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学术论文-武侠小说-宗教-历史-经济-军事-人物传记-侦探小说-古典文学-哲学-网上书店


圆觉说金刚经

《金刚经》讲到的内容是非常清晰明了的。理要顿悟,这个理也是功夫,不要认为仅仅是我们学理论,理论也要学,但你还要证明这个理论;就是通过学理论、自己去践行见证理论,见证之时,便是理上顿悟之际。你没有功夫,这个理你怎么顿悟?那是功夫!顿悟和事要渐修的内容,要和生活当中的行住坐卧、柴米油盐、洒扫应对结合上去。你结合好了,自性便现,自性顿现。

  自性便现、自性顿现,大家可别单纯这么理解。如果理学习得非常好,就觉得自己悟了,要知道那肯定不是觉悟的境界,即使是自己学理达到了解悟的层面,但解悟绝对不是开悟!解悟者不可能呈现出觉悟者的智慧功夫境界,即形式就是内容,现象就是本质,过程就是结果。解悟者的境界只能是通过形式看内容,透过现象看本质;虽然从理的层面上认识到了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是一个整体,却没有见证到实相净寂的境界。

  当功夫践证到顿悟的层面上时,人的生命活动就会在刹那间发生质变,这是在功夫层面上证明了这个整体性之理,就是理和事之整体性已经被证明了,那么这个理即是如理,也是法理。当你见证了这个理即是法时,证明了如理之真实性,那么它同样是实理。身体的质变从刹那间开始之后,是可以延续一段时间的,变化是非常显著的,这就是检验是否明心的内容和标准之一。因为顿悟之理是形式、是现象,身心活动能否与之相合而发生质变是内容、是本质。那么理与我们的身心活动,在一刹那间成为一个整体,在融合的一刹那,形式和内容统一,现象和本质统一,那么就产生了统一性和同一性,体现出来的就是整体性。

  对于理与事的关系,我们是这样认识的:任何事物都是整体的,要认识它就得学习“理”,要实践它就得从“事”中体现它(事即行动、行为)。那么理与事就是实践任何事物的一体两面——理就是事,事即是理。理要在实践中展现出来,那就是事;事的内容和过程中无不融合着、体现着理。所以“理要顿悟,事要渐修”,应该是从整体观的高度去认识的。顿悟时的那个刹那之理,其实是通过修行践行见证出来了,这个学理、证理的过程就是事的过程。只不过进入的当下是刹那间的,是理与事的整体性全然体现出来的刹那,顿悟的就是这个理。理上顿悟,把这个整体性见证出来以后,是要在生活过程中展现的,在事上展现,使理以及理和事的整体性与我们的生命活动相融合,体现在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的每一个当下,体现在行住坐卧的每个点点滴滴之中。这个修行的过程,即是事要渐修。事上渐修的过程,是理之全面地、完整地、变化地、运动地和发展地呈现的过程,是深入地、广泛地践行“事要渐修”的过程。这个过程贯穿生命活动的始终。

  所以,入流是入“这个”法性之流,到最后就理事圆融、理事不二了。那么罗汉果的第二个层面,叫一往来,是往来果。这个层面就比入法性之流要进步了、提高了,提高什么?如理将要变现出来,“往来”有了,就知道运用辩证的原理,知道事物的整体特性,开始进入到这个整体的内容之中去了,般若智慧将现。自性变现的初始阶段,“一往来”,不是投胎,这绝对不是指所谓生命轮回的投胎!如果有这样的说法,说“得了一往来果以后,就是需要投胎再来一遍”,告诉大家,可不是这么回事。

  一往来,是如理当中的一个称法行之“称”,如理之“称”。对如理之称,如果把它解释成“人圆寂了以后再来”,就不对了,不是这样的!一往来果,你获得这样的成果、这样的成就,如理之称这个称,就是好像用“称”称一下你修行的功夫是否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一样,这个境界体现出的,是用如理去衡量、度量智慧功夫所达到层面的一个标准。一往来,是对如来真实义有了见证、有了见地之后,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了,并把这个不住的功夫用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之中。修行功夫到了这个层面,不仅只是破见惑,而且已经开始破思惑了。这样的修行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就是一往来。这个时候,如理之称所衡量的往来,就是属于辩证的理。什么是般若现前?有般若智慧,有般若智慧的嫩苗出来了。

