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新疆时间(外一篇)
作者:刘亮程
字体: 【大 中 小】
这三年他往回缩了五岁。后来才知道,当地人为招揽顾客,让他做招牌。
“别人问你多大了,就往一百多岁说。”旅游区的人这样安排的。
他自己的岁数到底多大了,已经说不清楚。在我看来,他肯定比一百多岁还要大,我在他身上,看到了那种和胡杨一样古老而结实的东西。一种特殊的只有在新疆时间里活出来的年龄。
我在新疆时间中度过了半生,我的长相既像维吾尔人,又像哈萨克和蒙古人。我应该是匈奴人的后裔,据记载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在汉代多改姓皇姓。我的祖先,把什么样的姓氏丢掉,改姓为刘。我的目光肯定是这个地方的。地域的辽远和开阔,使我的眼球朝后凹进去,目光变得深邃而锐利。这是一种新疆人的目光,中亚人的目光。也是汉史中时常描述的“窥中原”的目光。他看见的事物肯定会不一样。
最后,我想说的是,尽管我平常用北京时间起床睡觉,上下班,吃饭,约会朋友。我死亡时,我会把一直使用的时间倒回两小时,回到我们的时间,我自己的时间。
一种黄沙中的时间。尘土和绿叶中的时间。
做闲懒人,过没钱的生活
我认识一个孤老头,也不老,五十岁上下的样子,和我们家同住在城郊村。他不种地,却靠地生活。春天农民播种时,他在街上闲转。喜欢在棋摊上看人下棋,有时给别人指点两招,却从不动手下。或许一动手下就有输赢,输一盘要给摊主交四毛钱,所以他不动手,看大半天棋,一分钱不花,也把棋瘾过了。夏天庄稼成熟季节,他便夹一条麻袋,到田地里转了,坐在地头看人家收割。人家前脚收完,他后脚进地。麦子割了拾麦穗,黄豆割了捡黄豆。土豆挖了刨土豆。还在麦地边挖老鼠洞。听说他曾在一个老鼠洞里挖出过两麻袋麦穗,加一麻袋麦粒。从七月开始,田野里的收获不断。一直到十一月,雪盖住庄稼地,他满载捡拾的粮食回城里过冬。他只收不种,不投入成本,所以他的日子比一些种地的农民过得好。他在别人收过的地里捡的东西,除了自己吃喝,还有剩余,卖成钱,一年的穿戴零花都够了。
我有点羡慕这个人,如果我不是靠写作能挣一点碎银子,我希望去过这个人的生活,不种地,有地也租给别人,学这个人一样,别人忙春播夏管时,我闲着晒太阳,等别人收完,我夹一条麻袋,在地里躬躬腰,一年的粮食就有了。
我把这个想法说给一个没事干又没钱花的穷亲戚,我想启发他去干这个行当。我说,让你在城里捡垃圾,你肯定不会干,丢人得很。尤其小地方,大家从小一块长大,人家做官乘小车,你要饭拾垃圾,面子上过不去。所以捡垃圾、擦鞋这些活都是外乡人干。本地人穷死在家里也不干。但你去地里拾粮食,这不丢人吧。收获季节大家都在地里忙。
我的穷亲戚说,这比捡垃圾更丢人。这叫拾的吃。比要的吃好不到哪里。
真是没办法。
今年十·一回老家沙湾县,和小侄儿侄女骑自行车到田地里转,走过一片收过的花生地,地里到处是花生粒。问旁边拾棉花的人,这是谁家的花生,掉了这么多,怎么不复收。
说顾不上了,棉花都拾不完。
那我们捡一些可以吗?问。
捡吧。不然就全是老鼠的了。答。
我和侄儿侄女捡了半小时,没怎么挪窝,把两个自行车篓捡满了。半冬天的零嘴就有了。我们新疆的秋天,离冬天太近了,一场大雪,没收回来的全埋掉,冬天老鼠在雪底下找农民漏收的粮食吃。老鼠不种地,也一年四季有粮食吃。老鼠和人一样懂得储存粮食。老鼠的财富观可能和农民一样:仓里有粮,心里不慌。老鼠慌的时候就往人家里跑。在地里拾不到粮食,就要到人家里来偷。所以农民收获时,总要有意无意在地里掉一些,老鼠在地里拾够了,就不会进村。村里人要没粮食吃了,就往城里跑,往有钱有粮食的地方跑,这和老鼠的想法一样。老鼠算动物界的富翁了,因为它懂得储藏粮食。我们说一个人“穷得跟猴子一样”,猴子不会储藏,就两只手,即使碰到一片苞谷地,也只会掰一个扔一个,到头了依然穷得屁股都遮不住。
