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昔在然灯佛所”这句话以前没有人怎么详细地解释过,今天咱们这样解释:释迦牟尼在过去世,在无数劫以前,遇见这样一个大觉悟者,就是燃灯佛;在那里从真心自性发愿,走向觉悟,即文中所谓的“燃灯佛所”。燃灯佛是七大古佛之一,是给释迦牟尼授记的觉悟者。实际上燃灯佛是无所从来也无所从去的,没有时空的界限,所以就没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之说,他也是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任何一个“愿发即觉”的当下。“燃灯佛”有两个所谓的“所”在:一个所在是指最早的一个燃“性”灯而觉悟的人的本心;另一个所在是指每一个修行人自己发愿心要走向觉悟的那一刹那,那个发愿即觉的一刹那所呈现的境界即是“燃灯佛所”。这个是咱们讲的,以前有没有人讲,是怎么讲的,咱们都不管,咱们就是按如来真实义来讲。
要懂得燃灯之所在。燃灯之所处,那个时候“于法有所得不”?当然没有了,啥也没有,混混沌沌,有啥法可得?没有!“不也。世尊”,须菩提回答:没有没有,那肯定没有,世尊。我们学习《金刚经》如果不把它翻译成白话文,这个文言文,光是这个字面意思你读都读不懂,哪还有去理解本质内涵和实践见证可言?所以不翻译过来,未来的人们就无法再现这个古典文化之精髓、古人之般若智慧所呈现出来的规律。你要想再现出来怎么办?你得靠功夫来证明,靠功夫来见证。见证了以后,把你见证的内容和《金刚经》所讲的金刚般若相辉映,本为同一。这个时候你才能知道,般若智慧文化没有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将来;即是过去,即是现在,也即是将来。
这个“燃灯佛所”,咱们这样翻译还得加内容,还不确切。所有觉悟者之心皆是一心,没有二心的。一千年前的如来,和一千年以后的如来,讲出来和呈现出的是一个东西,所以说它没有时间的概念,时间绝对淹没不了般若智慧。众多的如来讲的是一个东西,众生之心在般若智慧这个层面是一体的,是无有差别的,没有分别。“如来昔在然灯佛所”,这个“所”字是指所在、所想,所在是地方,所想是活动,脑子里边的活动。
下面就是:“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须菩提,下面又有了新的内容了,你还要集中注意力,你还要仔细听好了:“菩萨庄严佛土不?”一转折,前面讲的是如来,现在就讲菩萨了。如来并没有获得一个法,也没有获得所有的东西,但是所有的东西也依然存在,这就是如来之真实义了。那么你要注意了,变换了一个课题,如来讲完就讲菩萨了。可是在第九品,他讲的不是菩萨,而是什么?罗汉。
“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这话是什么意思呢?“菩萨庄严佛土不”?一个潜心修行大乘的人,能不能有这样的想法或者观点,能否仍存这样的一念:可以用修行所得功德,来使佛土更加庄严呢?因为菩萨是行愿的,菩萨行是行道心愿力的,是修行法门,是修行的一个方法,是见证道心的一个“普”法。这里的“佛土”是指什么?它不是有那么一块地方,而是大彻大悟觉悟者之净土,就是人的自性本心。
那么所有的菩萨潜心修行,广而慈悲获得的这些功德——能否做为“庄严佛土”的内容,或者说功绩呢?也就是问能不能凭借修行,凭借修行所成就的功德和获得的福德,来使己心更加清净呢?修行的人可不可以有这样的想法?“不也。世尊”。为什么会这样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所谓的庄严佛土,本没有庄严的概念可言,也无法使其庄严,只是用“庄严”来比喻形容一下而已。那么既然是没有所谓的庄严这个概念,就不可能有菩萨行道心、菩萨悲心万行获得的功德和福德为“佛土庄严”添砖加瓦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没有庄严可言,就无有“庄严佛土”,只是称其这个名称而已,只是用这么个名称描述一下而已。
你看就这么把“庄严佛土”否定了。后面紧接着又来了:“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为什么会这样说?如果你有一个有为的想法,“我要为这个道场,我要为净土添砖加瓦,增加信念,增加清净,增加净土,使佛土国更加庄严,更加绚丽”,“我一定要使我的本心清净”,那你就不可能成为庄严佛土之中的一员,你就不可能成为庄严净土的内容,你就不可能获得成就。为什么?你著了我人众生寿者相,你著相了,著了四相。因为你有我、人、众生、寿者的存在,你不可能与佛土庄严、庄严佛土相融合。所以就告诉你怎么做呢?“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这是教你,手把手地教。只有这样去做,才能生清净心。
