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眼方瞳是神仙
上次说到三脉时,曾指出三脉的颜色,后来有许多人来问,不知这个颜色是否在人
体解剖时可以看到,如果可以看到的话,那么三脉就是一种神经或器官了,怎么能说是
无形呢?
现在我要郑重告诉各位,在人体解剖时,三脉是绝对看不见的,所谓的三脉颜色,
是修炼气脉有成就的人,在定境中,自己反视到自己体内,所看到的颜色;中脉打通时,
定境中呈出一种蓝色等景象,道家有一句话:
碧眼方瞳是神仙。
这就是说,修道有成就时,气脉全通,两眼蓝色,眼瞳定而有力,发出方楞似的光
芒。这句话并不证明,白种人的碧眼就是中脉已通,请大家不要误会,因为道家是我们
中国的产物。
《易经》六十四卦与七轮
在我们说到七轮时,曾提到每轮的脉数,心轮有八脉,喉轮则加倍,为十六脉,顶
轮又加倍,为三十二脉,脐轮则为六十四脉。
这些脉上下雨伞形放射交接,形成葫芦状(见上)。
再看这些脉的数字,从八至六十四,与《易经》的八卦,演变成十六卦、三十二卦,
以及六十四卦,恰好是同一原理。
《易经》是画宇宙的现象而得,而七轮的法则,正说明了人体是一个小宇宙。
心轮的八脉,加上喉轮十六脉,加上顶轮的三十二脉,最后加上脐轮的六十四脉,
一共合计得一百二十脉,配上地水火风四大类的病种,归纳出人体可能产生的疾病的类
别与部位。
胍和脉
现在又说到中国奇经八脉的问题了。
“胍”字和“脉”字有没有不同?这两个字代表不同的意义。
但是中国古代的医书上,都在通用,如果从气脉的道理来讲,一定要认识清楚。
“胍”:血脉之脉,代表着血管及神经。
“脉”是气脉的意思,与血管神经有关,但并非相同。
《内经》一书中所谈到的“胍”与“脉”,有时意义是相通的,其实,有的地方是
讲血胍,有的地方,却是讲气脉的问题。
西洋近代文化,也有许多谈论气脉问题的理论和书籍,有许多称之为超越的电磁波
等等。
血是什么
生活在二十世纪的我们,天天听到高血压呀,验血呀,血糖呀,贫血呀,种种关于
血的问题。
一个青年人,去看一个中医老先生,听到他说病人血不清的话,不免偷偷地暗自发
笑,心中下了一个断语,认为中医太不科学,没有经过检查,就说什么血清不清的问题。
其实,现代的人,都是把“血”作表面的解释,认为就是血管中奔流的红色东西而
已。
但是中国古代的医书上,“血”的真正含义是广泛的。
“血”包含了人体中各种的液体,除了血管中的血以外,所有的内分泌(荷尔蒙),
人体内在的各种化合都包括在内,所以中医的一句血不清,可能意味着内分泌不平衡。
因此,我们先要了解中医学上“血”的含义,才能深入研究。
奇经八脉和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为什么如此重要呢?
在道家的经验上来说,如果奇经八脉都畅通了,精神状况便会达到一种超越的境界,
就是:“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
奇经八脉如何才会打通?
在《黄帝内经》和道家的丹经里,曾作过一个比喻,在十二经脉气机充满时候,才
可能流溢分散到奇经八脉之路线中,就好像一条大河,或者水库,涨满之后,自会流到
特置的沟渠之中,可是十二经脉的气机如何才能充满呢?这就要靠修持的功夫和成就了。
食气者寿
许多道书以及孔子家信上也曾说过:食气者寿。
道家的说法是:食肉者勇而悍,食谷者慧而夭,不食者神明而长寿。
许多人认为,爱吃牛肉的民族,是富于侵略性的。它是否也是根据道家的话,不得
而知。而我们食五谷的人,虽然聪明智慧,难免多病而寿促,唯有不吃的人,才能长寿,
那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如此说来,我们还没有长寿,岂不是先就要饿死了吗?