我小时候,村里有个姓魏的妇女,走路从不抬头,眼睛盯着路面。听说她老早前在路上拾到一个戒指,此后就把眼睛盯到路上了。我不知道那么多年间她又拾到啥值钱东西了。肯定会有很多收获。连我这样很少往路面上看的人,偶尔低头,都能拾到几张钱,或别的什么。何况一个人一辈子在路上拾东西,可能早成富翁了。我上个月去南疆,正是摘收棉花的季节。路上多是运载棉花的拖拉机。在漫长的道路旁,看见几个沿路拾棉花的人,已经装满了几个袋子。从车上颠落的棉花,风吹刮下来的棉花,一团一团,散在路两边。他们沿路往前拾。
可能谁都曾梦想过,一出门被一块黄金绊倒,爬起来就成百万富翁。可是绝大多数人,一辈子只被土块和石头绊倒过。不是黄金不绊他们的脚,是他们压根不知道低头。像那个姓魏的妇女,把眼光盯在路上,拾点别人的遗财过日子,也许早把日子过好了。想想,一年有多少人丢东西在路上。一些是随手扔的,别人没用处了你有用处。一些是不小心丢的,路走完了才想起来,早不知道丢在哪条路上。这样的东西,捡到了想还给人家都没办法还,找不到失主。我听说一个在城市扫大街的妇女,扫了两年,就买了一栋楼。你想垃圾里面有多少别人丢掉的金银财宝。
上面是我认识的最会生活的两个人。这些年我虽然住在城里,但我的父母兄弟、亲戚朋友都在乡下过穷日子,我为他们着急,就常常替他们想一些生活办法,就常想起这两个人。当然,可能还有更好的办法,做生意呀、开个小作坊加工点什么呀,但这都要投资。他们哪有钱。你想出的好致富门路,他找你来借钱,借不借。凡投资都有风险。赔了怎么办。连种地都成了风险最大的行业。就今年,棉花掉价,多少棉农血本不归。辛辛苦苦劳动一年,最后倒赔一笔钱。
那个拾粮食的老头肯定不会赔。现在,大雪封地,赔了本的农民呆在家里,雪上加霜,过更加贫穷的日子,发愁明年的生计,春天播种借的款没法还掉,明年春播又找谁借钱。许多农民不种麦子,把地全种棉花,棉花卖的钱买粮食吃。如果棉花倒赔钱了,吃粮食都成问题。而那个拾粮食吃的老头从不发愁,此刻他在自己的温暖小屋里,富富有余地过冬。
这些年,我看到许多人,在忙忙碌碌地赔钱。辛辛苦苦,没有过上好日子,反而负债累累。不见得你想办法去挣钱了,就能挣来。钱是纸做的,握在黑心人手里。你的辛苦和劳动并不能感动它。什么都不做的人倒最保险。我的大哥,从三十岁开始想办法挣钱,什么都干过来了,干一个赔一个,到现在背了一身债。我粗算了一下,他要是一开始就啥也不做,当个闲懒人,用赔掉的那些钱,也过上了不错的日子。可是谁又能挡住自己不去做事呢。我若不出来,我也会凭着年轻的冲动,做一些事情。那个年代,大家都在做事情,银行的钱又那么好借,谁不想折腾钱呀。在我们那地方,银行的好多小分理处都被折腾得倒闭了,借钱的人却没富裕。不知道钱倒腾到哪去了。
现在想想,完全可以不做什么,去过一种闲懒生活。其实我喜欢村里那些好吃懒做的人。一个小地方的活儿是有限的。说通俗点,就是就业机会和岗位是有限的,不需要人人去忙碌。那些闲不住有活儿干的人,要感谢没事干的人。忙人要感谢闲懒人,是他们把就业的机会给了你。或者说,因为你把有限的活干了,把有限的钱挣了,别人就没事干,只能闲着,没钱。所以在西方福利保障健全的国家,呆在家里没事干的人,总是在享受由那些忙碌的人提供的生活救助,什么事不干都能活一辈子。你不工作本身就已经减轻了社会的就业压力,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我们以往老批评懒人,认为个人的贫穷是懒造成。社会就这样无赖地把贫穷的责任推到一贫如洗的穷人身上,自己脱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