  所谓四果罗汉起的这几个名称,实际上是用如理之称来衡量、度量修行智慧功夫所达到的不同境界。二果罗汉,如理之称要达到什么要求?要达到“一往来”这样的要求。所谓一往来,从实际存在的内容来看,其涵义是:既没有“往”、也没有“来”的概念和行为,已经达到不往不来的境界。二果罗汉其实不好讲,这个是功夫的变现,自性变现的萌芽已经出来了。实际上无往来可言,就是在面对事物时,事物一来则应对,应对之时还会起念,一著便消,念起觉消。

  第三是阿那含,名“不来”。不来果是什么意思?“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实际上并无不来,而是已经达到无来无不来的自由境界。从修行功夫层面来看,也就是见惑、思惑皆破。从入法性之流,到一往来,到不来,最终达到道的境界。到了三果罗汉,就是达到无来无不来的境界;然后再继续修行,达到无所从往,亦无所从来,也无所去,这样就是道之如来境界。三果罗汉面对事物时,应对与放下是同时的而且是同一的,念起即觉,一觉即消。

  四果罗汉——阿罗汉是什么?它是一步步前进的,一步步可以实证的。一果入流,二果不往不来,三果无来无不来,到四果“道”的无所从来也无所从去的境界,就达到了啥也不著的了了常明的境界。从修行功夫上来看,也就无所谓见惑、思惑了。到了道这个层面,如果有普度众生的心愿,发了这样的愿去行,便是如来。如来是什么?如果一念不生,一念不住,一念不著,即是阿罗汉道觉悟之如来境界;如果有念念,念念有,但是又不住念念,不著念念,即是觉行圆满之如来。

四果罗汉的这几个层面,其实在每一个层面中,又都包含了若干不同的修行梯度和修行内容。到了阿罗汉的层面上,还有个精进、渐趋大圆满的修行过程,最后达到道这个最高层面。阿罗汉道如来,只要你在这个层面,如果你的心愿是普度众生,并且去行愿,便是“觉行圆满”之如来。从此“觉悟如来”过渡到彼“觉行圆满如来”就差一步,就增加了个什么?从四果罗汉之后,增加一个“行愿”的修行过程,就是行菩萨愿的过程。当这个过程的修行圆满了大慈悲心、大智慧心,以及道的力量展现出大无畏,便是觉行圆满之如来。说是“一步”,实际上里面包含的修行内容、实践内容,是非常非常多的。

  汉唐时期的寺庙里边是如来佛坐中央(中央坐的是法、报、化三身佛),十八罗汉立两旁;在尼姑庵里是如来佛坐中央,十二菩萨立两旁的。这是为什么呢?它是个表意,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实际上是个大阿罗汉果,这个道果实际上就是“如来果”。但是后来讲法四十九年,精进四十九年,他这个普度众生的心愿得以展现,境界是越来越高的,仅仅只是一个修行阿罗汉的结果不足以为众生祈福。所以,佛祖发愿,度尽众生,这就是大乘佛法的缘由。

  《金刚经》第九品只能这么讲,实际上就是把那个时候的内容得以完整地展现出来。你看从一开始,佛祖世尊讲觉悟之法,大家尊称他是稀有的、珍贵的佛祖世尊。世尊是一个人,是一个非常了得的尊者,受人尊敬的、崇敬的、爱戴的尊者。以后讲的过程中就是“佛”的称呼和“如来”的称呼。佛,是觉悟者;如来,是觉悟者之境界。我们要把这三个称呼的内容搞明白,要不然的话你就没办法“庄严”,也没办法“净土”了。

  刚才是对第九品的回顾,这个回顾跟以前的回顾是不一样的。在修行般若智慧的过程中,其功夫渐进是有等级层次的,所达到的境界是不一样的。顿悟可以是一次性完成大阿罗汉的成就,一下成就明心现性,当然这样的人非常稀有。还有可以从入流,到不往不来,到无来,到如来——经历这四个层面,绝大多数的行者是要经历这样的功夫修行过程的。

