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与唯物之论
任何一种学说都有其哲学的基础,中医的医学当然也不例外。
有人说中医医理学是唯心之学,究竟医理是否真是唯心之论,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
问题。但中医所谓的唯心是本体之心,是一种代号;而西方文化中的心,乃指思维冥想
的作用。
实际上,中医医理意识与生理作用结合为一元的意思,与西方的“唯心”不能混为
一谈。
至于西医,则是真正的唯物。我们可以拿机器的测察人体为依据,而证明其唯物之
基础。
西方心理的研究,往往先以猴子,或老鼠、狗作试验,然而猴子与老鼠的心理,与
人类的心理,恐怕尚有一段距离。
不论唯心也好,唯物也好,中医也好,西医也好,医理学的本身,都是从受精后的
形而下开始,对于生命的来源,形而上的本体,都未加了解。但是,生命的来源是最重
要的,二十一世纪的医学,必然是中西医合流,也必定是要追寻形而上生命之根本的。
孙大夫和老虎
中国医学史,在魏晋时期开始了新纪元,因为印度医学、天文等于此时输入中国,
受了这种外来文化的影响,演变至唐代,印度医学与道家医学合流,汇成了医学的新系
统。
唐代前后有两位大名医,一是陶弘景,为梁武帝时人,又别称之为山中宰相,山中
的黑衣宰相,梁武帝初期凡在政治遇到疑难大事,必定要向其请教。陶著有《肘后方》
等医书。
另一位大医生便是唐代的道家孙真人孙思邈,他不但综合了印度的医学,并且还融
会了阿拉伯的医学。
传说中,龙王会变化为人,向孙大夫求医。而最神妙的一桩传说,是他在山中遇见
老虎挡路的一幕,当时老虎张口示孙大夫,原来虎牙中夹了一根细骨,特来求医的。他
当即拿出钳子,拔掉虎牙中之骨刺,自此之后,孙大夫来往就有老虎护卫了。
当然这件事有多少真实性,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推测的,就是孙思邈一
定是一位神奇的大国手无疑。
印度医学的说法
《内经》的理论,把人体构成,归纳为三十六因素。
印度的观念,把人体分为地、水、火、风四大类。比如说,骨为地类,内分泌、血
液等为水类,温度为火类,呼吸为风类。
在这四大类之中,每大类的一百一十种病,四大类共有四百四十种病,比如伤风为
风大类之病,癌症为地大类之病等。任何一种病皆促人致死,如久睡而累为睡病,坐久
为坐病,所以人人随时都在病中。
我们的四大类,是不真实的,不会永远存在的,这四大只不过是我们之所属,而非
我们之所有,四大皆空的观念也是由此而形成的。
生命的构成
生命是如何构成的?
让我们先看看两千多年前印度的说法。
要有三个条件聚集在一起,才会形成新的生命,这三个条件是:卵子、精子和灵魂。
缺少任何一个因素,生命都不会构成,这叫做三缘和合。
生命构成之后,以七天为一个周期,经过三十八个七天,母体中风轮转动,新生命
就诞生了。
这个母体之中的风轮,就是中国医学上所谓的“气”,印度所谓的“风”。
与这种说法同时的,还有关于对一碗水中生命的观念,就是释迦牟尼所认为,一碗
水中有八万四千个生命的说法。
这种说法虽远在二千多年以前,但是获得了近代科学的证明,在显微镜下看到一碗
水中的细菌生命,何止八万四千。
孔子与释迦的会议
提起了这个神秘的气脉问题,使我们想到中国《易经》文化、埃及文化及印度文化
的共同性。《易经》之七日来复,正符合了印度的佛学理论,使人感到,孔子与释迦,
在开始他们的学说宣扬之前,已在一起开过会议,商订好了意见,然后再各自前往一处
教化人民。
这当然是一个笑话,不过证明了人类冰河期的史前文化,早已达到了巅峰状态,当
前期人类毁灭之后,那极少数留下的人,以及高度发达的部分文化,又再辗转延续罢了。
什么是气脉
提到气脉二字,许多人都会认为那是一种筋,或者血管之类的东西。
中医所谓的十二经脉,确实是包括了有形的血管等等,在解剖学上来说,是肉眼可
见的,人身具体的组织。
但是道家所谓的奇经八脉,与密宗所讲求的三脉七轮,只是具有作用,而在人体解
剖时,却不见一物。
气是无形而有质的,好像原子能的排列,如果拿眼前东西作比,就如生火时所冒的
烟,这些烟也走一条路线,但并非在一定的管子中行进。
所以,多少年来,西方生理学,以及我们中国人,都认为气脉是玄而又玄的玩意儿,
原因就在于气脉是看不见的。
究竟这个看不见的气脉是什么?
它既不是呼吸之息,也不是空气中之大气,但在活生生的生命中,却证实了它的无
上功能,影响重大。
也许我们可以勉强称之谓生命能吧!
奇经八脉
道家最重视的奇经八脉,就是:
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蹻、阳蹻。(如右图)
为什么称它们为奇经八脉呢?
因为奇是数字的代号,在阴阳的观点上来说,奇就是阳,因为此八脉影响着阳气所
走之路,故而称为奇经八脉,所谓奇,并不是稀奇古怪的意思。
|
www.520yuwen.com 部编版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