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1999年第1期

当代文学的精神走向

作者:张 炜

字体: 【


   一未能终结的新时期
  
  要阐释当前的中国文学,无论如何不能回避已经约定俗成的“新时期”这个概念。因为今天的文学是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和继续,二者难以分割。不从这个概念追溯,实难理解时下的文学状况。
  今天,中国最活跃的一批作家是否认同这个概念,那要看每个人自身的感觉;但其中的大多数不会否认从那个时期起步。
  “新时期”在作家心中可能已成回忆,但却无法与其告别。
  “新时期文学”这个概念约形成于八十年代。它是指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多少有些突兀地变得活跃的文学创作。这当然是因为中国的政治生活发生变动,人的思想创造力试图摆脱束缚的缘故。更具体地从时间上界定,有人认为应从1976年算起,也有人认为实际上应该从1977到1979年。
  如果说七十年代末的文学与以前要分开来论,要冠以“新时期”三个字,那是因为它在品质上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至少在中国大陆,从1949年到七十年代末的文学创作,内容上从未呈现后来的普遍的批判力,也未有类似的冲击感。即便就从事创作的人数、文学期刊的数量论,新时期也是空前的。
  直到现在,任何一个经历了那场文学兴奋的作家,甚至是普通读者,都对那个时期的文坛难以忘怀。
  对于中国的许许多多作家来说,其文学生涯正源于那个时期。尽管它带着最初的不可避免的稚气,甚至是致命的虚幻性,但这场文学活动逐步展开的坎坷历程,其间的个人勇敢与群体行动的悲壮的生气,较之其它时期更能够体现文学的本质。这也正是它后来能够筚路蓝缕,不断走向深闳的原因。
  文学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也正是本文阐述试图追寻的问题之一。
  如果说我们至今还处于新时期的话,那么从七十年代初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个年头了。我个人越来越倾向于把这二十多年看作是“新时期文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把它看作一个充满危厄的、正在走向自己终点的、令人慨叹的文学运动。
  在我看来,这二十余年来,新时期文学起码经历了三个阶段。这就是:最初的复兴期(1976—1985),接下去的高涨期(1985—1995),以及现在的疲惫期(1995—)。
  有趣的是,我们有无数创作实绩可资证明和标志的这三个阶段,前两次的时间跨度差不多都是十年。如果遵循这个时间波动规律,那么我们正在经历的痛苦的疲惫期或许也需要漫长的十年。
  时间真是个神秘的东西。“十年”由于是个很规整的数字,许多事物都非要凑足而不能停止,比如中国的“十年动乱”等。如果中国当代文学真要走过十年疲惫之路,那么迎接她的也可能是真正的成熟与繁荣。
  在新时期二十余年的创作格局中,起支撑作用的主要是三个层面的作家。前两个阶段共二十年间,作出最大实绩的当是“复出作家”和“知青代作家”;尔后逐渐活跃于文坛的则是“新生代作家”。“复出作家”是指新时期以来恢复创作的中老年作家。这一部分作家在过去的政治运动中被粗暴地中止创作,直到七十年代末才重新复出,并再次成为文坛上的重要作家。“知青代作家”几乎是紧紧伴随上一代作家的“复出”而走上文坛的年轻一代,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都经历过“上山下乡”运动。这批作家的创作贯穿整个新时期,今天风格日见成熟,年龄已届中年,而“新生代作家”特指八十年代末以来产生影响的更年轻一些的作家,他们当中有一小部分出生于五十年代,大多出生在六十年代。
  