  现在有很多的人,神性的宗教化思想比较严重,他们这种宗教思想已经与最早期的佛法之真义相去甚远。比较宗教化以后,在教义中就说佛这个“如来”,就不能这个称呼归于“罗汉”的内容中去。实际不是!应该是第四果大阿罗汉。鸠摩罗什大师在翻译《金刚经》的时候,他用词、用字是非常讲究的。非常讲究、非常用心地使用世尊、佛、如来这几个称呼。世尊,薄伽梵者的人格——报身;佛,觉悟者的敬称;如来,觉悟者的境界。大家如果不能把这几个名称搞懂,读《金刚经》的时候自己就忙乱了,概念就容易混淆了,搞不清为什么又称世尊,又称佛,又称如来。但还要注意一个问题,不能把此三者完全分裂开、相互隔绝开,它们是一而三,三而一的。

  所以一千多年以来,从鸠摩罗什大师以后,诸位大师们就不好翻译了。这是因为里边包含着许多内容,太复杂了,它需要从功夫上来见证。用功夫来见证“世尊”的人格,用功夫来见证“觉悟者”符不符合这种敬称,无论讲的是真实的,还是讲的是荒谬的,都必须用功夫来证明觉悟者的境界是否是“如来”之境界。这三个名称包含着什么呢?包含着报身、法身和应化身——三身成就在里面,这样三个名称的内容才能体现出一个完整的如来真实义。这在《金刚经》里边既有所见又有所闻,这个是最关键的。这三个名称的内容不可分,不能因为人格而有所变,也不能因为你的境界而有所差异。没有!世尊的人格来源于什么?来源于觉悟。觉悟是因为他有般若智慧的境界,所以人们才对他有“稀有的世尊”的称呼,才有一个非常崇敬的“薄伽梵”的这种敬称,把它翻译过来就是“佛”,才有这么个觉悟——如来的境界。

  下面讲第十品“庄严净土”。

  在这一品文中,有一句大家很熟悉的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禅宗的六祖就是因听到这一句话而开悟,印证了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前几品所讲的:像这样的人,佛是“悉知悉见”的,不足为奇。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这段话我们怎么来认识呢?佛祖如来问须菩提:对于下面我所讲的内容你是怎么样理解的?如来往昔在燃灯佛那里开悟之时,证得有任何觉悟之法了吗?须菩提恭敬地回答说:没有,世尊,如来在燃灯佛那里开悟时,确实没有获得任何所谓的觉悟之法,实际上无所获得。

  没有什么法可得,那还能得到什么东西?就没有得到什么东西。那我们再理解一下,佛告须菩提:关于下面我所讲的内容,你要注意,你要去跟着思考,你要跟着我那个境界走。说“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佛祖世尊把这个“如来”用得很妙很妙。如来在往昔,在哪个“往昔”?在过去很久很久以前。早到什么地步?燃灯佛所。你们知道燃灯佛有多少吗?燃灯佛这个“灯”当什么讲?当性体之光讲。“燃灯”即是真心自性所发之愿力。燃灯佛那就是最早几个古佛之一了,应该是最早的。燃灯,智慧之灯就是他燃亮的,最初通过自照本心,明了自性——自觉本性,走向觉悟,并燃起智慧之光,自觉觉他,这样的觉悟者就是燃灯佛。最开始以这样的方式进入觉悟的人,第一个发愿之时即是觉悟之时——三元归一当即觉悟的人那叫“燃灯佛”。以后,因为他这个灯亮了,照亮了成就诸佛前进的方向,他们历经若干世,若干阿僧祗劫,获得智慧般若成就。这里的“往昔”指过去世,过去多少世以前,我在“然灯佛所”那儿。大家注意!《金刚经》中没有一个字是瞎白话的,节约得很,精炼得很,表达的内容一分一毫无所差也无所别,非常地准确,而且非常地“如法”。




  
  ------------------
  部编版语文网 网络在线书库搜集整理
支持本书作者,请购买正式出版物

回目录 回首页

www.520yuwen.com 部编版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