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向死而生
作者:夏 榆
字体: 【大 中 小】
解放军艾前平
什邡市的蓥华镇遭受到的是摧毁性的震荡。
在它的街市上看不到没有受损的房屋,从店铺到商场,从民居到学校都夷为废墟,碎成瓦砾。
解放军艾前平是蓥华镇的救援者,他是成都军区兵种训练基地二大队队长,也叫营长。
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带领89人的队伍清理一幢大楼的废墟,他是蓥华镇中学的搜救者,那所建筑在大山之间的中学教室塌落,有200名学生被困在废墟。
地震的时候我们自己的营房垮了,我下来看见我们的战士没有受什么伤,就我自己受了一点伤。我的门被封了,就在我们那个营房里面,来不及抢救自己的营房,我们的手提电脑都被砸了。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就带点儿自己的衣服出发,我们来的时候装备很不整齐,很多照相机都不照我们,因为看到我们衣服都不是很统一,不好看——我穿个裤衩就出来了,没有背心,我们都没有衣服,我的一个兵说,队长你把衣服穿起来。地震的时候我们正在睡午觉,我们是三点钟上班,地震的时候是睡得正熟的时候,我们平时训练还是比较有素的,还是跑得比较快的。
我们赶到蓥华中学的时候,看见教学楼有好多学生被压着,在我的手指到的那个方向,至少有五个小朋友在喊叔叔救命,虽然他们的声音很微弱,但是我们的官兵心如刀绞。在这个方向有个通道,我们救人主要是在两个点救的,这边救了16个人,在这个点上就有两个人,因为这边房子没有倒,唯一人员存活得最多的地方。
在那个通道里面没有活的,我们抢救的时候,还有余震,还在掉砖头。所以当时在救的时候非常紧张,正在倒塌。不断地在塌,但是官兵都没逃避,真正在那边用手挖,每当不管扒出一个尸体还是一个小孩,我们心里都减少一份痛苦的感觉。我们自己心里是非常痛苦的,虽然我们是解放军,是战士,虽然我们平时的教育不一样,这个尸体要扒的时候我们可以很快扒出来,但是我们没有那么做,都是认认真真的,哪怕一只被预制板压到的手,我们都会用钢钎或千斤顶把它扒出来,尽量让他留出一个完整的尸体,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因为当时垮得太厉害了,你们看那个大梁,当时都是连到一起的,形成一个夹角,夹角里面还是有人员存活的可能性,往往这种是最难救的,因为没有那么多先进的工具,切割不开。当时我们有两个吊车,十二吨的吊车,当时吊了一下,吊不起来。包括消防,包括武警,也有很多工具,勉强吊开了几个,但是由于当时救援设备不先进,还是没有办法。我们所有的官兵都是尽全力,没有工具了,就用手刨,有工具了就用钢钎撬,没有人休息。如果你看到那个场面的话,你就知道了。没有人在休息,都在刨人,刨出一具尸体,刨出一个活人来,我们就感觉很安慰。
这个经历我每天晚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我有一次看到一对父母,抬着一个小孩子,突然他喊一声,队长,我的娃娃还是活的,当时我就跑过去,当时我累得三天三夜没睡觉了,跑得非常快,过去一摸,那个小孩已经死了,已经鉴定过的,他们不认可,因为这个尸体很完整,他不希望死,他希望是活的。我在他脉搏上面摸,因为我平时喜欢医学,我知道他死了。我说这个结果真的不想告诉你,他真的死了。他说没有死,刚才还在动,那我就没有把握,我就得喊专业的医生来鉴定,医生鉴定,真的死了。当时他的父母就马上把自己的头发抓掉一把,当时我真有一种心痛的感觉。
你知道我们的乡亲最不想听到的是什么吗?某某某的家长进来一下,一喊进来就是面对尸体,因为我们要把尸体抬出去,一旦没有喊他们,就存在一分希望,我的娃娃可能没有死,实际上在第三天的存活率已经非常低了。
蓥华中学,我们在这里已经救了一百多人,多是学生,有两个老师。
我们是13日凌晨1点20分到的,我们已经在别处抢救了一个学校以后,马上赶过来,我们都是自己徒步跑过来的,我们跑了35公里,因为山体滑坡我们的车无法开过来,我们大队长杨根晨一句话,跑,我们当时就跑过来。跑过来一看不得了,情况这么严重。我们也是受灾的,我们自己的房子,包括营长的房子都是倒了的,但是到这里看到惨景,我们就顾不上自己了。
当时已经有一个消防部队在救援了,当我们听到很多小朋友在里面喊救命,听到以后心里焦啊,我们的战士流着泪,马上去刨人。那些地方很凌乱,很多铁丝,很多人都被剐伤了。现在我们医院里还住了—个,因为尸体抬多了累得昏了过去,在空军指挥医院。那是我们的一个战士,叫朱永刚。所有的尸体都是我们抬出去的,抬了70多个,还有18个活人,总共救出来30个人,有12个人是他们老师自己救的。开始的时候,我们没来之前,有些老师跳楼的,活了,这种情况是蛮惨烈的,只要是—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奋不顾身地去营救,我们顾不上没吃饭,顾不上没睡觉,三天三夜。
因为这个学校是框架结构,非常难救,每次下去,不能用机械,预制板都是夹角,很小。还有一个女生,就那么大一个小洞,能看得到她,我还拿氧气给她,她喊叔叔救我,整整刨了11个小时,但是救上来的时候已经不行了,我当时就流泪了,我感到非常可惜。
我们还救出两个小男生,他们也在那个洞里面,救活了,救出来的时候都还清醒,但是一躺到担架上都昏过去,马上抬到医院里,我们听到的消息是他们都活了,很好。他们有的是没有水喝,因为嘴里面、鼻腔里面都呛了很多灰,因为倒下去的时候都是灰,他们的眼睛都是红的,都是血,有的被压了,胸腔上被压的,救出来以后,嘴上还冒血泡。抬尸体的时候是很恐怖的,但是我们的战士,没有一个害怕的。我问他们,谁抬尸体?我们当时是80名同志,异口同声,我们去。当时给他们发手套,一个个冲在前面。我们三天四夜没有用过机械,包括挖掘机、装载机,都是用吊车,用人工,用钢钎,用手,我们怕挖出的人受到伤害,我们都要花很大的精力。
因为这边山里面的风俗,要把孩子抬回去处理。
据我所知一共在里面救出来是103个人,死者是73个。
志愿者雨田
诗人雨田是北川灾区的志愿者。
除了在九洲体育场为安置在那里的难民提供志愿服务,雨田还负责迎来送往。
他热切而悲伤地向来到灾区的人陈述他的所见,他期望更多的人、更多的组织看见这里的灾难现场,以提供更多的人道援助。
到达绵阳的时候,光头留着一把络腮长须的雨田带领我们去江油、平武采访。
下午的时候他带领我们到平通镇。他说,你们应该看一看。
因为平通镇中学是个很少被人提及的地方。
拥有近万人口的平通镇,位于北川县东北方向50公里处,是从绵阳进入九寨沟的必经之地。
前往平通镇的道路崎岖,山势险峻,曲折的水泥马路不时可见蜿蜒裂变的痕迹,连绵的绿色的山体裸露出黄色的土质,那是山体滑落的遗容。山体的滑落使平通镇成为废墟,宽阔的河道隆起高耸的丘土。地震使高山深处的平通镇夷为废墟,而在平通镇中学有110多名学生、6名老师遇难。
在平通镇中学,除了学生公寓楼外,别的已经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