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6年第3期

经典的祛魅与返魅

作者:赵 勇

字体: 【


  引言
  
  2004年秋,在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生开设的“文学理论专题”课上,我讲授了一次“文学经典”的内容。我从什么是经典谈起,分别涉及到文学经典的生产问题,“文化研究”对经典的质疑问题,作家在“影响的焦虑”下对经典的反抗问题等。为了更好地思考和消化这些问题,我在文学院的“中文论坛”上发帖,请同学们参与讨论。讨论中,我没有看到在感情上或理智上捍卫文学经典的帖子,倒是发现一些同学委婉地表达了对文学经典的微词。有人说,大学生不读经典是出于“对经典的逆反心理”;有人认为,“经典长期被人们追捧分析,对于它们,我们怀有的更多是敬畏之心,敬而远之”。“若是拿鲁迅和安妮宝贝相比,我想大多数人更宁愿选后者,因为它有现代气息”。还有人引进“文化研究”的思路,认为对文学经典进行抵制的主要是青年亚文化群。由于文学/文化经典是社会主流册封的,所以青年人便以拥戴同龄人写作成果的方式来抵制和对抗经典。“经典一非经典的对抗,正是主流社会阶层与正在即位中的青年亚文化阶层之间对抗的隐性舞台。”(1)
  尽管我也积极参与了这次网上讨论,甚至与一些同学展开了辩论,但我更关注的是讨论背后所隐含的一些问题:如今的大学生还读文学名著吗?后来,在与讨论者网下聊天时,基本上坐实了我的猜测。因为他们有的就坦率承认,他们并没有读过多少文学名著。这也就是说,他们在网上质疑经典抵制经典,或者在为某种观念辩护时,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基于对经典作品的阅读经验,而是基于对流行文学/文化的好感。于是,几年前流行于大学校园里的那句调侃的说法似乎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所谓经典就是谁也觉得应该读但是谁也不读的文学名著。”
  
  教学现状:文学经典淡出
  
  如果不读或不怎么阅读文学名著是当今青年人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那么我们接着需要追问的是形成这种局面背后的原因。美国学者米勒在谈到传统的文学研究有可能消失时指出:“如今那些进行文化研究的年轻学者是在电视、电影、流行音乐和互联网中泡大的第一批人。他们没有把太多的时间留给文学,文学在他们的生活中无足轻重。这样的趋势可能还会继续发展下去,而且我想也不可逆转。用不着奇怪,这样的一种人应该期望研究那些与他们直接相关的、那些影响了他们世界观的东西,那就是电视、电影等等,以及所有那些他们阅读的关于‘理论’的书籍。”(2)实上,米勒所说的这种情况已在中国出现。为了便于对比,我们可以首先想一想我们自己的情况。在1980年代或更早些时候接受大学教育的人恐怕都有这种体会,那时候,文学即使不是他的唯一,也在他的生活世界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一个在1980年代初期接受大学教育的作家聂尔曾如此披露过自己的阅读经历:“我终生热爱的一些作家就是首先在这家简陋的图书馆里结识的。比如,托尔斯泰、尼采、卡夫卡、普鲁斯特、加缪、萨特、乔伊斯、弗洛伊德,等等。我在那里读了他们少量的作品,有的甚至就是一些片断,这些作品闪电般地将我击中之后,却使我终生不能自拔。”虽然并非每一个文学研究者都会有这位作家的阅读之旅,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位文学研究者的心目中都有一块文学的绿洲。俄罗斯文学之于1950—60年代的大学生,现代派文学之于1970-80年代大学生,昆德拉之于1980年代后期的大学生,甚至王小波之于1990年代后期的大学生,这样的文学或作家构成了他们的心灵财富;这样的人以后一旦从事文学研究,他们的阅读经验就会或隐或显地发挥作用。他们在研究中可能使用着非常专业的学术话语,但是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批评观甚至学术观很可能都打上了青少年时代文学阅读的烙印;或者更确切地说,文学经典已参与建构了他们的世界。
  但是在今天,文学经典已经在青年学子的心目中淡出,而那些以新型的电子媒介或数字媒介为载体的亚文学作品或大众文化产品才构成了他们阅读、欣赏、品评的主要内容。笔者今年指导了三个本科生(2001级)的毕业论文,其中一个分析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一个思考日本的动画片,还有一个研究流行期刊《读者》。三篇学士学位论文没有一篇与文学相干。而通过对“文学理论专题”课171名同学(2003级,其中韩国留学生43人)提供的期末作业进行分析,我从他们的选题方面得出了如下统计结果:
  1.亚文学类(包括影视作品、流行音乐、歌词、广告、动画片、flash动画、短信等):87人,占50.9%。
  2.通俗文学类(主要指以印刷媒介为载体或通过网络广为流传的文学作品,如金庸、海岩、安妮宝贝等人的作品):11人,占6.4%。
  3.先锋文学类(主要涉及中国1980年代以来具有某种先锋色彩或实验意味的文学作品,如余华、韩少功等人的小说,于坚的诗歌等):16人,占9.4%。
  4.文学经典类(主要指经过一定的时间考验并被公认的文学大家或文学名著,如曹雪芹、巴尔扎克、鲁迅、沈从文、施蛰存等人的作品,也包括近年来被某种形式确认的新经典,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阿来的《尘埃落定》等):29人,占16.9%。
  5.理论类(主要涉及文学基本理论问题或大众文化理论问题):21人,占12.3%。
  6.其它:7人,占4.1%。
  需要说明的是,这次作业并无特别的要求,我只是要他们提交一篇分析作品(文学、亚文学均可)的小论文。为了让他们更多地以文学作品为分析对象,我甚至在网上提供了若干部(篇)小说的名字,但是以文学文本作为分析对象的并不占优势,更多的人把自己的分析目标锁定在亚文学或大众文化方面。虽然一次作业还不能说明问题的全部,但是起码提供了如下信号:作为“在电视、电影、流行音乐和互联网中泡大的”一代新人,大学生已失去了接受文学经典作品的充分理由,他们现在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接近文学,而不一定非得通过传统的阅读行为;同时,他们所接近的文学很大程度上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而是经过了某种加工制作、降低了接受难度并且更适合青年人欣赏口味的文学。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时代的读者也有一个时代的读者选择、接受文学的权利。因此,当读者不读或少读文学经典作品,我们确实可以把这种现象归结为时代原因。但是,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看来有必要从文化研究谈起。
  
  文化研究:逃离文学的合法化
  
  文化研究从1990年代中后期被中国学界认真关注到2004年7月1日上海大学文学院率先成立国内第一个文化研究系,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便成为当今中国的显学。文化研究无疑为中国学界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思考空间,并对传统的文学研究构成了极大的冲击,这应该是有目共睹的。同时,

[2] [3]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