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李耕涛与天津小百花剧团

作者:甄光俊

字体: 【


  
  始建于1958年7月1日的天津小百花剧团(隶属于天津市河北梆子剧院),当时演员的平均年龄只有17岁,艺龄最长者不过四五年。然而,这样一个年轻的戏曲演出团体,却在那些年的全国剧坛上享有非同一般的盛誉,曾经多次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多次获得中央和文化部的表彰,被文艺界领袖周扬称做“全国戏剧界的一面旗帜”。而今回顾和探寻当年戏曲园地的这株幼苗突兀崛起的奥秘,最重要的一条是党政高层负责人对它的重视,特别是天津市委书记处原书记、市长李耕涛,对它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使它得以快速成长。不少熟知内情者说,当年若没有李耕涛市长,绝没有天津的小百花剧团。话虽不够全面,但当年“小百花”由无到有,又由兴到衰,确确实实与李耕涛本人的浮沉有直接关系,这是不能回避的客观存在。笔者从1958年调入天津河北梆子剧院任职,耳闻目睹了李耕涛在小百花剧团具体指导工作的过程,至今记忆犹新。现将这些散金碎玉穿联一起,提供给研究戏剧史的专家作参考。
  
  小百花剧团的缔造者
  
  1955年深秋的一天,天津市河北梆子剧团在第一工人文化宫大剧场为市政府的一次会议演出,剧场里座无虚席,观众情绪极其热烈。当时任天津市副市长的李耕涛坐在台下看戏,他联想到自己在任冀中行署主任的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指导当地的艺人利用河北梆子形式在群众中宣传革命,到敌人炮楼前用河北梆子乡音乡情瓦解汉奸和伪军,当年的情景引起他对河北梆子的旧情。散戏后,他在剧场休息室会见了梆子剧团的负责人和银达子、韩俊卿等主要演员。李耕涛对大家说:“韩(俊卿)大姐在人代会上说了梆子团的情况,今天跟大家见见面,听听大家的意见。”银达子向李反映说,梆子团招收了一批少年学员,靠艺人们每周加演一场义务戏供养。孩子们没地方练功,住处也特别困难。李耕涛当即表示,梆子团重视培养年轻人,这很好。但是,梆子团是国营剧团,不能把困难推给剧团里的艺人,政府部门要帮助解决。副市长几句话,把艺人们说得心里热乎乎的。李耕涛向剧团负责人询问了演员的待遇、剧目、经费等情况,最后他说:“河北梆子是个大剧种,不光天津人民爱看,河北省的人民也爱看,天津与河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搞好河北梆子,能联系几百万天津人民,也能联系几千万的河北人民。”
  几天后,李耕涛突然来到已经坍塌的大舞台戏院旧址,废墟中残存的二层小楼破烂不堪,河北梆子剧团团部就设在这里。副市长突然到来,使梆子剧团的老艺人和小学员们备受鼓舞。李耕涛看了少年学员们在没有地毯,也没有垫子的地面上练习翻跟头的情况;也看了孩子们住宿在铺着稻草的大通铺上、显得异常拥挤的情况;全团只雇有一位年已七旬的炊事员,在条件极其简陋的伙房里炒菜蒸饭。显而易见的窘境全都记在李耕涛的心里。临别前,他对团长阎凤楼和少年学员队负责人语重心长地说:“解放后政府救活了河北梆子,现在艺人们都这么大年岁了,如果不尽快培养出接班人,用不了几年,梆子又得衰落下去。河北梆子的希望在年轻人身上,培养出接班人这件事拜托各位了。”
  李耕涛视察梆子剧团的第二天,市政府就送来一批桌椅板凳,特别关照留做少年学员们上文化课使用。同时送到的还有两架两米多高、一米半宽的玻璃砖穿衣镜,留做演员们练习身形表演时使用。在李耕涛副市长的关心下,梆子剧团的少年训练队被文化局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当时天津市还没有少年戏曲训练单位),几次调整住房,拨给教育经费,为少年训练队聘请老艺人任教。这批少年学员在各级组织的关怀下进步很快,1956年“七夕”前后,他们第一次独立演出大型应节戏《牛郎织女》。一群十五六岁的少年在台上唱念做打,个个虎虎有生气,大受群众欢迎。李耕涛也看了演出,他为孩子们茁壮成长感到欣慰。
  转眼之间进入全民“大跃进”的1958年,各地戏剧界学习苏联,大搞剧院化。在这种形势下,天津市河北梆子剧团扩建为河北梆子剧院,少年训练队在原有基础上,吸收天津戏校河北梆子班部分学生,组建为剧院下属小百花剧团,成立大会于同年7月1日在干部俱乐部举行。
  
