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南太行的乡村哲学
作者:杨献平
字体: 【大 中 小】
是自豪的神情。他们还说:养儿防老。与其说儿子是他们的终身依靠,不如说是传统赋予他们的一个笃信的人生信条。但事实上不是这样,儿子很少的人家,子孙包括儿媳照样孝顺;儿女成群结队的人家,也不一定都能够获得孝道。
“有人不算贫,没人贫死人”这句话的核心思想是人,一种古老的生育观念,充满对人力资源的无限渴望与信赖——时间从南太行掠过,将人变成一堆黄土,一代代的人,长大了,结婚了,生孩子了,老了,抱孙子了——抱着抱着,就靠在石头的墙壁上睡着了。
养女嫁汉,穿衣吃饭
闺女还没有长成,就有人盯上了:一种是被同龄的小伙子看上了;一种是被家有儿子的父母惦记上了。还没到十六岁,就有人上门说亲,媒人是两家的熟人或者亲戚。第一次,张着嘴巴胡说一通,再耍个心眼,旁敲侧击问问闺女父母找女婿的条件——若是父母对男方家没啥意见,就会明确表示。说媒的人心里有底了,集中时间,天天往人家家里跑,说东道西,不着边际,但主题寸步不离。
闺女的爹娘说:养闺女嫁汉,吃饭穿衣,只要男方家境好了,闺女嫁过去不受罪,就行,这是有闺女人家给自己闺女找婆家的首要条件。闺女们一般不吭声,嫁谁不嫁谁大都是父母说了算,说媒的过程本人也很少参加——南太行的闺女们都非常自觉地遵守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即使有反抗的,不同意的,也都属于无效投票。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这种情况有所转变——有闺女们刚烈的,有主见的,宁死不从,也有非他不嫁的。
但大多数闺女是没主见的——像山顶上的树,河里的水,哪儿风大往哪儿倒,哪里的水深往哪里淌。也有订婚了又退婚的,本来要好的两家,因为退婚反目,村骂铺天盖地,不但大肆夸张生殖器的功能,还捎带了对方的祖宗八代兼亲戚。没有退婚的,早早就结了婚——男的十八岁,女的十七岁,两个刚刚成年的人,还没有明白人生和婚姻究竟是站着走好,还是趴着稳当,就成双结对,耳鬓厮磨,白天一锅饭,晚上一个花枕头了。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种风气愈演愈烈:男方家庭“占位”的思想意识空前强烈——也就是见到好的闺女,就先说给自己的儿子,定下来,免得别人再来饶舌。闺女们还只有十六七岁,就成了谁谁谁的未婚妻——两个孩子遇到一起,涨红了脸,还羞羞答答,前言不搭后语,扭扭捏捏像是两只刚出牙的嫩玉米,惊慌如两只刚出生的小松鼠。
打光棍是让人看不起的。对那些光棍,村人会说:这辈子算瞎了!男人女人一辈子的任务就是生孩子,养孩子,给孩子盖新房,啥时候娶了媳妇,就算完成了一生的使命——而一生的使命靠什么来完成,最要命的就是钱。有钱的家,有十个儿子也不怕,闺女们抢着往家里跑,哭着喊着要给人家当儿媳。
“养女嫁汉,穿衣吃饭”,这句话流传了千年,到现在似乎还没有多大的改变——吃得好,穿得好,构成了普遍意义上的乡村荣耀——很多年以来,南太行的闺女们似乎都在为此做着不倦的努力——有的如愿以偿,有的隔窗哀叹,有的如愿以偿了,又人财尽失,有的顾盼自怜,却迎来了预想不到的富贵。
三岁看大,十岁看老
煤油灯下,黑影幢幢,呻吟在黎明的乡村显得格外清晰——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又一个生命在南太行出生了,惊动的只是沉沉的,或是有月光照耀的黑夜,接生婆一般是婆婆或者母亲——产妇经过一场痛苦的煎熬,已是筋疲力尽了,婴儿的撕开,让她血流如注,满面苍白——但每一个母亲都是仁慈的,看到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生命,哪怕再痛苦,也会露出微笑。
所有这些,新生儿没有印象——大人们对这类事情也很忌讳,很多次询问自己的母亲:我从哪儿来的?母亲总是说:你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这种回答似是而非,但隐含了一个传说:大闹天官的孙悟空就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如果再牵强附会一些,女人的骨盆就是一座天然的孕育神奇的石头缝儿,蹦出的生命都具有强大生命力。
长到三岁,孩子逐渐有了自己的思维意识,能够清晰地喊出“爹”和“娘”了,这种神奇的声音让父母觉得了某种幸福一生命是用来发声、动作和思想的,不仅仅是一具皮囊。这时候,孩子的言行举止都成为了人们判断将来的依据:有人拿了铜钱、勺子和书本,放在孩子面前,让他自由选择。如果孩子选择了铜钱,就意味着将来会很富裕,如果是勺子,大致就是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了——书本是最高贵的选择,不仅意味着文化,还预示着权势、富贵和地位。
村人虽然很少知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意识里一定有这样的概念,只是有些模糊罢了。还有一句名言是:学而优则仕。读书的目的就是当官,为王朝服务,主导和操持社会公器——以现在眼光看,这种意识功利得有些无耻——但南太行人也和其他地域的人们一样,对这种意识进行了严格的遵守和实践——很多人家门楣上刻了“耕读人家”或“书香门第”的字样,多少年过去了,虽然没有出现过一个货真价实,并实现“学而优则仕”梦想的人,可字迹仍在,每次翻修,都要重新刻上。
更多的与泥土同在——走完了一生,再转到泥土下面,闭着眼睛看后来的人们。做生意也很少,大都不善此道——传统的手艺安身立命的观念和以田地为本的农业意识,使得商贾稀少,即使有,也凤毛麟角,最多混个土财主。不像山西商人那样——成为一方经济大佬和诸侯。
在南太行,孩子不仅是家族血脉的流传者,还承担了“光耀门楣”的“光荣”使命,“三岁看大”的意思是:三岁,孩子的将来就该初露端倪了,聪明的孩子总是意识超前的,比如,三岁就懂得了人情礼道,见人嘴巴特别甜,会撒娇,会说好听话;若是木讷不言,见人就躲,很多人都会在背后说:这孩子将来没出息。
三岁的孩子犟,有主意,也会被认为是有出息的表现——但事实上,在南太行乡村,自小聪明的孩子很少有出息,只是比一般孩子更懂得乡情世俗,木讷的孩子往往会一鸣惊人——很多年前,我听说一个穷人家的孩子,自小没人喜欢,鼻涕都擦不干净,爹打娘骂,处处遭人白眼,但长大后,竟然走出了南太行,在当时的民国政府做了一名小吏。
更有甚者,三岁时就开始判断孩子将来是否孝顺父母了——可能有一些经验在里面,但不会太绝对——按照黎鸣先生的说法:孝是唯一传统美德,我也觉得,孝是感恩的一种表现,有着人性当中的美好基因——孩子长到十岁,若是在解放前,就该有媳妇了——或者早有了童养媳,无论是生理还是心智,都开始走向成熟了,其中,有不少人结婚了,还有一些人有了未婚妻。
这时候,人们会对自己的孩子有各种各样的猜测——若是举止周正,言谈得体,必被认定为有用之才,大可以读书及第,小可以治家安族;若是思维缜密,世事通透,想来大致是做生意的好材料儿——剩下的都是出身不好的,没有见过大场面,言语笨拙,反应迟钝,当然就只能属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一类人。
事实上,这经验性判断常常出错,导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