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5年第5期

我们怎样叙述底层?

作者:刘继明

字体: 【


  近十年后重读这样富于体验性和情感色彩的叙述,依然能够使人产生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这或许正是一些人士提出重新正视“社会主义遗产”的缘由所在。应该承认,在过去的二十世纪,席卷全球的社会主义思潮在给人类带来诸多创伤的同时,也创生出了一种新的道德评价体系,并且对被视为普世准则的资产阶级价值观提出了挑战。作为一种狂飙突进的政治实践可能是失败了,可它毕竟为我们在以不平等为天然伦理秩序的壁垒之外寻找新的生存依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启示和震撼,这决非仅仅以人道主义的激愤给予所谓彻底否定和清算就能轻而易举打发掉的。因为,长期被特权阶层用一种俯就姿态叙述着的中国底层阶级,正是通过社会主义实践头一次走到了历史的前台,从配角变成了主角,从被叙述变成了叙述的主体。他们不再只是作为“被启蒙者”的身份,而开始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创造历史的主流中。“他们是革命的主要骨干,是无产阶级进攻部队的钢铁营,这个营将以不可阻挡的攻击力扫除自己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共产主义——这是他们的文明,是他们借以获得真正的个性和尊严、真正的文化并使自己成为进步和美的创造者的历史体系。”(葛兰西:《工人和农民》)这对既定社会秩序的确是一种粗暴的、充满“破坏性”的、彻头彻尾的革命。而这种以异端和激进为主要特征的革命,势必会带来与之相适应的美学形式。在文艺领域,它们被称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或者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等等。这些 “革命文学”(或称左翼文学)同传统的审美形态相比,在艺术上或许有些幼稚、粗陋和简单,不那么精致和“高级”,甚至是排斥“多元化”的,但他们从语言、叙述立场、文化趣味上,无疑是鲜活、朴素的、生动的,是直接从底层和人性内部迸发出来的。它们是一个长期被压迫和忽略的阶级在美学上的集体亮相和对传统艺术格局的决绝突破,因而,这些作品中的人物既是一个个具体的个体,又不仅仅是孤单的个人,始终带着鲜明的阶级和历史烙印。在苏俄,从高尔基的《母亲》、《在底层》,到萧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待开垦的处女地》,在中国,从1930年代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蒋光慈的《少年漂泊者》、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到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从1940年代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到新中国建立后柳青的《创业史》、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和浩然的《艳阳天》等等,都可以看作是这种具有鲜明阶级特征的“底层叙事”不断强化和扩张的一个连续过程,并且逐步构建起了一整套新的“美学原则”,这种美学原则独立于根深蒂固的资产阶级文化秩序之外,在相当长的时段里对由学院、知识分子垄断的文学等级观念构成了强有力的冒犯。
  如果我们只是着眼于革命文学写作曾经作为一种“工具”依附于特定政治理念的历史局限,而忽略了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立文化形态的审美品性,显然是难以完整客观地评估其文学史乃至社会历史价值的。张炜最近发表在《上海文学》并引起争议的《精神的背景》一文,就试图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学进行重新评价。实际上,这种努力也出现在其他一些年轻学者的著述中,但对于主流知识界而言,这种声音仍然显得微弱。因为众所周知,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恰恰是沿着一条对整个革命文学进行颠覆和否定的路径运行的。这种颠覆和否定,在1980年代经由文学的主体性和现代派讨论逐步完成,一直到199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国的当代文学实现了从形式到内容的脱胎换骨。较之革命文学之前,这种转向或断裂更彻底,甚至越来越变得神圣不可侵犯,堪称一场声势浩大的“美学起义”。在一篇曾经产生广泛影响的诗学论文中,也被称之为一种“新的美学原则”。新的美学原则崛起之后,作为叙述主体的“底层”黯然退位了,其一度清晰的面目再度变得模糊起来。或者说,它又回到了“被叙述的”那个语焉不详的位置,在牢固确立的当代文学格局当中,它重新变得无足轻重,甚至成为了某种备受贬斥和嘲讽的对象。
  的确,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之下,文学和文化必将融入到这种大合唱般的话语狂欢中间去,这差不多成了当今大多数人的普遍共识。在这股时代主流的冲击下,任何异质的、另类的、怀疑的声音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茨威格半个多世纪以前在《异端的权利》一书中,曾经为持不同宗教和文化信仰者主张合法权利发出了痛切的呼告。但警惕和辨认政治专制也许是容易的,对于异端思想实行压制和排斥的隐蔽的话语霸权或文化殖民,却并非总是一目了然。相对于前者,它可能更容易让人在一种无休无止、类似于软型饮料的品咂中昏昏入睡,逐渐放弃守护异见的权利。
  在当前语境下,知识分子越来越成为中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构成部分。按照《梦幻与现实——中国中产阶级手册》一文的描述,中国社会已经迅速变成权贵资本的社会,一群雄心勃勃、能力超群的中国精英全面出山,他们就是近年来大量涌现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繁华都市、有着商业头脑和全球意识的年轻的“中国精英”。他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自己的个人生活和兴趣。他们和1950年代人完全不同,那一代太关注国事、天下事而忽略了自已的生活。很显然,中产阶级文化已然成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其所代表的利益共享和文化强势位置,几乎使他们天然地拒绝着那些真正来自话语劣势处境的挑衅,对一切异端声音具有超常的整除、消解和改写能力,并且总是能够不动声色和巧妙地将其纳入到他们掌控的话语体系当中去。
  包括关于底层的叙述也是如此。底层问题的浮出,最初也是来自于某些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畸零人”,比如张承志。按照蔡翔的看法,张承志在《心灵史》中最早“复活了有关‘穷人’和‘富人’的概念”,但这显然还不能充分估计出这部作品的真正意义。
  若干年后,《心灵史》也许将作为一部伟大的书被人们传读。因为在我看来,张承志使我们重新逼近和洞悉了一些很久以来被忘却了的概念和价值命题,例如种群信仰、人民主权、阶级冲突、革命与人性,等等。这一切出现在日常叙述渐显普泛化趋势的1990年代初期,无疑显得那么尖锐、不和谐。当然,《心灵史》也受到了少数文化精英人士的肯定和欣赏,但这也是以剔除了其中若干敏感和刺眼的价值取向作为前提,刻意取舍和选择,被当成一部抽空历史感的寓言和传奇作品进行抽象化、民间化的结果。
  所谓“民间”,是1990年代以后被不少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认同的一种颇为时兴和有效的阐释方法。在这种叙述中,民间相对于官方、主流以及“宏大叙事”和精英文化而存在,它的特征是感性的、混浊的、蒙昧的、原生态和低等级、不确定的,具有浓厚的草根气息,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用“底层”置换,言外之意,与之相对的精英文化则是理性的、自觉的、高级的,具有清晰的价值外延和主体建构能力。民间概念的提出,为文学话语挣脱教条呆板的国家意识形态控制,逐步确立和焕发出自身的审美活力,打开了一扇别致的窗口,其积极意义或许不可否认,但也应该承认,这种试图重新规划文化等级秩序的努力,透露出知识分子保持和构筑自身文化优越感和启蒙者身份,将民间(或底层)当作一种与己无关的他者进行文化想象的强烈癖好。因此,与其说民间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倒不如说是一个有些含混的美学概念(这也许正是它的价值所在),大概由于这种影响,现在关于底层的某些讨论,往往不自觉地将底层同民间混为一谈,这正是我们始终很难接近完整意义上的底层的奥妙。
  

[1] [3]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