  勇于开拓的的园艺师
  
  在1958年的一次市委书记处会议上,书记处书记、市长李耕涛郑重其事地向市委建议,把小百花剧团作为共产主义试验田,通过实践,摸索共产党领导戏曲剧团艺术生产、行政管理的规律和经验。书记处确定这项工作交李耕涛同志去做。从此,他作为这块试验田的总园艺师,把大量的心血倾注到小百花剧团的事业上。
  
  小百花剧团的团名是李耕涛拍板并亲笔书写的。以小百花命名,取意有二。一者,它是戏曲园地的一朵小花,还很稚嫩。再者,它是在党的百花齐放方针指引下,尝试不同艺术形式的新型戏曲团体。李耕涛设计的“小百花”,既是演出单位,又是艺术教育部门,一面演戏,一面学习,学演结合。这个团的演员全部由青少年担任,并随年岁的增长而不断新陈更替,长到25岁,艺术修养达到一定水平者,及时输送到其他剧团当骨干,然后再将一部分新人补充到“小百花”,这样,可以保持“小百花”年轻化,又为国家培养了艺术人才。小百花剧团名称中之所以不具体标明剧种,是因为“小百花”不局限在一个剧种上,而是广泛吸收其他剧种乃至歌、舞等艺术形式的有益成分,最终在河北梆子的基础上创建一个像梆子又不完全是梆子,比传统梆子更优美、更动听、更引人爱看的新形式,这个新形式可以称做百花剧,也可以称做津剧。他常说,戏曲只有随时代的脚步而不断有所变化,才能保持生命力。时代前进了,艺术还是旧模样,能不没落吗?
  从筹备创建小百花剧团的时候,李耕涛就概括出24个字作为这个剧团的办团方针,即:“继承优秀传统,不断革新创造,吸收百家之长,树立独特风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对“小百花”的剧目安排、教学方式作了认真的规划。他提出,对传统剧目和技巧,采取先继承后发展的办法,优秀的要继承,一时分辨不清好坏的也要先继承下来再说。河北梆子历史悠久,可惜从三四十年代逐渐衰落,一些有特色的剧目、技巧,随着艺人的流失而少见于舞台,甚至失传。为此,李耕涛主张尽快把各地有一技之长的梆子老艺人请来,挖掘、抢救有特色的剧目和表演技巧,继承得越多越好。在李耕涛支持下,一批有专长的河北梆子老艺人,从各地请到天津,安排学员跟他们学艺。李耕涛常来看望这些老艺人,还经常教育干部和学员要把这些老艺人当专家尊重,照顾好他们的生活。1958年底,小百花剧团在干部俱乐部演完戏,干部和演员在餐厅里吃的是工作餐,李耕涛特意让工作人员为专业教师摆了两桌酒席。他对十几位老艺人说:“今年‘小百花’成绩不小,各位老师有功劳。今天过年,我给各位鞠躬了。希望老师们在新的一年里再接再厉,把自己的能力全部奉献出来。河北梆子要翻身,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市长一番话,把老艺人们感动得落下泪来。
  当年,李耕涛市长要求“小百花”做到“十绝百戏”。十绝,就是所会绝招儿、绝技在10种以上;百戏,就是能演传统剧目在100出以上。李耕涛说:“没有技术就没有艺术,没有功夫就没有戏。过去的戏曲艺人讲究一招鲜吃遍天,现在我们说,一个剧团、一个演员,都要有自己独有的特色。你会演的人家能演,你会的功夫人家也会,那还有什么新鲜?”为了达到“十绝百戏”,在李市长的大力支持下,小百花剧团从1959年春天开始,先后派出阎建国、李景田等学员到山西向郭凤英、阎逢春等著名表演艺术家学习晋剧《小宴》、蒲剧《火焰驹》以及翎子、翅子、马鞭、髯口等特技;孙秀兰、胡秀萍等学员到河南向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学习《拷红》,到河北省武安落子团向名演员陈素珍学习《端花》;马惠君、殷玉华等学员到石家庄向著名老艺人刘砚芳学习丝弦的特技表演。一些学员还曾向川剧、秦腔、京剧等名演员学习变脸、水袖等技巧和武功。1960年小百花剧团从沈阳前进歌舞团学回大型舞剧《蝶恋花》,在人民礼堂作了公演,这是戏曲剧团前所未有之举。李耕涛看了演出后对学员们说:“不要求你们跳得和人家一样好,目的是让你经受多方面的锻炼,把人家的好东西吸收进来,将来化到河北梆子里去。”
  

[2] [3] [4]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