诊断为劳累过度。他是上午去的,晚上7点被送进医院,第二天早上就死了。
我是北川的志愿者,我到过灾区,去过北川、安县。当时地震之后,我们接到政府的通知,要求每个单位所有在职职工都到我们的救护中心去报到,那个时候救护中心还没有人。绵阳有几十个县团级单位,我们单位——绵阳市文联是第一家到的。去的当天整个救助中心的区域开始划分,不久我们就出发,作为第—批志愿者前往北川,救助那里的灾民。我们的工作基本上就是给灾民提供帮助,比如从北川救助出来的,要给他安置,一个是给他找地方,他能坐能躺的地方,有吃的、喝的,给他发放水、食物。另外有些受伤的灾民我们就送往医院。第一天去北川,我们救助了一千多人。
昨天晚上还有一个我救助的叫张琴的中学生转到广西。因为绵阳医院的灾民太多了,还有几家医院也是危房。张琴是北川中学的一个学生,还不到十六岁。这个学生很勇敢,当时地震以后,他们不知道,就拼命地往下跑,跑到二楼的时候,楼就塌了,她是在北川中学那个旧教学楼上。塌了以后她也不知道,后来感觉很多东西突然一下压在她身上,那时候感觉眼前一片黑暗。后来她说感觉好像哪个地方有一点儿透风,感觉外面有一点儿光,她就顺着那个光往出爬。当她爬出那个洞,又发现其他的同学,从那个洞共爬出六名学生,六名学生中,张琴是受伤最严重的,她是第一个爬出去的。
北川是我们经常去的地方,地震造成大面积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有的公路段有很大的石头,再怎么大的吊车也吊不起来。在北川很多房屋都被山体滑坡埋了,最深的有六十多米。
很多志愿者都是自发组织的,而且没有人要求他,没有人组织他,他也不需要什么报酬。特别是当地一些市民,因为开始救助点成天吃干粮,吃方便面,灾民也受不了,绵阳一些市民就煮稀饭主动给灾民送去。给我感触很深的是北川的学校,基本上都是废墟,我看见在废墟中到处是课本,散落的课本。
《每个女孩都是流泪的天使》,这是我在北川中学的废墟上,拾到的一个作业本上写的诗句。
是谁写的不知道,那个本上面写了大概有五六首诗,那是我在废墟里面捡到的笔记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