其实,这个意思就是尽量少食而已,昨晚看见晚报上的一则科学新闻,说到西方医
学对于健康长寿的新理论,第一桩就是少食,三十岁以后尤应少吃脂肪及醣之类,他们
的这种少食说法,道家在千年前就已经提倡了。
可是,提到少食或不食,却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如果不知道运用气脉的原理,不食
是要命的事,道家的这句话,也是在说明气脉的重要。
前十年,本人曾作赌徒式的试验,一共有二十八天不食的经历,这二十八天中只饮
茶水,偶尔也吃一根香蕉。在这一次的体验中,发觉最危险的时候是第三天到第四天。
在第三天不食时,精力衰落,气力耗完的样子,一定要躺下了。此时最重要的是,
心情坦然,要运用一种气功,充满胃里的气,使胃壁不会发生摩擦而出血。
过了第四天,头脑清醒,精神充沛,也许就有碧眼方瞳的意味。
但是二十八天中,意识习惯上的食欲却是仍然存在的。
中国旧式的人家,时常有人把床的四脚放在活乌龟的壳上,以取灵龟长寿的吉祥,
如果注意那些乌龟,几十年不吃不喝,只是时常伸出头来吸气(也许同时吸食了空气中
的小虫和微生物),灵龟会自通任脉,据说千年的灵龟,就是食气者寿的表征。
不要被八卦所困
奇经八脉中的任督在哪里?我们常看到现代的武侠小说,随处描写着任督二脉,但
是中国文化史上,最早提到任督二脉的,除了黄帝的《内经})外,就是《庄子》了。
《庄子·养生主篇》中庖丁解牛的寓言,便提到:“缘督以为经”,“中经首之
会”。
可是《庄子》未提到任脉,有人说,《黄帝内经》实际上是战国时代的文化,那时
齐国的方士们,研究道家的传统文化而编写了《内经》,这桩考据的事,不在本题讨论
之内,但是它实在证明了医学发展史是很有问题的。
道家认为任督二脉等于天地间之阴阳,说到这里,我认为大家应该丢掉八卦的包袱,
根据这一法则而另寻科学的途径,因为气脉与八卦的关系,是后人在唐、宋之间硬套上
去的,如果中医仍停留在八卦的圈子中打转,就会变成前途有限,后患无穷了。因为学
医的人精通《易经》的象数已不容易,何况象数之学与医学联姻,有对有不对的地方,
不能太过牵强。
星棋遍布的八脉
看一看人体八脉图,真像天空中的星斗,难怪道家称人为一小天地了。但是,有关
这一点,中医与丹道家间理论并不完全联系。
八脉的督脉和任脉,都起自会阴(即是密宗所谓的五法官)。上至百会穴,如果八
脉配合了针灸、气功、点穴、按摩,联合沟通,无疑是一门新的人体生命知识的宝藏。
同时也可为医学开一新的纪元。
督脉司气的作用,影响支配着全部脊髓神经系统。
任脉司血的作用。
治疗男性的病,以督脉为重,女子则以任脉为要。
卫冲即中脉。
带脉在中间,对于女性最为重要,凡妇科的毛病,每与带脉有关。
阳蹻及阴蹻,阳维及阴维司人体上下部与左右肢的功能,是交叉的。
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的节气问题
这是针灸的两种方法,与穴道及奇经八脉有关,而用天干地支的方法再加配合。
但是现在使用这种方法是非常有问题的,如果弄错了,就很严重。
第一,就是现在所用的二十四节气,是否有了偏差?
在最初历法订定二十四气节时,却是非常准确的,中国是历法、天文发达的国家,
可是天体躔度的差异,星象方位不断变化所产生的偏差,二十四节气应常作较正,但是
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和黄历已经有几百年没有校正了,这些节气,可能已偏了好多度,再
以有问题的节气作应用的标准,岂不是偏而又偏了吗?
在埃及造金字塔的时候,当时塔中有一个洞眼,是正对着北斗星。现在从那个洞眼
向外看,根本看不到北斗星。原来北斗星都偏到很远的侧方了,宇宙天体的变迁真是不
可思议,历法不快点作校正,针灸再循不正确的节气来应用,真是兹事体大了。
第二,使用干支开穴的方法,对每一个患者都用同一干支规则来推算,就值得研究
了。这种计算的程式,是采用唐代星命学发展以后的方法,男女老幼,定命造化的年、
月、日、时,各有不同,根据《内经》原理与星命学牵涉,每个人发病及其应好应坏的
时期,也各有定数。假定这个原则是对的,那么,诊断每一个人气脉和开穴,势必先要
了解命理学(即星命学)才行。学医兼通命理,可能吗?有必要吗?或者并非如此?实
在需要重新研究,确定其原理与法则。
第三,只凭天干加地支,不再加时支,完全不管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的关系,不管空
间地区,不问来人的年龄等问题,是否完全恰当,实在值得作深入的研究!