怎么样做?须菩提,所有一心向道的修行人,应该像这样符合如理,而生清净心。心不应该住于任何有形有象的事物上——不住于色。心应不应该住于所能听到(声)、闻到(香)、品到(味)、感觉到(触)、意识到(法)的事物上?你只要有以上之一的任何一个境界,那就叫“住”。人家告诉你的是什么?不住!你一停留,无庄严可言,也无净土可有,没有净土,也没有庄严了。那么什么叫庄严?怎么样才能获得庄严?怎么样才能使自身成就庄严呢?无所住!大家一定注意,无所住!净土在哪儿?有了庄严,才有法,才有般若智慧,般若智慧的诞生才是净土生——“生其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怎么理解?禅宗六祖——一个樵夫,没有文化,听到这句话就开悟了。那么这句话包涵着什么样的境界在里面呢?应该没有任何执著,一切不住,一切无住,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如此即是庄严;如此“生其心”,是为“清净心”即净土。这个里边的“心”,就是道体,即是如来。净土从哪儿来?从“这儿”来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实在前面讲的内容,跟这里边的内容有遥相呼应之感。是什么内容呢?有没有庄严?“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中“住”和“无所住”好像是对立的,其实讲的是一个东西——住无所住。如来的境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讲到这个地方,必须得回顾第二品讲的“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从开篇到现在,佛祖讲得远不远?讲了这么多的内容,实质上讲了一个内容——应如是住。住在哪个地方?住无所住!讲多远了?没讲多远,就讲眼前事,就讲如来之境界。
住无所住,如是降服其心。降服其心是什么?是“如来”生,生如来这个心。心降服了之后,是什么境界?是如来真实义的境界。这个“心”是什么心?如来境界。这两句讲的是一个内容。咱们再看看,如是降服其心,表达的是什么?表达的是真实义。这个“真实义”是什么真实义?是如来的真实义。如来的真实义是什么样的境界?是如来的境界。如来境界里面的内容是什么?内容是住无所住而生其心。所谓净土,非净土,是名净土。所谓庄严,本无庄严,假其名为庄严。你说什么是“庄严”?摆个泥像、木像就是庄严了吗?通过外求而得的东西都不能称之为庄严。庄严即是清净。清净现,即庄严;清净心即净土。这一品当中讲到的就是庄严净土。讲到这个地方就完了,为什么还要加下面一段话呢?
“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告诉你庄严净土是什么?是大身。庄严净土即大身,大身即是须弥山王身。这是打个比方,是怕你不知道如来有多大,怕你不知道庄严净土有多大,不知道如来之境界是什么样的,所以打个比方跟你说一下。说完了以后,就告诉你,你不要这样想,佛说非身是名大身。那么我们怎么翻译它呢?须菩提,打个比方说,有这样一个人,身体就好像须弥山王一样,你认为如何?其身是不是很大呢?须菩提回答说:非常非常大,世尊。为什么这么说?如来说,本没有身的概念可言。这个地方所说的“身”,即是庄严净土。大身,这个须弥山王即庄严净土。所以只是称为“大身”而已。这个大身大到什么地方?须弥山王,无边无量,不生不灭。这个无边无量,往开看——没有边、没有际,无涯无始。所以这个身有这么大,它不是身体的身这个概念,是“须弥山”与“身”互喻的。那么“身”有多大?往哪边走都没有个岸。这是什么?是对庄严净土的佛国的描述,是对“本心”的描述,对如来境界的描述。
所以,“佛说非身是名大身”。非身不是身!是比喻,是假其名说的,是这么称呼的,是这么给它安排个名字。你不要住在这个说法上,你不要有这个概念,如果有这个概念,就著相了。所以我们再回头看这一品最开始所提出的问题,“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是不是明白了为什么佛祖要问这句话了?
|