   二目前的状态
  
  新时期初期的文学境况,其产生的原因较易理解。任何长久的思想压抑、禁锢的社会环境哪怕稍许松动,文学都易成为重要的宣泄渠道。中国作家别无选择地充任了代言人的角色。作品在生活中的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反过来也极大地激发了作家。这是一种鼓励冲刺和探索的良性循环,但与此同时,也植下了深长的虚幻的乐观。
  至今还有人相信,就生活与创作的相互作用而论,极少有作家会像新时期初期的中国作家一样,充实而幸福。其实这仅仅是对一个时期某种微妙互动关系的误解。这种“幸福”的代价非常巨大,它包括十年浩劫甚至更长时期内大面积的苦难,更包括无数作家艺术家的牺牲。作为人类历史上人的命运,它总以稍稍不同的方式得到赓续。
  这个时期的主题文学是“伤痕文学”。最出色的体裁前半期是短篇小说,后半期则是中篇小说。
  然而这时的文学不免流于直白和简单。接着是深化,是思想与技艺两个方面的磨砺。伴随着不同思潮的剧烈冲突,起伏动荡从无休止,上一个十年那种微妙的互动关系结束了。但整个社会的文学标准已经空前提高,相当一部分作家开始抛弃虚幻,迈入下一个十年。这些作家在进一步开阔视野,广泛吸纳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对自己上一个十年极痛苦的反思的清理。他们很快发现一切远比以前预料的要复杂得多。他们有了新的判断。
  与这一认识相适应,新的创作之路几经拓宽。在更加敞开的世界里,一场前所未有的对于民族文化之根的寻索承续,对于现实生活的历史性观照开始了。就作品业已达到的思想和艺术的高度而言,这个时期的创作在整个当代文学史上是极为凸显的。
  这个时期的主题文学是“寻根文学”。最出色的体裁是中长篇小说。
  前二十年一晃而过,中国当代文学面临的是1995年之后的徘徊和疲惫。这不仅应了“盛极而衰”的事物发展规律,而且包含了更为复杂的原因。
  经过近二十年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一个有十三亿人口、幅员辽阔、东西部发展极不平衡的第三世界国家,无论在精神领域还是其它各个方面,都呈显了始料不及的巨大变化。西方经济模式的引进,道德伦理范畴的演变与废存,使精神与现实进入双重或多重的无序状态。几乎一切都走入了芜杂和多元。多声部合唱的时代似乎已经来临。对于文学和艺术的行政性干预的部分失效,使一大批作家的创作进入了一场“无规则游戏”。这意味着某些“标准”的丧失和重建。
  这是个对原有文学和文化秩序的瓦解过程。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现代声像传播技术的普及。这是二十世纪社会风尚演进的催化剂。它不仅改变人的生活理念,而且直接争夺时间和空间。视听制品引导并进而耗损人的思想,使人不再专注,走入一种二十世纪末的集体性神志恍惚。这对一大部分作家而言是一种致命的打击,而对于另外一小部分,则又是一个小小的例外。
  在现代视听技术的推动下,某一种思潮既可以迅猛掠过,又会在许多人毫无预料的情形下一夜之间变得陈旧。时髦成为一个永恒而频变的话题。对事物的判断不再审慎,因为既缺乏时间和空间条件,也不再具有那种判断所必需的心境。众所周知,作为一个真正的、对于时代而言不可或缺的文学家,不但应是一个意志坚定的执着思想者,而且还须是一个对完美的终生追求者。可惜,形成和支持这一切的外部条件正在逐步失去。
  对如上危机的无力抵御是世界性的,发展中国家尤其不会例外。不同的是,后者在这种抵御的过程中会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在相对贫困、教育远未普及的国家和地区,比较而言还发生了更为逼近的危机:对富裕国家生活方式的响应和盲从。而高度发达的现代视听技术传递的信息更多地鼓励了享乐和放纵,鼓励了生活的无节制消费。这种最大限度地享受现世的理念一旦形成,对于一个既拥挤又贫困的国家会是一场真正的灾难。接踵而来的严重困扰会有环境污染,社会治安,诸如此类的一系列问题。
  对西方生活方式的模仿,已经成为一部分朝野知识分子最热衷的事业。即便是最应该富于创造性和个性坚守能力的作家,在这场时代的热病中也未能幸免。这是一种社会危机,不言而喻,也是一场文学危机。游戏的,无根的,一味歌颂放纵的,掘毁一个民族文化根性的文学,正在成为时尚。
  

[2]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