现在国际上一般人都震惊于大陆地区医学和针灸的发达。但是我看到过那些最新所
整理的资料,还是不够科学,还大有问题在。原因只是他们把几千年来杂乱无章的医理
和实用,归纳成一种较为具体而有系统的法则,并无合于人体生理和自然物理的新发现。
至于应用的有效,那也是根据中国古人经验的传习而来,并非是他们有了特别新的
发明。我们的中西医学界,为什么不团结一致,携手合作来自求究竟呢?
以上的问题,先只提出问题的重点,等以后再作讨论。
子午卯酉
道家为了打通任脉及督脉,先从打坐开始,以十二时辰的法则,配合着气脉及八卦
的形象,我们可以先看一看下页的图。
这个图表示体内任督二脉,子的位置是会阴之处,也是任督二脉的起点,上达于午,
就是百会穴。
卯时,正当人体的夹脊之处。
酉时,正是人体的丹田之处。
由于要修气脉,打通气脉,以达到返老还童的境界,道家就提出了子、午、卯、酉
的问题。
以后,所有修气的人,都固执于子、午、卯、酉四个时辰打坐的重要。事实上,能
够每日在子午卯西打坐,当然确有效果,那是另有原因。
道家打坐更有一种说法,就是:子午温养,卯酉沐浴。
所以有些打坐的人,依文解意,便在每天卯、酉两个时辰必定要去洗澡,而忽略了
子午卯酉四字,是在解释打坐的天地法则,并非完全属于刻板的定时作用。
道家的活子时
由子午卯酉来看,“子”的部位意义极为重大,那是一个生命原动力生法之宫,气
脉的发起之枢纽,所以说,这个子时是活的。
既然道家认为,人身是一个小天地,万物各有一太极,那么在本身的这个天地的系
统中,也自有其自我的运行,与天地运行的法则,虽有大的关连,但也有小我的自主能
力。
在季节上来说,“子”代表十一月,是一阳初生的地雷复卦。
在人的生命上来说,阳代表着阳能,在阳能发动的时候,正是所谓活的子时,并不
一定要合于天地法则固定的子时。
这才是本身小天地的运行起点。
一个男婴孩,正睡在摇篮中,在他将醒未醒的一刹那,性器官忽然膨胀起来,恰为
老子所谓:“不知牝牡之合而囗作”。
这个婴儿既没有性欲,也不知道男女之事,这正是他阳能发起的时候,也正是他自
身系统中的活子时。
一个病人,只要还有生命活力的气机存在,他也有活子时的征候。不过,不全是以
性器官作标准,而是以精神衰旺的周期性来推算的。
把握住了活子时的动力,使自己身心定住不生一念,阳气才能上升,这就是道家的
修炼法则。
在人类长大成熟,一阳来复之时,也就是活子时的时候,都去追逐异性而放射,如
果能趁机静坐而升华,回转到督脉,及其道而行之,就成为炼精化气了。
针灸与活子时
不论针灸与点穴,都注重气脉的开合。
气脉的开闭又是随二十四节气而变化的,这是一种为时颇久的理论。
但是,我们前面已经指出,历法长久未经校正,日月星辰角度的偏差,使得旧有沿
用数百年的二十四节气,发生了值得怀疑的情况。
如果按照二十四节气的天干地支针灸,或者是没有配合气候的法则,它会不会产生
不良的后果,应该值得研究。
所以,针灸应在“活子时”上发展,道家的奇门遁甲学中有云:
阴阳顺道妙难穷,
二至还乡一九宫。
若人识得阴阳理,
天地都来一掌中。
所谓二至就是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一九就是后天卦的坎离二卦,也即子午的
代表数字。
如果暂时丢弃了二十四节气是可以的,但是四季的重要,却要把握,春夏秋冬大气
象的变化影响,是不能抛弃的。
然后再把握住个人的活子时及奇经八脉的道理,研究出一套新的针灸法则,这可能
是对人类真正重要及有意义的贡献。
------------------
部编版语文网 网络在线书库扫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