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1年第6期

冲绳随感

作者:李 晓

字体: 【

心情是矛盾的。看着那些被原子弹冲击波烧焦了的妇女、孩子和老人的尸体,人类自然、朴素的情感会使人不由地产生同情和怜悯,但当你联想起南京的堆积如山的中国人的遗体,以及日本军人强暴中国妇女的镜头,又会觉得一个中国人在广岛脱口说出“罪有应得”这四个字也在情理之中。日本,是一个能使思维再简单的外国人也必须复杂起来的国家;日本人,是一个能使得胸怀再宽阔的外国人也不得不狭隘起来的民族。
  到今天,日本人的心理仍然是十分封闭的。导致这种封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人的自负,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时刻被神保佑着的民族,是神保佑日本一次次地度过难关。
  客观地讲,正是凭借这种自负,日本人以顽强的毅力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危机,但也正是由于过于自负,日本人对今天的世界格外无知。在日本的大学中,学生们很少能准确地说出日本周围的国家的自然特征和政治经济情况。当今的日本,从报纸、电视、广播到学者们的谈天论地,张口闭口通篇地大谈“国际化”、“全球化”,从经济、科技到日本的国际贡献,什么都要全球化,可就是没有人谈如何让日本人的心理全球化。到1970年代,日本成了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前苏联除外),其跨国公司在全世界赚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日本过去用“三八大盖”没有得到的东西,今天则通过索尼、松下、丰田等企业的全球扩张全都得到了。结果,日本人又开始认为,自己是世界上始终被神保佑着的最优秀的民族,起码,也是在亚洲最优秀的民族。
  冲绳距中日两国具有领土纷争的钓鱼岛(日本叫“尖阁列岛”)很近,来到冲绳自然会使我想起这个海岛。这个岛由几个小岛组成,面积虽小但战略地位重要,控制了它,日本就可以按国际公约同中国分割东海大陆架的一切资源,并控制附近的海上交通线。现在,钓鱼岛是在日本的控制之下。任何人同日本人谈领土问题,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点:日本人只是在他认为是自己的领土被别人实际占领着时,才承认存在“领土问题”,如“北方四岛”(俄占)和“竹岛”(韩占),至于被它实际控制着的钓鱼岛,则根本不存在什么“领土问题”。
  在冲绳的首府那霸,有一座著名的长虹堤,是琉球国王在那霸与首里城之间建造的“海中道路”,其目的是为了迎接来自中国的“册封史”。在那霸东南部的港口内建有一个“唐船小堀”,专作为册封史“御冠船”的停泊锚地,然后有“御恩厅”,是接待册封史的场所,再就是“天使馆”,是册封史的下榻处,册封史从天使馆经长虹堤进入琉球国王居住的首里城。由于中国皇帝自认为中华帝国乃文明之邦,其余皆为蛮夷之地,为博得册封史的欢悦,得到中国皇帝的认可,琉球国王在首里城前建了一座中国风格的“守礼门”,高悬门上的大红匾额篆刻着四个镏金大字:守礼之邦。由此可见当时琉球国对中华文明的无限渴求与向往。事实上,日本自公元645年“大化革新”后的社会进步,同引进中国先进的技术尤其是政治(府)制度密切相关;同样,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之所以能够很快地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也是其渴求并虚心学习西方各种先进的制度安排的结果。反思中国历史,郑和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即便有再发达的科学和技术,倘若没有能够使其通过商业发展得以普及和实用的制度安排,也不能确保国家的繁荣富强,任何事物即使是再尖端的技术和工具,一旦被御用并制度化,它可一时兴亦可即时衰。近代以来,许多国家现代化的悲剧证明,把现代化的手段目标化是一个多么痛苦的悖论。真正的现代化不是“师夷长技”,也不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是一个内涵更加广泛的、包括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在内的文明过程。
  
  李晓,学者,现居日本。主要著作有《东亚奇迹与“强政府”——东亚模式的制度分析》、《再见,日本规则!》等。

[1] [2]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