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跃进听完,用鼻子“哼”了一声,说:净扯淡。一点歪才全用这上头了。说完,他又扭过脸去看电视。
于珊珊继续乐此不疲地转发、原创手机短信。
顾跃进则不上网,也不发短信,他不玩那玩意。他现在除了打电话,喝闷酒,就是看电视,喝空的啤酒瓶子在屋角排成一排又一排,电视频道被扭得一闪一闪喘不过气来。他对非典新闻没兴趣,主要在看美军和伊拉克那场硝烟未尽的战争。美军的扑克牌通缉令,萨达姆到底跑哪去了?美军为何一直未遭大规模抵抗?伊拉克国防军和几个师的总统护卫队兵力在哪里?他更关心这些。
这些日子以来,他一有空就天天琢磨战争。央视头一次在一频道和四频道两个台进行战争直播,吸引了几乎全中国男人的眼球。如果刨除人道主义以及战争的正义非正义性因素的话,看这种直播比看好莱坞战争大片有意思。战争大片毕竟是虚构的故事,而这场战争却是活生生在上演着的现实。美军究竟投入了哪些地面部队?美航母战斗群如何实施海上保障?尤其是世界上最新式武器的亮相:B-2隐型轰炸机、B52战略轰炸机、战斧式巡航导弹、F-14A“雄猫”战斗机……一个个狰狞的面孔,成了男人们最最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在酒席宴上最常说的也是每天的战事。顾跃进在家里墙上挂上了阿拉伯半岛的地图,又手绘自制一幅比例尺不太标准的作战地图,根据新闻里播报的每天战事进行的幅度和讲解员的讲解,在地图上面标线,从提特里克到巴格达,不断寻找伊拉克小股部队行动方向,以及美英联军进攻包抄的方向。
不仅如此,他还由衷佩服上了电视里那几个前来做客讲解的军事专家。宋晓军、金一南、还有叫阮宗泽的那个看起来年龄非常小的小孩都很不错,有见识,有眼光,说话稳稳当当,象个专家的样子。另外一个专家叫什么来着,语气有点疲塌,兴许是做油了,一幅耍大牌的样子,经常打断主持人的话,还乱插话乱抢话,说话叽叽歪歪的,显得没涵养。上一次海湾战役包括美国“9·11”,都请他来讲过,还不错,严肃认真,条条是道,说得在理,那时他很佩服他,心说人不愧为是军事专家!可是人都怕出名,一出了名就自傲,再请来上电视时他就缺乏必要的紧张和克制,状态显得松松跨跨。顾跃进不由就联想到自己,心说自己以后再出镜,镜头前一定要振奋,要绷紧,要有权威姿态,说话要简洁利落,不要带“恩恩啊啊”的罗嗦语助词。
现在,战争人们已经不说了。现在占据媒体主要位置的,是非典。摸不着看不见的非典。就象他现在,摸不着看不见的被隔离起来。
于珊珊看他把电视频道扭得太厉害,知他百无聊赖,心烦,就想办法给他解闷解颐。她就上前搂着他脖子拽他手说,老公耶,你别总扭那个频道了,伤了眼睛。你看点别的吧。
顾跃进被她打断,扭过脸来说:我看啥?你这都有点啥?
他就把眼睛从电视上拿下来,四处找东西看。想着到她书架上翻翻书,没有。没有适合他读的书。于珊珊的书架上除了她在大学时的教材,就是流行读物: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哈里·波特》、《富爸爸,穷爸爸》、《上海宝贝》、《小王子》、《谁动了我的奶酪》、《我动了谁的奶酪》、《谁的奶酪动了我》、《谁和我一起动奶酪》。
你一天就看这个?
顾跃进问。
那你说你想看啥?
我想看MBA方面的你有吗?
这有何难,于珊珊说,我有互联网上超人气数字图书馆的阅读下载卡,想读什么书就有什么书。
于珊珊说着,打开电脑,给顾跃进演示起来。输入密码,进入图书馆,见到MBA条目下的那些书名,一个一个点开。顾跃进说:哦,这么多书,什么都有啊!
于珊珊得意了:原来著名的顾总的知识面也有盲点呐!网上现在什么没有,要啥有啥,谁还去买书读。
一句话,象是把顾总得罪了,说了句:没啥可看的,不象个书样。就坐一边去了。
于珊珊忙上来打溜须说:嗳嗳嗳老公耶,算我说错。这书,是不象个书样,就是一大群密电码的堆积嘛!坐在电脑前读,怪累的,费眼睛。要不,咱们来玩游戏吧?
玩啥?顾跃进用鼻子哼哼着。
会玩拖拉机吗?
不会。
锄大地?
不玩。
拱猪?
不。
围棋?
不玩。
象棋?
不玩。
那你到底玩什么?
顾跃进给问烦了,大吼一声:什么也不玩!我玩这些玩意的时候,还没你呢!
说完,又不理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