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4年第1期

摇滚乐的当代史

作者:叶 静

字体: 【


  不过,就整体音乐氛围来讲,1990年代至今的摇滚乐似乎一直处在信仰受困的危机中。由1994年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可见一斑。人们普遍认为,摇滚音乐的现实价值很大一部分在于它的现场演出。比如1969年的首届伍德斯托克音乐界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呼唤爱与和平的生命力。而1994年的同样冠名的音乐节却充满了赤裸裸的性与暴力,纠缠着无以名状的混乱,人们好像只是怀着一种以追寻刺激为最终目的的心态体味着所谓的自由,而所有的自由最终都在短暂盲目的发泄中消失,生命终极意义上的愉悦与超脱此时已经成为理想世界的幻影。可以说1994年的伍德斯托克造成了这样的后果:摇滚乐的简单复制导致了本源的丧失和距离感的消失,形成了虚空的符号世界,摇滚乐变成了追求刺激下的强制性的必然结果。超越性的精神已经不再,沦为适应性和无信仰的代名词。
  最后必须提及的是,中国摇滚乐也正是在此时期开始正式步入发展轨道。中国主流摇滚的星光逐渐隐退在众多热血乐迷的遗憾中。他们在早期所持的批判和超越已经不知不觉蜕变成一种资本和一种掩饰,他们未能在时代发展的巨潮里进行勇敢的搏击和进一步冲刺。一个真正会思考的时代早已经为他们撤去了他们曾经作为中国新一代青年精神支柱的支点。在此,我不愿将众多主流媒体多次肉麻吹捧的流行化摇滚一再捧上天堂,就像我不愿只将目光流连于一条河流上满撒的鲜花,而更有兴趣与信心去探究这条河流之下的无数礁石、急流、漩涡。我们所要探究的正是那一支支戴着镣铐跳舞的无数奋斗在地下的中国地下摇滚乐队,只有他们,才真正显露出了真正的斗士姿态。
  在中国当代社会的主流媒体中,你无法听到盘古、舌头、痛苦的信仰等乐队,尽管他们也通过正规唱片公司发行过专辑,只有温顺的商业羔羊“达达”乐队一再顶着摇滚的名号伙同零点、羽泉等左右着大众对摇滚乐的认识。可“达达”的英俊主唱彭坦正是当年全国最愤怒的“武汉朋克暴力团”的小样带的录音师,那年我在“暴力团”成员之一“愤怒的狗眼”乐队首张小样磁带上见到了他温暖的名字。就是他,曾经和一个战栗的时代、一群卑微的乐队一起,发出过声声悲壮的呐喊。然而,彭坦逐渐忽视了最起码的一个道理:埋在地层的微弱呐喊总比无声的缴械更具生存和现实的意义。但我们无法责怪他,就像我们每个人永远都无法真正抗拒这个商业社会的侵袭一样。
  真正的地下摇滚音乐人大多数都是穷困潦倒的,其中当然有他们自身懒散、缺乏责任感的原因,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他们一直不懈地抗拒着来自充满霓虹时代的诱惑,一直坚定地扮演着摇滚乐殉道者的角色,摇滚乐从创作出来到被乐迷接受,期间有一个过程,他们同时将这个过程视作了抗拒世俗腐蚀,确保灵魂纯真的重要维度。 但他们对于荣誉就像对待生命与热血一样同样充满了激情,鄙视某些人为了名望不择手段的追逐。他们敢为人先,敢于做招风树,出头鸟,敢于锋芒毕露,发出对社会的大胆质疑,进行着对大众偏见、盲从舆论的反击,从而开始走上挑战传统观念的艰难征途。
  在中国当今社会体制的制约下,中国摇滚乐将有一个梦想。这也是我由美国人文学者白璧德的一个主张引申得出的结论:依靠“内心控制”和“外部约束”来建造一个对自己、对社会都将会有用的音乐体系。
  这个伟大、自省且听上去如此富有意义的梦想,就仿佛是熟睡时的一句梦话,一个在模糊夜色中向人们传播着的如此美好的梦境,有人愿意一起与之满怀这梦般的希望,从生硬的现实世界直接进入思考状态吗?不论结果如何,最重要的是,起码会有人在他们所认识的世界之范围内认识到自己,进而有了看清了整个世界的希望和勇气。摇滚乐至此已经完成了他的先期使命。
  所以,我们不妨一边沉醉一边做着清醒的梦,或者仅仅将摇滚乐作为一个娱乐手段吧。
  
  附记:
  中国摇滚乐杂志简表:
  1、中国摇滚第一刊——《通俗歌曲》(石家庄)
  2、富于人性的非主流音乐杂志——《非音乐&R》(桂林)
  3、摇滚乐的普及刊物——《我爱摇滚乐》(石家庄)
  4、极端金属与歌特音乐的阵地——《极端音乐》(南京)
  5、全面建筑重型金属音乐文化的堡垒——《重型音乐》(北京)
  6、独立,清新,有关内心的音乐杂志——《口袋音乐》(北京)
  最值得众多乐迷怀念的是《自由音乐》这本只出了三期的刊物。1998年8月,杨波创办了《朋克时代》,以当时《音乐天堂》特刊形式出版。它集中了尖锐的文字,将音乐的简单聆听首次导入强烈的思想意识中,不仅在中国引发了一场巨大的朋克音乐风潮,同时也造成了数万名青少年心灵的剧烈波动,许多人因此纷纷走上坚定的摇滚乐探索之路,说其开创了一个时代并不过火。我自己也正是当年一个于迷惘中在杨波文字中苦苦找寻出路的学生。
  在多年来追求感官享受的传统聆听经验之中,摇滚乐很多时候仅仅只是一种格调、或者是一个情趣的摆设,仅仅只是消解个人现实感的手段,《朋克时代》提出的论点使这一切有所改变,它清楚地预见了未来,而他自己也最终被这未来所埋葬。在它经历了《盛世摇滚》的点缀、摇身一变成为《自由音乐》后,最终遭遇了无疾而终的命运。
  
  叶静,编辑,现居湖南长沙。主要作品有《音乐战国》等。
  

[1]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