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1年第2期
天涯之声网站近期热点
作者:佚名
字体: 【大 中 小】
呢?还有,二十世纪文学写作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强调语言符号的自我指涉性,强调破坏既有语言秩序和规范以探索语言的新的可能性(具有批评意识的诗人还想以这种探索做渠道,去探索建设一种合理社会秩序的可能性),你如不赞成这种潮流,你得对这一潮流进行批判,不能把批评停留在“病句”的层面上。这些意见,仅供你参考。
刘大生(网友):先从病句开始,如果连批评病句的权利都争不到,谈何更深入的批评。诗人当然有权发动革命,但语言的革命和其他任何革命一样,也会有破坏。本人对海子的批评不可能都准确无误,但是海诗中确实有对语言的破坏性的一面,人们,尤其是推崇海子的人们也应当有勇气承认。
王怡(网友):在麻雀眼里,狗叫是病句;在狗眼里,麻雀的声音也是病句。诗的语言就是要洗去尘埃,让每一个字像元素一样重新发亮,让每一个字从字典的、历史的、专业的裁剪中赎身出来,重新成为处女。
长江后浪(网友):我只能说你们这帮人根本就是不懂诗!中国诗歌自舒婷、北岛等人以后之所以一直在走下坡路,以至到了没人愿读愿理的地步,就是你们这帮无知的读者以及号称所谓的诗人造的孽,并且直到今天还不明白,还没有清醒!
那位“求稗书斋”先生对海子诗歌在语言上的批评确实有点外行,因为诗歌的语言有它本身反常规语言逻辑的艺术规律。但是不管怎样,这么多年来我们有无数的诗歌确实在语言上存在着诸多的通病,那就是为了片面地追求所谓的新奇,把语言弄得简直就像是外星人发出的“新新人类”的密码,巫婆嘴里叽哩咕噜的咒语,给人的感觉就是装神弄鬼,皇帝的新衣,实际内容却空空如也。我看海子的诗歌在语言上恰恰就有此类的通病。一首真正的好诗它首先应该是美的。然而我们有数以千万计的诗歌缺乏的恰恰就是这种最基本的美感要素!同时一首好诗又必将是自然的,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就是这个道理。它同克罗齐的“艺术=直觉:创造”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要借着所谓革新的名义把人类正常的思维逻辑都当作传统习惯连同婴儿与污水一起给泼出去了!还是多思考思考社会人生,努力挖掘艺术内在的人文精神吧!多提高一些诗歌的思想含金量,多在诗歌以外去下功夫!不要再批量制造空洞无物却偏要故作高深的语言垃圾了!同时也请多反思反思自己对诗歌的浅薄和愚昧无知吧!
限于版面,以上所刊文字均有较大删改,完整内容请看天涯之声www.tianya.tom.cn网站之“天涯纵横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